书法家退隐意识管窥

来源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r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的渊源来自人们内在精神,中国自古以来文人退隐意识的最佳“补偿物”即是中国书法。退隐意识是与道家思想相契合的传统文人意识,历代书法家的创作表现抑或书学理念都不乏退隐意识,其抒散了书法家的怀抱,使书法家心灵复归清静圆满。退隐意识不仅使书法作品呈现出超拔的审美境界,也使书法家在复杂尘世中把握住本真,闪烁出人格的光辉。
其他文献
府县作为一级税收单位,在明代财政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明代财政体制从设计之初就存在着制度性缺陷。在怎样完成中央财政分派税赋的足额上缴、保障府县地方机制的正常运作以及让百姓在征纳税赋时与官府保持合作方面,华北府县官员通过灵活处理彼此的关系,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尽管其所用应对举措是限于一县一地的个案,但亦与明代财政体制的整体变化相关联。
2020年,瞿林东先生主编的七卷本《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我有幸参加了这部著作的撰写工作,负责第一卷《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开端(先秦秦汉时期)》。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我对古代史学批评史上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里,就探索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源头问题,谈几点认识。
东张务“音乐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佛教音乐,又曾经被改编利用为义和团军乐,在众多的冀中“音乐会”中可谓特色鲜明。古乐的庄重典雅和军乐的壮怀激烈被一代代东张务人接力传承,虽历经十年浩劫一度沉寂,但在20世纪90年代又重新振兴。考察其复兴之路,既有各“音乐会”共有的文化情怀,也有东张务人别样的执念。为了“音乐会”的传承发展,乡绅、村委、村民都鼎力相助,“音乐会”成员更是矢志坚守;为了能保持传统音乐的本色,他们宁可曲高和寡也要坚持“原汁原味”地传承;为了谋求“音乐会”的长远
我与《连环画报》结缘始于 1970 年,我先后为《连环画报》画过《温暖》《故乡》《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星期三的紫罗兰》《人生》等稿件。其中《人生》最为重要,这是我和聂欧合作完成的。《人生》是我们画连环画中投入精力最多、耗费时间最长的一部作品。1983年春节期间,我特意去乡下体验乡村生活。经过素材搜集、体验生活等阶段,我们历时一年的创作终于完成,并赶在电影《人生》上映之前出版。  画连环画的收获是
我和《连环画报》的不解之缘是从1998 年开始的。当时《连环画报》主编孟庆江对我的水墨连环画《金梢马》很感兴趣。文字主编于秀溪还把我的脚本改编成诗歌形式,发表在《连环画报》1998 年第 10 期。为了连环画日后的蓬勃发展,我撰写了《人物头像画法》和《手的艺术》这两本书以供广大连环画作者参考使用。  创作之余,我还研究连环画创作理论,如《连环画论丛》1985 年第 10 期发表了我写的论文《连环画
作为“忠实对等”原则的提出者和实践者,李正栓在《河北戏曲名剧选译》中依据该原则,从“对等的理解”“对等的风格”“对等的用韵”及“雅化”几个方面,生动形象地还原了《宝莲灯》《空印盒》《潘杨讼》《胡风汉月》四部河北代表性戏曲的风貌。这不仅是对“忠实对等”翻译理论的实践,更是对西方翻译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对后续我国的翻译实践特别是戏曲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想当年,上海滩弄堂巷口都有小人书摊,自从出现了新连环画,一些低级趣味的小人书便逐渐消退,新连环画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  1956 年,我考上中央美院附中,张正宇大师将原请他画的巫峡神女瑶姬的故事交给我试试,这是我以连环画形式创作中国神话故事的开始。1965 年,我在中央美术学院进行毕业创作,我带头画了《刘文学》连环画四条屏,结果引发全班都投入到这种创作形式中。毕业后我进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组画“
20世纪80年代初,我结束“上山下乡”,从黑龙江大兴安岭返沪。回到家中,竟已身无分文,这时已到结婚年龄,但囊中羞涩不知如何筹钱成家?  此刻好心人建议我去畫连环画赚稿费,但是苦于无人相识推荐,于是我自编自绘了30多幅短篇黑白连环画《天职》,以此当敲门砖去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编辑室之大门,美编看了我黑乎乎的画稿说:“我社喜欢单线白描连环画,你那黑白的没有市场。”见我有点失落,他建议送《连环画报
1968年8月我离沪去兵团,十年里务农活不足十个月。  刚到连队我时常画毛主席像、刷革命标语。到了团部忙着画幻灯片,这算是我画“连环画”的初始。  197l年,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一位高个儿美术编辑和一位矮个儿文字编辑来到我们兵团四师。我召集了沈嘉蔚、周六炎、李可克、孙达明、郁文伟,在编辑带领下采访老红军张文忠,画草图、描正稿,集体完成了可出版的第一本连环画,由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政治部编绘,无个
20世纪80年代,辽宁省《新春画报》约我画一套连环画。辽宁美术出版社介绍我去湖南体验生活,有幸结识了丁聪、黄永玉两位先生。当时画的故事发生在凤凰,那年春节我跟着两位先生一起去了鳳凰。在凤凰跟着丁聪、黄永玉还有杨明义先生画了很多速写,回来之后,丁聪先生给我写了一封推荐信,让我去找《连环画报》的编辑童介眉老师。  童老师是上海人,眼镜后面的眼睛圆圆的,笑眯眯的。因为是丁聪先生的介绍,童老师特别重视,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