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冷凉地区露地甘蓝优化施肥方案实效验证

来源 :长江蔬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ter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地验证高山冷凉地区露地甘蓝优化施肥方案的实际效应,在绥阳县宽阔镇实施了露地甘蓝优化施肥与习惯施肥同田大区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区甘蓝植株生长态势更好,增产7.27%,新增纯收益225.18元/667m2,增幅达16.21%,新增投产比达1:9.45,据此推荐类似地区露地甘蓝每667m2优化施肥配方为:N14.26kg,P2O55.60kg,K2O10.30kg,并配合施用商品有机肥100-150kg。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商人好儒学,凡有所建树者,辄以儒商自诩。  旧时中国商号常供奉关帝神龛,既奉关帝为武财神,保佑发财;又崇尚关羽所代表的“义”,以义制利,更显公正、仁义。  及至近代“礼崩乐坏”之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西方学说流播中土,对传统的经济秩序和社会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冲击。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观念和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杰里米·边沁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功利主义”概念,渐
合作社在近现代史上是个老而弥新的名词。  在当前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加剧、就业问题严峻、国企改革面临新的任务、三农问题寻找新的突破口之际,我又想起了合作社。  合作社是伴随着社会主义思潮而兴起的社会实验,是社会主义运动催生的经济制度。世界各国,凡有“左翼”就有合作社的身影,它是劳动神圣思想的产物,它是抵御贫富两极分化的武器。  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曾经致力于合作社的实验,希冀以联合劳动、联合消费、联合拥
研究近现代以来的中国历史,特别是经济史,常常纠结于“发展还是不发展”的命题。发展的原因和动力、不发展的困局和成因,因观点的不同,都可以罗列出许多资料。  我看,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中国经济史实际状况的,要数伊懋可(Mark Elven)教授。他曾长期在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任教,后来转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20年前我去牛津大学作访问学者,恰逢他也从澳洲来牛津访问,我们有过深入的学术性交流。伊教授
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往往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是非判断,这就是社会文化心理,它是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国情的重要内涵。如果某种政治决策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社会文化心理,往往就是符合了国情,就会推动社会发展。  民富国强向来是中国人的普遍愿望。可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日益陷入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窘迫困境。面临这种“千年未遇之大变局”,求变革、求发展,救国家、救民族,就成为中国民众一
最近上海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了日本大学高纲博文教授的《近代上海日侨社会史》。在当前日本右翼势力猖獗,中日关系十分困难的情势下,一位研究上海史的日本专家以自己积累20年的资料来梳理近代上海的日侨社会状况,进而剖析中日关系史的内涵,为今天促进两国的国民交流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上海是鸦片战争后开埠的“条约口岸”,逐步形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各国侨民和“冒险家”纷至沓来,在上海这个五方杂处的大社会中,形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场追梦之旅。  中国人在外御强敌、内克积弊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一路追梦而来。  俗话说:“梦是心中想。”每个人都有梦。可以说,现实中缺少什么,就会梦想什么。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曾经有过可以傲视全球的辉煌。然而,进入近代以来,不仅辉煌不再,而且陷入了积贫积弱,民族危亡,战乱不断的境地。相比于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显然是落伍了。于是,盼繁荣富强,盼公平正义,盼和平统一,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