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先总结了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现状,将其中的构成要素逐一分析,由此得到了地铁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理念;之后基于实际情况,对当下地铁中导向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进而引入人类的视觉信息传达要素,从多种角度将地铁导向标识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 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视觉传达;优化设计
0 引言
现代人的普遍交通出行方式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在发生着变化,地铁因其准时高效的运送能力,承担了城市出行者大部分的出行需求,占据了一个城市绝大多数的客流量。然而,在给予出行者便捷的同时,我们同样应该注意到在密集客流压制下的同时,乘客的出行安全势必要得到一定的保障,才能使地铁长久的发展运营下去。
面对出行者在乘坐地铁时,都必然要经历一个“找路”的过程,无论是否熟悉的情况下,个体每天要面对的情况都不尽相同;由此,地铁车站内的信息导向便凸显了其重要性,本文将结合现代平面设计相关理念和视觉传达相关要素,来研究和设计地铁站内不同位置的信息导向系统。
1 地铁导向标识的信息设计
1.1导向标识系统的分类与作用
(1)引导类标识:在车站内是最常见、最具有乘客使用价值的一类标识。具体包括列车行进方向指示、进出口指示、换乘引导、服务及设备设施引导指示等。这类标识旨在帮助乘客顺利乘车、提高站内客流流动效率和服务水平。
(2)位置信息标识:常见的有全网地铁线路图、乘客当前位置显示与车站内部关系图、车站周边地理及交通信息。作用在于帮助乘客确定当前所在位置,为明确其下一步行动做出参考方向。
(3)解释说明标识:此类标识多出现在一些设施设备上,如自动售票机、消防栓、手提灭火器、电扶梯等,意在协助有需要的乘客解决各自需要应对的不同问题,使地铁车站的服务更具有多元化、人性化,同时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运营管理需求。
(4)警示标识:在正常乘车的过程中,乘客将很少会看到这类标识,除非有意或无心违法了乘客乘车守则,或者出现特殊情况时,才会看到警示标语的提示。具体包括涉及人身安全的界限、特殊情况下的提示信息等。为了防止万一,警示标识要在车站常备,以免不时之需。
1.2 导向信息的构成要素分析
在车站内人流密集、嘈杂的环境中,通过视觉传递信息是出行者得到指示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将不同类型的信息转换为能够用视觉捕捉到的文字、图像等,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把輸出的信息表达给出行者,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1)语言文字:语言的交流、文字的出现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独特之处,在信息的传递中,可以最精确的表达任何想要的信息内容,这是其他表达方式不可企及的,并且任何的表达都是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其他形式在旁辅助来表示。其中包括中文、英文、数字以及三者的混合表达,以求将输出信息表示的最准确。
(2)符号:结合语言文字的形式,符号诸如箭头、警示标志、地铁标志等在旁边辅助表达,引导乘客更快接受信息。
(3)图形:高效的图像节省了出行者的理解时间,跨越了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富有具体化和直观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语言文字传达本身的效率。另外,视觉图像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视觉符号,可以同时融入语言文字和标识符号为一体,使出行者印象深刻,记住不忘。
(4)色彩:在地铁车站复杂的环境中,色彩虽然在信息的可读性和语义上没有优势,但它可以深入出行者的心里感受,是一种心理引导。国内的地铁车站大多比较统一,每个车站都采用不同设计的颜色用以区分线路,甚至将线路代表颜色渗透到车站各个角落,来提示出行者所在位置。好的色彩搭配在乘客出行的过程中会影响到其出行体验,关系到运营服务水平,因此色彩的运用同样不可忽视。
1.3 地铁导向系统的设计原则
(1)整体协调性:导向系统存在于一个大环境中,在外观上看需要与周围环境风格统一,不可太过突兀;部分可以凸显标识予以强调其重要性,但也应张弛有度,大体与环境整体的视觉协调。
(2)规范标准化:在地铁特殊的地下封闭环境内,标识应当规格标准一致,内容简洁、版式清晰,有助于乘客分清方位、辨识路线并决定去向。
(3)实用美观性:功能性是地铁标识标语的核心,具体应有很强的识别性、指示性和便利性;一个实用的标识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乘客的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而在艺术美感上,更应注重细节的展示,加深乘客的视觉印象,增强其记忆时间,间接的强化标识的功能性。
(4)地域文化性:作为城市中运载能力最大的公共交通,将地铁作为地域文化传播的媒介无可厚非,应当在传统标识设计的基础上,添加独特的城市印记,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同时可以引进更多的游客,为地铁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5)环保人性化:在当今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里,标识牌的材料、使用年限等涉及到环保的因素都要考虑;而基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如何将标识涉及的更具有人情味,使乘客在视觉感官上更容易接受,成了未来要探讨研究的方向。
2当前地铁导向系统存在的问题探讨
2.1 新、老线路车站引导标识风格样式不统一
因城市的扩建,地铁线路也随之增加,许多新线采用现代化的建筑材料,所制造的标识牌在外观上与老旧线路存在明显差别,没有城市整体的统一感,部分影响了出行体验。
2.2 进出站闸机引导标识不明显
评价一个车站的服务水平,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进出站闸机的通过效率,高效的闸机保证了乘客快速通过出行遇到的第一个“障碍”,为后续乘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而现在地铁车站普遍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由于闸机的设置开放是可以双向的,用以应对高峰时期的大客流,因此不同时间进入闸机的位置也不同,这就迫切需要一个明显直观的引导标识,明示出当前闸机的位置情况,尤其是出口较多的车站。 2.3 站台出站缺少楼/扶梯引导标识
当乘客下车后,大多数人会寻找楼扶梯前往站厅层,由于没有或缺少明确标识指明最近的出口方向,乘客会出行从众行为,即跟随大队人群一起走,导致某一个出口聚集了乘客,而附近的另一个出口却没有人。
2.4 出站街道信息应与闸机位置就近匹配
针对一些规模较大的车站,出入口有的甚至多达十几个,乘客并不能保证在一个闸机出站后,对应的车站出口就是他们所要的地面街道。这就导致乘客出站后人流混乱,尤其是在大客流的时候,往往随着人流走,无法顺利到达想去的地方。
2.5 地面引导标识太少
目前,具有屏幕显示的引导指示牌大多从天蓬顶端吊下,并且每间隔一段距离后出现,在这个间隔当中,距离有长有短,对于信息接受程度较弱的乘客,难免会在行走这段距离的时间内感到困惑,引发一系列不正常行为,如逆流穿过人群、突然停止不前等行为。结果是,一则出现错误判断,影响自身出行;二则出现在其他乘客的走行路径上,影响他人出行。
2.6 人性化设计不够
服务终究是要以人为本,符合大众的需求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地铁标识在人性化设计中,没有考虑到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的需求,如老人、残障人士。公共服务设施,如休息区、卫生间等标识不到位。
3基于视觉传达的地铁导向标识设计与优化
视觉信息传达是指利用视觉符号进行传递的信息传达方式,内容上分为文字、图像;形式上包括静态和动态信息;空间上可分二维和三维;表现方式由单一媒体过渡到多媒体,是将信息编辑为以视觉传达为基础,听觉、触觉等其他传达方式为辅助的一种信息输出。
地铁导向标识旨在服务乘客,其传达的信息即为视觉语义,具有社会约定性、象征性、强制性;设计者可以直接把所要传达的语言文字写在标识牌上,也可以转化成图像、符号等乘客能够理解的信息,印在标识牌上面;目前还不能认为到底是文字的直接传达,还是将文字的转换形式传达的效果更好,只能说两种形式并存且互补,使标识牌的信息更加丰富详实。
3.1 地铁出入口导向标识
(1)设置闸机位置引导标识并指明出站环境位置信息,使乘客能够最快找到出站出口,以集散车站大量客流。
(2)设置地面交通换乘信息、全网线路图给乘客参考,信息必须明确、醒目,表达万不能含糊不清;设置位置应避开乘客必经之路,以免影响客流通过。
(3)在出入口设置动态信息,具体包括列车在本站的首末班车时间,以及该时刻是否还有列车运营的提示灯,用以告知乘客此时是否能够乘坐列车。
(4)在距离车站外围的路面一定距离内,应有明显的地铁标识用以指示乘客此处有地铁,设置方式既应与环境存在明显对比,又要与之和谐。
(5)在闸机上方设置状态显示信息,具体可包括能否通行,也可將标识显示与闸机联动,若有故障则自动提示,避免不必要的排队。
3.2 站厅与站台导向标识
(1)增设站厅地面引导标识,使乘客随时随地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安装地灯显示,一则增强乘客视觉上的可视能力,二则当特殊情况发生时,可作应急处理的疏散导向。
(2)设置站厅非付费区问询、售票机以及人工售票的标识指示,根据人在封闭区域的心理感受,一张详尽的位置图并不会让人感到很明确,反而有一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此时,人们急需要一个清楚明确的“下一步指示”,而不是总览全局的视角,这就需要依靠指示标识来实现。
(3)在站厅层重点位置设置双语/多语引导信息,其中的重点位置包括乘坐或换乘某一条线路的必经之路,如转弯处、上、下楼梯/扶梯处,可以有效防止外国乘客走错方向。多语信息本文所指除了英语之外的其他语言,具体可根据当地的地域文化来决定,如韩语、俄语等。
(4)站台屏蔽门上方区域安装列车实时位置显示提示灯,方便乘客计算出行时间,了解列车运行情况。而地铁行车采用自动闭塞,线路上会显示多辆列车,本系统仅显示出距离本站最近的一列车。
(5)站台部分屏蔽门对应前方应表明最近的楼/扶梯位置,仅示意左右方位即可,使乘客能够在下车后的第一时间找到出口。具体的应该选择楼、扶梯其中的一种进行指示,目的是将乘客分别引导,避免出现出口客流分布不均的情况。
(6)站厅站台的休息区、卫生间多设置引导标牌。一般地下车站的卫生间都设置在站台的两侧,具体在哪一侧并不好说,乘客往往凭感觉寻找,如果方向找错,就要重新走过一个站台,费时费力,尤其是在客流较大的情况下影响乘客通行效率。
(7)人性化设计的体现:在设计指示牌高度、灯光亮度、字体大小等要素时,考虑到大众的普遍审美,做出最符合乘客视觉体验的标识标牌。
3.3 走行通道及公共区域导向标识
(1)充分利用走行通道的空间,将地面、墙壁以及天蓬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指示标识,形成三维立体的引导,让乘客感觉随时都有信息可以参考,实时了解自己的位置。
(2)在公共区域或者通道这些客流组成复杂的空间内,要注重地域文化的传播,充分利用公共区域提供的便捷,不仅要传播当地文化,还要具体结合实际,宣传一些公益事业及地铁文化,给乘客带来视觉享受,并且提高地铁的服务水平。
4 结束与展望
针对目前地铁导向标识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符合乘客视觉信息传达的条件,提出了不同情景、不同位置的标识牌设计方案,有助于提高地铁车站服务水平和乘客乘车效率。然而,由于现今技术发展原因,可能部分设计无法实现,但设计理念和方案一经提出,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朝着这个方向前进,设计出更加人性化、功能化和艺术化的地铁导向系统。
参考文献
[1]孙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标识导向系统研究[J].铁路标准设计,2008(4).
[2]曹方.视觉传达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3]洪兴宇.标识导向系统设计[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
[4]王丽娟.地铁车站导向标识系统优化研究[J].科技广场,2016(9).
[5]靳晓亮,张旭.地铁车站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01).
[6]孙圆.地铁站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研究[J].建筑设计,2015,8(01).
[7]王菲.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导向标识系统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0,29(01).
[8]叶巧玲.地铁站导向标识设计及改善对策[J].科学与财富,2018(24).
[9]岳畅.城市地铁站点导向标识的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6.
[10]彭项.地铁车站导向标识系统优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2).
关键词: 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视觉传达;优化设计
0 引言
现代人的普遍交通出行方式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在发生着变化,地铁因其准时高效的运送能力,承担了城市出行者大部分的出行需求,占据了一个城市绝大多数的客流量。然而,在给予出行者便捷的同时,我们同样应该注意到在密集客流压制下的同时,乘客的出行安全势必要得到一定的保障,才能使地铁长久的发展运营下去。
面对出行者在乘坐地铁时,都必然要经历一个“找路”的过程,无论是否熟悉的情况下,个体每天要面对的情况都不尽相同;由此,地铁车站内的信息导向便凸显了其重要性,本文将结合现代平面设计相关理念和视觉传达相关要素,来研究和设计地铁站内不同位置的信息导向系统。
1 地铁导向标识的信息设计
1.1导向标识系统的分类与作用
(1)引导类标识:在车站内是最常见、最具有乘客使用价值的一类标识。具体包括列车行进方向指示、进出口指示、换乘引导、服务及设备设施引导指示等。这类标识旨在帮助乘客顺利乘车、提高站内客流流动效率和服务水平。
(2)位置信息标识:常见的有全网地铁线路图、乘客当前位置显示与车站内部关系图、车站周边地理及交通信息。作用在于帮助乘客确定当前所在位置,为明确其下一步行动做出参考方向。
(3)解释说明标识:此类标识多出现在一些设施设备上,如自动售票机、消防栓、手提灭火器、电扶梯等,意在协助有需要的乘客解决各自需要应对的不同问题,使地铁车站的服务更具有多元化、人性化,同时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运营管理需求。
(4)警示标识:在正常乘车的过程中,乘客将很少会看到这类标识,除非有意或无心违法了乘客乘车守则,或者出现特殊情况时,才会看到警示标语的提示。具体包括涉及人身安全的界限、特殊情况下的提示信息等。为了防止万一,警示标识要在车站常备,以免不时之需。
1.2 导向信息的构成要素分析
在车站内人流密集、嘈杂的环境中,通过视觉传递信息是出行者得到指示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将不同类型的信息转换为能够用视觉捕捉到的文字、图像等,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把輸出的信息表达给出行者,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1)语言文字:语言的交流、文字的出现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独特之处,在信息的传递中,可以最精确的表达任何想要的信息内容,这是其他表达方式不可企及的,并且任何的表达都是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其他形式在旁辅助来表示。其中包括中文、英文、数字以及三者的混合表达,以求将输出信息表示的最准确。
(2)符号:结合语言文字的形式,符号诸如箭头、警示标志、地铁标志等在旁边辅助表达,引导乘客更快接受信息。
(3)图形:高效的图像节省了出行者的理解时间,跨越了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富有具体化和直观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语言文字传达本身的效率。另外,视觉图像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视觉符号,可以同时融入语言文字和标识符号为一体,使出行者印象深刻,记住不忘。
(4)色彩:在地铁车站复杂的环境中,色彩虽然在信息的可读性和语义上没有优势,但它可以深入出行者的心里感受,是一种心理引导。国内的地铁车站大多比较统一,每个车站都采用不同设计的颜色用以区分线路,甚至将线路代表颜色渗透到车站各个角落,来提示出行者所在位置。好的色彩搭配在乘客出行的过程中会影响到其出行体验,关系到运营服务水平,因此色彩的运用同样不可忽视。
1.3 地铁导向系统的设计原则
(1)整体协调性:导向系统存在于一个大环境中,在外观上看需要与周围环境风格统一,不可太过突兀;部分可以凸显标识予以强调其重要性,但也应张弛有度,大体与环境整体的视觉协调。
(2)规范标准化:在地铁特殊的地下封闭环境内,标识应当规格标准一致,内容简洁、版式清晰,有助于乘客分清方位、辨识路线并决定去向。
(3)实用美观性:功能性是地铁标识标语的核心,具体应有很强的识别性、指示性和便利性;一个实用的标识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乘客的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而在艺术美感上,更应注重细节的展示,加深乘客的视觉印象,增强其记忆时间,间接的强化标识的功能性。
(4)地域文化性:作为城市中运载能力最大的公共交通,将地铁作为地域文化传播的媒介无可厚非,应当在传统标识设计的基础上,添加独特的城市印记,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同时可以引进更多的游客,为地铁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5)环保人性化:在当今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里,标识牌的材料、使用年限等涉及到环保的因素都要考虑;而基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如何将标识涉及的更具有人情味,使乘客在视觉感官上更容易接受,成了未来要探讨研究的方向。
2当前地铁导向系统存在的问题探讨
2.1 新、老线路车站引导标识风格样式不统一
因城市的扩建,地铁线路也随之增加,许多新线采用现代化的建筑材料,所制造的标识牌在外观上与老旧线路存在明显差别,没有城市整体的统一感,部分影响了出行体验。
2.2 进出站闸机引导标识不明显
评价一个车站的服务水平,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进出站闸机的通过效率,高效的闸机保证了乘客快速通过出行遇到的第一个“障碍”,为后续乘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而现在地铁车站普遍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由于闸机的设置开放是可以双向的,用以应对高峰时期的大客流,因此不同时间进入闸机的位置也不同,这就迫切需要一个明显直观的引导标识,明示出当前闸机的位置情况,尤其是出口较多的车站。 2.3 站台出站缺少楼/扶梯引导标识
当乘客下车后,大多数人会寻找楼扶梯前往站厅层,由于没有或缺少明确标识指明最近的出口方向,乘客会出行从众行为,即跟随大队人群一起走,导致某一个出口聚集了乘客,而附近的另一个出口却没有人。
2.4 出站街道信息应与闸机位置就近匹配
针对一些规模较大的车站,出入口有的甚至多达十几个,乘客并不能保证在一个闸机出站后,对应的车站出口就是他们所要的地面街道。这就导致乘客出站后人流混乱,尤其是在大客流的时候,往往随着人流走,无法顺利到达想去的地方。
2.5 地面引导标识太少
目前,具有屏幕显示的引导指示牌大多从天蓬顶端吊下,并且每间隔一段距离后出现,在这个间隔当中,距离有长有短,对于信息接受程度较弱的乘客,难免会在行走这段距离的时间内感到困惑,引发一系列不正常行为,如逆流穿过人群、突然停止不前等行为。结果是,一则出现错误判断,影响自身出行;二则出现在其他乘客的走行路径上,影响他人出行。
2.6 人性化设计不够
服务终究是要以人为本,符合大众的需求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地铁标识在人性化设计中,没有考虑到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的需求,如老人、残障人士。公共服务设施,如休息区、卫生间等标识不到位。
3基于视觉传达的地铁导向标识设计与优化
视觉信息传达是指利用视觉符号进行传递的信息传达方式,内容上分为文字、图像;形式上包括静态和动态信息;空间上可分二维和三维;表现方式由单一媒体过渡到多媒体,是将信息编辑为以视觉传达为基础,听觉、触觉等其他传达方式为辅助的一种信息输出。
地铁导向标识旨在服务乘客,其传达的信息即为视觉语义,具有社会约定性、象征性、强制性;设计者可以直接把所要传达的语言文字写在标识牌上,也可以转化成图像、符号等乘客能够理解的信息,印在标识牌上面;目前还不能认为到底是文字的直接传达,还是将文字的转换形式传达的效果更好,只能说两种形式并存且互补,使标识牌的信息更加丰富详实。
3.1 地铁出入口导向标识
(1)设置闸机位置引导标识并指明出站环境位置信息,使乘客能够最快找到出站出口,以集散车站大量客流。
(2)设置地面交通换乘信息、全网线路图给乘客参考,信息必须明确、醒目,表达万不能含糊不清;设置位置应避开乘客必经之路,以免影响客流通过。
(3)在出入口设置动态信息,具体包括列车在本站的首末班车时间,以及该时刻是否还有列车运营的提示灯,用以告知乘客此时是否能够乘坐列车。
(4)在距离车站外围的路面一定距离内,应有明显的地铁标识用以指示乘客此处有地铁,设置方式既应与环境存在明显对比,又要与之和谐。
(5)在闸机上方设置状态显示信息,具体可包括能否通行,也可將标识显示与闸机联动,若有故障则自动提示,避免不必要的排队。
3.2 站厅与站台导向标识
(1)增设站厅地面引导标识,使乘客随时随地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安装地灯显示,一则增强乘客视觉上的可视能力,二则当特殊情况发生时,可作应急处理的疏散导向。
(2)设置站厅非付费区问询、售票机以及人工售票的标识指示,根据人在封闭区域的心理感受,一张详尽的位置图并不会让人感到很明确,反而有一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此时,人们急需要一个清楚明确的“下一步指示”,而不是总览全局的视角,这就需要依靠指示标识来实现。
(3)在站厅层重点位置设置双语/多语引导信息,其中的重点位置包括乘坐或换乘某一条线路的必经之路,如转弯处、上、下楼梯/扶梯处,可以有效防止外国乘客走错方向。多语信息本文所指除了英语之外的其他语言,具体可根据当地的地域文化来决定,如韩语、俄语等。
(4)站台屏蔽门上方区域安装列车实时位置显示提示灯,方便乘客计算出行时间,了解列车运行情况。而地铁行车采用自动闭塞,线路上会显示多辆列车,本系统仅显示出距离本站最近的一列车。
(5)站台部分屏蔽门对应前方应表明最近的楼/扶梯位置,仅示意左右方位即可,使乘客能够在下车后的第一时间找到出口。具体的应该选择楼、扶梯其中的一种进行指示,目的是将乘客分别引导,避免出现出口客流分布不均的情况。
(6)站厅站台的休息区、卫生间多设置引导标牌。一般地下车站的卫生间都设置在站台的两侧,具体在哪一侧并不好说,乘客往往凭感觉寻找,如果方向找错,就要重新走过一个站台,费时费力,尤其是在客流较大的情况下影响乘客通行效率。
(7)人性化设计的体现:在设计指示牌高度、灯光亮度、字体大小等要素时,考虑到大众的普遍审美,做出最符合乘客视觉体验的标识标牌。
3.3 走行通道及公共区域导向标识
(1)充分利用走行通道的空间,将地面、墙壁以及天蓬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指示标识,形成三维立体的引导,让乘客感觉随时都有信息可以参考,实时了解自己的位置。
(2)在公共区域或者通道这些客流组成复杂的空间内,要注重地域文化的传播,充分利用公共区域提供的便捷,不仅要传播当地文化,还要具体结合实际,宣传一些公益事业及地铁文化,给乘客带来视觉享受,并且提高地铁的服务水平。
4 结束与展望
针对目前地铁导向标识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符合乘客视觉信息传达的条件,提出了不同情景、不同位置的标识牌设计方案,有助于提高地铁车站服务水平和乘客乘车效率。然而,由于现今技术发展原因,可能部分设计无法实现,但设计理念和方案一经提出,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朝着这个方向前进,设计出更加人性化、功能化和艺术化的地铁导向系统。
参考文献
[1]孙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标识导向系统研究[J].铁路标准设计,2008(4).
[2]曹方.视觉传达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3]洪兴宇.标识导向系统设计[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
[4]王丽娟.地铁车站导向标识系统优化研究[J].科技广场,2016(9).
[5]靳晓亮,张旭.地铁车站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01).
[6]孙圆.地铁站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研究[J].建筑设计,2015,8(01).
[7]王菲.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导向标识系统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0,29(01).
[8]叶巧玲.地铁站导向标识设计及改善对策[J].科学与财富,2018(24).
[9]岳畅.城市地铁站点导向标识的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6.
[10]彭项.地铁车站导向标识系统优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