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入冬以来,宁夏惠农区抽调各单位干部、技术人员,在全区范围内开始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对全区广大农民进行普及性教育培训,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农民综合素质得有了明显提升。
惠农区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农民素质教育,旨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城镇化进程、改善民生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农村基层干部、农民群众素质要求为导向,整合资源、健全网络、完善机制、创新方法、增加投入,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农民思想道德与科技、技能、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全区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及就业技能、法制观念,切实改变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陈规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安居乐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该工程共分宣传培训、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三个阶段,以宣传培训为基础,将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贯穿始终,最终使农民受到教育的同时得到实惠,同时也使干部在教育农民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具体任务是以农民素质宣传教育培训为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农民科技、就业技能培训和法律、思想教育宣传活动,让全区农民普遍接受教育和培训,力求村村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健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和长效运行机制。此次农民教育培训以户为单位,培训面达到100%,以人为单位,培训面达到50%以上。
教育培训以农村为主,覆盖全区各自然村,主要在各行政村进行集中辅导、宣讲和培训。主要形式为邀请专家学者等深入到各行政村,向农民开展宣讲教育活动;组织骨干培训班和到区内外观摩学习;以村为单位,由抽调干部和乡镇干部组成宣讲组,深入定点联系村,配合各乡镇、村组织搞好宣讲活动;通过科技下乡、科普赶集、发放资料、放映科普录像、电影、举办科技之光专栏节目等活动,大范围地宣传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等。
该工程自启动以来,以乡镇为单位共举办培训42场次,受训农民3500人次;以村组为单位共举办培训267场次,受训农民25000人次;培训覆盖面以户为单位以达到92%,以人为单位达到40.7%;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2000份;发放征求意见表2000份,共梳理各类问题171个,已解决65个,撰写理论调研文章6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42场次,参与群众2000余人次。(编辑:龙腾军)
(宁夏科协)
惠农区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农民素质教育,旨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城镇化进程、改善民生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农村基层干部、农民群众素质要求为导向,整合资源、健全网络、完善机制、创新方法、增加投入,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农民思想道德与科技、技能、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全区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及就业技能、法制观念,切实改变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陈规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安居乐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该工程共分宣传培训、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三个阶段,以宣传培训为基础,将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贯穿始终,最终使农民受到教育的同时得到实惠,同时也使干部在教育农民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具体任务是以农民素质宣传教育培训为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农民科技、就业技能培训和法律、思想教育宣传活动,让全区农民普遍接受教育和培训,力求村村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健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和长效运行机制。此次农民教育培训以户为单位,培训面达到100%,以人为单位,培训面达到50%以上。
教育培训以农村为主,覆盖全区各自然村,主要在各行政村进行集中辅导、宣讲和培训。主要形式为邀请专家学者等深入到各行政村,向农民开展宣讲教育活动;组织骨干培训班和到区内外观摩学习;以村为单位,由抽调干部和乡镇干部组成宣讲组,深入定点联系村,配合各乡镇、村组织搞好宣讲活动;通过科技下乡、科普赶集、发放资料、放映科普录像、电影、举办科技之光专栏节目等活动,大范围地宣传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等。
该工程自启动以来,以乡镇为单位共举办培训42场次,受训农民3500人次;以村组为单位共举办培训267场次,受训农民25000人次;培训覆盖面以户为单位以达到92%,以人为单位达到40.7%;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2000份;发放征求意见表2000份,共梳理各类问题171个,已解决65个,撰写理论调研文章6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42场次,参与群众2000余人次。(编辑:龙腾军)
(宁夏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