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口才也飞翔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dianci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7月,著名运动员刘翔打破了110米栏的世界纪录;9月末,亚洲田联为他颁发了特别贡献奖,他的努力和成就得到了认可,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飞人”!生活中,刘翔不仅是一个阳光可爱的大男孩儿,而且他出色的口才也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让人们领略了亚洲飞人的别样风采。
  
  不卑不亢,妙语争尊严
  
  今天的刘翔已成为了短跑巨星、全民偶像,但他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却常常遭到不公平的待遇。2003年,在世界田联大奖赛的比赛中,刘翔超常发挥,一举夺得了第3名的好成绩。就在刘翔兴高采烈地准备庆祝胜利时,意外却发生了。裁判把一名中途摔倒的运动员当成了刘翔,取消了他的比赛成绩。有记者在赛后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刘翔强压着愤怒,义正言词地说道:“我们是来参加比赛的,是靠实力说话的,不是来吵架的。但裁判的判决却让我很失望,我们一方面会尊重裁判的判决,另外也绝对不会放弃争取权利的机会,将会继续申诉。”很快,通过大赛的影像记录以及观众的证明,摔倒的的确不是刘翔,而是一位白人选手。尽管如此,那位裁判仍旧辩解道,他没想到一个黄种人可以在这项比赛中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毕竟在过去的100多年里都没有任何一个亚洲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他的话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都在密切关注着刘翔的态度。“我觉得裁判是戴着有色眼镜在看人,强盗的儿子就一定是强盗?法官的儿子就一定是法官?”刘翔微笑着继续说道:“过去我们做不到的,不等于今天仍旧做不到,我们尊重裁判,也请他尊重我们亚洲人的尊严!”
   面对突如其来的误会和委屈,年轻气盛的刘翔并没有说出过激的言辞。他强调自己是靠实力来参加比赛的,同时也没有攻击裁判的言辞。盛怒之下,能做到既维护了尊严,又照顾了对方的面子,使得双方都有回旋的余地,无论是气度还是口才都让人佩服。而面对裁判明显的种族论,刘翔又用诙谐的语言驳斥了裁判的偏见,并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我们尊重你,但也请你尊重我们的民族尊严。”话说得有理有节,掷地有声。
  
  不骄不躁,巧言谈竞争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遥遥领先,最终赢得了自己的第一个奥运冠军,同时也改写了奥运会上亚洲男子田径不曾夺冠的历史。此后,刘翔一发不可收拾,连续战胜各路高手,尤其是和有“110米跨栏王”的阿兰·约翰逊的对决,每次都惊心动魄,异常精彩。有记者问刘翔:“你的出现是不是彻底终结了约翰逊的时代,那可不可以这样认为,约翰逊现在已经不是你的对手了?”记者的问题问得十分刁钻,刘翔仍旧微笑着回答道:“约翰逊是不可替代的!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便是110米栏的王者,也是我最崇拜的偶像。我甚至从来没敢奢望能够和他同场竞技,但我现在很荣幸,不仅获得了和他面对面竞争的机会,而且还和我的偶像成了要好的朋友。”说到这里,刘翔伸出大拇指,继续说道:“我永远崇拜他!其实,每个人之所以能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是因为他拥有出色的对手,而阿兰就是这样一个对手。如果没有他的存在,那么我也绝对不会激发出如此多的潜能,从而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可以说,今天我所取得的成绩既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有在与他一起竞争中激发的潜能。在赛场上,他是我最强大的对手,在赛场外,他是我最要好的哥们儿!”
   记者提出的问题是非常敏感的,很容易让刘翔说错话伤害对方,还会破坏两个人之间的私交,得不偿失。聪明的刘翔巧妙地避开了这个话题,从自己小时候崇拜对手说起,一直说到今天自己的成功和对手的竞争有很大的关系。既肯定了对手的地位,又婉转地说出了自己的实力,给人不知不觉间留下这样的印象:我们不仅是对手,更是好朋友;我们不仅能竞争,更能彼此激励!刘翔巧妙的回答既照顾了朋友的面子,又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不狂不伪,坦言论名利
  
   随着实力的增加,刘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成了110米栏项目绝对的霸主。面对成功带来的鲜花掌声名利地位,刘翔却显得超出年龄的理智,非常淡然。曾经有外国朋友当着刘翔的面不停地夸他是亚洲百年难遇的奇才,中国应该为他骄傲,听到这些话,刘翔连忙谦虚地摆摆手,郑重地对朋友说道:“不是中国应该为我骄傲,而是我应该为我的祖国骄傲。如果不是这个伟大的国家培养了我,我也决不会有今天的辉煌。”刘翔的气度胸怀让朋友佩服不已。不仅如此,刘翔在很多场合不止一次地向媒体表示,自己的成功是离不开祖国的,荣誉是属于整个中国的。在一次大型招待会上,刘翔饱含深情地说道:“我就好比是一只光彩耀人的鸡蛋,大家都看到我今天的光彩耀人,却没想到如果没有中国孕育了我,就不会有我刘翔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就像一个舞台,很多人在舞台下为我设计衣服,准备演讲词,为我做着各种各样的安排。我的师傅,我的父母,我的队友,我的朋友们,还有体育局的领导们,如果不是他们不停地鼓励我,支持我,那我也绝不会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他们付出的比我还要多,他们都是幕后的无名英雄,我的荣誉是属于他们的,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
   当荣誉的光环降临时,刘翔保持了难得的冷静与睿智。他没有像有些人因为成绩而狂傲起来,也没有矫揉造作地说套话,说台面话,而是真诚地感谢着所有幕后的英雄。刘翔还用鸡蛋来比喻自己和祖国的关系,让人在忍俊不禁的时候,也不得不佩服他博大的胸怀。
其他文献
口述:晓冬  整理:肖保根    2005年春节,也就是我刚大学毕业半年,几个铁哥们约好在母校聚会。看见我开着公司配的小车前来,而且年薪十万,这些家伙羡慕得眼睛里都快喷出火来!纷纷打听我遇到了哪路财神?他们有几个现在还没找到工作、在家啃老呢!不过洋洋得意的我,也得装出谦虚轻描淡写的样子:“也没什么,还不因为我从大一就开始实习了?”他们不信:“这一招有那么厉害?是不是用‘美男计’把董事长、总经理的女
期刊
求职面试,考察的是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应聘者一定要力求想到事情的方方面面,辩证思维,正反思考,灵活反应,合理应对,特别是要处理好“突发性的事情”和“细节上的问题”。    你当然要知己,但更要知人    清醒地认识自己,对于求职来说太重要了。自己学了什么、想做什么、能干什么、不足的是什么,自己可能超过竞争对手的优越之处,可能让考官产生好感、心动的地方……都要作一个冷静、客观的自我评估。  知己更要知
期刊
朝九晚五的工作使得办公室的同事总是会听到一些闲言碎语,若是真的事不关己可以高高挂起,但若是有一天你听到别人在议论自己,或是有人拉你“控诉”领导,想从容应付一定很难吧。    “十面埋伏”的洗手间    虽说公司还算个大公司,但由于处在寸土寸金的地面上,写字楼空间还是窄的可以,想透气都难。果果和同一个部门的几个同事就经常借着去厕所的工夫,一边遛达,一边闲聊放松,当然也就不免会聊到公司的事情。  最近
期刊
我从小到大没骂过人,至少没用过中文里公认的脏话骂过人,甚至就连TMD都说不出口。即便气急的时候说个T字,自己上下就都痿了,只有脸红得像亢奋的器官。  既然不会骂人,于是在与人交往中格外小心,尽量避免陷入自己无从应对的对骂处境,其结果,使自己的性情多了几分忍让与谦和。不会骂人,既是优点也是缺点,总的来说缺点大于优点。一是缺少了口头上的宣泄途径,不得不偷偷增长文字上的险恶;二是缺了许多蛮奸式的雄霸气势
期刊
初秋的一晚在首尔的“弗二我”餐厅,参加中文系老师聚会。宾客老师中三个复旦,一个北大。韩国教授呢,除去S,余四位皆去过复旦,其中H是既去过北大,也到过复旦。其余两位韩籍华裔老师也与北大渊源,C在北大任教过,M是北大本科毕业的。为什么这里要里唆北大复旦的,盖因韩国教授的酒喝到几分醉意时,饭局关键词变成了喜欢复旦不喜欢北大了。北大来的C老师心里不同意,也不能说什么啊,人家教授喝醉了。我们可也不会喜从言表
期刊
根据一份盖洛普调查显示:“全球仅20%员工适才适所。”这意味着多数的人都必须在反复的摸索中,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所以大胆转职也不是件坏事。每个人一生中,或多或少会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只是你要如何确定此刻转职对自己的人生,是种加分而非扣分呢?在真的跳槽前,不妨先想想以下10件事:    ●现在的工作真的缺点多过优点吗?    你的困惑:眼前的工作,工时长、一人当两人用就算了,待遇也没多好,
期刊
2006年12月20日,一代相声艺术大师马季先生与世长辞了。马季先生经典的相声段子,欢乐了生活,增添了笑声,深受民众喜爱和推崇。然而,大师“专心致志,宠辱皆忘”的相声情怀,谦和厚道的人格魅力,独树一帜的交际风范,同样为世人怀念、称道和传唱。    一、登门求徒,聚才兴业    马季收授徒弟之奇,在曲艺界堪称一绝。为了繁荣相声事业,发掘相声人才,凡遇可造之材,马季必主动邀约,登门游说,想方设法揽于门
期刊
OFFICE不相信“温顺”女人    是的,我们一直相信并牢记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办公室应该是保持冷静、理智的地方,是不应该把情绪和愤怒表现出来的。你心里想着,发脾气或许很有效,但是也很危险——它可能为你树立更多的敌人。而结果往往是,你的隐忍并没有使问题得到解决,愤怒不满的情绪在你心里发酵,使你常常饱受心灵的煎熬,工作的热情也大受影响,你甚至想以辞职来逃避……所有这些,正是你没有恰当地发泄愤怒所引起
期刊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书撑起的一片天空。”每一个人都懂得读书明理,每一个人都懂得开卷有益,可是对于有些人来说,书却可以为他们撑起一整片天空,而我,就曾是他们中的一个。  还在读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带着我移民到了澳大利亚。对于一个只有8岁的小女孩来说,那可是人生的一次大地震。身边的一切都在瞬间变得不同;再没有了童年的伶牙俐齿,取而代之的是用蹩脚英文交流的笨拙,再没有了昔日语
期刊
最近,28岁的英国小伙子皮特·詹德斯,花了5个月时间,用一瓶价值2.69英镑的啤酒,换来了一辆价值1500英镑的大众房车!  这一消息无疑又给众多“换客”注射了一剂强心针,其震撼效果绝不亚于前辈加拿大人凯尔·麦克唐纳“曲别针换别墅”的爆炸新闻。一份兰蔻的试用装换来了一架超新的数码相机?一件过了时的T恤换来了一张机票?相比“拍客”,愈来愈多的人更愿意当一名“换客”。这群人标签的正面贴着“物物交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