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大湖金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

来源 :现代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06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秦岭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赋存许多大型-超大型的金矿床,大湖金钼矿床位于小秦岭北矿带.大湖金钼矿床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特点,包括热液期和表生期,根据矿脉穿切关系、矿石的矿物组成以及结构、构造研究,热液期分为4个成矿阶段,即石英-钾长石-辉钼矿阶段(Ⅰ)、石英-黄铁矿-自然金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自然金阶段(Ⅲ)和石英-碳酸盐阶段(Ⅳ).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激光拉曼成分分析和冷热台测温结果表明,大湖金钼矿的初始成矿流体属H2 O-CO2-NaCl体系,包裹体分为三种类型,即CO2-H2 O型包裹体(C型)、水溶液型包裹体(W型)和纯CO2型包裹体(PC型).成矿Ⅰ、Ⅱ、Ⅲ和Ⅳ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分别为275.3~350.0℃、260.0~312.7℃、245.3~287.6℃和237~251℃,流体盐度范围为5.2%~16.7%,密度为0.777~1.108 g/cm3,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低密度流体,与变质流体特征一致.均一温度从Ⅰ阶段→Ⅳ阶段呈逐渐下降趋势,盐度从Ⅰ阶段→Ⅲ阶段逐渐降低,Ⅳ阶段沸腾作用使流体中的气体组分逸出,导致剩余流体的浓缩盐度增高.流体成矿压力范围为58.0~196.3 MPa,对应成矿深度范围为3.0~7.1 km.矿区普遍存在的围岩蚀变表明水岩反应强烈,氢同位素δD为-90‰~-44‰,成矿流体氧同位素δ18 O水范围为2.1‰~5.9‰,属于变质热液范围;在δ18 O水-δD组成图解投图中落在变质水范围左下侧,Ⅱ、Ⅲ阶段样品的δ18O水较Ⅰ阶段整体左移,表明高温变质流体与围岩(斜长角闪岩等变质岩)发生水岩反应,导致同位素互换平衡.大湖金钼矿床受区域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属典型的断控脉状矿床,成矿流体以变质水为主,矿床主要特征与典型的造山型金矿特征相符.
其他文献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和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以表彰他们在复杂系统中的无序性和波动性研究中做出的贡献.奖金为1千万瑞典克朗(约110万美元).奖金的一半授予Parisi,一半由Manabe和Hasselmann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表彰Parisi“因为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波动的相互作用”;表彰Manabe和Hasselmann“通过构建模拟地球气候的物理模式
期刊
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地质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矿床(点)成群成带分布,成矿条件良好.在长期找矿实践、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和典型矿床解剖的基础上,综合研究认为,区内金矿主要受EW向断裂或EW向韧-脆性剪切带与NE向张扭性叠加构造控制,寒武系水沟口组、泥盆系星红铺组与大枫沟组是金的赋矿地层.金矿体呈近EW向大致等间距展布,单个矿体在延伸方向呈透镜状、哑铃状、囊状等,具尖灭再现特征,构造叠加部位矿体厚大、品位较高.区内金矿床类型多为中-低温热液型、远成低温热液型,成矿时代为印支—燕山期.夏家店等已知金矿床深部及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