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例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效果观察

来源 :医学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sky260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和光疗的最佳时间。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黄疸住院病例78人,所有病例入院时以及治疗后均做TCB测定,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8例新生儿黄疸,采用每次蓝光治疗12小时,每日一次,治疗3~5天后痊愈出院。结论: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恢复快、副作用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新生儿的痛苦,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有效的方法,可直接而有效的防止黄疸加重及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照射治疗
  
  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由于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不足,使胆红素排泄较慢,新生儿往往有胆红素一过性增高而发生新生儿黄疸,一般足月新生儿在10~14天消退。临床观察发现,黄疸如过时不退或过早出现且黄疸指数偏高,就属于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则需要早诊断、早治疗,因病理性黄疸血清游离胆红素浓度过高,可导致核黄疸从而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损伤。近年来多中心研究表明:中、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听觉损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1],故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现临床上采用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一种简单、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我院临床上采用的蓝光照射治疗,退黄快、新生儿痛苦少,家长比较乐意接受此种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在我院新生儿科入住的7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诊断均符合《儿科学》(第7版)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2];男40例,女38例,其中早产儿15人,足月儿61人,过期产儿2例,就诊年龄产后1~25天。伴感染因素的黄疸11例,母乳性黄疸13例。入院当天经皮黄疸指数检测情况见表1。
  


  1.2方法
  入院后,常规予以肝酶诱导剂尼克刹米每日100mg∕Kg、笨巴比妥钠片每日5 mg∕Kg口服和辅酶A、ATP、维生素C静脉输液。
  应用5%碳酸氢纳每日3~5ml∕Kg纠正酸中毒以利于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
  黄疸重者给予白蛋白每日1g∕Kg以增加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防止胆红素进入脑组织而产生胆红素脑病。
  由感染引起的黄疸及时给于抗感染药物治疗。
  蓝光照射治疗采用宁波戴维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XHZ-90A型新生儿暖箱,南京YZ20RR320型蓝光治疗仪照射8~12小时,每日一次,共3~5天。
  光疗过程中,患儿除双眼、会阴及肛门外全身裸露睡于蓝光床中,禁止给患儿涂擦各种爽身粉及润肤油,以至影响照射效果。护士必须做到精心护理,记录光疗开始时间,勤巡视,观察患儿神志反应,监测体温,并指导家长做好喂养工作,并做好家长心理护理。
  1.3观察项目
  对入院的新生儿,常规检查肝功能、三对半、经皮测黄疸指数(TCB),以后每日检测经皮测黄疸指数(TCB)一次。
  监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动态变化:采用经皮测黄疸指数测定判断,使用NJ33型经皮测黄疸仪。每天上午8点半洗澡后,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负责测定,测定部位在患儿前额正中(约眉弓上方0.5cm~1cm处),紧贴皮肤垂直测定3次,取平均值并作好记录。
  
  2结果
  
  2.1蓝光照射治疗24小时后经皮黄疸指数检测结果见表2
  


  2.2蓝光照射治疗结束后经皮黄疸指数检测结果见表3
  


  通过表1和表2比较可以看出多数患儿于蓝光照射治疗24小时后经皮黄疸指数明显下降,治疗5天后所有患儿经皮黄疸指数均下降至治愈水平。
  
  3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早期、尤其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感染、代谢紊乱、红细胞增多症、溶血及酶的缺陷为常见原因。严重者可导致高胆红素脑病(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致死或致残。蓝光照射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方法,它能有效降低血总胆红素而又无远期副作用,是有效、安全而又经济的方法。蓝光疗法是通过蓝色光谱照射,蓝光波长425~475nm,使4Z,15Z胆红素经光氧化分解为4Z,15E胆红素从而易于从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而退黄的方法[3]。
  患儿家长由于对新生儿黄疸缺乏正确的认识,常有恐惧心理,需向患儿家属介绍此病的危害性及治疗目的,取得家属的配合。许多患儿家属认为新生儿皮肤黄染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疗,过几天自然会好,而且因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关心患儿疾病的除了父母,还有双方的父母,往往意见不统一,再加上对光照疗法缺乏认识,个别患儿的家长有焦虑情绪,甚至拒绝光照疗法。因此,应坚持以患儿为中心,以解除患儿家长的顾虑,赢得其信任,使患儿尽早接受光照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玉顺子.新生儿黄疸发病影响因素及其危害.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399.
  [2]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七版):114.
  [3] 2009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儿科学:95.
其他文献
摘 要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其共同表现,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的特点,需要及时做出诊断和处理,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关键词急腹症;超声诊断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2006.10至2007.12统计的急腹症患者76例,年龄18~79岁,男性41例,女性35例,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入院。  1.2仪器与方法  ALOKA376,探头频率3.5MHZ,上腹部按常规作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X线平片在筛查、诊断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并对颈椎病临床表现与X线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我院2005.06至2008.12月经X线平片结合临床诊断为颈椎病的150例患者的X线平片进行分析。结论:常规的X线平片检查是经济、直观、易行且有效的检查手段,是颈椎病筛查、诊断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X线平片;颈椎病;筛查;诊断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常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
期刊
食管癌是肿瘤科常见恶性肿瘤,多数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同时,手术应激引起的分解代谢加剧了营养不良。食管癌术后一般禁食时间需要5~6天,若过早进食易引起吻合口瘘。食管癌术后禁食期间营养支持是术后护理和治疗的重要措施。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减少患者术后输液量,促进肠蠕动,纠正负氮平衡,有利于吻合口愈合,并且该方法给药方便,费用低廉。使用十二指营养管术后灌注营养液。    1一般资料    86例患者
期刊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系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本病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青少年少见。按其发病部位,4/5位于脑底动脉环前半,以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前交通动
期刊
关键词膝关节镜;手术护理    膝关节镜下手术是膝关节病变诊断和治疗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因其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皮肤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微及能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因此广泛地受到了病人的欢迎[1] [2]。这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对手术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 2004年5月至2007年11月对68 例膝部疾病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    我
期刊
关键词肺癌;护理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bronchogeniccarcinoma)简称肺癌(lungcancer),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常有区域性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男女之比为3-5:1,肺癌晚期患者除食欲缺乏,体重减轻、倦怠及乏力等全身症状外,可出现癌肿压迫,侵犯邻近器官组织,压迫颈交感浅支神经或发生远处转移症状。本科
期刊
肝脓肿是指全身性细菌感染, 特别是腹腔内感染时细菌侵入肝脏, 如果病人抵抗力弱, 可发生肝脓肿[1]。在临床上我科于2005至2007 年对10例肝脓肿病人采用了CT引导下穿刺治疗和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    10 例肝脓肿住院病人。其中, 男6例, 女4例;年龄40~88 岁, 平均60.5 岁;均经CT检查确诊。全部治愈出院。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
期刊
随着医学科学和医学技术的飞快发展,微创手术正被广泛地运用在各个临床学科,妇科微创术,由于具有对机休侵袭影响小、手术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逐渐替代一些剖腹术,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现将腹腔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在我科实施腹腔手术的女性患者394例,年龄22~50岁,子宫全切术108例,子宫肌瘤剔除术122例,卵巢切除和剔除术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胃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GEG)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26例标本来源于手术切取组织。临床资料来自病理检查申请单中病史摘要和手术所见内容。甲醛固定,HE染色。结果:患者均有较长的胃病史,手术所见本组均有溃疡,溃疡多位于胃窦部小弯侧。镜下见溃疡组织结构似消化性溃疡,突出的是陈旧的肉芽组织背景中见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EC)浸润。结论:GEG的形成为胃局部多种相关因素长期综合作用,其中变态反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隐裂牙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2颗隐裂牙进行综合治疗,一年后随访观察。结果:132颗隐裂牙经调合、充填、带环固定、根管治疗、全冠修复等一套综合疗法治疗,并经1~3年临床追踪观察,成功121颗,成功率达91.67%。失败11例,占8.33%。结论:综合治疗可以保留牙体组织并恢复咬合力,是隐裂牙治疗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牙隐裂;带环;根管治疗;全冠修复     牙隐裂又称牙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