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敬惜汉字,弘扬传统文化;以史为鉴,讲述字间故事
释义:“戎”是古代军器的总称,也有军队、军事的意思。“从戎”出自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的《杂诗》:“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意指“投身军旅”。
宋代诗人陆游在《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中诗:“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这里的“从戎”,也是从军的意思。
字里故事:
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班超,镇守西域三十余年,平定了五十多个国家,稳固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安定。任谁也想不到,身为武将的他,竟出生在一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人家庭里。
班超的父亲班彪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在世时为皇皇巨著《汉书》打好了框架,班超的兄长班固在此基础上编撰出《汉书》。班超的妹妹班昭被尊为“大家”,受到皇帝和皇后的礼遇。而班超在从军之前,从事的也是文书工作。
公元62年,班固被召入京,做校勘书籍的官员,班超和母亲也一并前往。为了补贴家用,班超经常替官府抄写文件,赚取微薄薪资。有一天,班超终于厌倦了无止境地誊写文件,丢下笔说:“大丈夫就应该效仿傅介子(西汉著名使者,曾使楼兰归顺西汉)、张骞(丝绸之路开创者)在西域建功立业,怎么能安于做这些小事,虚度光阴呢?”后来,即使被周围人嘲笑,他也不改豪壮之志。
公元73年,班超从军出征匈奴,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超凡胆识立下战功。其后,他更是为西域的和平繁荣立下汗马功劳。成语“投笔从戎”便出自于此,意指“读书人投身军旅”。
——出自范晔《后汉书》
戎 (róng)
看图说字:
戎是会意字,由(即“戈”,代表武器)和(即“十”,“甲”的一部分,代表防护用的盔甲)兩部分组成,原为弓、殳、矛、戈、戟五种兵器的合称,后来作为武器的总称,延伸出军队、军事的意思。成语“兵戎相见”,便指以武力相见,用战争解决问题。
释义:“戎”是古代军器的总称,也有军队、军事的意思。“从戎”出自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的《杂诗》:“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意指“投身军旅”。
宋代诗人陆游在《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中诗:“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这里的“从戎”,也是从军的意思。
字里故事:
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班超,镇守西域三十余年,平定了五十多个国家,稳固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安定。任谁也想不到,身为武将的他,竟出生在一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人家庭里。
班超的父亲班彪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在世时为皇皇巨著《汉书》打好了框架,班超的兄长班固在此基础上编撰出《汉书》。班超的妹妹班昭被尊为“大家”,受到皇帝和皇后的礼遇。而班超在从军之前,从事的也是文书工作。
公元62年,班固被召入京,做校勘书籍的官员,班超和母亲也一并前往。为了补贴家用,班超经常替官府抄写文件,赚取微薄薪资。有一天,班超终于厌倦了无止境地誊写文件,丢下笔说:“大丈夫就应该效仿傅介子(西汉著名使者,曾使楼兰归顺西汉)、张骞(丝绸之路开创者)在西域建功立业,怎么能安于做这些小事,虚度光阴呢?”后来,即使被周围人嘲笑,他也不改豪壮之志。
公元73年,班超从军出征匈奴,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超凡胆识立下战功。其后,他更是为西域的和平繁荣立下汗马功劳。成语“投笔从戎”便出自于此,意指“读书人投身军旅”。
——出自范晔《后汉书》
戎 (róng)
看图说字:
戎是会意字,由(即“戈”,代表武器)和(即“十”,“甲”的一部分,代表防护用的盔甲)兩部分组成,原为弓、殳、矛、戈、戟五种兵器的合称,后来作为武器的总称,延伸出军队、军事的意思。成语“兵戎相见”,便指以武力相见,用战争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