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土华章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ebos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凉亭、石磨、绿地,水车、小桥、池塘,树木蓊郁,果香四溢,花开满径,娇艳欲滴。这是10月20日笔者随新蔡县作家协会到李桥镇石庄村华周生态庄园采风时看到的情景。
  晚秋时节的华周生态庄园毫无萧索之意。火红的月季、明艳的菊花迎风怒放,一片欢腾,展现出大自然蓬蓬勃勃的生机。一树一树的海棠果一脸腮红盈于枝头,它们三五成群浓密地靠在一起,像是在窃窃私语。随手摘下一枚,瞧它娇羞的模样,终是舍不得入口,握在掌心,如同握着一桩心事,不由想起“却道海棠依旧”的诗句,胸中生出莫名的情愫。穿过海棠前面是百果园,葡萄、车厘子即将进入冬眠,风头正劲的是丑橘,它体量很大,沉甸甸地垂挂在枝桠间,或一身青绿,或满头金黄,成熟呼之欲出。再往前是一方荷塘,一茎一茎的莲蓬在秋池中荡漾。美食美景不可辜负,好客的主人早有所备,人手一株。我手中是一座紫红色的莲蓬房子,上面露出一个个圆洞,圆洞上趴着一个个小黑点,宛如一只只黑溜溜的眼睛在朝外张望,那里面藏着甜蜜的琼浆。迫不及待扒开圆洞剥食莲子,一股奶腥气弥漫在口腔,像刚刚长成的花生,鲜嫩清爽,齿颊留香。我想起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的诗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不禁莞尔。
  薄暮时分,凉风习习,华周生态园安然秀美,一派诗意田园的景象。徜徉于此,不仅感受到今日之农村生态之韵、和谐之美,还受到心灵的触动、精神的洗礼。这里不单是生态园,还拥有多张响亮的名片:新蔡县雷锋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农耕文化传承展览基地、李桥镇石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它是诗意的、灵动的,也是多元的、鲜活的;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更是教育研习的好场所。
  你也许想不到,这样一项先后投入资金1600万元的浩大工程,出自土生土长、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之手,凭着一双勤劳的大手,他在家乡这片古老而厚重的热土上谱写出壮美的华章。他就是华周生态庄园总经理石华周。
  黑色衬衣,黑色西裤,浓眉大眼,身姿挺拔,干练,爱笑。这是采风时石华周呈现给众人的形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左胸前佩戴的红色雷锋像章,还有他那近似成熟小麦颜色的肤色,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劳动者的本色吧。谈笑中他向我们讲述了华周生态庄园背后的故事。
  出道
  石华周1972年出生在新蔡县李桥镇石庄村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寒,他上完小学便辍学了。1986年,14岁的石华周进城务工,开启了他的打工生涯。他先是在武汉一个建筑工地当小工干苦力,后又辗转到北京一家会展公司跟着师傅学木工。年轻的石华周干起活来不怕苦累,肯卖力气,却得不到老板的赏识。文化程度低,识字不多的苦恼困扰着他,也限制了他更好地理解和提高技艺。在大城市历练,他见识增长了,眼界开阔了,更加渴求文化知识的滋养。他深知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法则,在激烈的竞争中要想找到立足之地,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他决定自学文化知识,边打工边学习。他喜欢读报纸,没有更多的课本,就到处收集报纸来学习。他爱钻研,爱思索,一张报纸往往要读很多遍,边读边做笔记。他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再忙再累从没有放弃过学习。白天干活,夜晚读书看报,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等到字认全了,他又尝试着写广告文案。电脑普及后,他又学打字,学排版,很快学会了用电脑打印文稿。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刻苦钻研,石华周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升,木工技术达到较高水平,在公司崭露头角,独当一面,成为老板器重的业务骨干,负责商业活动展厅布置的线下执行工作,逐步站稳了脚跟。其间他在北京结婚成家,又将父母从老家接去同住。
  2004年对石华周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这年6月他和妻子注册成立北京华豫东方会展服务有限公司,主营会议服务、承办展览展示、代理发布广告、电脑图文设计制作、礼仪服务等。他坚持从零起步,从小做起,从承办单位内部晚会、展览会开始,一点一滴积累经验和人脉,逐步做大做强。先后承办过《夜宴》首映式、奔驰汽车新品发布会,连续举办几届红旗H7试乘试驾活动,推出的创客“瑞幸咖啡”走红全国,经济及社会效益可观。公司从初创时的两个人,发展到如今50多人,最高时年营业额达6000万元,石华周挣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返乡
  时光流转,岁月匆匆,转眼石华周在外打拼已30余载,父母也已80高龄。常言道: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树高千丈,叶落归根。随着年事渐高,二位老人时时流露出想回老家的愿望。百善孝为先,石华周对父母格外孝顺,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为达成老人的心愿,2015年他回到家乡石庄村翻盖新房,送父母回乡安居。担心老人寂寞,他在北京与老家之间穿梭,尽可能抽出更多时间陪伴照顾老人。
  石华周作为家乡走出去的成功人士,石庄村及李桥镇领导对他十分关注,得知情况后,便有意动员他返乡创业。当时李桥镇脱贫攻坚工作正全面铺开,他们向石华周宣传政府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他回乡助力脱贫攻坚。
  石华周虽长年在外奔波,却从未忘记过家乡,他内心深藏着对故土的热爱与眷恋。新蔡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千年古县,仁义之乡,有着4000多年的建县史,广为流传的“仁义巷”的故事就发生于此。李桥镇位于新蔡县城西北18公里处洪河岸边,这里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流传着航天史上有名的“万户飞天”故事,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都让石华周引以为荣。他是农民的孩子,对农村、农民怀有天然的深切感情,深知自己無论走多远,根仍在农村。他爱家乡这片热土,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他乐意为之。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怀着回归土地、回报家乡的一腔热情,2016年石华周说服家人返乡创业,决心以实际行动带动父老乡亲脱贫致富,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加美好。2017年2月,石华周在李桥镇石庄村创办新蔡县麦芽香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他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租金,集中连片流转村民土地330亩,用于发展特色种植业、农业生态旅游、民宿康养、食品加工销售等,致力于脱贫攻坚。 之后,在李桥镇及扶贫定点帮扶单位新蔡县人武部的支持下,又投入资金1600万元,初步建成集游玩、采摘、研学、教育于一体的华周生态庄园。   助力
  石庄村是李桥镇最大的行政村,辖9个自然村,24个村民组,1119户4711人,2016年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4户581人。助力村民脱贫致富是石华周返乡后考虑的首要问题。他以新蔡县麦芽香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采取“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优先吸纳贫困人员就业。又推出土地承包资金入股分红制度,以每亩1000元的承包费与村民签订土地入股分红合同,每年为他们分取红利,使村民实现务工、入股双收益,以此带动贫困户90户306人脱贫。2017年底石庄村实现全村脱贫。新蔡县麦芽香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带贫企业”,石华周荣获“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石庄村脱贫后,石华周并没有丝毫松懈。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他还要让乡亲们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提高生活品质。他开始在生态园上做文章,着力将其打造成百果园、采摘园、游乐园,为村民提供娱乐休闲的去处。毕竟在大城市打拼多年,石华周是见过世面的人,他思维超前,敢想敢干。果树品种繁多,他第一个想到的是车厘子。超市里的车厘子贵得惊人,属少数人的奢侈,更多人无此口福,家乡的一些年轻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车厘子。他要让这款“贵族”水果摆上新蔡人民的餐桌,让家乡父老品尝生活的别样滋味。他花高价引进1200株优质新品车厘子苗木,又以高薪聘请农科院专家做技术指导,精心打造50亩连棚车厘子,这在新蔡尚属首家。2018年车厘子开园采摘,这款众人眼中的稀罕物如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石庄村的乡亲不无自豪地说:“现在日子好了,俺们都吃上车厘子了。”
  除车厘子,生态园还有阳光玫瑰、夏黑、玫瑰香、醉金香、金手指等优质葡萄70亩,水蜜桃、冬桃、映霜红桃、中秋红蜜桃、新西兰早桃等100亩,每年4至11月每天都有新鲜果子供村民及游客采摘。此外还种植精品丝瓜100亩,用于提取丝瓜精油、生产丝瓜面膜以及丝瓜凉席、鞋垫、丝瓜帽等产品。
  传承
  擅于创新的石华周总能给人带来不期而遇的惊喜,他精心打造的“雷锋文化长廊”是华周生态庄园的又一亮点。说起这个创意,石华周说这是一次偶然交谈促成的。
  李桥镇石庄村是新蔡县人武部定点扶持村,华周生态园是其帮扶产业项目。部领导对园区建设极为重视,经常到园区指导工作。有一次人武部政委毛立功到园区参观,交谈中石华周得知毛政委以前在雷锋团担任过政委,这引起了石华周的兴趣。雷锋是石华周最为崇敬的人物,正是这次交谈,让他萌生了创建雷锋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的想法。他说生态园不能仅限于采摘与游乐,还应该植入文化元素,賦予它文化内涵。他设想在园区打造雷锋文化长廊、雷锋馆,把园区建成新蔡县雷锋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弘扬雷锋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雷锋精神薪火永续,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石华周的想法得到人武部及新蔡县有关部门的肯定和支持。他随即投入基地建设,多方考察收集雷锋生平事迹、历史资料、生前照片。经过精心筹备,2020年7月新蔡县雷锋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如期建成。同时李桥镇石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在生态园挂牌成立。基地设有“雷锋塑像”“国家历代领导人题词”“平凡的人生”“伟大的精神”“永远的榜样”等展区,翔实而生动地再现了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基地建成后,学校师生及各界人士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实地感受和领悟雷锋精神,为雷锋“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所感动,“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成为大家的共同心声。为新蔡县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了一个新的阵地。
  作为农民的孩子,石华周亲近自然,亲近泥土,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为传承农耕时代的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他又在生态园里开辟出农耕文化园。草房子、磨盘、犁铧、煤油灯、收音机,透过这些老物件,依稀能够看到民族文明历史的脚印,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提醒人们不忘过去,珍惜当下。
  回望来时路,几度风和雨。自14岁只身闯“江湖”,到48岁回故乡打造华周生态庄园,经过30余载的拼搏,小学毕业的石华周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企业家。长期坚持不懈的学习,如今的他已是能诗能文,出口成章。他说:“路是走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生命的精彩是活出来的,不是混出来的。”
  实实在在做事,诚恳本分做人。这是石华周的人生信条。“钉子”精神、忠孝思想在他身上有着具体而生动的体现。“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这是雷锋写在自己日记上的诗句,也是石华周最喜欢的诗句,他以实际行动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谈及下一步打算,石华周心中早已绘就新的蓝图:扩大华周生态园区规模,兴建水上乐园,昆虫科普园,创办华周生态旅游影视拍摄基地,幼儿大自然课外研学实践基地,拓展培训真人CS实战基地,打造集康养度假、文化传承、红色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区。他要在这片热土上谱写更加壮美的华章,我们期待石华周带来的新的惊喜。
其他文献
周运杰,男,1967年1月出生,河南省郏县人,1990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现任河南平顶山圣光集团(以下简称圣光集团)总裁。  说起周运杰,在他头上笼罩着许多光环: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 改革开放30年民营经济领袖人物”、“ 科技拔尖人才”、平顶山市“五一奖章”获得者、平顶山市“十大杰出青年”、 平顶山市劳动模范、 平顶山市兴市模范,2009年,他当选为平顶山市人大常委。 
期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对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谋划和部署。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党中央首次明确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及其规律认识的深化,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推动建成文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我们深刻认识新时代文化建设新使命、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明确了前进方向。  11月1
期刊
2020年11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河南安阳、郑州考察。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  总理再回河南,一时成为热门话题。  总理与河南,渊源深厚、情谊难割。  从1998年至2004年,作为在河南工作了近7年的老领导,李克强对河南有着深厚的感情。7年时间里
期刊
2020年11月3日到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河南安阳、郑州考察。  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考察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时,李克强总理强调,科技创新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要打牢基础学科的基础,要拿出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创新突破不能急于求成,也不搞弯道超车”
期刊
2020年11月9日,河南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传达李克强总理在河南考察时提出的要求,研究本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王国生主持会议,省长尹弘出席会议。  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等,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演讲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遵循,要自觉把我省对外开放放到“
期刊
考察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  2017年5月8日,李克強总理考察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这里在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基础上,按照国务院多证合一要求,整合为二十二证合一,以减证带动简政。总理称赞道,创建自贸区目的是打造改革开放高地,最终要让审批程序越来越简,监管能力越来越强,服务水平越来越高。  考察中联重科  李克强5月8日考察中联重科开封工业园时,在企业开发的工程机械物联网云平台大屏幕前驻足良久,详问分布在
期刊
考察洛阳矿山机械厂  2015年9月23日,國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河南洛阳矿山机械厂说,“双创”既是小微企业生存之路,又是大企业繁荣兴盛之道。希望工人、技术人员和社会创客群通过“互联网+”推动中国品牌、装备走向世界,展现竞争力,创出中国金字招牌。  考察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  9月23日,李克强在洛阳考察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了解大病保险推行情况。总理说,健康是幸福的基础,生命
期刊
有没有这样一个称号,它让你心生敬意、心驰神往;有没有这样一种力量,它使你勇敢坚毅、迎难而上。这个称号就是“共产党员”,这种力量就是共产党员坚守初心的力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就是情怀,使命就是担当。  2020年的春天,非同寻常,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的祖国正经历着一场劫难。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下,广大党员干部紧密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克时艰。“我是党员,
期刊
“人生何谓富,诗书藏满橱。人生何谓贵,静心读圣书。”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在为奔流读书会启动仪式暨奔流文学院第十三期作家研修班开班仪式发来的贺信中这样写着。信中还写道:“读书会的启动和作家研修班的开班,把读好书与写好书这两件事融合起来,实在是一件很有创意的大好事。”  10月20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原副巡视员赵钢在活动现场宣读贺信,饱蘸深情厚爱,赢得全场共鸣。  本次会议在鲁山县皇姑浴温泉国际酒店举行
期刊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人的营养是否充分适中,是写在脸上的。营养不良者,多面黄肌瘦,干涩多皱;而营养丰盛者,肌肤润泽,两颊丰盈。  一个人有多少学问,是否读书,则写在气质上。气质不只显现于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它更是在闪动人的气度与风格。气质是自然的流露,它是装不得演不成的。  倘若一對孪生姊妹从小就天各一方生长,一个在书香世家,一个在小市民家,成人之后,她们的气质会有天壤之别。受书香熏陶的姑娘当温文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