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其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秋季养殖草鱼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 调节水质
草鱼喜清新的水质,而经过较长时间的养殖到达秋季后,鱼池残饵、粪便普遍较多,池水大多污染较重,有的甚至老化,不利于草鱼的生长,也易引起鱼病发生,因而应加强水质调节,改善养殖环境。具体做法是最好进行一次大换水,彻底改善水质,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35 cm,然后每7~ 10d加水或换水1次,每次10—30cm,以保持良好的水质。对于换水困难的鱼池,则应泼洒水质、底质改良剂或生石灰等来调节水质,使池水保持新、鲜、活、清、爽为佳。并要注意及时清除残饵、剩草,以防污染水质。
2 科学投饵
2.1 投饵 为节省饲料,降低养殖成本,夏末秋初仍可适当投喂部分鲜嫩的水草或旱草,一般“先青后精”,以每天傍晚前摄食完为好,杜绝吃夜草;但应注意补充精料,给鱼增加营养,可每天16:00左右投喂1次配合饲料,投喂量可占池鱼总重的1%~1.5%。而对于靠颗粒饲料养鱼的池塘则应控制投喂量,以使鱼吃八成饱为佳,严防草鱼吃食过多。
2.2 保膘、追膘 “秋分”后,应少投或不投草料,因为此时草的细胞壁开始增厚,纤维素增加,细胞老化,营养价值低,不易消化,草鱼吃食后因消化不良,肠道的蠕动增加而感染肠炎,加上大量未消化草的排泄物污染水质,非常容易使草鱼的“三病”暴发而大量死鱼:此时可主要投喂颗粒饲料,一般日投2次,使鱼八成饱即可:
3 病虫害防治
秋季,特别是“白露”前后是草鱼鱼病的又一高发时期,因而应注意鱼病的防治:
3.1 多途径提高鱼抗病力 ①改良品种:用杂交、特别是用不同水系的优良草鱼交配与代代选优等方法,培育抗病力强、生长快、成活率高、肉味美、体型好的新品种。②推广人工免疫技术,提高鱼的免疫保护力。③改进操作方法和清除寄生虫、蛇、鼠、鸟等敌害,防止鱼体擦伤、咬伤,保护鱼的免疫屏障,从而提高鱼的免疫力。④实行科学养鱼,让草鱼在优良的水域中吃饱吃好,提高抗病力,也即采用生态防病法。其一改革培育草鱼种的饲养制度和方法,改苗种中途1次分池为2次或多次分池,以使水体和鱼苗种密度更合理,促进快长,提高抗病力;改密养为稀养,苗种放养密度,过去一级池20万~30万尾/hm2,二级池2万~3万尾/hm2,最好改为一级池10万~15万尾/hm2,二级池1万~1.5万尾/hm2,三级池3 000~5 000尾;改鱼种大小混养为鱼种分粗撤细,分类饲养,防止鱼种向两极分化;育种晚期(即三级池育种)改肥水育种为瘦水育种,因为此时鱼种已达6—7cm,食性已由浮游动物为主转化为青饲料为主,自然习性也随之改变,所以三级池水不需培肥与追肥。其二做好饲料科学配方与坚持“四定”投饲,以防营养缺乏。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同时应投喂适量的青饲料,补充维生素,以利草鱼迅速生长。
3.2 消灭病原体及其媒介物 主要是坚持“二勤”:即勤巡池、勤除病原体及其媒介物与“七消”:水源消毒、鱼池消毒、粪肥消毒、鱼种消毒、饲料消毒、食场消毒、工具消毒。
3.3 环境保护 根据草鱼各个生长阶段的要求,创造优良环境,以利草鱼安全、健康、迅速生长。草鱼种在饲养初期 (体长7cm以下),食物以浮游动物为主,要求水质肥而爽 (透明度25—35cm)。到了中后期,食性完全转化,以青饲料为主,要求水质活而爽(透明度40cm以上)。因此要使草鱼长得好,初期必须合理培肥(包括基肥与追肥)水质,适当藻水,使水质肥而爽。中、后期,不仅不培肥,而且还要合理搭配链、鳙等滤食性鱼类减肥以及经常灌水人池或开动增氧机增氧,使水质活而爽。此外还要求水质呈微碱性(pH值7.5—8.5)。
4 养殖密度
4.1 鱼种池 秋季应进行1—2次拉网筛选工作,一方面稀疏密度,另一方面将规格不一致的鱼种分塘养殖,促使鱼快速生长,使鱼规格整齐,吃食一致。
4.2 成鱼池 可将已达上市规格的鱼捕捞上市,一方面稀疏养殖密度,促使池中存鱼的快速生长,另一方面可减少池塘压力,降低养殖风险。
(作者单位:161500 黑龙江省依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 调节水质
草鱼喜清新的水质,而经过较长时间的养殖到达秋季后,鱼池残饵、粪便普遍较多,池水大多污染较重,有的甚至老化,不利于草鱼的生长,也易引起鱼病发生,因而应加强水质调节,改善养殖环境。具体做法是最好进行一次大换水,彻底改善水质,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35 cm,然后每7~ 10d加水或换水1次,每次10—30cm,以保持良好的水质。对于换水困难的鱼池,则应泼洒水质、底质改良剂或生石灰等来调节水质,使池水保持新、鲜、活、清、爽为佳。并要注意及时清除残饵、剩草,以防污染水质。
2 科学投饵
2.1 投饵 为节省饲料,降低养殖成本,夏末秋初仍可适当投喂部分鲜嫩的水草或旱草,一般“先青后精”,以每天傍晚前摄食完为好,杜绝吃夜草;但应注意补充精料,给鱼增加营养,可每天16:00左右投喂1次配合饲料,投喂量可占池鱼总重的1%~1.5%。而对于靠颗粒饲料养鱼的池塘则应控制投喂量,以使鱼吃八成饱为佳,严防草鱼吃食过多。
2.2 保膘、追膘 “秋分”后,应少投或不投草料,因为此时草的细胞壁开始增厚,纤维素增加,细胞老化,营养价值低,不易消化,草鱼吃食后因消化不良,肠道的蠕动增加而感染肠炎,加上大量未消化草的排泄物污染水质,非常容易使草鱼的“三病”暴发而大量死鱼:此时可主要投喂颗粒饲料,一般日投2次,使鱼八成饱即可:
3 病虫害防治
秋季,特别是“白露”前后是草鱼鱼病的又一高发时期,因而应注意鱼病的防治:
3.1 多途径提高鱼抗病力 ①改良品种:用杂交、特别是用不同水系的优良草鱼交配与代代选优等方法,培育抗病力强、生长快、成活率高、肉味美、体型好的新品种。②推广人工免疫技术,提高鱼的免疫保护力。③改进操作方法和清除寄生虫、蛇、鼠、鸟等敌害,防止鱼体擦伤、咬伤,保护鱼的免疫屏障,从而提高鱼的免疫力。④实行科学养鱼,让草鱼在优良的水域中吃饱吃好,提高抗病力,也即采用生态防病法。其一改革培育草鱼种的饲养制度和方法,改苗种中途1次分池为2次或多次分池,以使水体和鱼苗种密度更合理,促进快长,提高抗病力;改密养为稀养,苗种放养密度,过去一级池20万~30万尾/hm2,二级池2万~3万尾/hm2,最好改为一级池10万~15万尾/hm2,二级池1万~1.5万尾/hm2,三级池3 000~5 000尾;改鱼种大小混养为鱼种分粗撤细,分类饲养,防止鱼种向两极分化;育种晚期(即三级池育种)改肥水育种为瘦水育种,因为此时鱼种已达6—7cm,食性已由浮游动物为主转化为青饲料为主,自然习性也随之改变,所以三级池水不需培肥与追肥。其二做好饲料科学配方与坚持“四定”投饲,以防营养缺乏。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同时应投喂适量的青饲料,补充维生素,以利草鱼迅速生长。
3.2 消灭病原体及其媒介物 主要是坚持“二勤”:即勤巡池、勤除病原体及其媒介物与“七消”:水源消毒、鱼池消毒、粪肥消毒、鱼种消毒、饲料消毒、食场消毒、工具消毒。
3.3 环境保护 根据草鱼各个生长阶段的要求,创造优良环境,以利草鱼安全、健康、迅速生长。草鱼种在饲养初期 (体长7cm以下),食物以浮游动物为主,要求水质肥而爽 (透明度25—35cm)。到了中后期,食性完全转化,以青饲料为主,要求水质活而爽(透明度40cm以上)。因此要使草鱼长得好,初期必须合理培肥(包括基肥与追肥)水质,适当藻水,使水质肥而爽。中、后期,不仅不培肥,而且还要合理搭配链、鳙等滤食性鱼类减肥以及经常灌水人池或开动增氧机增氧,使水质活而爽。此外还要求水质呈微碱性(pH值7.5—8.5)。
4 养殖密度
4.1 鱼种池 秋季应进行1—2次拉网筛选工作,一方面稀疏密度,另一方面将规格不一致的鱼种分塘养殖,促使鱼快速生长,使鱼规格整齐,吃食一致。
4.2 成鱼池 可将已达上市规格的鱼捕捞上市,一方面稀疏养殖密度,促使池中存鱼的快速生长,另一方面可减少池塘压力,降低养殖风险。
(作者单位:161500 黑龙江省依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