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市民的“解密”之路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blo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遭遇暴力拆迁之后,他们踏上了要求政府信息公开的维权之路。尽管时有不顺利,但他们相信,“一件不可能的事,做的人多了,就会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因为成天研究政府文件,王志勇对文件编号都有了条件反射,张嘴就是一串数字,还能准确说出哪条哪款讲的是什么内容,听得不明就里的人直咋舌。
  王志勇今年40岁。7年前的一天,王志勇和家人在睡梦中被人从家里抬到屋外,在不到40分钟时间里,他的家被强制拆迁,所有财产均埋入砖头瓦砾之中。他们的遭遇成为建设部当年通报的6起典型暴力拆迁案例之一。
  原本,这件事可能就随着时间的流逝永远成为过去了。要不是无意中看到一份政府文件,他还不知道关于拆迁、关于安置,关于他自己的房子,竟然还有这么多他所不了解的“秘密”。
  从此他开始了维权之路,试图去弄明白更多的“秘密”。
  
  被“消失”的安置房
  
  拆迁前,王志勇一家三口住在北京市海淀区长椿桥路,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
  2003年,村民们获悉,万柳地区共476万平方米的土地要被政府征收。
  由于与拆迁方就拆迁安置补偿金额达不成共识,王志勇还专程请了律师,向北京市国土局申请行政复议,哪曾想,白天刚接到延期拆迁的通知书,夜里强拆就发生了。
  “当时我们都以为,是为了奥运会,为了城市的绿化工作,为了国家的利益,让我们把地给让出来,最后都被迫签了协议。”同为300户居民维权代表之一的潘福顺说。
  其时,拆迁方给出的补偿金额为每平方米3600元。房子没了,一半村民就近搬入汇新家园的四栋楼,当时价格为每平方米6000元;另一半村民则选择更为便宜,但相对偏远的地方居住。王志勇属于前者。
  2004年,王志勇去办理新房子的房产证,在与开发商旗下的物业公司交涉时,却被告知房产证不能办理。一头雾水的王志勇于是决定去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去找寻自己所住楼房的相关信息。
  无意中发现的“1478号”文件,让王志勇震惊不已。“我发现,按照国家的政策规定,在拆除房屋之前,是应该先配备拆迁安置用房的!”
  “1478号文件”全名为《关于开发建设万柳小区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由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现为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北京市建设委员会于2000年9月27日印发。文件写明:这个二期工程就在万柳小区里,建设内容为拆迁安置用房、商品住宅及配套。
  “我们的拆迁安置用房去哪里了?”王志勇愤怒了,“为什么不告诉我们这些信息,让我们吃哑巴亏?”他决意要讨个说法。
  消息传开后,村民们自发集结,选出5名代表,王志勇是其中之一。他们凑份子请律师向政府提起行政诉讼,“争取我们应有的权利”。
  诉讼的路走得并不轻松,败诉是家常便饭。2005年,王志勇因身体原因,辞掉了出租车司机的工作,全职“维权”,靠着村委会每月发的300元下岗费和老婆打临时工挣来的微薄收入过活。
  
  不了解的“秘密”
  
   随着两年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正式实施,王志勇们的维权也迎来了新转机。
  《条例》明确规定,要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信息发布的公开及时。这在王志勇看来具有“划时代意义”。因为“我们能得到更多文件,上诉的渠道也增多了”。此前,他从未想过从政府的渠道获得文件,有自己弄不明白的信息,他一般的做法是,自己去城市建设档案馆查资料,或者咨询身边懂法的朋友。
  而《条例》的实施让他们可以获得更多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2008年6月23日,《条例》实施一个多月,家住汇新家园一、二号楼的居民康红捷等123人,便向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提出信息公开申请,申请查询海淀区万柳汇新家园一、二号楼使用土地的权属证书及所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办理情况。该申请很快就得到了回复。王志勇也在同一时间向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也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有了回音。
  王志勇这才知道,“原来我住的汇新家园三号楼,未经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竣工验收,就已经投入使用了!”他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我们住的这些楼,才是真真正正的违章建筑。”维权代表们为此痛心不已。“我们住的小区什么都没有,没有绿地,漏水、裂缝,容积率还高,简直就是‘鸽子窝’,”跟旁边更标准的商品房比较起来,这其中的落差感很大,“我们当初买房的价格,跟旁边商品楼差不多一个价,但差距却这么大!”
  他们这才意识有多少“秘密”是他们原本并不了解的。“我们就是希望政府能将当年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实施条款等公布出来,这样我们才能知道真相,拖欠我们的东西才能得以兑现。”王志勇说。他期望信息公开能给包括他在内的300户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申请难题
  
  但即使有《条例》在手,王志勇们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常常也并非那么顺利。
  2008年,王志勇们去北京市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申请信息公开。据说一位处长见到他们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找保安来,把你们抓走。”
  北京市档案馆,后来成为专门保存北京市发改委相关文件资料的地方,王志勇总共去过4次。前3次是在《条例》颁布之前,档案馆的大门是敞开的,王志勇可以自己查询分门别类的卷宗。但第4次去时,却被拦在门外,被告知按规定要有北京市发改委开具的介绍信,才能获得相应的文件资料。结果,王志勇只能在电脑上查询出文件的具体卷宗、文件号后,让工作人员代为领取,其他相关资料,王志勇都接触不到。
  “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之后,反而对这些信息管得更严了。”王志勇抱怨道。
  申请程序的繁琐也让他头疼。2009年3月27日,王志勇和另外4名村委会代表,一起去海淀区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申请信息公开。依照规矩,王志勇需将自己申请公开信息涉及到的诸多文件,分别单独填写申请单。他们找到海淀区政府,请求出示海政报(1996)42号,这是一份有关征地转工的文件,结果区政府只给了文件的一个封皮,即第一页,后面的具体内容却没有。
  2009年9月7日,王志勇接到区政府下达的“海淀区政府信息公开补正申请告知书”,让王志勇对申请的信息内容进行补充。王志勇们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后,再次提交。不到一个月,又接到区政府的“补正申请告知书”。
  “政府有关拆迁、征地、赔偿的实施信息,与我们利益密切相关。正是因我们不知道政府究竟是怎么落实上头的各项政策,我们才提请信息公开,如果我们知道文件名称,还需要走信息公开的申请道路吗?这不是故意为难我们吗?”王志勇质疑道。
  他还反映,无论是规划委、发改委、建委,还是政府部门,申请公开的信息多了,信息公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就不给登记回执。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不给回执的现象,王志勇只能通过邮寄方式,将自己想要的信息打包列在邮件中。因为邮件包裹是有回执签单的,通过这种方式,相关部门给予回应的几率便高一些。所以,即便住在离区政府很近的地方,那些因申请信息公开而花费的邮寄费用,还是省不了。
  两年来,撬动政府敞开“信息透明”的门,这条路王志勇走得并不轻松。但他固执地坚持着。他不知道的是,北京市有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像他这样,就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向政府提请信息公开。官方数据表明,仅2009年一年就收到6889件信息公开申请,而这些申请者,大多为房产遭受拆迁的普通市民和村民。
  “一件不可能的事,做的人多了,就会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王志勇说。★
其他文献
一个有病的孩子往往会拖垮一个家庭。有些父母无奈地选择了“遗弃”。30多个白领妈妈,成立“天使妈妈基金”,筹建“天使之家”孤儿寄养点,开辟了中国民间救助孤残儿童的新途径     3月7日的清晨,阳光渐渐地挪进一楼的屋子,北京天通苑,地铁五号线的尽头,密密麻麻的高楼挤挤挨挨。“天使之家”就位于天通苑西二区一幢普通的居民楼内。  在这套三室一厅的房子里,住着11个孤儿,平均年龄不超过一岁,最小的孩子刚刚
如今呢?中国似乎有得是钱,但是,既得利益则是盘根错节,财富也世袭化了,小人物创业的机会却变得微乎其微,“自我造就的人”在情场贬值了,社会也渐渐地“化石化”了    广州60%的女大学生想嫁“富二代”的新闻,在网上炒得很是热闹。而且同情这些女大学生的人还不少。更有些“专家”出来说:这种心愿可以理解,况且没有犯法,不应该谴责。  我当然也没有谴责她们的意思。人家仅仅是抽象地谈谈择偶的理想,想嫁个有钱点
某一天快结束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某一任前男友的30岁生日刚刚过去,于是在QQ上找到他,很久没有任何联系的我们毫无障碍地聊上了簋街的小龙虾和水煮牛蛙。我们在一起两年中的种种情节全都混沌不清,反而分手后断断续续的交往清晰地浮在水面,我随随便便就能捞起来,只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安放这些记忆的水草。  我们是认识超过15年的中学同学,分手后的第一个春节他照样来我家吃饭,在嫩姜的香味环绕中沉默地吃了三碗米饭,然
作为国家重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无论面对干旱还是严冬,中国石油都以坚实行动保障供应。    2009年,气候变化跌宕起伏。春夏之季,特大旱情历史罕见;进入隆冬,冰雪严寒席卷大半个中国。  面对干旱与严冬的考验,充足的能源都是最大的期盼。    绿色输油通道,送到田间的关爱    “我手里拿的是农机加油卡,可以享受4%优惠,一公升油可以便宜4毛钱,中国石油为我们农民想得很周
步非烟,1981年生。她自言突破了侠之为民为国的界限:一个传统的侠客,可以拯救一个人甚至一城人。一个平庸的人,无限努力,突破自身,克服人性的负面情绪,对抗命运的桎梏,这种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精神,会鼓舞更多的人。    “这些少年们的光芒实在太过辉煌了。”步非烟在其作品《华音流韶系列》之《紫诏天音》里赞叹。主角早已是那些背负天命,武功智计卓绝的少年,比如华音阁的霸主卓王孙,一出场,便是在青山白瀑中临
从民间来看,日本有20%~30%的国民强烈反美,大部分日本人不喜欢美国。但同时,在70%~80%的日本人眼中,美国是不可或缺的同盟者    日本青年加藤嘉一生于国家的繁华盛世。“我出生于昭和59年4月(1984年),即将走过25年。” 那时的日本早已经走出了二战阴影,克服了两次石油危机带来的冲击,确立了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正享受着几千年来最繁荣、最平和的日子。  作为没有负担的一代,加藤嘉一选择到
又是一起让人闻之耸然的新闻:西安一名大三学生,在驾车不慎撞伤行人后,居然连捅伤者八刀,致人死亡。事件之令人发指的程度,尤甚于“我爸是李刚”,虽然网上也为之耸动一时,然而这则恶闻的火爆程度,仍远逊于李刚之子撞人事件的连锁反应。  有人对此殊为不解。或许,是类似恶闻越积越多,社会心理也产生了审丑麻痹。我们记忆犹新的,还有杭州的“欺实马”事件。再扩大一些,对生命极度漠视的恶性事件就更多了。于是,见怪不怪
周立波,1981年进入上海滑稽剧团,师从上海曲艺界暨滑稽界元老周柏春,成名于80年代末。2008年底,由周立波创作的海派清口《笑侃三十年》《笑侃大上海》在上海引起了轰动。海派清口区别于依赖色情笑话的荤口,以幽默盘点时事,是一种带有浓郁海派特色的单人表演形式,其语言以上海话为主。深谙上海历史、挥洒海派智慧的周立波业已成为上海元素的代言人,人们称赞他:“充满笑声却处处蕴涵哲理的噱头,已不再是昔日的小市
如果不是偶然“被曝光”,武汉女婴小彤、小霞和小菲应该各自在父母带领下,不断去拥挤的医院看病,似懂非懂地接受当地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这三个普通的家庭不大可能再去找“更大的专家”。他们更不可能想到,在经过湖北省的7名专家会诊之后,由国家卫生部牵头的9人专家组在8月12日对孩子的病情又进行了一次会诊。  如果不是因为武汉三名被诊断为“性早熟”的女婴家长都说只给孩子喂了“圣元奶粉”,这家中国奶粉市场“前三强
《苏菲的抉择》里面,斯特里普演的极度苍白、极度无助的波兰女人苏菲,刚到美国时,用蹩脚的英语在图书馆里向人询问美国诗人狄金森的作品,遭人鄙视,因为狄更斯是英国人。苏菲坚持说,我确定,艾米莉·狄金森,20世纪美国诗人,然后她就晕倒了,然后就遇到了往后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  很多文艺女青年都喜欢艾米莉·狄金森,因为她够酷,25岁开始就几乎不再见外人,生前只发表了7首诗。但是大概没有多少人愿意成为她,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