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非公有制企业家群体基本现状分析

来源 :社会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fe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群体的基本构成和自身素质状况,系统论述了他们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生活、个人消费和社会心理状况,并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群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文章在概括了沿海地区再就业的四个特点后,分析了劳动力资源供求失衡、产业之间竞争、企业之间竞争和劳动者之间竞争等因素对再就业形势的影响,提出了用市场经济的观念、方法解决沿海地区再就业的总体思路。从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更新就业观念、建立市场就业机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政府在再就业问题上的职能、加大培训力度和建立相关预警系统等方面,探讨了沿海地区解决再就业的途径
本文对现阶段我国人口经济发展测评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讨,认为现代人口转变、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源开发、经济增长质量以及生活质量是决定人口经济发展进程与水平的基本要素和主要标志。以上述四大要素的指标体系为基础设计了我国人口经济发展的测评系统,又进一步阐述了该测评系统主要指标的设定标准、测评指标与国际接轨以及该测评系统的应用条件等问题
本文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总背景出发,提出中国在90年代新一轮经济增长中进入了改革中期的制度创新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原有体制能量释放的过程基本结束;改革跨过单纯放权让利的阶段;外延扩张的高投入增长方式走到尽头;改革由单项突破转向配套的制度创新;渐进式改革面临挑战。文章认为,改革已深入到体制“硬核”,触及到利益格局的刚性部分,制度创新作为一种公共选择的过程,必须特别注意处理好一些基本的重大利益关系,如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城市与乡村、非农劳动者与农业劳动者、较发展地区与欠发展地区、国家利益与地方
本文从调查所得的数据和个案材料出发,围绕流动组织化特征的主要方面进行描述分析,提出了初步的理论判断和政策意见。作者提出,流动以自发性为基本特点,以自组织为主要形式,认为流动就业者的内部组织形态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生产经营型组织、生活友谊型组织和秘密社会型组织。认为当前政府部门对于流动的管理行为本身也存在无序低效的问题。调整管理行为的主要方向有:赋予“有序化”以科学的理解、树立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方向、重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实行三个“一”的综合管理办法
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及活动效率是影响人们一切活动效果的几个基本因素,对它们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对于改善人们的活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现代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的生产函数因素分析法推广应用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领域,以从生产函数转化而来的“社会发展函数”及其发展因素分析公式为工具,对1990年投入与效率因素对我国各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状况进行了初步地比较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为地区间社会发展因素分析方面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尝试性的个例
本文根据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下家庭功能及成员活动的社会化状况,分析了不同社会化程度下的生育模式。认为家庭承包责任制状态下,农民家庭功能及成员活动社会化程度仍然较低,成员间依赖性大,不利于人口生育行为的进一步转变。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家庭功能及成员活动出现了新的意义上的社会化,将推动农民生育行为的转变,促进人口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
<正> 说明:本表是采用综合评分法。1.用专家咨询和经验相结合的办法,选择46个有代表性的指标并确定权数。2.采用 10等分评分,以各地最低数值为1份,最高值为10分,按比例定出各组标准分,逆指标按反方向评分。3.将各 地实际数值按评分标准对号入座,求出各指标得分乘权数相加便得子系统和总分。4.港、澳、台未计。
作者基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认为已经出现了一种新的结构性要素——新型中介社区,并由此建构起在三维基础上的具有新型整合关系的社区结构。新型中介社区的特点主要是亦城亦乡、非城非乡性,与城、乡两社区间存在的紧密联系性。新型中介社区的兴起,消除了城乡二元结构要素间的隔绝状态,呈现出城乡一体化趋势;改变了以往城市剥削农村、工业剥夺农业的利益格局,建立起“以工补农”、“以工促农”和“以工建农”的新模式;部分地改变了脑体关系,使脑力劳动者与农村体力劳动者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结合在一起。作者对三维社区结
<正> 选择重要的社会指标组成指标体系,以此对世界120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所做的综合评估已进行了四次。根据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的16个社会指标并采用综合评分法,对百万以上人口的120个国家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990年我国综合得分69分,比1989年增加了2分,居世界位次由71位回升到70位。比40个低收入国家平均55分高14分,比55个中等收入国家平均83分低14分,比高收入国家平均144分低75分。可见,在我国与中、高等收入国家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本文运用劳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总结和回顾劳动力市场有关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客观上仍存在某种程度的劳动力商品化的条件。依据这一前提,作者认为,要解决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的劳动就业问题,有必要建立劳动力市场。进而比较详细地探讨了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模式,并指出劳动力市场成立后,还必须处理好如择业与充分就业、贫困与经济无保障以及计划与市场等关系或问题,从而使我国劳动力市场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