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英语课程“双语”学习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育的精准融合,是优化语言作为文化交流载体功能的迫切需要,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和英语教师队伍的整合,强化英语教师队伍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大责任,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准育人的又一着力点。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双语”;精准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8-0174-03
Abstract: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e practice of bilingual learning of English course, and achieving the precis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education are an urgent need to optimize the function of language as a carrier of cultural exchange,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m and English teachers team, and strengthen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English teachers in moral education are another focu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ducation; bilingualism; precise integration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学生成长成才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与课程教育的精准融合,做到既增强思政教育的专业性,又升华课程教育的思想性,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拟以英语课程“双语”学习实践活动为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育的精准融合进行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课程教育精准融合势在必行
(一)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同志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高校培养的人应该是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教育如果仅仅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受教育者思想、人格与价值观的塑造,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很可能就是一个“有知识有技术有技能……但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责任感和承担意识”将个人的私欲作为唯一的追求的精致利己主义者[2],这种“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背ggghggh道而驰,影响甚至有害于社会主义事业。
课程教育应该怎样培养人?除了专业知识领域的“授业”与“解惑”外,更要把“传道”放在首要位置。“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方面”[3],“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4]。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者包括课程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明确要求和方向指引。
(二)优化英语课程作为文化交流载体的迫切需要
语言是一个国家、民族存在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价值取向、政治观念和文化传统的载体。在大学阶段普遍开设的英语课程(即,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英语通识课和面向英语专业学生中的英语专业课),与医学、理学、工学等其他学科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一门语言的教与学的过程。而语言学习是一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入过程,会受到该语言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思想的影响,它会对受教育者已有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造成冲击。因此,在英语课程教育中,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来英语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增强受教育者的思想免疫力和政治辨别力,使学生在积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最终成长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用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双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英语课程教育精准融合的有效途径
“双语”学习实践活动,指的是借助中文、英文两种语言媒介,通过中译英、英译中等方式,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为重点在大学生中开展的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该类活动的显著标志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中英文“一体化”运用,使两种语言交匯融合、共同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透过思想政治教育“双语化”这一思路,可以延伸、开发一系列融思想性与专业性于一体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实现思想素养与专业素养的双赢。 (一)党的中央全会、全国“两会”精神“双语”理论学习活动
学习党的中央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不仅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大学生关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关注社会,自觉将成长成才与党和国家发展脉搏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单纯的、单一语言(主要指汉语)的学习活动较为乏味,学生的积极性和持久性不高。通过“双语”学习的模式,因时而进地开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双语解读、时政热词我来译、总理全国“两会”答记者问现场模拟等主题学习活动,可以通过学英语、用英语的外在形式来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在目的。
在这些活动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Socialist core values)、一带一路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等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对这些词汇的准确翻译,首先就需要学生对它们的本身含义的准确理解,这一准确理解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进头脑的过程。
同时,对某些词汇的不同英文翻译的取舍,也是增强“四个自信”的过程。比如“两会”这个词的翻译,可以有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或者Two meetings或者Two Sessions等不同的翻译法,但这些翻译或者过于正式不便于使用或者过于简短不能体现“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一定位。但如果将“两会”直接译成“Liang hui”,则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共鸣,更能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数年前海外媒体即已直接使用“Liang hui”对中国的“两会”进行新闻报道[5],也间接应证了这一点。
(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双语”研学活动
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双语”研学活动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英语课程教育精准融合的又一路径。
开展场馆“双语”互译讲解活动。选择两位组织思想素质好、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场馆临时“讲解员”,以中英文雙语交替互译的方式向参观者(学生为主)进行先进事迹的讲解,一方面形式新颖,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对英语课程学用结合的意识,提高了学用结合的能力。
开展场馆英语校对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场馆实现了对展出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双语呈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双语呈现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现实生活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关内容的英文翻译常会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的错误[6]。因此,组织学生对场馆英语进行辨析、校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原意,既是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的外在体现,也是维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严肃性的内在要求。
此外,结合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纪念日如建党、建国、建军、改革开放等重大事件的双语纪念活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教育精准融合的典型做法。
三、“双语”活动推广价值及相关政策建议
(一)“双语”学习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推广性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尽量保证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7]。在各个高校的实际执行中,大学英语课程一般在大一、大二学年开设,几乎占用了大学生涯(四年或五年)的一半时间。通过CET4/6考试甚至成为本科生能否拿到学位的关键。这表明,英语学习在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中属于“硬要求”,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较大的精力来完成英语课程学习要求,通过“双语”学习实践活动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课程教育的融合,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辅导员队伍与英语教师队伍应相向而行,形成育人合力
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应主动邀请包括英语教师在内的其他课程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来,积极支持他们在课堂开展融专业性和思想性一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英语教师队伍要充分认识到英语课程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重要性,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纠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的任务,与我无关”的错误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在组织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科学选用英语教材,深入挖掘教学语篇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课堂教学与辅导员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结合重大时事灵活开展教学活动等,努力实现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
(三)高校应对英语教师队伍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
高校要结合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对教师队伍的战略定位即“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8]充分认识作为承担着英语这一门承载着西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教学工作的英语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性和无可替代性。要选拔好、培养好、使用好、管理好这一支队伍,关心他们的思想状况,了解他们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增强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强对英语教育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绝不允许在课堂上发表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
重视、强化高校英语教师队伍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大责任,使之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影响和教育学生,与大学生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可以也应该成为今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着力点。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钱理群.北大教授钱理群:北大等大学正培养利己主义者[N].中国青年报,2012-05-03.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年16号)[Z].
[4]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
19.
[5]中国新闻网.香港商报:比英文单词简洁 两会让外媒出现新词[EB/OL].2010-03-05.http://www.chinanews.com/hb/news/20
10/03-05/2153272.shtml.2018-06-28.
[6]彭凤英.长株潭红色旅游景区文本汉英翻译研究[J].城市学刊,2016,37(2):105-108.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双语”;精准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8-0174-03
Abstract: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e practice of bilingual learning of English course, and achieving the precis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education are an urgent need to optimize the function of language as a carrier of cultural exchange,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m and English teachers team, and strengthen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English teachers in moral education are another focu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ducation; bilingualism; precise integration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学生成长成才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与课程教育的精准融合,做到既增强思政教育的专业性,又升华课程教育的思想性,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拟以英语课程“双语”学习实践活动为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育的精准融合进行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课程教育精准融合势在必行
(一)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同志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高校培养的人应该是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教育如果仅仅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受教育者思想、人格与价值观的塑造,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很可能就是一个“有知识有技术有技能……但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责任感和承担意识”将个人的私欲作为唯一的追求的精致利己主义者[2],这种“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背ggghggh道而驰,影响甚至有害于社会主义事业。
课程教育应该怎样培养人?除了专业知识领域的“授业”与“解惑”外,更要把“传道”放在首要位置。“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方面”[3],“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4]。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者包括课程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明确要求和方向指引。
(二)优化英语课程作为文化交流载体的迫切需要
语言是一个国家、民族存在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价值取向、政治观念和文化传统的载体。在大学阶段普遍开设的英语课程(即,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英语通识课和面向英语专业学生中的英语专业课),与医学、理学、工学等其他学科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一门语言的教与学的过程。而语言学习是一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入过程,会受到该语言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思想的影响,它会对受教育者已有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造成冲击。因此,在英语课程教育中,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来英语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增强受教育者的思想免疫力和政治辨别力,使学生在积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最终成长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用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双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英语课程教育精准融合的有效途径
“双语”学习实践活动,指的是借助中文、英文两种语言媒介,通过中译英、英译中等方式,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为重点在大学生中开展的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该类活动的显著标志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中英文“一体化”运用,使两种语言交匯融合、共同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透过思想政治教育“双语化”这一思路,可以延伸、开发一系列融思想性与专业性于一体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实现思想素养与专业素养的双赢。 (一)党的中央全会、全国“两会”精神“双语”理论学习活动
学习党的中央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不仅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大学生关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关注社会,自觉将成长成才与党和国家发展脉搏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单纯的、单一语言(主要指汉语)的学习活动较为乏味,学生的积极性和持久性不高。通过“双语”学习的模式,因时而进地开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双语解读、时政热词我来译、总理全国“两会”答记者问现场模拟等主题学习活动,可以通过学英语、用英语的外在形式来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在目的。
在这些活动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Socialist core values)、一带一路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等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对这些词汇的准确翻译,首先就需要学生对它们的本身含义的准确理解,这一准确理解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进头脑的过程。
同时,对某些词汇的不同英文翻译的取舍,也是增强“四个自信”的过程。比如“两会”这个词的翻译,可以有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或者Two meetings或者Two Sessions等不同的翻译法,但这些翻译或者过于正式不便于使用或者过于简短不能体现“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一定位。但如果将“两会”直接译成“Liang hui”,则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共鸣,更能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数年前海外媒体即已直接使用“Liang hui”对中国的“两会”进行新闻报道[5],也间接应证了这一点。
(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双语”研学活动
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双语”研学活动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英语课程教育精准融合的又一路径。
开展场馆“双语”互译讲解活动。选择两位组织思想素质好、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场馆临时“讲解员”,以中英文雙语交替互译的方式向参观者(学生为主)进行先进事迹的讲解,一方面形式新颖,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对英语课程学用结合的意识,提高了学用结合的能力。
开展场馆英语校对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场馆实现了对展出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双语呈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双语呈现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现实生活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关内容的英文翻译常会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的错误[6]。因此,组织学生对场馆英语进行辨析、校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原意,既是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的外在体现,也是维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严肃性的内在要求。
此外,结合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纪念日如建党、建国、建军、改革开放等重大事件的双语纪念活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教育精准融合的典型做法。
三、“双语”活动推广价值及相关政策建议
(一)“双语”学习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推广性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尽量保证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7]。在各个高校的实际执行中,大学英语课程一般在大一、大二学年开设,几乎占用了大学生涯(四年或五年)的一半时间。通过CET4/6考试甚至成为本科生能否拿到学位的关键。这表明,英语学习在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中属于“硬要求”,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较大的精力来完成英语课程学习要求,通过“双语”学习实践活动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课程教育的融合,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辅导员队伍与英语教师队伍应相向而行,形成育人合力
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应主动邀请包括英语教师在内的其他课程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来,积极支持他们在课堂开展融专业性和思想性一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英语教师队伍要充分认识到英语课程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重要性,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纠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的任务,与我无关”的错误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在组织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科学选用英语教材,深入挖掘教学语篇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课堂教学与辅导员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结合重大时事灵活开展教学活动等,努力实现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
(三)高校应对英语教师队伍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
高校要结合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对教师队伍的战略定位即“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8]充分认识作为承担着英语这一门承载着西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教学工作的英语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性和无可替代性。要选拔好、培养好、使用好、管理好这一支队伍,关心他们的思想状况,了解他们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增强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强对英语教育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绝不允许在课堂上发表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
重视、强化高校英语教师队伍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大责任,使之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影响和教育学生,与大学生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可以也应该成为今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着力点。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钱理群.北大教授钱理群:北大等大学正培养利己主义者[N].中国青年报,2012-05-03.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年16号)[Z].
[4]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
19.
[5]中国新闻网.香港商报:比英文单词简洁 两会让外媒出现新词[EB/OL].2010-03-05.http://www.chinanews.com/hb/news/20
10/03-05/2153272.shtml.2018-06-28.
[6]彭凤英.长株潭红色旅游景区文本汉英翻译研究[J].城市学刊,2016,37(2):105-108.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