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春,笔者在北京琉璃厂海王村收集到一份落款为徐继的《重修广化寺碑记》稿。
此稿两页,用标准馆阁体书写于印有懿文斋标志的信笺上。懿文斋是清代北京琉璃厂开业较早的南纸店,懿文斋印制的信笺被当时的名士所推崇。
通览全文,馆阁体结构严谨,精整匀净,笔画挺拔,转折提按,自然大方,遒劲隽秀。全稿品相开门,为前朝旧物。
《重修广化寺碑记》原文内页宽31.5厘米,高25厘米。第一页首行“重修广化寺碑记”,第二页尾行题“咸丰元年岁次辛亥嘉平吉日五台徐继撰并书”。原稿半页八行,每行最多20个字。原稿共584个字,其文如下(标点为笔者加,以下简称《稿文》):
都城西北隅有巨浸曰十刹海,以环海有丛林十故名。广化寺者,十刹之一。明时有念佛会。万历中尝重修,福清叶相国为之记。入国朝数修数废,久益倾圮。
住持僧广珠,於道光壬午(1822年)敦请大德自如和尚驻锡於此,自如示寂授记於法嗣印法上人。上人俗家邓州王氏,年十龄披缁於襄阳宝林寺。受戒后行脚南方,至姑苏遇自如和尚,识为临济嫡传,随之学,遂悟彻真如,证无上菩提。既主寺事,益修戒律,开堂结七,精苦绝伦。
京师达官贵人,渐有参法席慕清规者,悯寺颓落,量力分任。自道光丙戌(1826年)初,修大殿,次两配楼,次天王殿,次大殿后之东西殿,又次后楼,又次禅房堂、方丈,又次山门、钟鼓二楼,凡二十馀年而蒇事。绀宇琳宫,规模倍於畴曩,计费金钱以七、八万计,然未尝遣一僧持簿出募也。诸檀越任修者,各随其意,未尝强以力之所不及。土瓦木石之工,平等酬值,未尝丐其施一椽一块也。徒以善知识结欢喜缘,德心所感,机缘自凑。人徒讶其用力之省而成功之巨,而不知其苦,参力证结善果於人天者非偶然也。上人神观迈爽,望之如秋潭月,人以世法就问,随缘开譬,无不释忿化争舞蹈以去,口不作机锋语,而酬酢世缘无一非如如实义。临济大宝宗得此振兴盛矣哉!
余顷上公车,屡寓寺之邻舍,睹其榱桷残剥一瓦砾之埸耳。辛亥(1851年)来京,骤瞻杰构,诧其何以遽尔。既而与上人为方外之游,始备悉其颠末,工竣立碣,遂为记之如此。
咸丰元年岁次辛亥嘉平吉日五台徐继撰并书。
历尽艰辛重修寺庙
广化寺,位于北京西城区风景秀丽的什刹海后海北岸,是北京著名的寺庙,也是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广化寺大约建于元朝,据《析津日记》记载,元朝时有一僧人,每天持诵佛号,诵一声,拿一粒米,20年间,积到48石,愿力感动四众弟子,由此殊胜因缘开始建广化寺。
明朝初年寺院荒废,据碑文记载,成化与万历年间寺院进行二次重修,重建后的广化寺成为净土宗寺庙。
《稿文》载“万历中尝重修,福清叶相国为之记”。叶相国,名叶向高,福清县人,字进卿,明万历进士。曾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撰写碑文记载广化寺修建的历史,重修后的广化寺“殿堂廊庑,规模宏大”。
《稿文》中指出“都城西北隅有巨浸曰十刹海,以环海有丛林十故名。”对什刹海的来历给予解释,成为北京史地研究的重要引用资料。
道光壬午(1822年),当时住持广殊法师敦请自如和尚任方丈,自如方丈圆寂后,印法法师继任方丈。自道光丙戌(1826年)始,历经20年艰辛重修殿堂僧舍。
相传,广华寺内有“三不”制度——不攀龙附凤;不外出应酬佛事;不私自募捐化缘。修建“计费金钱以七、八万计,然未尝遣一僧持簿出募也”。
落款时间为何不同
徐继撰文并书的《重修广化寺碑记》至今仍竖立在大雄宝殿前面左方,汉白玉的碑身中有裂痕,部分字迹模糊,所幸在国家图书馆藏有该碑清晰的拓片,笔者用收藏的《稿文》与原碑拓片(以下称《碑文》)仔细校读,发现《碑文》落款时间为“咸丰二年岁次壬子孟夏吉日五台徐继撰并书”,《稿文》为“咸丰元年岁次辛亥嘉平吉日五台徐继撰并书”。在古文中孟夏一般指农历四月,嘉平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但咸丰元年和二年肯定不在一年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带着疑问笔者查阅了《徐继集》、《清徐松龛先生继年谱》、《清史稿·徐继传》等资料,最后发现原因:道光三十年(1850年),徐继因为在福州发生的神光寺事件中处理事件的方法与当时在福州养病的林则徐以及其他一些官僚的意见不合,被当时的言官多次上书弹劾,并终于于咸丰元年(1851年)三月因为“身膺疆寄,抚驭之道,岂竟毫无主见,任令滋扰”的理由被革职并召回北京,接受咸丰帝的当面问询。
《稿文》和《碑文》都说明“辛亥来京”,即咸丰元年。其年谱中也记载“三月召先生入京陛见,与语移时,上知先生无他,顾左右顿足东指曰‘徐继乃老诚人,何谓欺诈’。命留京供职,降补太仆寺少卿”。秋末简放四川乡试主考官,离开京城。咸丰二年(1852年),吏部追论继在巡抚任逮送罪人迟误,请议处,乃罢归回到原籍。
《稿文》、《碑文》都提到“余顷上公车,屡寓寺之邻舍”,看来他多次住在广化寺附近,对广化寺的情况比较了解。“辛亥来京,骤瞻杰构,诧其何以遽尔。既而与上人为方外之游,始备悉其颠末”。咸丰元年来京之后,徐继住在广化寺附近,与广化寺的主持印法上人郊游,从印法上人处知道广化寺从道光壬午年(1822年)开始不断屡次修建并最后形成规模的经历,予以记录成文。
根据《稿文》又有多处衍文、脱字和修改,《稿文》稿纸边缘还有“重出,此文与白摺上同”九字批语等特征,推断这篇文稿是碑文的原稿,并且作者还在不断修改。
开眼看世界的前驱
此碑文的撰稿人徐继是和魏源齐名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徐继(1795年至1873年),山西五台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字松龛,又字健男,别号牧田,书斋名退密斋。著有《瀛寰志略》、《古诗源评注》、《退密斋时文》、《退密斋时文补编》等。
继幼承家学,天资聪慧,19岁中举,31岁时徐继考取道光六年(1826年)丙戌科二甲第八十名进士,赐进士出身。其一生仕途起伏坎坷。据《清史稿·徐继传》,继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十三年,补陕西道监察御史。直言敢谏,揭露贪官,指陈时弊,道光帝读其《政体宜崇简要疏》,“大感动,因召对前席,与谈时事,至为流涕”。道光十六年(1836年)为广西浔州知府,擢福建延建邵道。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中调署汀漳龙道道员,在漳州前线奋勇抗英。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继入觐,叠蒙召见,道光帝询各国风土形势,奏对甚悉。迁两广盐运使,旬日,擢广东按察使。道光二十三年迁福建布政使。道光帝“倚先生为长城”,让他以布政使之职,以专派之员办理开放厦门、福州两口通商通行事宜。道光二十六年,授广西巡抚,未赴官,调福建。
继初入觐,宣宗询各国风土形势,奏对甚悉,退遂编次为书曰《瀛寰志略》。从1844年到1848年,他用5年之功完成了《瀛寰志略》。《瀛寰志略》是亚洲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地理的著述,全书共分十卷。此书图文并茂,立意高远,用词雅正,令人喜闻乐见。
这本书正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徐继看到已有200年辉煌历史、号称盛世的大清帝国,面对来自数万里之外蛮荒之地的化外夷人,居然不堪一击,一败涂地。怅恨之余,深感夜郎自大于事无补,便利用一切机会,焚膏继晷,同时承其父润第之教诲,务博览,通时事,熟外情,着眼于境外之新奇世界的创新成果。
徐继率先突破根深蒂固的天朝意识和华夷观念,在《瀛寰志略》一书中,他清晰而准确地告诉国人,在大清帝国之外,地球上另有一个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崭新世界,一个富强民主的近代世界。将中国定位于世界一隅,显示出观念上的巨大进步。其中特别是对美国这一新兴国家以浓墨重彩予以介绍,涉及立国史、政治制度等等方面,尤其肯定了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之功绩,“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瀛寰志略》对中国的戊戌变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康有为在读了《瀛环志略》之后才“知万国之故,地球之理”,并把此书列为他讲授西学的教材之一。梁启超在读了《瀛环志略》后“始知五大洲各国”,并认为中国研究外国地理是从徐继《瀛环志略》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才“开始端绪”。徐、魏二公也就成为鸦片战争后经世思潮新发展的代表。
经过160年的历史尘封,笔者今天有幸收藏到这份手稿,碑稿互参,读其辞章典赡,观其文书并美,擢擢其英,煜煜其光,殊可宝也。
此稿两页,用标准馆阁体书写于印有懿文斋标志的信笺上。懿文斋是清代北京琉璃厂开业较早的南纸店,懿文斋印制的信笺被当时的名士所推崇。
通览全文,馆阁体结构严谨,精整匀净,笔画挺拔,转折提按,自然大方,遒劲隽秀。全稿品相开门,为前朝旧物。
《重修广化寺碑记》原文内页宽31.5厘米,高25厘米。第一页首行“重修广化寺碑记”,第二页尾行题“咸丰元年岁次辛亥嘉平吉日五台徐继撰并书”。原稿半页八行,每行最多20个字。原稿共584个字,其文如下(标点为笔者加,以下简称《稿文》):
都城西北隅有巨浸曰十刹海,以环海有丛林十故名。广化寺者,十刹之一。明时有念佛会。万历中尝重修,福清叶相国为之记。入国朝数修数废,久益倾圮。
住持僧广珠,於道光壬午(1822年)敦请大德自如和尚驻锡於此,自如示寂授记於法嗣印法上人。上人俗家邓州王氏,年十龄披缁於襄阳宝林寺。受戒后行脚南方,至姑苏遇自如和尚,识为临济嫡传,随之学,遂悟彻真如,证无上菩提。既主寺事,益修戒律,开堂结七,精苦绝伦。
京师达官贵人,渐有参法席慕清规者,悯寺颓落,量力分任。自道光丙戌(1826年)初,修大殿,次两配楼,次天王殿,次大殿后之东西殿,又次后楼,又次禅房堂、方丈,又次山门、钟鼓二楼,凡二十馀年而蒇事。绀宇琳宫,规模倍於畴曩,计费金钱以七、八万计,然未尝遣一僧持簿出募也。诸檀越任修者,各随其意,未尝强以力之所不及。土瓦木石之工,平等酬值,未尝丐其施一椽一块也。徒以善知识结欢喜缘,德心所感,机缘自凑。人徒讶其用力之省而成功之巨,而不知其苦,参力证结善果於人天者非偶然也。上人神观迈爽,望之如秋潭月,人以世法就问,随缘开譬,无不释忿化争舞蹈以去,口不作机锋语,而酬酢世缘无一非如如实义。临济大宝宗得此振兴盛矣哉!
余顷上公车,屡寓寺之邻舍,睹其榱桷残剥一瓦砾之埸耳。辛亥(1851年)来京,骤瞻杰构,诧其何以遽尔。既而与上人为方外之游,始备悉其颠末,工竣立碣,遂为记之如此。
咸丰元年岁次辛亥嘉平吉日五台徐继撰并书。
历尽艰辛重修寺庙
广化寺,位于北京西城区风景秀丽的什刹海后海北岸,是北京著名的寺庙,也是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广化寺大约建于元朝,据《析津日记》记载,元朝时有一僧人,每天持诵佛号,诵一声,拿一粒米,20年间,积到48石,愿力感动四众弟子,由此殊胜因缘开始建广化寺。
明朝初年寺院荒废,据碑文记载,成化与万历年间寺院进行二次重修,重建后的广化寺成为净土宗寺庙。
《稿文》载“万历中尝重修,福清叶相国为之记”。叶相国,名叶向高,福清县人,字进卿,明万历进士。曾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撰写碑文记载广化寺修建的历史,重修后的广化寺“殿堂廊庑,规模宏大”。
《稿文》中指出“都城西北隅有巨浸曰十刹海,以环海有丛林十故名。”对什刹海的来历给予解释,成为北京史地研究的重要引用资料。
道光壬午(1822年),当时住持广殊法师敦请自如和尚任方丈,自如方丈圆寂后,印法法师继任方丈。自道光丙戌(1826年)始,历经20年艰辛重修殿堂僧舍。
相传,广华寺内有“三不”制度——不攀龙附凤;不外出应酬佛事;不私自募捐化缘。修建“计费金钱以七、八万计,然未尝遣一僧持簿出募也”。
落款时间为何不同
徐继撰文并书的《重修广化寺碑记》至今仍竖立在大雄宝殿前面左方,汉白玉的碑身中有裂痕,部分字迹模糊,所幸在国家图书馆藏有该碑清晰的拓片,笔者用收藏的《稿文》与原碑拓片(以下称《碑文》)仔细校读,发现《碑文》落款时间为“咸丰二年岁次壬子孟夏吉日五台徐继撰并书”,《稿文》为“咸丰元年岁次辛亥嘉平吉日五台徐继撰并书”。在古文中孟夏一般指农历四月,嘉平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但咸丰元年和二年肯定不在一年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带着疑问笔者查阅了《徐继集》、《清徐松龛先生继年谱》、《清史稿·徐继传》等资料,最后发现原因:道光三十年(1850年),徐继因为在福州发生的神光寺事件中处理事件的方法与当时在福州养病的林则徐以及其他一些官僚的意见不合,被当时的言官多次上书弹劾,并终于于咸丰元年(1851年)三月因为“身膺疆寄,抚驭之道,岂竟毫无主见,任令滋扰”的理由被革职并召回北京,接受咸丰帝的当面问询。
《稿文》和《碑文》都说明“辛亥来京”,即咸丰元年。其年谱中也记载“三月召先生入京陛见,与语移时,上知先生无他,顾左右顿足东指曰‘徐继乃老诚人,何谓欺诈’。命留京供职,降补太仆寺少卿”。秋末简放四川乡试主考官,离开京城。咸丰二年(1852年),吏部追论继在巡抚任逮送罪人迟误,请议处,乃罢归回到原籍。
《稿文》、《碑文》都提到“余顷上公车,屡寓寺之邻舍”,看来他多次住在广化寺附近,对广化寺的情况比较了解。“辛亥来京,骤瞻杰构,诧其何以遽尔。既而与上人为方外之游,始备悉其颠末”。咸丰元年来京之后,徐继住在广化寺附近,与广化寺的主持印法上人郊游,从印法上人处知道广化寺从道光壬午年(1822年)开始不断屡次修建并最后形成规模的经历,予以记录成文。
根据《稿文》又有多处衍文、脱字和修改,《稿文》稿纸边缘还有“重出,此文与白摺上同”九字批语等特征,推断这篇文稿是碑文的原稿,并且作者还在不断修改。
开眼看世界的前驱
此碑文的撰稿人徐继是和魏源齐名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徐继(1795年至1873年),山西五台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字松龛,又字健男,别号牧田,书斋名退密斋。著有《瀛寰志略》、《古诗源评注》、《退密斋时文》、《退密斋时文补编》等。
继幼承家学,天资聪慧,19岁中举,31岁时徐继考取道光六年(1826年)丙戌科二甲第八十名进士,赐进士出身。其一生仕途起伏坎坷。据《清史稿·徐继传》,继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十三年,补陕西道监察御史。直言敢谏,揭露贪官,指陈时弊,道光帝读其《政体宜崇简要疏》,“大感动,因召对前席,与谈时事,至为流涕”。道光十六年(1836年)为广西浔州知府,擢福建延建邵道。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中调署汀漳龙道道员,在漳州前线奋勇抗英。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继入觐,叠蒙召见,道光帝询各国风土形势,奏对甚悉。迁两广盐运使,旬日,擢广东按察使。道光二十三年迁福建布政使。道光帝“倚先生为长城”,让他以布政使之职,以专派之员办理开放厦门、福州两口通商通行事宜。道光二十六年,授广西巡抚,未赴官,调福建。
继初入觐,宣宗询各国风土形势,奏对甚悉,退遂编次为书曰《瀛寰志略》。从1844年到1848年,他用5年之功完成了《瀛寰志略》。《瀛寰志略》是亚洲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地理的著述,全书共分十卷。此书图文并茂,立意高远,用词雅正,令人喜闻乐见。
这本书正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徐继看到已有200年辉煌历史、号称盛世的大清帝国,面对来自数万里之外蛮荒之地的化外夷人,居然不堪一击,一败涂地。怅恨之余,深感夜郎自大于事无补,便利用一切机会,焚膏继晷,同时承其父润第之教诲,务博览,通时事,熟外情,着眼于境外之新奇世界的创新成果。
徐继率先突破根深蒂固的天朝意识和华夷观念,在《瀛寰志略》一书中,他清晰而准确地告诉国人,在大清帝国之外,地球上另有一个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崭新世界,一个富强民主的近代世界。将中国定位于世界一隅,显示出观念上的巨大进步。其中特别是对美国这一新兴国家以浓墨重彩予以介绍,涉及立国史、政治制度等等方面,尤其肯定了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之功绩,“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瀛寰志略》对中国的戊戌变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康有为在读了《瀛环志略》之后才“知万国之故,地球之理”,并把此书列为他讲授西学的教材之一。梁启超在读了《瀛环志略》后“始知五大洲各国”,并认为中国研究外国地理是从徐继《瀛环志略》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才“开始端绪”。徐、魏二公也就成为鸦片战争后经世思潮新发展的代表。
经过160年的历史尘封,笔者今天有幸收藏到这份手稿,碑稿互参,读其辞章典赡,观其文书并美,擢擢其英,煜煜其光,殊可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