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望的冬天对本PE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商业模式需要从原来“投资+上市服务”的1.0版本向“投资+管理服务+专业整合+资本运作”的2.0版本提升,那些依赖Pre-IPO项目投资、缺乏提供管理服务能力的PE将受到考验。
“做我们这一行的只有两种结果.要么赚回一堆钞票,要么抱回一堆电脑,没有中间道路。”一位资深投资专家给我的忠告,揭示了PE投资的极端性,VC的投资更是如此。PE的投资是以退出为导向的,如果项目企业的价值不能增加,就意味着投资失败。6月以后,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进一步显现,金融危机在全球不断蔓延,本土PE迅速遭遇流动性退潮的冲击,以前“投资+上市服务”的模式开始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投资项目IPO被推迟,已经上市的项目股价持续下跌,多数项目企业今年的经营目标看来难以完成。过冬论弥漫之下,考验PE水平的时候到了。PE除了投资,还需要为企业做什么——这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问题,在目前PE热潮退却时,又开始引起市场人士的思考。
投资+上市服务:Pre-IPO模式的原罪
与国际著名的PE投资机构相比,本土PE除了资金规模、专业投资能力和经验的不足之外,还有一根软肋是投资后的增值服务和项目管理。本土PE要么是广种薄收,只投资不管理;要么一投资就派人,紧盯着资金,怕项目企业乱花。更重要的是,其对投资项目的增值服务相比国际知名PE大为缩水,往往限于投资与上市服务两个环节。
由于投资向后是本土PE的主要特点之一,加之中国的并购市场还很不发达,上市是PE最为看重的退出方式,因此,Pre-IPO项目成了PE追逐的目标。这种项目企业的管理、技术、市场、财务都相对成熟,企业的规范性由投资银行、会计师,律师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把关,PE的服务就只剩下帮助打通上市通道,介绍投行、会计师和律师,提供包括吃饭喝酒在内的相关事宜了。
只要能上市,在国内资本市场供需还不平衡的情况下,PE的投资一般都能有所斩获。由于本土资本市场的结构性问题,法人股全流通也不过是这两年的事情,资本市场的好坏成了PE发展的风向标:资本市场好,PE就热;市场一熊,PE就降温。本土PE的两轮热潮与国内资本市场的上涨在时间上完全吻合,PE完全成了资本市场的俘虏,IPO成为很多本土PE的指挥棒,以至于出现了多家投资机构在一些Pre-IPO项目上大打价格战的情况,这类故事成了去年本土PE中最热闹的话题。越不需要资金的企业,PE越是追着投资;而对于早期的项目,除了拥有专业能力的PE外,少有投资机构问津。PE成了只投资不服务、坐等项目企业上市后卖股票的阔太太,这是本土PE受到责难的原因之一。
这种以Pre-IPO为主的项目投资,成本相对较高,在资本市场出现调整、国家宏观调控的情况下,一旦IPO推迟或失败,PE的退出变现就变得不可预测,投资的风险就会显现。
投资+管理服务:专业PE的功力
到美国的PE和VC机构参观,会发现和本土投资机构不一样的现象:钱多,人少,年龄大。首先,是基金的规模都很大.超过10亿美元的基金比比皆是;第二,作为基金管理者的GP人不多,但每人都是投资专家;第三,GP的年龄都很大,五六十岁很普遍,70多岁也不足为奇。这是美国PE行业多年来专业化发展的结果。
专业的机构需要专业的人来管理,一方面,美国的养老金、保险资金和大学基金等长线资金进入PE行业后,需要寻找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来管理;另一方面,美国许多GP都是行业和企业管理专家,他们做投资前在企业工作多年,具备丰富的创业、管理和上市等成功经验,特别是其多年积淀的行业经验和资源对于PE来讲是最宝贵的财富。这些成功人士做GP,除了投资并为创业企业提供上市辅导方面的增值服务外,还可以凭借经验为企业提供管理、战略等方面的深层增值服务。
PE是个重积累的行业,专家型GP是实战中练出来的,投资多了,经验就丰富了。这种经验是建立在对不同类型企业评估、选择、管理的数量积累上的,一个称职的GP,实际投资的企业占其所收到商业计划书的比例一般不会超过5%,占DD(尽职调查)过的企业比例不会超过50%。这种建立在大量经验、教训上的投资,往往会把GP锻炼成集投资、资本运作、行业整合和企业管理经验于一身的专家,令他们可以有效改善项目企业的管理,提升自己投资的价值。
专业的PE是创业企业的教练,对于创业者来讲,PE带来的企业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可能比资金更为重要。在众多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知名PE或VC对其管理和资源整合的推动,如Yahoo和Google的伟大不乏红杉资本(Sequoia)的助力,透过百度可以看到IDG的影子,从无锡尚德的成功也可以看到高盛和3i的作用。
在中国,许多创业团队都会告诉PE:“除了钱,其他什么都不缺。”而在专业的PE看来,除了钱以外,创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缺规范,二缺人才,三缺战略。PE界有句经典的话:“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其实,最令投资人头痛的是创业企业在管理特别是财务、税务管理上的不规范,许多业绩很好、行业前景非常不错的创业企业,可能就因为一个创业者这样或那样的“硬伤”而被PE放弃。即使是被投资人青睐而投资成功的项目,PE下功夫最多的也是如何让创业企业走上规范之路。从现阶段看,本土PE在促进项目企业的规范化运作上有两点最值得称道:一教开会,从股东会、董事会开始,让企业按《公司法》的要求规范管理,减少家族色彩和管理的随意性;二教缴税,让企业遵循国家的有关法律规范,按章纳税。仅就这一点来讲,本土PE就功不可没,这应该也是国家鼓励和大力发展本土PE的原因所在。
不过相比之下,本土PE在改进项目企业的人才、管理、战略、市场拓展、资本运作等方面所提供的帮助还比较少。为企业提供深层增值服务的能力以及对早期项目的判断能力,是本土GP与外资GP的一大差距。本土GP对行业和企业管理的经验积累都还不足,需要学习和提高,只有既会投资又能帮助企业改善管理、制定战略、提升业绩,PE才能保障投资项目的成长,从而炼成金刚不坏之身。否则,就应了那句话:“投资前它天天想你,投资后你天天想它;投资前意气风发,投资后担惊受怕。”除了烧香祷告、坐等IPO,什么也做不了,投资就会变成了轮盘赌。
实际上,PE投资是与所选择的创业团队在其一次创业基础上的二次创业,是以资金和利益的捆绑为纽带,PE通过投资把自己和创业者放在一条船上,双方共同努力、共同发展。因此,对PE来说,没有管理服务的金刚钻,光做有钱投资的瓷器活,恐怕揽得下活却出不了活;对创业企业来说,在融资时也需要借一双慧眼,“穷的只剩钱”的PE,不会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价格。
商业模式变革:PE过冬的本钱
泛滥的流动性潮水正在退去,不管愿不愿意,PE的冬天真的来了!原来GP打着“飞的”满世界投资的景象正在改变,静下心来的PE正考虑着怎样度过已经在望的冬天。环境变了,创业的难度正在加大,以前的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年初还“抢购”的产品,一转眼就变成了“滞销品”。在这种形势下,与其所投资的中国企业一样,本土PE目前也面临着商业模式的升级,其投资管理模式需要从原来“投资+上市服务”的1.0版本向“投资+管理服务+专业整合+资本运作”的2.0版本提升。PE的投资只有内含帮助企业提升内在价值的服务,才会真正“值钱”。市场上不乏这样的案例。
在2002年的上一轮VC低潮中,一家本土著名PE在投资一个项目后,首先改变了项目企业的销售模式,将其全国13家子公司重组成按区域划分的6家不具法人地位的分公司,从而减少了营销费用,避免了以前出现过的管理失控的风险;在投资条款上,要求项目企业对核心管理层实施10%的期股期权激励计划,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让包括总经理和技术总监在内的11名骨干持有了股份,大幅提高了管理层和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这家PE还利用自己海外投资方的优势,为项目企业开辟了海外市场渠道,使项目企业的出口订单比投资前增加3倍多,公司的业绩比投资前年均增长30%以上,销售收入从投资前的8000多万元增长到现在的近10亿元,利润从投资前的40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1亿元。目前,这家项目企业已进入上市前的最后准备阶段,与最后一轮投资者的估值相比,2002年进入的这家PE投资已增值5倍多,相信资本市场会为其带来可观的现金。由此可见,PE较早介入、通过全方位增值服务培育企业得到的回报,要比Pre-IPO模式的投资回报高得多。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本土PE经历了十几年的实战考验,虽然中间经过两轮热潮,但真正创造的成功案例还不多见,与外资PE在中国的战绩比起来,本土PE的水平似乎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世纪80年代。前途光明。问题不少,市场冷了,PE应该冷静,但信心不能冷,业内已经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缓上市”的过冬口号,PE应当利用市场调整的机会,苦练内功,提升投资管理和增值服务水平,真正做企业的教练和帮手,“投资一块钱,还要投资一块钱的服务”,才是PE的价值所在。现在的市场风险和机会相伴,机会是跌出来的,PE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在PE(市盈率)低的时候投资,在PE(市盈率)高的时候退出。只有具备全面服务能力的PE,才能在退潮时依旧畅然潜泳,抱回一堆现金而非一堆电脑。
“做我们这一行的只有两种结果.要么赚回一堆钞票,要么抱回一堆电脑,没有中间道路。”一位资深投资专家给我的忠告,揭示了PE投资的极端性,VC的投资更是如此。PE的投资是以退出为导向的,如果项目企业的价值不能增加,就意味着投资失败。6月以后,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进一步显现,金融危机在全球不断蔓延,本土PE迅速遭遇流动性退潮的冲击,以前“投资+上市服务”的模式开始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投资项目IPO被推迟,已经上市的项目股价持续下跌,多数项目企业今年的经营目标看来难以完成。过冬论弥漫之下,考验PE水平的时候到了。PE除了投资,还需要为企业做什么——这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问题,在目前PE热潮退却时,又开始引起市场人士的思考。
投资+上市服务:Pre-IPO模式的原罪
与国际著名的PE投资机构相比,本土PE除了资金规模、专业投资能力和经验的不足之外,还有一根软肋是投资后的增值服务和项目管理。本土PE要么是广种薄收,只投资不管理;要么一投资就派人,紧盯着资金,怕项目企业乱花。更重要的是,其对投资项目的增值服务相比国际知名PE大为缩水,往往限于投资与上市服务两个环节。
由于投资向后是本土PE的主要特点之一,加之中国的并购市场还很不发达,上市是PE最为看重的退出方式,因此,Pre-IPO项目成了PE追逐的目标。这种项目企业的管理、技术、市场、财务都相对成熟,企业的规范性由投资银行、会计师,律师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把关,PE的服务就只剩下帮助打通上市通道,介绍投行、会计师和律师,提供包括吃饭喝酒在内的相关事宜了。
只要能上市,在国内资本市场供需还不平衡的情况下,PE的投资一般都能有所斩获。由于本土资本市场的结构性问题,法人股全流通也不过是这两年的事情,资本市场的好坏成了PE发展的风向标:资本市场好,PE就热;市场一熊,PE就降温。本土PE的两轮热潮与国内资本市场的上涨在时间上完全吻合,PE完全成了资本市场的俘虏,IPO成为很多本土PE的指挥棒,以至于出现了多家投资机构在一些Pre-IPO项目上大打价格战的情况,这类故事成了去年本土PE中最热闹的话题。越不需要资金的企业,PE越是追着投资;而对于早期的项目,除了拥有专业能力的PE外,少有投资机构问津。PE成了只投资不服务、坐等项目企业上市后卖股票的阔太太,这是本土PE受到责难的原因之一。
这种以Pre-IPO为主的项目投资,成本相对较高,在资本市场出现调整、国家宏观调控的情况下,一旦IPO推迟或失败,PE的退出变现就变得不可预测,投资的风险就会显现。
投资+管理服务:专业PE的功力
到美国的PE和VC机构参观,会发现和本土投资机构不一样的现象:钱多,人少,年龄大。首先,是基金的规模都很大.超过10亿美元的基金比比皆是;第二,作为基金管理者的GP人不多,但每人都是投资专家;第三,GP的年龄都很大,五六十岁很普遍,70多岁也不足为奇。这是美国PE行业多年来专业化发展的结果。
专业的机构需要专业的人来管理,一方面,美国的养老金、保险资金和大学基金等长线资金进入PE行业后,需要寻找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来管理;另一方面,美国许多GP都是行业和企业管理专家,他们做投资前在企业工作多年,具备丰富的创业、管理和上市等成功经验,特别是其多年积淀的行业经验和资源对于PE来讲是最宝贵的财富。这些成功人士做GP,除了投资并为创业企业提供上市辅导方面的增值服务外,还可以凭借经验为企业提供管理、战略等方面的深层增值服务。
PE是个重积累的行业,专家型GP是实战中练出来的,投资多了,经验就丰富了。这种经验是建立在对不同类型企业评估、选择、管理的数量积累上的,一个称职的GP,实际投资的企业占其所收到商业计划书的比例一般不会超过5%,占DD(尽职调查)过的企业比例不会超过50%。这种建立在大量经验、教训上的投资,往往会把GP锻炼成集投资、资本运作、行业整合和企业管理经验于一身的专家,令他们可以有效改善项目企业的管理,提升自己投资的价值。
专业的PE是创业企业的教练,对于创业者来讲,PE带来的企业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可能比资金更为重要。在众多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知名PE或VC对其管理和资源整合的推动,如Yahoo和Google的伟大不乏红杉资本(Sequoia)的助力,透过百度可以看到IDG的影子,从无锡尚德的成功也可以看到高盛和3i的作用。
在中国,许多创业团队都会告诉PE:“除了钱,其他什么都不缺。”而在专业的PE看来,除了钱以外,创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缺规范,二缺人才,三缺战略。PE界有句经典的话:“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其实,最令投资人头痛的是创业企业在管理特别是财务、税务管理上的不规范,许多业绩很好、行业前景非常不错的创业企业,可能就因为一个创业者这样或那样的“硬伤”而被PE放弃。即使是被投资人青睐而投资成功的项目,PE下功夫最多的也是如何让创业企业走上规范之路。从现阶段看,本土PE在促进项目企业的规范化运作上有两点最值得称道:一教开会,从股东会、董事会开始,让企业按《公司法》的要求规范管理,减少家族色彩和管理的随意性;二教缴税,让企业遵循国家的有关法律规范,按章纳税。仅就这一点来讲,本土PE就功不可没,这应该也是国家鼓励和大力发展本土PE的原因所在。
不过相比之下,本土PE在改进项目企业的人才、管理、战略、市场拓展、资本运作等方面所提供的帮助还比较少。为企业提供深层增值服务的能力以及对早期项目的判断能力,是本土GP与外资GP的一大差距。本土GP对行业和企业管理的经验积累都还不足,需要学习和提高,只有既会投资又能帮助企业改善管理、制定战略、提升业绩,PE才能保障投资项目的成长,从而炼成金刚不坏之身。否则,就应了那句话:“投资前它天天想你,投资后你天天想它;投资前意气风发,投资后担惊受怕。”除了烧香祷告、坐等IPO,什么也做不了,投资就会变成了轮盘赌。
实际上,PE投资是与所选择的创业团队在其一次创业基础上的二次创业,是以资金和利益的捆绑为纽带,PE通过投资把自己和创业者放在一条船上,双方共同努力、共同发展。因此,对PE来说,没有管理服务的金刚钻,光做有钱投资的瓷器活,恐怕揽得下活却出不了活;对创业企业来说,在融资时也需要借一双慧眼,“穷的只剩钱”的PE,不会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价格。
商业模式变革:PE过冬的本钱
泛滥的流动性潮水正在退去,不管愿不愿意,PE的冬天真的来了!原来GP打着“飞的”满世界投资的景象正在改变,静下心来的PE正考虑着怎样度过已经在望的冬天。环境变了,创业的难度正在加大,以前的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年初还“抢购”的产品,一转眼就变成了“滞销品”。在这种形势下,与其所投资的中国企业一样,本土PE目前也面临着商业模式的升级,其投资管理模式需要从原来“投资+上市服务”的1.0版本向“投资+管理服务+专业整合+资本运作”的2.0版本提升。PE的投资只有内含帮助企业提升内在价值的服务,才会真正“值钱”。市场上不乏这样的案例。
在2002年的上一轮VC低潮中,一家本土著名PE在投资一个项目后,首先改变了项目企业的销售模式,将其全国13家子公司重组成按区域划分的6家不具法人地位的分公司,从而减少了营销费用,避免了以前出现过的管理失控的风险;在投资条款上,要求项目企业对核心管理层实施10%的期股期权激励计划,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让包括总经理和技术总监在内的11名骨干持有了股份,大幅提高了管理层和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这家PE还利用自己海外投资方的优势,为项目企业开辟了海外市场渠道,使项目企业的出口订单比投资前增加3倍多,公司的业绩比投资前年均增长30%以上,销售收入从投资前的8000多万元增长到现在的近10亿元,利润从投资前的40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1亿元。目前,这家项目企业已进入上市前的最后准备阶段,与最后一轮投资者的估值相比,2002年进入的这家PE投资已增值5倍多,相信资本市场会为其带来可观的现金。由此可见,PE较早介入、通过全方位增值服务培育企业得到的回报,要比Pre-IPO模式的投资回报高得多。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本土PE经历了十几年的实战考验,虽然中间经过两轮热潮,但真正创造的成功案例还不多见,与外资PE在中国的战绩比起来,本土PE的水平似乎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世纪80年代。前途光明。问题不少,市场冷了,PE应该冷静,但信心不能冷,业内已经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缓上市”的过冬口号,PE应当利用市场调整的机会,苦练内功,提升投资管理和增值服务水平,真正做企业的教练和帮手,“投资一块钱,还要投资一块钱的服务”,才是PE的价值所在。现在的市场风险和机会相伴,机会是跌出来的,PE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在PE(市盈率)低的时候投资,在PE(市盈率)高的时候退出。只有具备全面服务能力的PE,才能在退潮时依旧畅然潜泳,抱回一堆现金而非一堆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