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灯下黑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5071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简介:现实生活中,总有女人抱怨自己的另一半不理解自己,于是会产生诸多对男人的抱怨。其实,正是对男性性格方面存在众多的误解才会造成互相不理解的局面。本书以生动的例子讲述了日常之中两性之间发生分歧的深刻根源,并详尽地阐述了男性性格之中的种种深刻的不为女性所体察的因素,可以说是一本帮忙女性分析男人的社会心理读本。
  
  所有的女人问题都是男人问题。因为女人的一切情感幸福、痛苦和困惑,都与男人息息相关。女人存在的最大意义,是为了寻找浪漫、精彩而又永恒的爱情。她们是爱情的主角,不知疲倦地全力付出,结果却大失所望。男人对爱情,不是太平淡,就是太短暂;不是太不专一,就是太不安全。绝大多数时候,他们更像爱情的配角和旁观者,永远地忙忙碌碌,永远地心不在焉。
  所有的女人问题都是男人问题。女人一生所需,无非幸福感与安全感。惟有爱情才能让女人幸福,但安全感却要稀缺得多。当女人在物质上感觉不安全时,她追逐坏男人;当女人在情感上感觉不安全时,她追逐好男人。男人呢,既同又不同。相同的是,当他在情感上感觉不安全时,他追逐好女人;不同的是,当他在物质上感觉不安全时,他不仅不追逐坏女人,而且远离女人,去追逐能让事业强大的坏男人。“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前提,是“男人不坏,男人不爱”。因为男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不止一次被教育:“如果你一味追逐爱情,你将同时失去女人和金钱;如果你一心追逐事业,那么女人就会追逐你。”
  所有的女人问题都是男人问题。婚姻好比一场“男女混双爬山比赛”,男在前,女在后。男人一方面要努力往上爬,还要不时拉着女人向前走。“爬山”代表“事业”,“拉手”代表“爱情”。生理差异和现实生活的要求,决定了女人更多追求“幸福感”和“安全感”,而男人更多追求“安全感”和“成就感”。他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通过“爬山”来满足自己的“安全感”,不同的是,男人更关注“上行”,而女人,更关注“拉手”。
  所有的女人问题都是男人问题。再热烈的爱情,都是以男人心动开始,以女人动心结束。“男人一夜,女人一生。”一次刻骨铭心的艳遇,对女人常常意味着一生的幸福回忆,而对男人,则只是漂泊人生的一个意外旅程。夫人与情人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是男人要等的那趟列车,而后者只是他手里的一副扑克。
  所有的女人问题都是男人问题。爱情使男人幸福,但也会让他们变得脆弱,变得不敢冒险。“男人通过征服世界去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去征服世界。”对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女人往往“猜中了前头,却猜不中这结局”——男人一旦征服世界,就很难符合老公的要求,不是不想结婚,就是被女人逼着离婚。
  所有的女人问题都是男人问题。女人总是期盼一个敢于而且能够担当的男人,而男人总是梦想一场不用负责的爱情。女人常常感叹,她对爱情的期望,总是超出自己的掌控能力;而男人却每每发现,他喜欢的女人,总是多于自己能够负责的女人。
  所有的女人问题都是男人问题。男人冒天下男人所不能冒之险求财,是为了得到全世界女人的艳羡和崇拜;而女人受天下女人所不能受之痛殉情,只为在临终前得到她所爱男人一个紧紧的拥抱,和一丝迟到的怜爱。
  所有的女人问题都是男人问题。自夏娃不幸从上帝手里抽中“负责怀孕生孩子”这一倒霉签开始,亚当就欠她一笔终生无法偿还的债。女人的问题大都是先天的,源于生理上的无可逃避,而男人的问题大都是后天的,孤身一人就逍遥自在。解决女人问题,与其唤醒和改变男人,不如先认清男人的层层“画皮”——从他躲过“怀孕”这一劫之后,他就以大男子主义的名义,时时学坏,处处投机……
  
  结婚是相互给安全感“取暖”
  男人理想的结婚对象,与其说是一个他爱的女人,不如说是一个能给他长久安全感的女人。
  因为安全感的原因,再浪漫的爱情,进入结婚前夜,都会变得极不浪漫。从提出结婚这个话题开始(通常是女人找机会暗示),浪漫的爱情结束了。曾经在云端嬉戏的恋人回到了现实世界,开始讨论结婚、房子、车子、收入等问题。双方亲友及时加入进来,变成智囊团,为他们出谋划策。曾经只有优点的恋人开始暴露缺点,女人开始骂男人没有事业心,不负责任,而男人开始怀疑女人和她的娘家太势利,太有心计。再亲密的恋人,在结婚前夜通常都会大吵几架,严重的甚至想分手。女孩甚至觉得眼前这个男人十分陌生,自私吝啬,感觉自己看错了人。
  因为“该死的不安全”非常不识趣地掺和进来,爱情变味了。婚姻要比恋爱现实和物质得多。爱情是纯生理和心理的,而婚姻更像一堂社会和政治课。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则牵扯双方父母,严重一点的,还有涉及七大姑、八大姨、九大婶。婚姻就像一场“龙卷风”,把爱情的浪漫吹得烟消云散,吹醒了两个无比恩爱的情人。最最重要的,是激发了男人和女人心中长期以来一直“潜伏”但从未“唤醒”的不安全感。
  婚姻为什么是爱情的坟墓?因为对爱情,男人和女人的理解基本一致,无非温馨、甜蜜加罗曼蒂克,而对婚姻的理解,却分歧巨大甚至完全相反。婚姻对女人,通常意味着永恒的幸福(至少她是这么期盼的),而对男人来说,通常意味着永恒的责任(至少他是这么担心的)。从迈进婚姻门槛的那一刻起,男人和女人的情感世界观就开始分道扬镳了,只是在当时能觉察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
  再势利的女人,在嫁人时,都会把爱情作为结婚的首要因素。而男人可能并非如此。男人理想的结婚对象,与其说是一个他爱的女人,不如说是一个能给他长久安全感的女人。女人够不够安全,而不是漂不漂亮,是男人爱不爱她、会不会与她结婚的最重要指标。这大概就是通常所说的“娶妻娶德”吧。
  女人看到这,也许会很困惑,难道男人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安全感需要而娶一个他不爱的女人吗?难道在婚姻里,爱情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吗?这个问题有点复杂,现举例说明。某男性白领因为偶然机会结识一个丑女之后,丑女开始对他狂追。得知他是一个人租房子后,经常找借口去他家玩,帮他洗衣做饭。男的不喜欢她,一开始百般阻拦,拒绝,但毕竟寂寞难耐,一次酒后,欲火焚身,禁不住女人的百般诱惑,两人上床了。男孩得手,只当是一夜情,想开溜解套,女孩不答应。不仅不答应,还要搬过来跟他一起住。男孩愁坏了,向朋友问计,问怎样才能甩掉这个丑女。没见过丑女的朋友纷纷劝他快刀斩乱麻,见过的反倒劝他结婚,说“丑妻是福”。半年后,传出两人结婚的消息,半年后,这哥们的QQ签名就永久性地变成“我爱我老婆”。
  在上面这个故事里,男人到底爱不爱他老婆?答案是:婚前不爱婚后爱。问题又来了:既然婚前不爱,为什么男人还要跟她上床?因为在男人看来,性与爱、恋爱与婚姻是完全不相干的两码事,上床并不代表喜欢,恋爱未必要结婚,是多数男人的情感信条。再本分老实的男人,潜意识里都想婚前潇洒潇洒,多交个几个女友,多打几场“游击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遗憾的是,很多人才开了第一枪,就被彻底“套牢”了。越是丑女,死缠烂打的功夫越深;越是帅哥,“肇事”后逃逸的能力越差。“帅哥娶丑女”,外人看来无法理解,但帅哥被丑女套牢,不仅不痛苦,反倒乐呵呵的,无比幸福。他最后之所以决定娶这位丑女,是因为他在同居生活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给他的安全感。这就是男人,不可思议的男人。
  结婚说白了,是相互给安全感“取暖”。越是缺乏安全感的事业型男人,越看重老婆给他的安全感,或者说更看重她的“德”。仅仅让男人喜欢是不够的,因为男人喜欢一个女人太容易了(尤其是美女,几乎不需要时间),而要真正爱上她甚至决定娶她,就太难了。尤其是所谓的钻石王老五,或者离异成功人士,外表光鲜,名车豪宅,其实情感世界千疮百孔,严重缺乏安全感,戒备心更重,很难轻易结婚。归根结底,是男人的不安全感在作祟。
  摘自《爱情灯下黑》
其他文献
刘复基,被遗忘的武昌首义的具体筹划者,革命团体“文学社”之核心,其政治理念深受宋教仁之影响。    武昌的枪声,距离今天已经整整一百年了。“革命”这个词汇,也历经了种种变迁和浮沉。各种各样的“反思”,尤其是对“革命”的反思,也在辛亥百年之际纷至沓来。只不过,“反思”之前,如果连什么是“辛亥革命”都没搞清楚,这诸多反思,恐怕也没有多少价值。    什么是“辛亥革命”  什么是“辛亥革命”?这好像是个
期刊
说人民币是根羊肉串儿,这话似乎对人民币有点大不敬。凡人怎么可以对财神爷大不敬呢?跟谁过不去都别跟财神爷过不去。可您细想一想,此语话粗理不粗。羊肉串儿也是中国美食呀,所以,这调侃也不为过。  再说了,我们不是提倡说真话说实话吗?这便是句大实话。说话便该这么说,比说那些不痛不痒不香不臭的废话屁话混账话强。  说人民币是根羊肉串儿,是因为这几年,人民币在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的炭火上,被翻过来翻过去地灸烤,
期刊
一不留神,我们(就是周边的你我他)“被”进入“化时代”。于是有些人物或事物便“化起来”:男人女人化,女人小孩化,小孩宠物化,宠物贵族化,贵族痞子化,痞子玩文化,文化商业化……  一部分人认为时尚时髦,另一部分则认为是拿肉麻当有趣。  不知是不是环境污染使男性荷尔蒙逐步减少的缘故,现今,有的男人是越来越女人化了。据说,500万年后男性将从地球消失,人类的繁殖全靠女性一手包办哩。男人们眼下可能提前进入
期刊
以前常想:都说“七年之痒”,那第六年呢?  现在我知道,第六年的时候,我们在猜测第七年时会不会痒。要是痒得轻呢,就挠挠;重呢,就互相蹭蹭;万一痒到不行了呢,就把鞋子脱了吧!  真没想到六年过得这么快。有时候我们都很纳闷:怎么自己爱的人,与选择结婚的人,差得如此天悬地隔——猪黑、壮硕、一丁点儿都不敏感、鄙视文艺青年、喜欢傻笑;而我,暴脾气、不穿内衣、喜欢穿着“丐帮服”招摇过市、对所有的蕾丝荷叶边深恶
期刊
问一个小孩子:中国什么世界第一?立答:人口。这个咱们曾经的骄傲,后来不得不以计划生育政策强行控制,可见人多并非好事。大家还会响亮回答:四大发明。对,但这是祖先荣耀,只有没出息的子孙,在遭别人鄙视之际,才拿出老古董来,以示“俺爷爷比你爷爷阔多啦”的优越。  珠穆朗玛之高莫出其右,意义不是很大。皇宫之皇皇然独占鳌头,说明草民遭盘剥之深重,也是首屈一指。博士产量跃居世界冠军,只是,一导五十博,博中不乏冒
期刊
参加本地一个慈善组织的活动。在众多的义工中,唯有王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次在路上,那些年轻的义工们总是难以抑制自己的兴奋,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或者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回来时,他们又总是叹息着,悲天悯人地感叹着生老病死。只有王姐总是很沉默,脸上的表情平静、淡然而又坚毅。  一次我们去孤儿院赠书的时候,王姐带着五岁的女儿同行。孩子很漂亮,打扮得像一朵美丽娇嫩的鲜花,又非常聪明,伶牙俐齿,一车
期刊
内容简介:本书作者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两种政治经济体制,还有幸对中国三十年改革的整个历程进行了新闻采访和跟踪调查。书中分别从银行漫谈、股市浅说、财富流动、财政随笔、宏观经济、企业改革、当代老板等十几个大方面进行评论,不仅用通俗的文字介绍了有关改革的经济知识,还指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曾引起较大社会影响。  房子是人们重要的生存条件。改革以前,房子是公有的,按行政级别配给,级别越高,面积越大。轮到工
期刊
内容简介:《旧情复燃》所见多环绕城郊生活与人情滋长,于劲秋落叶与芳春柔条之悲喜外,更探问、质疑了文明社会的起落、因果,感觉敏锐而有情。作者简媜是台湾文坛最无争议的实力派女作家,当代散文名家。她下笔一贯摇曳恣纵,言人之所不能言,自成风格,其血色旺盛过人,却始终维持着一种从容的学院气息。曾获吴鲁芹散文奖、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首奖等,是《台湾文学经典》最年轻的入选者。    1  在一次非正式的口头调查中
期刊
乞丐问一个男人:“先生,前年你每个月给我10元,去年你每个月给我5元,今年只给我1元,这是为什么?”男人回答:“前年我单身一人,去年我娶了太太,今年我有了小孩,所以只能减少给你的钱了。”乞丐生气地喊道:“你怎么能用我的钱来养你的老婆孩子呢?”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个笑话,大都会心一笑。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这种例子,而且人们还正儿八经地对待它。  香港电影《岁月神偷》里,一个警察向任达华扮演的鞋店老
期刊
母亲去世时,我念初二。为了弥补我缺失的母爱,父亲对我有些溺爱。  他是单位的中层干部,却推掉了所有应酬,尽力在家里陪我。  一年后,我考上离家很远的重点中学,寄宿在学校,周末才能回家一次。父亲每天给我打电话,只是在嘘寒问暖之余,渐渐有了一丝羞涩和喜悦,我知道,父亲一定有事。  那个周末回家,父亲没有像往常一样,做出一桌鲜美可口的饭菜,而是穿了一套笔挺的西装,系一条斜纹领带,刮了胡子。他有点腼腆地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