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的心灵是一块可以随意耕作的沃土,种下冷漠,不会收获热情,种下自私,绝不会收获博爱。“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长期在孤独寂寞中成长,他们承受着几倍于同龄人的心理压力,过早地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往往更容易感受到感情上的空虚、孤独、无助,容易走向歧途。对于长期生活在情感缺失状态下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关键词:弥补 留守儿童 情感缺失
一、做留守儿童的“父母”
父母亲情是最宝贵的,是无可取代的。留守儿童被留在家里,学校的老师便成为他们最渴望得到关爱的对象。在这样的状态下,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班里有个叫冯静的学生,本来,她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的孩子,讲究卫生,爱学习,作业认真,书写工整,学习成绩优异。后来,却发现她悄悄地变了:每天的衣服不再整齐干净;上课时不是摸摸这个碰碰那个就是发呆,下课时不再融入集体,而是一个人呆呆坐在座位上,郁郁寡欢;作业再也不认真做,总是马虎行事,潦潦草草,学习成绩急促下降……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她的父母半年前去广东打工了,把她寄养在她伯父家。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时不时与她沟通交流,她的衣服脏了,我会提醒她晚上回家该换衣服了;她的头发乱了,我会帮她梳理梳理;她的脸脏了,我会带她去水龙头帮她洗洗……经过一段时间无微不至的照顾,她变了,又变回原来的她!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学会做他们的“父母”。“惟有爱才能驱赶孤独,惟有爱才能解救冷漠”。老师要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利用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及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定期家访,与其家属交流管教经验教训,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多开展“体谅父母”活动、“交往辅导”活动,教育孩子以宽容之心面对父母,以坚强的意志面对生活,以欢快的心情面对现实。
二、减少留守儿童的“亲情饥渴”
父母外出打工之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伴随留守儿童的往往是家中的长辈。时代在前进,农村老人的知识和思想观念落后。对于“隔代家长”来说,留守儿童与他们存在一定的代沟通。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离,学习受到影响。在培养孩子的理念上,作为学校老师要多指导家中的老年人对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以减轻他们的“亲情饥渴”。对孩子合理的要求要尽量满足,不合理的就坚决拒绝。如班里一名叫覃庆的留守儿童,每天都要他爷爷给一块钱才来学校,不给就不来。我知道这个情况后,去他家跟他爷爷进行交流沟通,明确指出孩子这样的要求不合理应该坚决拒绝,并跟他爷爷商量对策,一起教育。最终,覃庆每天不再是给钱才来学校了。在生活上,对孩子不搞特殊化,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多一点正面教育,用生动的语言和故事感动孩子。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不姑息迁就。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而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注重“隔代家长”的情感培养,老师要在教育上加强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提升“隔代家长”与留守儿童之间亲情系数,减少留守儿童的“亲情饥渴”。
多数外出打工的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老师要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督促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以不同形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促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指导父母多给孩子打电话或写信,在孩子生日的时候,不要忘了对孩子说一声“生日快乐”。他们会因为有了父母从异乡传来的亲情,脸上多一份快乐,多一丝笑意。
三、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家”
教育者尊重和爱每一个学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留守儿童” 是个特殊的群体,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的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或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情感陪护等工作。作为学校,除了让这些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教育以外,还应提供一些特殊的照顾。如设立生活老师,设立心理辅导老师等等。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孩子良好的心境与情绪。开展适当的活动,使其情感适时升华。可利用节假日探望孤寡老人、去人才市场关注就业的艰难、体谅父母的辛酸等等,让孩子感受人生激起情绪、情感的升华。
关键词:弥补 留守儿童 情感缺失
一、做留守儿童的“父母”
父母亲情是最宝贵的,是无可取代的。留守儿童被留在家里,学校的老师便成为他们最渴望得到关爱的对象。在这样的状态下,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班里有个叫冯静的学生,本来,她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的孩子,讲究卫生,爱学习,作业认真,书写工整,学习成绩优异。后来,却发现她悄悄地变了:每天的衣服不再整齐干净;上课时不是摸摸这个碰碰那个就是发呆,下课时不再融入集体,而是一个人呆呆坐在座位上,郁郁寡欢;作业再也不认真做,总是马虎行事,潦潦草草,学习成绩急促下降……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她的父母半年前去广东打工了,把她寄养在她伯父家。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时不时与她沟通交流,她的衣服脏了,我会提醒她晚上回家该换衣服了;她的头发乱了,我会帮她梳理梳理;她的脸脏了,我会带她去水龙头帮她洗洗……经过一段时间无微不至的照顾,她变了,又变回原来的她!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学会做他们的“父母”。“惟有爱才能驱赶孤独,惟有爱才能解救冷漠”。老师要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利用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及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定期家访,与其家属交流管教经验教训,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多开展“体谅父母”活动、“交往辅导”活动,教育孩子以宽容之心面对父母,以坚强的意志面对生活,以欢快的心情面对现实。
二、减少留守儿童的“亲情饥渴”
父母外出打工之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伴随留守儿童的往往是家中的长辈。时代在前进,农村老人的知识和思想观念落后。对于“隔代家长”来说,留守儿童与他们存在一定的代沟通。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离,学习受到影响。在培养孩子的理念上,作为学校老师要多指导家中的老年人对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以减轻他们的“亲情饥渴”。对孩子合理的要求要尽量满足,不合理的就坚决拒绝。如班里一名叫覃庆的留守儿童,每天都要他爷爷给一块钱才来学校,不给就不来。我知道这个情况后,去他家跟他爷爷进行交流沟通,明确指出孩子这样的要求不合理应该坚决拒绝,并跟他爷爷商量对策,一起教育。最终,覃庆每天不再是给钱才来学校了。在生活上,对孩子不搞特殊化,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多一点正面教育,用生动的语言和故事感动孩子。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不姑息迁就。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而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注重“隔代家长”的情感培养,老师要在教育上加强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提升“隔代家长”与留守儿童之间亲情系数,减少留守儿童的“亲情饥渴”。
多数外出打工的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老师要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督促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以不同形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促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指导父母多给孩子打电话或写信,在孩子生日的时候,不要忘了对孩子说一声“生日快乐”。他们会因为有了父母从异乡传来的亲情,脸上多一份快乐,多一丝笑意。
三、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家”
教育者尊重和爱每一个学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留守儿童” 是个特殊的群体,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的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或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情感陪护等工作。作为学校,除了让这些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教育以外,还应提供一些特殊的照顾。如设立生活老师,设立心理辅导老师等等。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孩子良好的心境与情绪。开展适当的活动,使其情感适时升华。可利用节假日探望孤寡老人、去人才市场关注就业的艰难、体谅父母的辛酸等等,让孩子感受人生激起情绪、情感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