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策略应用技巧问题的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的特点,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的系统决策活动。教学策略是一个总体概念,它涉及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技能,但又不是教学技能的简单堆积和罗列。在应用过程中掌握关键的技巧,可以提高有效教学的实现程度。
  【关键词】教育理念 有效教学 策略 技巧
  【基金項目】2016年内蒙古工业大学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互动+讲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公共政策学课程为例》;2016年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公共政策学》。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049-01
  一、有效教学策略应用对教师理念的要求
  1.实际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使用传统的备课和授课方式。有效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教育目标和任务。教学的思维方式,即教学策略远远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2.加强目标性教学
  这里的目标,既包括终极目标,也包括阶段目标,还包括每一节课的目标,甚至包括每一个教学步骤要达到的目标。我们的教学要做到有计划地进行,每一个教学过程都要有目的性。
  3.精心设计教法
  如何既让大部分学生参与进来,又不花费过多时间,还能有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兼顾学生、课本,又考虑时间与实效。增进师生交流,激励学生合作,促使主动学习, 给予及时回馈, 重视实践分配,提升教学预期, 提倡多样化学习。
  二、有效教学策略应用技巧
  1.参与互动时间选择技巧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通常50分钟,学生注意力在开始的10-15分钟内能保持理想状态,随后注意力开始分散,到达低谷后又逐步回升。而“教师曲线”通常抛物线型,二者几乎完全相反。所以经常有教师发现,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还听讲,越讲到最重要的内容,学生反倒不听了。根据学生学习特点来设计课堂,每到15分钟时候,抛出一个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再拉回来;每到15分钟的时候,我们设计一个参与互动活动,把学生吸引过来。这样学生和教师就能保持同步,而不是相反。
  2.教学各阶段技巧——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例
  (1)准备阶段的技巧
  小组规模最佳是4-6人,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自由组合,或者采用优、中、劣学生相互搭配,或者随机抓阄。不是教学内容所有章节都可以采用参与式互动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当挑选适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课程章节和内容,精心设计参与互动环节。前序小节提到参与互动方式有:小组合作学习和成果展示、团队列名、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教师应根据所选用的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最佳参与互动方式。在以问题导向的参与互动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注意要采用开放性问题,易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展开讨论。
  (2)组织阶段的技巧
  教师在向学生布置参与互动任务时,以及在组织参与互动环节的过程中,要缓慢而明确地发出指令。这样便于学生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需要做什么。如果教师指令含糊不清晰,学生一头雾水而没目标,互动效果可想而知。参考借鉴前序“三明治”教学法,把握课堂内容展开节奏,每15分钟采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设计。
  (3)评价阶段的技巧
  这一阶段,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多多给予学生正能量的评价。切忌直接批评或者指正学生的错误,这种做法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畏惧参与互动,直接影响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让学生在与其他同学参与互动学习后,通过评价其他同学的成果,与自己完成的任务进行比较,自我主动发现错误或者弊端所在。
  (4)反馈与反思的技巧
  反馈与反思活动,对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这项活动要求教师做到反思与反馈的及时性。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照镜子,进行总结与反思,防止遗忘。总结整个参与互动活动的组织,是否有需要调整和完善的环节。教师还应思考下次课上是否需要采用补救式教学活动,来完善上节课内容所遗忘或者遗漏的问题。
  三、小结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戴尔·卡耐基曾说:“一两重的参与重于一吨重的说教。”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引导者。正如伽利略所说:“你无法教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 有效教学策略应用的精髓,就在于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环境当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习目标,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发挥引导作用,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于歆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8
  [2]严国华.讨论式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06
其他文献
【摘要】为进一步发展和改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教育,弥补自身不足和提升专业水平,本研究基于教育部审核评估,从专业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六个方面,提出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 审核评估 双创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0-0231-02  中
期刊
【摘要】作为近年来新生的教育形式,慕课(MOOC)正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慕课浪潮对高校课程尤其是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专业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气变化和人类的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为普及气象专业知识,及提高人们对天气变化的认知,本教学团队针对气象类专业课程进行了教学体系、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对该课程慕课建设的诸多环节和要素进行实践探索,最终建设的《天气学》课程在中国大
期刊
【摘要】新常态是于正常状态对比而言的,它是指在原有状态的基础上,经过一段不正常状态之后又重新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党校教育培训也是如此,其发展历程就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过程。随着经济化的不断深入,党校教育培训模式也进入了新常态,这也就使得党员的思想教育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现阶段要重视培训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党校教育培训模式的质量和内容,使其在新常态下稳步发展。我们还要以党的发展
期刊
【摘要】韩国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白马王子和灰姑娘模式是韓国恋爱剧最典型的叙事模式,而契约这种带有强制性的关系条约成为一个非常具有戏剧化的前提设定,被用在电视剧中。近年来又加入时空交错、超能力、鬼神情节等创新情节,受到中国观众的再度关注。韩国恋爱剧已经脱离初创期苦情剧的模式,这是因为韩国恋爱剧的受众多为年轻人,而年轻人在生活中面临的压力很大,更加倾向于看轻松诙谐的爱情轻喜剧来调节紧张的心情
期刊
【摘要】BIM技术是建筑领域未来技术应用的一个大趋势,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对于BIM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仿真教学方面尚属欠缺,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建筑类高职院校对BIM技术人才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BIM技术 建筑类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045-01  前言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养生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医学、自然科学、人体运动学等学科的诸多知识,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养生文化于一身,它建立在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之上,为国人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在简要概述中国传统养生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文献资料的方法介绍了中国传统养生的理论基础——即我国传统哲学与中医学理论,最后有的放矢地给出了中国传统养生的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理
期刊
【摘要】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总书记提出了以创新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体现我国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习总书记还提到“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因此我国发展必须注重创新人才培养。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育基地,应当积极适应时代改革的步伐,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首要目标,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同时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将教学重心从技术教育转移到创新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和提供具有创造力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是当前教育办学的一个改革。文章首先介绍了何为混合所有制办学,然后从三个方面指出了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现实困境,最后就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有助于读者对办学改革的了解。  【关键词】高职院校 混合所有制办学 困境  【基金项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研究重点专项项目“公办高职院校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研究与实践探索”(2016  YZX002
期刊
【摘要】《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是著名的作家,这篇文章也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品。这篇文章对自然的描述激起了业内很多人士的关注,近些年来,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对作品中的自然环境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调查和研究。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从文学作品中寻找答案便成了学者们研究的方向,尤其是在国外的相关领域,对海明威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了生态批评的角度,学者们逐步开始研究海明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文章中,海明威对于
期刊
【摘要】信息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职院校担任着我国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责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观察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改革的现状,分析了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必要性,及改革教学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管理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034-01  一、高职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