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内在的支点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0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一位教师执教了三年级的“平均数”一课,教师巧妙的设计让平均数这一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显得生动鲜活,让学生不仅掌握了关于平均数的基本知识,更对平均数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
  教学片断:
  课件出示:三年级一班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男女队都是4人,统计图(略)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
  师:现在想知道谁套得准一些,可以怎样比?
  生1:可以比男生、女生一共套中的个数,哪个队多哪个队就准一些。
  师:这是个好办法,咱们一起来算算。(学生一起口答列式,得出是女生套得准一些;课件继续呈现某小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的动画,让学生记录男、女队套中的个数,交流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
  师:想一想,这一次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还比各队套中的总个数可以吗?
  生2:我觉得不可以,因为两队的人数不相等。
  师:有道理,人数不相等比较总个数显然不公平。那么,怎样比才既合理又公平呢?
  生3:这时候要比较两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才行。
  师:不错,两队人数不相等,要比哪队套得更准,就要比较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也就是平均数。
  师:我们先求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同学们结合学习材料袋中的统计图,你觉得可以怎样求得男队平均套中的个数呢?小组里可以展开讨论交流。
  生4(演示右图):我从张明套中的个数中拿出2个分给李小钢和陈晓杰,这样他们就相等了,都是7个。
  生5:我是先求出套中的总个数6+9+7+6=28(个),再用28÷4=7(个)。
  师:我们可以怎样求出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观察男队和女队的统计图,每个小朋友套中的个数和平均数相比,有怎样的特点?
  生6:每个小朋友套中的个数有的比平均数多,有的比平均数少,有的相等。
  生7:男队的平均数是7,在最小值6和最大值9之间;女队的平均数是6,在最小值4和最大值10之间。
  师:说得真好! 平均数所在的区域始终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同学们继续思考,平均数会比最大值大吗?会比最小值小吗?
  ……
  教学思考:
  1.巧设铺垫,寻获知识生发的支点。
  在“平均数”导入的处理上,很多教师通常采用制造认知冲突来导入的,即直接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思考哪个队套得更准一些。学生发现仅看总数不能判断谁套得更准,该怎么办呢?事实上,教学实践表明,这样试图一步到位地让学生认识到“由于男、女队人数不同,比较男、女队套中的总个数是不合理的,而应求出男、女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进行比较”是非常困难的。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巧设铺垫,增加了男、女队人数相等的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比谁套得更准些。有了这样的铺垫后,教师再呈现男女队人数不等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根据总数无法比较时,就必须求出两队的平均数。这样,从“两队人数相等”到“两队人数不等”,既能有效提取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也有助于学生寻获知识生发的支点,使学习平均数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2.数形结合,搭建意义生成的支点。
  上述案例,教师将条形统计图很好地融入平均数意义的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男队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自己移动条形图中的涂色方块,通过“移多补少”,探究发现男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事实上,如果我们更深入地去研究教材则会发现:平均数作为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移多补少”是求平均数的基本策略,而“先求和再平均分”是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两者相比,“移多补少”更贴近平均数的意义和本质。因此,结合统计图让学生去移动条形图中的涂色方块,让学生既参与了求平均数的操作活动,又在操作活动中获得对平均数意义更为深刻的理解。
  3.追问反思,促成概念深化的支点。
  追问反思是深化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理解的关键,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描述、比较数据,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在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后,在统计图中的平均数位置画一条红线,引导学生进行有层次的观察,进而发现:每个小朋友套中的个数有的比平均数多,有的比平均数少,有的相等;平均数所在的区域始终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这样教学,由直观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多维度地构建了主体化的平均数概念。事实上,也只有经历多次的追问与反思,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更深刻地领悟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量的本质。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昨天下午大课间活动时间,我们组织部分同学进行投篮比赛。  二、探索交流,感受需要  投篮成绩统计如下:  师:从表中你知道些什么?  生1:统计的人数不一样多。  师:是男生投得准一些,还是女生投得准一些?  生2:女生投得准,因为女生投中最多的是10个。  生3:女生投得准,女生投中的总个数比男生多,30-28=2(个)。  生4:男
期刊
“善教者,必善问。”课堂从问题开始,应以问题结束,使问题贯穿课堂教学始终。课堂教学中,教师何时、何处问什么,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和艺术性。  一、正确把握有效提问的时机  1.激发兴趣时发问  “奇引趣,趣生爱。”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促使学生不断深入探究。例如,课堂中讨论“什么情况下商是0”时,学生得出“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66~67。  教学目标:  1.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3.通过分析、比较等数学活动,提高正确辨析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知识回顾,了解特征。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图”(板书)。你能分别说说条形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与必要的应用技能。”这一总体目标贯穿于小学和初中全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合适的数学思想方法尤为重要。现就“鸡兔同笼”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化繁为简,渗透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方法,一般是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将难解的问题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将生疏问题转化为
期刊
数学课上,常常有这样的感受:部分学生一学就会,却一做就错,一放则忘;课堂听得懂,课后又不会做;笔者认为这是学生没有学会反思的表现和结果。在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有的放矢地鼓励学生反思,并巧妙地利用反思,使学生乐思、巧思、善思,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前提  反思过程是一个情感与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不仅要有智力加工,而且要有情感因素
期刊
在一次听课中,执教老师在黑板上没有进行板书,他认为:课件上都有了,没必要再在黑板上板书。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课件注重的是教师的预设,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引导学生怎么学的内容很少,课堂实时板书是课堂上师生智慧生成的表现,体现了师生独特的创造性和不可复制性,其作用是课件永远不能达到的。  一、抓住关键,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过程  数学学习主要依靠学生的理性思维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实质性理解。好的板书,能
期刊
案例:  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四册的第48页“整理与复习(一)”中,教材创设了文具与食品两幅购物情境图。如下:  课始,教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从图中提炼数学信息。学生们踊跃发言,教师凭借多媒体整理相关信息,然后让学生按要求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师:首先,请同学们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要求一人提出问题,一人列式口头解答。  生1:一个书包的价钱是一块橡皮的几倍?  生2:16÷
期刊
开放式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培养悟性、培育创新精神等方面下工夫,使课堂充满生趣,充满孜孜不倦的探索。它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和体验成功的机会,有利于更好地启迪思维,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在“以创新为核心”和“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指导下,打破原
期刊
设计思考:  “视图与投影”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每一学段要求不同:第一学段“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二学段“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第三学段“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因此,教材在第九册中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
期刊
一、主题与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在如何理解符号感中也指出:“无论在哪个学段,都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于是,众多教师加强了对学生符号感的培养,在课堂中提倡符号化教学,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为符号化而符号化的教学现象,引人深思。如何正确对待符号化,并利用好符号化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