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例脓毒症凝血、抗凝和纤溶功能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guisheng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凝血、抗凝、纤溶等各项实验室指标与SOFA评分、PCT质量浓度、7 d存活率的相关性。

方法

入组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119例脓毒症患者和外科择期手术119例非脓毒症患者。检测入院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剂复合物(t-PAI-C) 。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上述各项指标与SOFA评分、PCT质量浓度、7 d存活率的相关性。

结果

①脓毒症患者入院时sTM、t-PAI-c、TAT与SOFA评分存在正相关;AT-Ⅲ、血小板计数与SOFA评分存在负相关;而PIC与SOFA评分不存在相关。②脓毒症患者入院时sTM、t-PAI-C与PCT存在正相关。血小板计数与PCT存在负相关,AT-III、TAT、PIC与PCT不存在相关。③脓毒症患者入院时sTM、t-PAI-C、TAT与7 d存活情况存在负相关;AT-Ⅲ、血小板计数与7 d存活情况存在正相关;PIC与7 d存活情况不存在相关。

结论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剂复合物(t-PAI-C),分别代表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功能高度激活,抗凝功能相对不足,纤维蛋白降解能力降低,是临床监测脓毒症凝血功能紊乱的良好指标,是包括PLT、INR、APTT在内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核心诊断标准的有益补充。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非艾滋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非HIV-PJP)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CMV)血症的危险因素和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收治的101例非HIV-PJP患者。CMV血症定义为血浆巨细胞病毒DNA(CMV-DNA)≥500拷贝/mL,并将患者分为CMV血症组和非CMV血症组。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治疗转归等。使用卡方检验等进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并应用Lo
目的分析超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与延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30例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入院24 h内给予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组),15例入院48 h后仅给予延迟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尿淀粉酶恢复时间
目的探讨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动态变化与ICU患者谵妄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ICU住院的患者65例,以CAM-ICU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谵妄。患者入院当天定义为第0天,于患者入院后第1(T1)、3(T3)、10(T10)天早晨06:00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BDNF、NSE、S100β的浓度。结果谵妄患者中与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serum cystatinC,sCysC)和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在成人脓毒症患者中预测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诊断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入选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入住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ICU的成年脓毒症患者138例。依据KDIGO标准将患者分为非AKI组和AKI组,根据临床结局情况进行预后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