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的宁静不是环境的安谧,也非地域的宁寂,更不是夜静更深的悄无声息,而是将身心放置在一个不受喧嚣干扰的地方,无论环境多么嘈杂,让思绪和心态被恬适包裹,从中派生出超然的境界和悟觉……
在一些讲究的地方,常可见“宁静致远”的字画,这话原本是诸葛亮教育儿子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但诸葛瞻却辜负了老爷子的良苦用心,一辈子也没悟出其中的深奥道理,只是“磨鞍习戟、驰骋疆场”,最终糊里糊涂地死在乱战之中。
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虽尊崇爷爷的教诲,特别注重“俭以养德”,从不铺张奢侈,甚至要计算出自己每天吃几粒盐……可叹以“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为精髓的“宁静致远”被他曲解成了小农意识。
身心宁静是思维深刻的前提,高瞻远瞩的谋略,地动山河的规划,严谨逻辑的终归,恢弘洒脱的气度无不包容在这安然的心态中。拥有了宁静的境界,成功后能很快进入安然,失败了也能很快进入超然,漠对社会上的种种时尚,超越物外的宁静会繁衍出无欲的深沉,在热热闹闹的群起仿效者中竖起清高的雅量,非凡的淡泊……
如嫌这话过于书卷气,那么去散步吧,散步无须姿势,不用携带什么,只需一边走,一边目随前拓后缩的脚步将感觉移动成一条道路:可以尽览景象,也可以成为景象的一部分,可以释放身心中的浑浊,也可以整理零乱的思绪,可以将自己当成主体也可以当作为客体,吸纳和放逐心境中的是是非非……
不愿意再走下去,可以独坐黄昏,观落霞孤雁,赏月华如水,看斜阳芳草、闻蛙语泉鸣、听渔舟唱晚……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达·芬奇,“蒙娜丽莎”恬适宁静的微笑倾倒了世人,但创作这幅作品时,他的灵魂一定经历了漫长的、不宁静的“散步”,当构思依偎着宁静坐下来的时候,油彩便开始在画布上渲染,卓越的微笑就渐渐显露出来……
垂青万古的宁静明似清风、皎如朗月,从容不着骄矜,高洁拒染狂傲,淡泊犹存济世,纵然形势迫临千钧,生命已近存亡……
宁静是血凝鬓眉,背负刑绳,仍抖甲扬靴昂首踏上风波亭,从容的心绪依然安想收复疆域,报国雪耻的激昂:“……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宁静是拖镣长街,壮志不泯,不恐先死而忧后生,眉宇间安详的眼神仰望长天:“……我自横刀朝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宁静是血战梅岭,被困孤山,面对重重敌兵安然不惊,抖抖军衣,掸掸军帽,掏出笔记本慢慢翻开,眼望飞霞暮日,从容落笔:“……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仁人志士、莘莘学子、黎民百姓以从容的大气去践行宁静的高尚。
如果说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不可避免地会有浮躁、喧哗、功利的充斥,宁静的思绪、心境的升华、世俗的超越已经是被湮没的、不合适宜的传统精神;要求人人皆安贫乐道、有志于学、防微杜渐有悖于现实,那么,就不必需要人人都成为圣贤,人人都达到至极高尚,只需自繁华中取静,于闹市中独立,在喧嚣中慎思,在纷繁复杂中为心灵营建一隅安详宁谧,便可屏弃浮华,培养出行德重善的君子风范、士人品格。
50年代,马寅初教授著名的人口学理论受到严厉批判,并因此被撤消了大学校长的职务。他的儿子将这坏消息告诉他时,听后只是“噢”了一声,再没说第二句话。几十年过去了,他的冤案彻底平反,当时他年已百岁,他也是高龄的儿子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时,听了之后仍然是“噢”了一声,不再说什么。横跨数十年的两声应答,道出了为人的境界、大宁静的胸怀。
认识、拥有、守护住宁静是一种功夫,功夫的圆满须经岁月的磨砺,汲取、弃留纷繁复杂思想的过程。牛顿以发现“三大定律”闻名于世,在对物理学研究如日中天时,却突然放弃,将兴趣转向了神学。人们对他报以惋惜甚至提出指责时,他说:“并不是我意志不坚强,而是我发现世界的构造实在是太复杂了,研究得越深入越感到没有结果,它几乎让我一分钟也得不到宁静。”
这不能不说是精致的放弃,他从学术的喧嚣中,看到了神学的超然宁静,悟觉出世事实质就是一场无谓的纷争,能安顿自己身心的地方太无懈可击了:生存是一种恬宁,寂寞是一种超脱,甚至连痛苦都是一种完美,生死都缔造着一种和谐,这与学术界无休止的争执无疑是巨大的反差。
当然,人类文明进步过程,永远都在束缚——解脱——再束缚——再解脱的大规律中循环,各人对事物认识的不同,自身固有的缺陷,智慧发达程度的不均等自然条件,都阻碍着对某种处世哲学的准确把握。从人性的本源讲,无论进入何种境界,都未必是终极的解脱、完美的宁静,尤其像牛顿、史怀哲这样拥有大智慧的人。
人类所有的生存状态都可以在思维方式中找到源头,思维每前进一步,境界就更完美一步,无论结果是找到了永恒、找到了坦然、找到了解脱,都能让人的精神世界显现出多彩的斑斓,而斑斓中最耀眼的部分是最值得我们去守护的——宁静。
在一些讲究的地方,常可见“宁静致远”的字画,这话原本是诸葛亮教育儿子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但诸葛瞻却辜负了老爷子的良苦用心,一辈子也没悟出其中的深奥道理,只是“磨鞍习戟、驰骋疆场”,最终糊里糊涂地死在乱战之中。
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虽尊崇爷爷的教诲,特别注重“俭以养德”,从不铺张奢侈,甚至要计算出自己每天吃几粒盐……可叹以“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为精髓的“宁静致远”被他曲解成了小农意识。
身心宁静是思维深刻的前提,高瞻远瞩的谋略,地动山河的规划,严谨逻辑的终归,恢弘洒脱的气度无不包容在这安然的心态中。拥有了宁静的境界,成功后能很快进入安然,失败了也能很快进入超然,漠对社会上的种种时尚,超越物外的宁静会繁衍出无欲的深沉,在热热闹闹的群起仿效者中竖起清高的雅量,非凡的淡泊……
如嫌这话过于书卷气,那么去散步吧,散步无须姿势,不用携带什么,只需一边走,一边目随前拓后缩的脚步将感觉移动成一条道路:可以尽览景象,也可以成为景象的一部分,可以释放身心中的浑浊,也可以整理零乱的思绪,可以将自己当成主体也可以当作为客体,吸纳和放逐心境中的是是非非……
不愿意再走下去,可以独坐黄昏,观落霞孤雁,赏月华如水,看斜阳芳草、闻蛙语泉鸣、听渔舟唱晚……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达·芬奇,“蒙娜丽莎”恬适宁静的微笑倾倒了世人,但创作这幅作品时,他的灵魂一定经历了漫长的、不宁静的“散步”,当构思依偎着宁静坐下来的时候,油彩便开始在画布上渲染,卓越的微笑就渐渐显露出来……
垂青万古的宁静明似清风、皎如朗月,从容不着骄矜,高洁拒染狂傲,淡泊犹存济世,纵然形势迫临千钧,生命已近存亡……
宁静是血凝鬓眉,背负刑绳,仍抖甲扬靴昂首踏上风波亭,从容的心绪依然安想收复疆域,报国雪耻的激昂:“……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宁静是拖镣长街,壮志不泯,不恐先死而忧后生,眉宇间安详的眼神仰望长天:“……我自横刀朝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宁静是血战梅岭,被困孤山,面对重重敌兵安然不惊,抖抖军衣,掸掸军帽,掏出笔记本慢慢翻开,眼望飞霞暮日,从容落笔:“……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仁人志士、莘莘学子、黎民百姓以从容的大气去践行宁静的高尚。
如果说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不可避免地会有浮躁、喧哗、功利的充斥,宁静的思绪、心境的升华、世俗的超越已经是被湮没的、不合适宜的传统精神;要求人人皆安贫乐道、有志于学、防微杜渐有悖于现实,那么,就不必需要人人都成为圣贤,人人都达到至极高尚,只需自繁华中取静,于闹市中独立,在喧嚣中慎思,在纷繁复杂中为心灵营建一隅安详宁谧,便可屏弃浮华,培养出行德重善的君子风范、士人品格。
50年代,马寅初教授著名的人口学理论受到严厉批判,并因此被撤消了大学校长的职务。他的儿子将这坏消息告诉他时,听后只是“噢”了一声,再没说第二句话。几十年过去了,他的冤案彻底平反,当时他年已百岁,他也是高龄的儿子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时,听了之后仍然是“噢”了一声,不再说什么。横跨数十年的两声应答,道出了为人的境界、大宁静的胸怀。
认识、拥有、守护住宁静是一种功夫,功夫的圆满须经岁月的磨砺,汲取、弃留纷繁复杂思想的过程。牛顿以发现“三大定律”闻名于世,在对物理学研究如日中天时,却突然放弃,将兴趣转向了神学。人们对他报以惋惜甚至提出指责时,他说:“并不是我意志不坚强,而是我发现世界的构造实在是太复杂了,研究得越深入越感到没有结果,它几乎让我一分钟也得不到宁静。”
这不能不说是精致的放弃,他从学术的喧嚣中,看到了神学的超然宁静,悟觉出世事实质就是一场无谓的纷争,能安顿自己身心的地方太无懈可击了:生存是一种恬宁,寂寞是一种超脱,甚至连痛苦都是一种完美,生死都缔造着一种和谐,这与学术界无休止的争执无疑是巨大的反差。
当然,人类文明进步过程,永远都在束缚——解脱——再束缚——再解脱的大规律中循环,各人对事物认识的不同,自身固有的缺陷,智慧发达程度的不均等自然条件,都阻碍着对某种处世哲学的准确把握。从人性的本源讲,无论进入何种境界,都未必是终极的解脱、完美的宁静,尤其像牛顿、史怀哲这样拥有大智慧的人。
人类所有的生存状态都可以在思维方式中找到源头,思维每前进一步,境界就更完美一步,无论结果是找到了永恒、找到了坦然、找到了解脱,都能让人的精神世界显现出多彩的斑斓,而斑斓中最耀眼的部分是最值得我们去守护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