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现代书业物流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外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ji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书业物流在长久的历史酝酿磨合下,形成了21世纪独有的特征:功能集成化、目标系统化、服务系列化、手段现代化、作业标准化、反应快速化、组织网络化等等。这些特征都为书业物流展示了无比明朗的未来蓝图,再加之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物流中心建设呈现如火如荼的规模化的发展态势,让人对现代书业物流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现代物流被人们认为是继产品生产、销售后的“第三利润的源泉”,并且已与高新技术、金融业同时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随着连锁经营的不断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书业市场的逐步放开,我国书业企业积极进行物流建设和改造,加快建立现代出版物流体系,以增强综合竞争力。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3—2004年,浙江、江西、江苏、吉林、安徽、湖南、武汉等省、市的书业企业兴建的物流中心面积均达数万平方米以上,最大的已达8万平方米,其他各省、市书业企业也不乏待建的物流项目。以北京为例,新华书店总店的北京物流配送中心总面积3.7万平方米,库房面积2.2万平方米。
  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目前书业物流总体发展水平和效率却并不高,实际有效需求不足,不顾实际,盲目兴建,导致物流资源闲置和浪费等问题,已经引发了众多的书业有识之士对物流的忧虑。
  一、书业物流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宏观方面。
  一是物流中心过于集中化。随着书业物流产业的发展,物流配送中心也是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同一地区不同单位不约而同地构建定位一致、功能一致的物流配送中心,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是物流结构失衡。物流按投资主体划分可分为:制造企业筹建的物流中心为第一方物流,商业流通企业组建的物流中心为第二方物流,还有第三方物流,即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其中,前两种物流是自营物流,通过自身力量开展物流活动。从目前书业发展物流的情况来看,自营物流最为普遍,第三方物流发展不充分。自营物流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各地新华书店圈地扩张,物流建设遍地开花。这明显体现出物流结构的不平衡性。
  三是贸易壁垒严重。各地的货运系统各成体系,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中央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物流政策,各地方政府的物流体系与标准又各不相同,每个省都建有自己的运输配送体系,全国性的运输网尚未建立。
  四是信息建设落后。在书业物流产业链上,图书制作、加工、批发、零售这些工序上的参与者,即出版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在信息资源上的共享远远没有做到。这几大主体经常在一本新书上市后,并不进行细致科学的市场调研,单凭自己个人主观意念就决定生产量、批发量、进货量,在实际销售后才发觉到了供应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差距,一直处于恶性循环,造成大量的囤积以及它所带来的成本大增、利润缩小。这一切都归结于产业链上的信息失真、模糊或传播不畅通。
  其次,在微观方面。
  一是销售网点布局不合理。国有新华书店的布局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地带,城市社区和县以下发行网点相对薄弱。
  二是物流业务重复作业。主要由于我国标准化程度低,表现在物流信息交换格式不统一,物流器具的材质、规格不统一,物流包装材料、包装规格与物流设施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等。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降低了物流效率,增加了物流作业成本与人力成本。
  三是物流配送能力弱,功能单一,覆盖面小。一般国有书店都是基本为本区服务,全国并没有形成物流的协调利用。书业物流企业整体水平还不高,很多都是由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的,在管理水平、技术力量及服务范围上还没有质的提高。“多、小、少、弱、散、慢”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书业物流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是“一号多书”现象严重。由于存在利用同一书号出版多种图书的现象,如重版、重印采用同一书号,整套丛书采用同一书号和装帧不同的书采用同一书号等情况,使得根据国家标准生成的图书条形码与图书不能一一对应,给物流销售造成极大麻烦。图书配送中心为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重新编码和粘贴条形码,从而带来经营成本的提高。
  五是物流人才的相对匮乏。为了提高物流的现代化水平,书业企业大多比较注重对物流设施、技术等硬件建设的投入,而忽视了书业物流人才建设和培养。目前,物流人才是国内紧缺人才之一。
  二、书业物流发展的对策
  以上问题就如蛀虫一般藏在书业物流领域里,不断阻滞书业物流经营效率,扰乱书业物流经营秩序,缩减书业物流经营效益,阻碍着现代书业物流的迅速发展。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推进书业物流的深入发展,书业企业的整体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从整体来讲,制定书业物流发展总体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总纲性质的,指导着整个领域。在总体规划中,要统一思想,规定原则纪律等大纲性问题。而且要统一行业标准和行业规则。在制定行业标准过程中,要征求各方面意见,调整和协调书业物流产业链各企业的关系和利益,对产业链的状况作充分的调查研究,提出标准化方案,制定和实施各项具体标准,并以法律手段切实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二,加大书业物流资源的整合力度。书业物流要突破不同部门、地域的分割和束缚,实现跨部门、跨地区发展,以逐步改变物流资源布局分散的现状。书业物流资源整合有不同的层次和形式,分为以下几种:整合系统资源,形成合力;建立书业省际战略联盟,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资源整合;实行书业物流外包,培养核心竞争力。
  第三,与市场发育相适应,追求适度规模。书业物流的发展一味地强调高起点、大投入是不合适的,要结合地区的经济等发展条件。建设书业物流中心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周围的书业企业发展水平、城市交通和用地、当地的整体发展中长期规划相适应,要高度统筹,全盘考虑,与市场发育同步发展。
  第四,拓展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务,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已成为书业企业物流建设和改造的现实要求和发展目标。它有利于书业企业节约资金,可以用于连锁经营的规模发展和销售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书业企业发挥专业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可以降低市场风险。
  第五,加大书业物流产业链的信息沟通。书业物流供应链上的每个参与者应该加强环与环之间的交流,促进资源共享,互通有无。而且在新图书产品上市之前,每个环节都应该开展有关市场调查,尽量掌握好读者需求,把握市场实际情况,做好预测与防备措施,尽量将供应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差距缩小到最少。这有利于缓和囤积的形势,效益也会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第六,提升书业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这不仅要体现在制定服务措施方面,更要在于全面提升物流配送和管理方面。其着眼点也不仅仅在于自身的供给能力,更在于对服务对象需求的综合分析和竭力满足。
  第七,书业物流人才建设亟待加强和规范。书业物流人才作为软件建设,是物流建设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推动书业物流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书业物流迫切需要一批熟悉或掌握图书产品的编辑出版、印刷、发行营销知识和物流配送、服务组织相关业务以及计算机网络、物流信息技术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
  三、结语
  现代书业物流在新的时代更开放、更广阔的市场环境中有着光明的前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的发展是业内外讨论的热门话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书业企业实施深入彻底的改革,寻求更长远的发展将是必然之势。
  参考文献:
  [1] 何国军.对当前书业物流建设主要问
  题的探讨[J].出版发行研究,2005,(8):
  39-42.
  [2] 姜华.书业物流——连锁经营的生命
  线[J].中国编辑,2005,(1):51-54.
  [3] 尹章池.我国书业物流的技术、制度问
  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出版,2006,(7):
  30-32.
  作者简介:贺欢(1990-),女,江西萍乡人,从事按需出版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其他文献
为改变现有建筑物的部分使用功能而需要增加设备的情况屡见不鲜。若需增加的设备质量较大,不能直接放在楼面上,就需要对原有结构进行加固修改。讨论了在已完成楼面上加设200t
以1993—2010年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关于云计算研究文献为统计样本,从载文的作者分布、学科分布、基金资助、研究层次和作者合作情况5个方面进行了计量分析,客观地揭示了云
结合智能化输电线路故障诊断系统在广东电网的应用,详细地介绍了该系统装置的组成与监测原理,结合现场记录的故障,分析了该系统能对输电线路故障跳闸做出准确判断的原因。指出该
介绍了西部丽景居住小区区域位置及现状、规划依据、设计原则等,详细阐述了整体框架、道路系统、绿化景观系统、住宅等的规划设计。
高校图书馆作为全校的信息中心,为全校的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要从读者的需求出发,对文献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作用。
图书馆在实现知识服务职能的过程中,要通过利用开放存取资源补充馆藏、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发挥图书馆员作用等途径,积极参与开放存取活动。图书馆要加强开放存取过程中文献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但是与之相反的"可以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是否的确不存在现实可能性,是否没有任何法理的支持,是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