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面对后进生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因为教师在后进生身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最多,但效果甚微。那么,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可促使后进生有所进步呢?本文从主、客观两方面阐述了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以及所采取的转化对策。
关键词:后进生;成因;策略
自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之后,小学毕业生可以自然升入初中学习,在这样的教育形势下,出现了明显的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因为小学学习内容较少,较简单,待升入初中后,教材内容逐渐加深,教学要求也相对提高,如果学生再按照小学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就很难取得优异成绩。在初中数学方面尤为明显,跟不上初中节拍的学生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就发展为后进生。他们集中表现为,听课不专心,精力不能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作业拖沓,学习缺乏主动性……这样现象的出现,教师倍感压力。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导致学生后进的成因
后进生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我认为主要原因表现在主、客观两方面。
1、主观方面的因素是导致学生后进的主要原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助手,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就会投入很大的精力,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学习数学,也就会觉得数学很容易也很有趣。相反,学生如果体会不到数学的广泛应用,感觉不到数学的乐趣,上数学课时,便会觉得枯燥乏味,如同嚼蜡。这样学生就很难集中精力去听课,慢慢就形成恶性循环,对数学提不起兴趣。
(2)缺乏好胜心。后进生在学习上大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做题时一旦遇到拦路虎,就敷衍了事,甚至连简单的问题,都不肯动脑筋想一想,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好胜心。即使在考场上也是如此,不审题,不看做题要求,随意一算一写,就认为万事大吉了。时间长了,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思想上,都会出现明显的懈怠,致使学习更加困难,成了名符其实的“后进生”。
(3)后进生的自信心不足。后进生常有自卑心理,且缺乏一定的自信和意志力。而较强的意志力是学生学习积极、主动的表现,学习成绩的优良和意志力有一定的关系。初中数学难度系数逐渐增加,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教师不可能再像小学一样“手把手”的辅导,要求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认真探讨。但有的学生适应能力较弱,在学习过程中懒于动脑,疏于动笔总结,遇到困难就逃避或退缩;面对考试前的复习,更是觉得无从下手,学过的知识点都是一知半解,渐渐就对学习丧失了信心,致使学习成绩下降。
(4)听课时精力极不集中。后进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时很难静下心来思考问题,更别说积极、主动地去分析教师所讲内容了。当教师鼓励学生发问,或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问题时,他们便会觉得无所适从。如果教师单独问他哪个环节弄不懂时,他便抓耳挠腮,说不出个所以然,对教师上課讲的内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别说系统地梳理知识点,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了。但数学本身就富有连贯性,如果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没有掌握透彻,那么就会妨碍心生对新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数学技能的提高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了。如此这样反复,慢慢就成为后进生了。
二、客观上的因素也是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之一
1、家庭方面。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是想办法去解决,而是怨天尤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太高,对学生的教育不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孩子压力过大。这样不但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不了兴趣,相反会望而生畏,使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
2、教师方面。优秀的教师通常特别注意教法,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实际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搞题海战术,一堂课下来,教师讲的太多,学生思考少,结果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试想这样的教课方式,小学生哪能接受的了?另外,教师的“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严重,难免批评学生的语气有些强硬,这样就造成了师生之间的隔阂,致使学生不喜欢数学课,害怕上数学课,如此又何谈对数学产生兴趣呢?
3、社会方面。在学生的口头禅里有这样一句话:“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学生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在我们的社会里,这样的现象已经比比皆是。虽然这些人的物质生活较为丰富,但学生正处在求学的最佳年龄,其认知思维、逻辑思维都处在形成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社会的物质引诱,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求学阶段,只有搞好学习,才能成为栋梁之才,将来为国家做出较大的贡献。
三、转化后进生的具体策略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要用爱心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另外,正确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学科,还可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一旦体会到数学的用处,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兴趣产生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就会大大增加。
2、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改进学生学习方法。习惯很重要,后进生后进的原因之一是没有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观察的习惯、总结的习惯,提问的习惯等。在习惯养成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督促和鼓励,不能虎头蛇尾。另外,学习方法正确,会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如课前预习,提高听课效率;上课要积极回答问题,课后要设定“错题本”,以查漏补缺、归纳易错题型等。
3、多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大部分初中生都有好胜的心理,教师可利用学生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心理上得到欣慰和满足。如课堂提问教师可把问题设定成难、较难、容易三个层次,并有意识地把较容易的问题抛给后进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甜蜜和自豪,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和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和对策可谓多种多样。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搞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且常抓不懈。
关键词:后进生;成因;策略
自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之后,小学毕业生可以自然升入初中学习,在这样的教育形势下,出现了明显的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因为小学学习内容较少,较简单,待升入初中后,教材内容逐渐加深,教学要求也相对提高,如果学生再按照小学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就很难取得优异成绩。在初中数学方面尤为明显,跟不上初中节拍的学生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就发展为后进生。他们集中表现为,听课不专心,精力不能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作业拖沓,学习缺乏主动性……这样现象的出现,教师倍感压力。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导致学生后进的成因
后进生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我认为主要原因表现在主、客观两方面。
1、主观方面的因素是导致学生后进的主要原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助手,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就会投入很大的精力,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学习数学,也就会觉得数学很容易也很有趣。相反,学生如果体会不到数学的广泛应用,感觉不到数学的乐趣,上数学课时,便会觉得枯燥乏味,如同嚼蜡。这样学生就很难集中精力去听课,慢慢就形成恶性循环,对数学提不起兴趣。
(2)缺乏好胜心。后进生在学习上大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做题时一旦遇到拦路虎,就敷衍了事,甚至连简单的问题,都不肯动脑筋想一想,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好胜心。即使在考场上也是如此,不审题,不看做题要求,随意一算一写,就认为万事大吉了。时间长了,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思想上,都会出现明显的懈怠,致使学习更加困难,成了名符其实的“后进生”。
(3)后进生的自信心不足。后进生常有自卑心理,且缺乏一定的自信和意志力。而较强的意志力是学生学习积极、主动的表现,学习成绩的优良和意志力有一定的关系。初中数学难度系数逐渐增加,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教师不可能再像小学一样“手把手”的辅导,要求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认真探讨。但有的学生适应能力较弱,在学习过程中懒于动脑,疏于动笔总结,遇到困难就逃避或退缩;面对考试前的复习,更是觉得无从下手,学过的知识点都是一知半解,渐渐就对学习丧失了信心,致使学习成绩下降。
(4)听课时精力极不集中。后进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时很难静下心来思考问题,更别说积极、主动地去分析教师所讲内容了。当教师鼓励学生发问,或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问题时,他们便会觉得无所适从。如果教师单独问他哪个环节弄不懂时,他便抓耳挠腮,说不出个所以然,对教师上課讲的内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别说系统地梳理知识点,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了。但数学本身就富有连贯性,如果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没有掌握透彻,那么就会妨碍心生对新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数学技能的提高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了。如此这样反复,慢慢就成为后进生了。
二、客观上的因素也是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之一
1、家庭方面。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是想办法去解决,而是怨天尤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太高,对学生的教育不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孩子压力过大。这样不但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不了兴趣,相反会望而生畏,使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
2、教师方面。优秀的教师通常特别注意教法,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实际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搞题海战术,一堂课下来,教师讲的太多,学生思考少,结果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试想这样的教课方式,小学生哪能接受的了?另外,教师的“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严重,难免批评学生的语气有些强硬,这样就造成了师生之间的隔阂,致使学生不喜欢数学课,害怕上数学课,如此又何谈对数学产生兴趣呢?
3、社会方面。在学生的口头禅里有这样一句话:“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学生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在我们的社会里,这样的现象已经比比皆是。虽然这些人的物质生活较为丰富,但学生正处在求学的最佳年龄,其认知思维、逻辑思维都处在形成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社会的物质引诱,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求学阶段,只有搞好学习,才能成为栋梁之才,将来为国家做出较大的贡献。
三、转化后进生的具体策略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要用爱心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另外,正确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学科,还可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一旦体会到数学的用处,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兴趣产生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就会大大增加。
2、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改进学生学习方法。习惯很重要,后进生后进的原因之一是没有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观察的习惯、总结的习惯,提问的习惯等。在习惯养成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督促和鼓励,不能虎头蛇尾。另外,学习方法正确,会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如课前预习,提高听课效率;上课要积极回答问题,课后要设定“错题本”,以查漏补缺、归纳易错题型等。
3、多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大部分初中生都有好胜的心理,教师可利用学生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心理上得到欣慰和满足。如课堂提问教师可把问题设定成难、较难、容易三个层次,并有意识地把较容易的问题抛给后进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甜蜜和自豪,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和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和对策可谓多种多样。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搞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且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