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化课程的教与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fly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达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当前各高等职业院校正在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尝试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改革。作者结合项目化教学的工作实践与体验,谈谈对项目化教学课程的概念、特点、意义、课程教与学设计等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职业教育课程 项目化教學
  
  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要培养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
  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尝试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项目化教学方式的使用等改革举措。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也从2007年开始引入项目化教学方式,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至今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作为专职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在此谈谈开展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
  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首先必须理解职业技术课程的特点和设计思路。简单地讲职业技术课程的特点就是教师要带领着学生做事,围绕知识的应用能力,用项目对能力进行反复训练,课程按教学做一体化形式设计。
  在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具体设计时,必须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人的认知规律,课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实例、项目和主要课堂活动,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取材于实际职业岗位活动;职业能力的训练顺序,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所有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保证学生走上社会之后的持续发展能力。
  二、项目化教学课程的概念
  项目化教学课程,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完成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任务,通过它可承载一定的教学内容,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能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的商业经营活动直接联系起来,能让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组织、安排学习行为的机会,自己学习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课程项目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项目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项目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和工作学习方法,总结提高。
  总之,项目化教学课程是以职业岗位活动为基础,基于工作过程,以行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项目化课程是职业技术课程的重要形式之一。
  三、项目化课程教与学的设计
  项目化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若干个项目为载体,每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并交予学生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制订,内容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咨询、指导、疑难解答及知识的总结归纳作用;通过项目训练,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项目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技术的重点与难点,完成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注重技能与知识的交融,将理论和实践内容分解到一个个项目和任务之中,强化技能的训练和强调知识的获取同等重要,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中进行。实际教学中,根据“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事物认知规律,进行场景式教学,边讲边练,边练边讲。项目化教学一般可参照六步法进行设计。
  1.资讯(明确任务/获取信息):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2.决策(做出决策):由学生团队共同讨论,制定项目的实施方案、控制策略,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
  3.计划(制订计划):由学生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4.实施(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形式,之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5.检查(检查反馈):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
  6.评估(总结评价):由教师对项目完成的过程和作品做出评价,对项目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完成资料汇总和项目报告。
  四、项目化课程教与学的变化
  1.教师作用的变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咨询者、辅导者和评价者等多重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需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学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异于常规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教师需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更需注意职业活动的引导、职业技术的指导和专业知识的归纳总结。
  2.学生学习的变化
  项目化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行动导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工作任务的引领下,在工作过程中自主制订计划,自主开展学习探究活动,独立构建自己的行动知识和行动能力,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得到的是职业情境的熏陶和工作过程的体验,并在有目标的行动化的训练和学习中积累实践知识、获取理论知识,真正掌握就业所必备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能力。
  3.课程教学形式的变化
  项目化课程与常规教学相比:教与学的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做一体化让枯燥的专业课学习变得灵活、生动,看得见摸不着的理论在边学边做中得以体现;作业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常规书面作业变为自主训练和编写项目训练报告;教材形式不一样,改变以课本为“唯一”的教材观念,只要能和学习搭上边的无论是图书馆的藏书,参考资料和工具书,还是报刊,杂志,网络资源信息都是“教材”;学习过程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项目实施以小组为单位,个体学习变成小组共同协作,团队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发生了变化,感兴趣,有动力,自主查阅书籍资料,收集信息的量明显增大;专业技能有较大的提升,教学做一体化训练,改变先学后练的学习方式,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明显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明显加强,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共同查找资料、制订计划、方案研讨、编写程序、系统调试、成果展示、问题回答、交流互动、撰写报告,工作与学习的质量、效率明显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发生了变化,工作过程规范化,执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修身5S工作要求,安全意识强,纪律好,交流沟通多,学习、工作方法全面体验,抗压能力、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五、项目化教学课程的意义
  在项目化教学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以行动为主的自我建构过程,以完成工作化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在有目标的行动化学习中积累实践知识、获取理论知识。课程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培养,开发学生在复杂的工作关系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尤其重视与学生终生职业生涯发展密切相关的心理品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包括学生毅力、自信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发展、迁移能力的培养,即综合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项目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教学,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构建理论知识,培养职业能力,项目化教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一种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3]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4]徐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J].江苏高教.2006,(6)
  [5]蒋庆斌,郝超.职教项目课程实施瓶颈分析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6]德国职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EB/OL].http://www.edu.cn/20010823/207943.shtml.
  
  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DGZ20110002。
其他文献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属于圆环病毒科,是一种小的、无囊膜的单链负股环状DNA病毒。圆环病毒共有2个基因型,分别为无致病性的PCV1和有致病性的PCV2。PCV2病毒粒子侵
摘 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问题。如何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对其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结合相关的理论,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可行的操作策略。  关键词: 市场导向 高职院校学生 就业现状 就业能力    1.引言  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生产、服务和管理
摘 要: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对大学生“有业不就”现象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有业不就” 现象分析 缓解建议    大学生是国家着重培养的对象,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大学生就业是把他们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社会实践的过程。由于大学生逐年增加,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求等原
摘 要: 作者对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进行了实证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大学生网络群聚的四大现象,并对具体的网络群聚行为进行了分析,对当代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三大特点进行了总结,结合研究结果,对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积极的网络生活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群聚 对策研究    网络群聚是一个融合了生态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概念,生态学中的群聚(
摘 要: 作者对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比较分析,运用团体辅导对学业困难学生进行了团体行为训练和心理干预,发现团体辅导能够改善学困生的人格特征,使其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忧虑性上有显著变化。由此得出结论:团体辅导能有效地改善高校学业困难学生人格特质,促进人格素质的发展,是健全学业困难学生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团体辅导 学业困难学生 人格特征    随
家鸭在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高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力,有效控制家鸭的禽流感,研究者们正着力研制新型的基因工程疫苗。以鸡痘病毒(Fowlpox,FPV)为载体的基因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的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热性、急性传染病。不同性别、日龄、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发病。此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