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下内容将对移动通信保障网络监控系统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移动通信;保障网络;监控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除自然灾害之外,屡屡发生的矿难、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事件等事故灾难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非典、禽流感、H1N1流感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恐慌,藏独、台独、东突、昆明公交车爆炸案、国际反华恐怖主义、涉外突发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对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抗击各类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可靠的应急通信保障在迅速掌握灾情、抢救更多生命、避免更多损失、赢得救灾时间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应急通信系统不仅准确、迅速地收集、处理、分析、传递了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更在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以及灾后重建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下内容将对移动通信保障网络监控系统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供参考。
2、移动通信保障网络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为了满足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发展,提供移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的反应速度,提出了建设“综合监控系统”的需求。它是網络保障监控、指挥、调度、日常任务安排的主要手段,是电子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保障部门均可以根据本系统完成日程任务的指挥、调度、管理,实现工作电子化、流程化。
2.1、系统方案介绍
在移动的综合监控系统中,整个监控系统涉及场景监控系统、灾情场景监控系统、重大活动场景监控系统和突发事件场景监控系统等组成。根据每个模块实现的功能,涉及通信保障主要为灾情场景监控系统、重大活动场景监控系统和突发事件场景监控系统三大系统。整个通信保障监控中主要分为接入适配层、处理层、应用层等。其中接入适配层,可以从各系统接入相关的配置数据、告警数据和性能数据,同时可以输入相应应急保障预案、应急保障物资、应急处理人员等与应急保障相关的人、财、物等信息,以及与各配套的活动、事件网元应急保障流程、可预知事件应急流程和突发事件应急流程等管理方案。
2.2、系统整体流程设计
经过多年的通信保障实践,监控系统建设构思与开发已初步完成,建立了面向用户的统一数据信息平台,为环境监控、快速响应、实时调配、故障处理等工作提供了有效地支撑,在通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通信保障实际需求,监控系统应从本地厂家设备通过访问HLR、MSS、MGW、LSTP、BSC等网元设备,采集性能、告警、配置数据(含实时数据、历史数据),通过相关业务逻辑处理、组织数据并存储于本地数据库,支持用户通过各类查询条件获取实时数据、历史分析数据报表,并支持对相关数据进行GIS可视化呈现。
该系统并可以向不同的网元设备发送操作指令,实现对局数据、性能数据(含原始KEY值数据)、配置数据的统一集中采集、存储、分析;通过使用者手工导入数据,实现对监控区域数据的统一集中存储、分析。在传统报表、图表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增强数据的丰富可视化表现功能(包括网络拓扑图、GIS地图等),为网络优化、网络维、保障响应等工作人员及相关管理者提供提高效率、视野拓展、价值发掘的数据支撑。
系统在无线资源分析上,综合分析频率、载频、信道、基础地理信息等资源配置数据与小区话务量、TCH拥塞、SDCCH拥塞等性能数据以及告警、投诉、工单等数据,支持网络维护、网络优化、网络规划等不同角色的用户根据不同的角度观察数据分析结果。
2.3、监控系统的实现
整个监控系统在不同场景下基本都含有相同事项,事件列表、概况监控、区域监控详情视图、短信功能、输出报告等,但其中不同的在于突发事件提示通知、突发事件配置、应急通信调度。
使用者可以使用综合监控系统时通过通知消息获取监控提醒。
在根据事件配置完成后,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在当前制定使用用户的页面弹出相应的时间提示信息。进入详情后,可以呈现针对本事件监控视图突发事件监控主界面。但是根据操作者的权限,根据不同需求,对各个场景的内容进行相应限制,用户根据各自的权限查看的数据显示不同。
3、结尾
通信保障监控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系统全部功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建成,需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进行规划建设方案,以功能递进的方式进行逐步建设,另外,需要注意如下两点:一是系统建设与管理制度应配套出台,在建设应急保障系统时,应出台与之配套的IT系统使用和建设规程、系统维护办法,只有充分调动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责任落实到人,才能保障在建设系统时数据的准确。二是应急预案关联性应小心设置和及时变动。在系统实际使用过程中,应急预案的管理是个庞杂的工作,不但关系到具体的应急预案的文档内容,而且关系到应急预案处理流程中各个监控点的设置,监控告警和性能指标监控集合的设置,当流程复杂时,定义的过程也相对复杂,如果定义不当,在应急保障事件发生时,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应急处理措施的及时采取。
【参考文献】
[1]《应急通信新技术与系统应用》张雪丽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2] 《无线网络与移动通信的资源、移动与安全管理》张彦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安全》朱红儒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移动通信;保障网络;监控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除自然灾害之外,屡屡发生的矿难、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事件等事故灾难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非典、禽流感、H1N1流感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恐慌,藏独、台独、东突、昆明公交车爆炸案、国际反华恐怖主义、涉外突发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对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抗击各类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可靠的应急通信保障在迅速掌握灾情、抢救更多生命、避免更多损失、赢得救灾时间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应急通信系统不仅准确、迅速地收集、处理、分析、传递了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更在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以及灾后重建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下内容将对移动通信保障网络监控系统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供参考。
2、移动通信保障网络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为了满足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发展,提供移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的反应速度,提出了建设“综合监控系统”的需求。它是網络保障监控、指挥、调度、日常任务安排的主要手段,是电子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保障部门均可以根据本系统完成日程任务的指挥、调度、管理,实现工作电子化、流程化。
2.1、系统方案介绍
在移动的综合监控系统中,整个监控系统涉及场景监控系统、灾情场景监控系统、重大活动场景监控系统和突发事件场景监控系统等组成。根据每个模块实现的功能,涉及通信保障主要为灾情场景监控系统、重大活动场景监控系统和突发事件场景监控系统三大系统。整个通信保障监控中主要分为接入适配层、处理层、应用层等。其中接入适配层,可以从各系统接入相关的配置数据、告警数据和性能数据,同时可以输入相应应急保障预案、应急保障物资、应急处理人员等与应急保障相关的人、财、物等信息,以及与各配套的活动、事件网元应急保障流程、可预知事件应急流程和突发事件应急流程等管理方案。
2.2、系统整体流程设计
经过多年的通信保障实践,监控系统建设构思与开发已初步完成,建立了面向用户的统一数据信息平台,为环境监控、快速响应、实时调配、故障处理等工作提供了有效地支撑,在通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通信保障实际需求,监控系统应从本地厂家设备通过访问HLR、MSS、MGW、LSTP、BSC等网元设备,采集性能、告警、配置数据(含实时数据、历史数据),通过相关业务逻辑处理、组织数据并存储于本地数据库,支持用户通过各类查询条件获取实时数据、历史分析数据报表,并支持对相关数据进行GIS可视化呈现。
该系统并可以向不同的网元设备发送操作指令,实现对局数据、性能数据(含原始KEY值数据)、配置数据的统一集中采集、存储、分析;通过使用者手工导入数据,实现对监控区域数据的统一集中存储、分析。在传统报表、图表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增强数据的丰富可视化表现功能(包括网络拓扑图、GIS地图等),为网络优化、网络维、保障响应等工作人员及相关管理者提供提高效率、视野拓展、价值发掘的数据支撑。
系统在无线资源分析上,综合分析频率、载频、信道、基础地理信息等资源配置数据与小区话务量、TCH拥塞、SDCCH拥塞等性能数据以及告警、投诉、工单等数据,支持网络维护、网络优化、网络规划等不同角色的用户根据不同的角度观察数据分析结果。
2.3、监控系统的实现
整个监控系统在不同场景下基本都含有相同事项,事件列表、概况监控、区域监控详情视图、短信功能、输出报告等,但其中不同的在于突发事件提示通知、突发事件配置、应急通信调度。
使用者可以使用综合监控系统时通过通知消息获取监控提醒。
在根据事件配置完成后,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在当前制定使用用户的页面弹出相应的时间提示信息。进入详情后,可以呈现针对本事件监控视图突发事件监控主界面。但是根据操作者的权限,根据不同需求,对各个场景的内容进行相应限制,用户根据各自的权限查看的数据显示不同。
3、结尾
通信保障监控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系统全部功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建成,需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进行规划建设方案,以功能递进的方式进行逐步建设,另外,需要注意如下两点:一是系统建设与管理制度应配套出台,在建设应急保障系统时,应出台与之配套的IT系统使用和建设规程、系统维护办法,只有充分调动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责任落实到人,才能保障在建设系统时数据的准确。二是应急预案关联性应小心设置和及时变动。在系统实际使用过程中,应急预案的管理是个庞杂的工作,不但关系到具体的应急预案的文档内容,而且关系到应急预案处理流程中各个监控点的设置,监控告警和性能指标监控集合的设置,当流程复杂时,定义的过程也相对复杂,如果定义不当,在应急保障事件发生时,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应急处理措施的及时采取。
【参考文献】
[1]《应急通信新技术与系统应用》张雪丽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2] 《无线网络与移动通信的资源、移动与安全管理》张彦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安全》朱红儒等,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