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主题内涵
新课标中,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的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在总目标中也特别强调了科学探究,并指出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科学观念与能力的最关键途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对科学探究的具体设计力求突出科学素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所喜爱,并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发。因此,怎样在化学课堂中更好的处理好“知识点的落实”与“充分运用探究手段”的关系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化学总体教学目标的基本前提。
二、案例描述
《氯气》是苏教版化学必修I专题2的内容。氯气与水的反应,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如何用探究的形式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也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价值所在。我做了三次教学尝试,理念不同,方法不同,效果各异。
第一种教法:
(l)思考:氯气能否溶于水?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请设计实验来对这一性质进行探究。
(2)因为问题较空泛,学生较难着手讨论。对于氯气的水溶性,学生作如下实验设计。方法一:将少量水滴入装有氯气的试管内,看颜色有无变淡;方法二:将一支充满氯气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看看试管中液面有无上升。
(3)对于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因为学生对这个反应没有概念,因此无从下手,讨论很难展开。最后个别学生受书上潮湿氯气漂白实验的启发,提出这个实验。
(4)教师做了氯水的漂白性实验后,推测出结论:氯气与水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并且这种物质有漂白性。从而引出了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接着根据化学方程式让学生总结氯水的其它性质。
第二种教法:
(1)对氯气的水溶性经过讨论后,学生总结出上述几种方案,马上通过实验验证。
(2)实验验证后,指出氯气溶于水后的溶液叫氯水。给学生三种药品:新制氯水,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请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氯水中的可能成分。
(3)学生四人一组实验:将氯水分别与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发现硝酸银中产生白色沉淀,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总结出氯水中有Cl-和H+还有漂白性。
(4)教师再提问:漂白性是氯气特有的性质,还是别的物质也有的性质?怎么证明?
(5)学生想到将红纸条分别放入干燥氯气中和氯水中,将这两个实验作比较就可得出结论。
第三种教法:
(1)教师提问:氯气与水有无反应?如果有反应,可以得出结论——氯气可以溶于水。
(2)教师指出:我们暂时假设氯气与水的混合物叫氯水。现在利用现有试剂:镁条、NaHCO3(aq)、AgNO3(aq)、HN03(aq)、红纸、pH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氯水。通过实验验证推测。
(3)学生四人一组相互合作设计实验推测成分,并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然后将实验过程记录在《学生实验报告》上,填写内容包括:实验内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和解释三部分。最后由学生发言,得出结论——氯气与水有反应,并且产生了C1-和H+,有个别组的学生提出氯水还可能有漂白性,因为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4)教师将红纸打湿一小部分后放入氯气中,证明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且氯水具有漂白性,再结合前面的结论,总结出氯水具有酸性。
三、案例分析
第一种教法具有探究的目标,也初步进行了一定的探究,但没有为探究的深入培植肥沃的土壤,也忽视了学生的能力限制,因此使得探究的过程中途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最后还是照本宣科,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第二种教法已初步形成了探究的理念,给了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且亲自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局限性在于:①问题探究过于简单化、具体化,没有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思考空间,学生一般都能轻而易举得出结论。②实验设计上存在不严密性,比如只给出硝酸银,却没有给出对应的稀硝酸,这些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及思维的严谨性都不是很有帮助。第三种教法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思考空间,而且还在实验操作中强调了观察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较有利于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较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
把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活动作比较: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关心教学流程的程式化、细节化,有时为了赶进度,不惜牺牲学生领会、理解教学内容的时间,从而以教师对教材、教案的认知过程代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使“双边活动”变成了“单项传递”,丧失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应有的情感性。新课程强调把“思考还给学生”,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交往、互动,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从而经过丰富、生动的思考探索过程,通过感受、领悟而获得积极的情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师生双方达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学生思考、体验这些心理过程,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衡量人的发展的最深层的指标,使教学过程从一种简单的传输、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成为一种伴随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和获得的同时,也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体验过程。
为了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觉得教师要尽快转变自己的“意识”,虽然要立足于教材,但也要避免照本宣科,而要将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媒介之一,要从“施工图纸”式的教案向“探究”式的教学设计转变,要从知识性的备课向发展性的教学设计转变。比如在实验教学中,可将实验“观看”改为实验“观察”,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演示性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课内实验改为课外实验,封闭的实验室管理改为开放式管理,变实验知识为实践能力等多种教学处理方法。
四、问题的争议
第一,传统教学是否真的应该摈弃?但传统教学确实有优点:课堂知识点容量大,可以缓和化学课时紧张的特点。
第二,新课程改革是否适合于所有学校、所有教师和所有学生?会不会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整体氛围,探究性的课堂在时间方面和对学生的课堂驾驭方面会较难掌握,从而影响知识点的落实?
第三,如何把握“探究程度”与“知识点落实”两全齐美的度?教师引导探究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第四,化学学科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感染熏陶”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第五,如何恰到好处的指导学生实验,使他们既不会由于讲解太泛而无从下手,也不会由于讲解太细而产生预习的惰性?
五、反思与讨论
《氯气》教学设计思路:利用一些图片联系卤素与生活联系引入卤素。根据学习一族元素性质的方法代表找到氯元素。教学改革是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质疑,探索新的教学策略方案,以便更适合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课的设计试图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在探讨过程中逐步形成方案,学生的角色转变为探索者、设计者,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训练思维、锻炼能力,更重要的是改变学习方法和习惯,实现快乐、高效地学习。
知识本身简单,要在学生脑海里留下印象,提高学生课堂效率,调动每一位学生都进入状态是关键。必须把班主任工作与化学教学分开,尽最大的努力抓住每一位同学的注意力,课前课上不批评,多抽查,多过问,更不要当众批评!
新课标中,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的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在总目标中也特别强调了科学探究,并指出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科学观念与能力的最关键途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对科学探究的具体设计力求突出科学素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所喜爱,并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发。因此,怎样在化学课堂中更好的处理好“知识点的落实”与“充分运用探究手段”的关系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化学总体教学目标的基本前提。
二、案例描述
《氯气》是苏教版化学必修I专题2的内容。氯气与水的反应,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如何用探究的形式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也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价值所在。我做了三次教学尝试,理念不同,方法不同,效果各异。
第一种教法:
(l)思考:氯气能否溶于水?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请设计实验来对这一性质进行探究。
(2)因为问题较空泛,学生较难着手讨论。对于氯气的水溶性,学生作如下实验设计。方法一:将少量水滴入装有氯气的试管内,看颜色有无变淡;方法二:将一支充满氯气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看看试管中液面有无上升。
(3)对于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因为学生对这个反应没有概念,因此无从下手,讨论很难展开。最后个别学生受书上潮湿氯气漂白实验的启发,提出这个实验。
(4)教师做了氯水的漂白性实验后,推测出结论:氯气与水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并且这种物质有漂白性。从而引出了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接着根据化学方程式让学生总结氯水的其它性质。
第二种教法:
(1)对氯气的水溶性经过讨论后,学生总结出上述几种方案,马上通过实验验证。
(2)实验验证后,指出氯气溶于水后的溶液叫氯水。给学生三种药品:新制氯水,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请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氯水中的可能成分。
(3)学生四人一组实验:将氯水分别与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发现硝酸银中产生白色沉淀,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总结出氯水中有Cl-和H+还有漂白性。
(4)教师再提问:漂白性是氯气特有的性质,还是别的物质也有的性质?怎么证明?
(5)学生想到将红纸条分别放入干燥氯气中和氯水中,将这两个实验作比较就可得出结论。
第三种教法:
(1)教师提问:氯气与水有无反应?如果有反应,可以得出结论——氯气可以溶于水。
(2)教师指出:我们暂时假设氯气与水的混合物叫氯水。现在利用现有试剂:镁条、NaHCO3(aq)、AgNO3(aq)、HN03(aq)、红纸、pH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氯水。通过实验验证推测。
(3)学生四人一组相互合作设计实验推测成分,并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然后将实验过程记录在《学生实验报告》上,填写内容包括:实验内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和解释三部分。最后由学生发言,得出结论——氯气与水有反应,并且产生了C1-和H+,有个别组的学生提出氯水还可能有漂白性,因为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4)教师将红纸打湿一小部分后放入氯气中,证明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且氯水具有漂白性,再结合前面的结论,总结出氯水具有酸性。
三、案例分析
第一种教法具有探究的目标,也初步进行了一定的探究,但没有为探究的深入培植肥沃的土壤,也忽视了学生的能力限制,因此使得探究的过程中途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最后还是照本宣科,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第二种教法已初步形成了探究的理念,给了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且亲自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局限性在于:①问题探究过于简单化、具体化,没有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思考空间,学生一般都能轻而易举得出结论。②实验设计上存在不严密性,比如只给出硝酸银,却没有给出对应的稀硝酸,这些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及思维的严谨性都不是很有帮助。第三种教法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思考空间,而且还在实验操作中强调了观察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较有利于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较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
把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活动作比较: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关心教学流程的程式化、细节化,有时为了赶进度,不惜牺牲学生领会、理解教学内容的时间,从而以教师对教材、教案的认知过程代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使“双边活动”变成了“单项传递”,丧失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应有的情感性。新课程强调把“思考还给学生”,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交往、互动,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从而经过丰富、生动的思考探索过程,通过感受、领悟而获得积极的情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师生双方达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学生思考、体验这些心理过程,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衡量人的发展的最深层的指标,使教学过程从一种简单的传输、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成为一种伴随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和获得的同时,也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体验过程。
为了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觉得教师要尽快转变自己的“意识”,虽然要立足于教材,但也要避免照本宣科,而要将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媒介之一,要从“施工图纸”式的教案向“探究”式的教学设计转变,要从知识性的备课向发展性的教学设计转变。比如在实验教学中,可将实验“观看”改为实验“观察”,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演示性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课内实验改为课外实验,封闭的实验室管理改为开放式管理,变实验知识为实践能力等多种教学处理方法。
四、问题的争议
第一,传统教学是否真的应该摈弃?但传统教学确实有优点:课堂知识点容量大,可以缓和化学课时紧张的特点。
第二,新课程改革是否适合于所有学校、所有教师和所有学生?会不会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整体氛围,探究性的课堂在时间方面和对学生的课堂驾驭方面会较难掌握,从而影响知识点的落实?
第三,如何把握“探究程度”与“知识点落实”两全齐美的度?教师引导探究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第四,化学学科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感染熏陶”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第五,如何恰到好处的指导学生实验,使他们既不会由于讲解太泛而无从下手,也不会由于讲解太细而产生预习的惰性?
五、反思与讨论
《氯气》教学设计思路:利用一些图片联系卤素与生活联系引入卤素。根据学习一族元素性质的方法代表找到氯元素。教学改革是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质疑,探索新的教学策略方案,以便更适合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课的设计试图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在探讨过程中逐步形成方案,学生的角色转变为探索者、设计者,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训练思维、锻炼能力,更重要的是改变学习方法和习惯,实现快乐、高效地学习。
知识本身简单,要在学生脑海里留下印象,提高学生课堂效率,调动每一位学生都进入状态是关键。必须把班主任工作与化学教学分开,尽最大的努力抓住每一位同学的注意力,课前课上不批评,多抽查,多过问,更不要当众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