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改革
记者:与广东、浙江等兄弟省市相比,山东民营经济活力依然不足,在“十三五”微观经济体制改革中,山东将如何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杨占辉:山东民营经济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横向比较确有差距,归因还是改革创新相对滞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用“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与“获得感”三个关键词,给民营企业吃下发展定心丸。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坚持发展导向、问题导向,在改革创新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上作好“三篇”文章。一是围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做文章。着力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二是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文章。引导民营企业高效配置生产端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文章。重点为民营企业解决好融资、市场准入、公共服务体系配套、利用产权市场组合民间资本、减负降成本等关键问题。这些文章做好了,“十三五”时期,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结构层次、质量水平将跨上新台阶,竞争发展活力必将迸发出来。
记者:现代财税体系的改革能够为实体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方面的利好?大家颇为关心的是我省财税体制改革进展如何推进?
杨占辉: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产生正向激励,其作用是多方面的、无可替代的,十分巨大的。从宏观层次看,科学的财税体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公平竞争等等;从中微观层次看,科学的财税体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扶持战略新兴产业崛起、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等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摆到了突出位置,我省这项改革扎实有序推进,2014年10月已经制定形成《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意见》,随后,又陆续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7个配套文件,是财政制度建设和财政改革的最新成果,为全面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奠定了制度基础。目前,我省财税领域的一些改革已取得重要成果,走在了全国前列。可以预见,伴随“十三五”时期财税体制改革的扎实向前,必将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财税环境。
记者:地方金融改革创新是山东改革的亮点,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现场,郭树清省长特别提到山东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在这一方面,山东取得了怎样的突出成绩,未来地方金融改革的方向将在哪里?
杨占辉:我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银行化改革做得比较成功,通过积极探索、不断尝试,在不良贷款清收处置、股金募集、置换资产和房产处置变现等关键改革环节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2015年底,全省62家未改制农信社全部达到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标准。也可以说,这一改革是山东省金融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金融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在服务业中的比重连年提升,特别是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目前,中央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地方金融改革正面临重要机遇。
山东立足较好的基础、较高的起点,未来金融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研究制定山东省金融业发展条例、建立并不断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建设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和青岛财富管理中心、积极推进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和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建设等。这些在我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都作出谋划、提出了要求,需要认真扎实贯彻落实。
记者: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此,山东“十三五”期间的供给侧改革重点集中在哪些领域?有哪些预定措施推进这一改革?
杨占辉:“十三五”期间,我省这方面的具体措施比较多,从政策功能视角看,主要三类:一是鼓励扶持类措施。主要是通过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等,激励和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不断加强管理、有效降低成本等,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二是限制约束类措施。对过剩产能、落后产品、饱和行业投资、重复建设项目等,实施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加以约束,控制一般化新进,淘汰原有落后,从源头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三是兜底保障类措施。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关停并转、产能减少等带来的员工安置、利益调整、债务风险等棘手情况,发挥政府保障功能,明确具体“兜底措施”,努力为实现供给侧改革目标创造好的保障环境。
记者:目前房地产业已进入一个关键发展时期,发展条件、供应方式、市场需求、国家政策等发生重要变化,我省将有哪些举措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杨占辉: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而且关系民生,我省“十三五”时期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主要聚焦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上。针对目前我省商品房库存偏高,龙头企业实力弱、资本运营能力差,居住地产比重偏大,工业、物流、养老、旅游等跨界地产比重偏低等现实情况。今后,全省将加快转变房地产供应和消费模式,实行供需双向调节,增加有效供给,满足市场需求,努力消化库存商品房;加快转变住房建造模式,坚持节能、绿色、集约等取向,推进技术应用集成,促进建筑(住宅)产业现代化;加快转变房地产企业发展模式,着力培育大型房地产企业集团,推动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企业战略协作,积极组建住宅产业联盟,增强自身实力和影响带动力。同时,强化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依法查处扰乱市场秩序、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记者:与广东、浙江等兄弟省市相比,山东民营经济活力依然不足,在“十三五”微观经济体制改革中,山东将如何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杨占辉:山东民营经济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横向比较确有差距,归因还是改革创新相对滞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用“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与“获得感”三个关键词,给民营企业吃下发展定心丸。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坚持发展导向、问题导向,在改革创新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上作好“三篇”文章。一是围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做文章。着力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二是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文章。引导民营企业高效配置生产端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文章。重点为民营企业解决好融资、市场准入、公共服务体系配套、利用产权市场组合民间资本、减负降成本等关键问题。这些文章做好了,“十三五”时期,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结构层次、质量水平将跨上新台阶,竞争发展活力必将迸发出来。
记者:现代财税体系的改革能够为实体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方面的利好?大家颇为关心的是我省财税体制改革进展如何推进?
杨占辉: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产生正向激励,其作用是多方面的、无可替代的,十分巨大的。从宏观层次看,科学的财税体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公平竞争等等;从中微观层次看,科学的财税体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扶持战略新兴产业崛起、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等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摆到了突出位置,我省这项改革扎实有序推进,2014年10月已经制定形成《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意见》,随后,又陆续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7个配套文件,是财政制度建设和财政改革的最新成果,为全面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奠定了制度基础。目前,我省财税领域的一些改革已取得重要成果,走在了全国前列。可以预见,伴随“十三五”时期财税体制改革的扎实向前,必将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财税环境。
记者:地方金融改革创新是山东改革的亮点,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现场,郭树清省长特别提到山东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在这一方面,山东取得了怎样的突出成绩,未来地方金融改革的方向将在哪里?
杨占辉:我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银行化改革做得比较成功,通过积极探索、不断尝试,在不良贷款清收处置、股金募集、置换资产和房产处置变现等关键改革环节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2015年底,全省62家未改制农信社全部达到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标准。也可以说,这一改革是山东省金融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金融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在服务业中的比重连年提升,特别是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目前,中央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地方金融改革正面临重要机遇。
山东立足较好的基础、较高的起点,未来金融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研究制定山东省金融业发展条例、建立并不断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建设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和青岛财富管理中心、积极推进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和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建设等。这些在我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都作出谋划、提出了要求,需要认真扎实贯彻落实。
记者: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此,山东“十三五”期间的供给侧改革重点集中在哪些领域?有哪些预定措施推进这一改革?
杨占辉:“十三五”期间,我省这方面的具体措施比较多,从政策功能视角看,主要三类:一是鼓励扶持类措施。主要是通过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等,激励和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不断加强管理、有效降低成本等,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二是限制约束类措施。对过剩产能、落后产品、饱和行业投资、重复建设项目等,实施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加以约束,控制一般化新进,淘汰原有落后,从源头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三是兜底保障类措施。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关停并转、产能减少等带来的员工安置、利益调整、债务风险等棘手情况,发挥政府保障功能,明确具体“兜底措施”,努力为实现供给侧改革目标创造好的保障环境。
记者:目前房地产业已进入一个关键发展时期,发展条件、供应方式、市场需求、国家政策等发生重要变化,我省将有哪些举措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杨占辉: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而且关系民生,我省“十三五”时期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主要聚焦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上。针对目前我省商品房库存偏高,龙头企业实力弱、资本运营能力差,居住地产比重偏大,工业、物流、养老、旅游等跨界地产比重偏低等现实情况。今后,全省将加快转变房地产供应和消费模式,实行供需双向调节,增加有效供给,满足市场需求,努力消化库存商品房;加快转变住房建造模式,坚持节能、绿色、集约等取向,推进技术应用集成,促进建筑(住宅)产业现代化;加快转变房地产企业发展模式,着力培育大型房地产企业集团,推动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企业战略协作,积极组建住宅产业联盟,增强自身实力和影响带动力。同时,强化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依法查处扰乱市场秩序、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