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美姐说在自己传承与保护缂丝艺术的过程中,受田亦军先生的影响很大,“大家有所不知,他们夫妇二人平日的生活非常俭朴,多年来不惜将所有的财力投入到对文化遗产的收藏和保护中,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打动了我。我非常敬佩田老师,就做了件缂丝衣服作为对田老师收藏缂丝的回报。”
“这是我穿过的最贵的衣服!”田亦军随即笑着回答。
田亦军和曹美姐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他们一位是古代缂丝艺术品收藏大家,一位是当代缂丝工艺美术大师,多年来共同致力于推广缂丝文化,使祖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被更多人了解和传承。
收藏家田亦军先生过去长期从事外交、外事、侨务和民间对外友好工作,因工作的关系,他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常出国到国外进行广泛交流,出访的国家和地区比较多。
“第一次接触缂丝是在参观国外的博物馆时,偶然发现有中国的古代缂丝艺术品,那时我对缂丝没有太深的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只是把它当成一种纺织品、织绣品去看待,但是冥冥之中觉得缂丝很奇特。”那个时候田亦军也在做收藏,但从未触摸过缂丝。“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末,一次在日本访问时逛旧书店,发现一本日本20世纪30年代用中国缂丝艺术品举办展览的旧画册。看过之后发现很有意思,书中反映的是古老的缂丝文化和精湛技艺。我想在战争年代日本人还把中国的艺术品收集起来进行展览,肯定是有原因的。这也激发了我对这门古老艺术的求知、探索的欲望。”田亦军回忆道。 他通过多方的了解、收集和鉴藏,认识和感悟到缂丝悠久的历史与收藏价值。
当问道:“为什么缂丝很神秘,大家都不知道呢?”田亦军说:“虽然缂丝工艺简单,但技艺繁复,投入成本太大,且费时费力费工,一般人根本做不起,过去一直被皇家垄断,民间极少能见到。”
在田亦军看来,我们所说的大国工匠精神在缂丝这门技艺中也得到充分體现。一副缂丝作品能把工匠的很多奇思妙想转换成具体的实物。“我们讲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中国历史,拿什么来讲?一定要用实物来讲,而缂丝就是最能代表我们民族的、代表我们文化最高端精美的实物之一。通过它能够真正让人们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 能收藏到这么多如此珍贵的缂丝艺术品,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份遗产,让他感到非常自豪。
不仅仅是收藏与鉴赏古代艺术品,田亦军还有着强烈的热爱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至臻情怀,有着将之保护与传承的自觉与担当。2015年,田亦军和夫人王珏将收藏明清时期寺观壁画全部捐献给山西博物院,经文物专家修复拼整达44幅,这一举动让壁画这一人类历史中绚丽多彩的文化遗产登上了更加宏大的艺术殿堂。
捐献壁画对田亦军来说,是有历史情怀的。他的父亲田怀宝(原雁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在1942年初春,曾和他的战友们在抢救保护中华文化至宝——《赵城金藏》时做出过奉献。
“抢救和保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上多少仁人志士的历史使命,也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才会绵绵不息,代代相承,傲立于世界之林。”捐献宝贵的壁画对田亦军来说是对先辈们最好的纪念,也是作为一个革命后代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一名缂丝技艺传承人,曹美姐同样担负着艰巨的传承使命。
20世纪50年代出生在苏州郊外的曹美姐自幼习女红,从小练就刺绣功底。凭着对缂丝艺术的喜爱,经过30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不断拼搏,她成长为了事业成功的女企业家和缂丝技艺传承人。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曹美姐承古创新,锲而不舍,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获奖。
2010年,曹美姐的缂丝作品《贵妃醉酒》获得了国际组织颁发的DEVNET金奖。这是中国缂丝史上第一幅以油画人物为题材,运用古老的传统技艺完美表现的大型作品,书写了一个东西方艺术结合的新篇章。曹美姐认为这幅作品代表中国的国粹,因为它是京剧和缂丝两种国粹文化的结合。
曹美姐说,《贵妃醉酒》是她和工艺师共9人用了4年时间才完成的,其中的配色就有3 000多种。作品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出时非常轰动,现在已经没有能力再做第二件。当时一个外国人出2 000万元人民币收购,曹美姐果断拒绝。
问及原因,曹美姐回答道:“历史上曾有缂丝名家的作品以1 3000美元(约合87 222元人民币)被外国人买走,后来江苏省政府花了40 000美元(约合268 376元人民币)才收购回来。《贵妃醉酒》获得金奖百年难遇,如果我2 000万元卖出去,苏州政府要收回来,需花多少钱?我是中国人,我和田亦军先生一样有一颗爱国的心。”曹美姐希望这幅作品最好的归宿是博物馆,梦想将来可以有中国的缂丝艺术博物馆。
在传承缂丝技艺的过程中,曹美姐与时代接轨,从未停止过对缂丝艺术的创新与研究。
2008年,神舟七号上天遨游太空,随同一起上天的两面色彩鲜艳的缂丝锦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旗就是出自曹美姐之手,可见缂丝艺术品之罕有珍贵。
曹美姐说她当时选择这个行业根本没有想到国家如今会如此重视。“我肩负着很重要的使命,怎么样传承缂丝文化和缂丝工艺?有些非遗只能欣赏,但缂丝的实用性很强。古代皇帝穿的龙袍和皇后的凤袍最富丽华美的都是缂丝织品。历史上我们曹家在杭州、苏州、南京都有织造府。
“我学艺的老师教导我,‘苏州的缂丝传承是断断续续的,宋代有沈子藩、朱克柔等缂丝名家,你要有使命感和责任心,将缂丝技艺传承下去。’目前我需要培养一批年轻学生,其实之前培养的人很多,但以往学生做几个月、半年就不做了,都说太难了!
“女儿大学毕业后被我从国外叫回来学习缂丝,跟了我15年。刚开始女儿不太情愿,因为织造工艺不能马上变现,我就对女儿说‘你只要吃饱饭就好了,不要太在乎钱!’”
谈到缂丝传承的现状时,曹美姐感到有些无奈。她说:“缂丝这门艺术人才奇缺,整个苏州的缂丝面临着断代,现在真正高级的缂丝工艺师越来越少。社会比较浮躁,年轻人没有耐心,沉不下心来做此工艺。”
未来,曹美姐希望通过缂丝艺术的推广活动,让更多有志于从事缂丝艺术的年轻人能够加入进来。
曹美姐,1957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缂丝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
1995年曹美姐成立了仁和织绣工艺品有限公司,其开发的缂丝礼品系列受到各地政府、外办、侨办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同时,为了缂丝事业后继有人她还积极投身于缂丝教育事业,与工艺美术学校合作,为学生们了解和学习缂丝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2005年,鑒于曹美姐对中国缂丝事业的不懈努力、对缂丝艺术作出的突出贡献以及对苏州地方传统工艺的保护和支持,曹美姐被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推选为理事。2016年,又被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缂丝专业委员会推选为副会长。
缂丝作品《长城》获2003年第五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传统艺术金奖;《柳鸭卢雁图》获2005年第七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传统艺术金奖;《山水》获2007年第九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百子图》获2011年第六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蒲塘秋艳图》《六堂玉锦鸡牡丹》获2012年第七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卷轴龙》获2012年中国丝绸协会全国丝绸创新产品金奖;《蒲塘秋艳图》获2013年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评选金桂奖。
“这是我穿过的最贵的衣服!”田亦军随即笑着回答。
田亦军和曹美姐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他们一位是古代缂丝艺术品收藏大家,一位是当代缂丝工艺美术大师,多年来共同致力于推广缂丝文化,使祖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被更多人了解和传承。
收藏家的艺术情怀
收藏家田亦军先生过去长期从事外交、外事、侨务和民间对外友好工作,因工作的关系,他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常出国到国外进行广泛交流,出访的国家和地区比较多。
“第一次接触缂丝是在参观国外的博物馆时,偶然发现有中国的古代缂丝艺术品,那时我对缂丝没有太深的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只是把它当成一种纺织品、织绣品去看待,但是冥冥之中觉得缂丝很奇特。”那个时候田亦军也在做收藏,但从未触摸过缂丝。“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末,一次在日本访问时逛旧书店,发现一本日本20世纪30年代用中国缂丝艺术品举办展览的旧画册。看过之后发现很有意思,书中反映的是古老的缂丝文化和精湛技艺。我想在战争年代日本人还把中国的艺术品收集起来进行展览,肯定是有原因的。这也激发了我对这门古老艺术的求知、探索的欲望。”田亦军回忆道。 他通过多方的了解、收集和鉴藏,认识和感悟到缂丝悠久的历史与收藏价值。
当问道:“为什么缂丝很神秘,大家都不知道呢?”田亦军说:“虽然缂丝工艺简单,但技艺繁复,投入成本太大,且费时费力费工,一般人根本做不起,过去一直被皇家垄断,民间极少能见到。”
在田亦军看来,我们所说的大国工匠精神在缂丝这门技艺中也得到充分體现。一副缂丝作品能把工匠的很多奇思妙想转换成具体的实物。“我们讲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中国历史,拿什么来讲?一定要用实物来讲,而缂丝就是最能代表我们民族的、代表我们文化最高端精美的实物之一。通过它能够真正让人们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 能收藏到这么多如此珍贵的缂丝艺术品,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份遗产,让他感到非常自豪。
不仅仅是收藏与鉴赏古代艺术品,田亦军还有着强烈的热爱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至臻情怀,有着将之保护与传承的自觉与担当。2015年,田亦军和夫人王珏将收藏明清时期寺观壁画全部捐献给山西博物院,经文物专家修复拼整达44幅,这一举动让壁画这一人类历史中绚丽多彩的文化遗产登上了更加宏大的艺术殿堂。
捐献壁画对田亦军来说,是有历史情怀的。他的父亲田怀宝(原雁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在1942年初春,曾和他的战友们在抢救保护中华文化至宝——《赵城金藏》时做出过奉献。
“抢救和保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上多少仁人志士的历史使命,也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才会绵绵不息,代代相承,傲立于世界之林。”捐献宝贵的壁画对田亦军来说是对先辈们最好的纪念,也是作为一个革命后代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缂丝艺人的传承使命
作为一名缂丝技艺传承人,曹美姐同样担负着艰巨的传承使命。
20世纪50年代出生在苏州郊外的曹美姐自幼习女红,从小练就刺绣功底。凭着对缂丝艺术的喜爱,经过30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不断拼搏,她成长为了事业成功的女企业家和缂丝技艺传承人。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曹美姐承古创新,锲而不舍,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获奖。
2010年,曹美姐的缂丝作品《贵妃醉酒》获得了国际组织颁发的DEVNET金奖。这是中国缂丝史上第一幅以油画人物为题材,运用古老的传统技艺完美表现的大型作品,书写了一个东西方艺术结合的新篇章。曹美姐认为这幅作品代表中国的国粹,因为它是京剧和缂丝两种国粹文化的结合。
曹美姐说,《贵妃醉酒》是她和工艺师共9人用了4年时间才完成的,其中的配色就有3 000多种。作品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出时非常轰动,现在已经没有能力再做第二件。当时一个外国人出2 000万元人民币收购,曹美姐果断拒绝。
问及原因,曹美姐回答道:“历史上曾有缂丝名家的作品以1 3000美元(约合87 222元人民币)被外国人买走,后来江苏省政府花了40 000美元(约合268 376元人民币)才收购回来。《贵妃醉酒》获得金奖百年难遇,如果我2 000万元卖出去,苏州政府要收回来,需花多少钱?我是中国人,我和田亦军先生一样有一颗爱国的心。”曹美姐希望这幅作品最好的归宿是博物馆,梦想将来可以有中国的缂丝艺术博物馆。
在传承缂丝技艺的过程中,曹美姐与时代接轨,从未停止过对缂丝艺术的创新与研究。
2008年,神舟七号上天遨游太空,随同一起上天的两面色彩鲜艳的缂丝锦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旗就是出自曹美姐之手,可见缂丝艺术品之罕有珍贵。
曹美姐说她当时选择这个行业根本没有想到国家如今会如此重视。“我肩负着很重要的使命,怎么样传承缂丝文化和缂丝工艺?有些非遗只能欣赏,但缂丝的实用性很强。古代皇帝穿的龙袍和皇后的凤袍最富丽华美的都是缂丝织品。历史上我们曹家在杭州、苏州、南京都有织造府。
“我学艺的老师教导我,‘苏州的缂丝传承是断断续续的,宋代有沈子藩、朱克柔等缂丝名家,你要有使命感和责任心,将缂丝技艺传承下去。’目前我需要培养一批年轻学生,其实之前培养的人很多,但以往学生做几个月、半年就不做了,都说太难了!
“女儿大学毕业后被我从国外叫回来学习缂丝,跟了我15年。刚开始女儿不太情愿,因为织造工艺不能马上变现,我就对女儿说‘你只要吃饱饭就好了,不要太在乎钱!’”
谈到缂丝传承的现状时,曹美姐感到有些无奈。她说:“缂丝这门艺术人才奇缺,整个苏州的缂丝面临着断代,现在真正高级的缂丝工艺师越来越少。社会比较浮躁,年轻人没有耐心,沉不下心来做此工艺。”
未来,曹美姐希望通过缂丝艺术的推广活动,让更多有志于从事缂丝艺术的年轻人能够加入进来。
传承人简介
曹美姐,1957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缂丝文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
1995年曹美姐成立了仁和织绣工艺品有限公司,其开发的缂丝礼品系列受到各地政府、外办、侨办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同时,为了缂丝事业后继有人她还积极投身于缂丝教育事业,与工艺美术学校合作,为学生们了解和学习缂丝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2005年,鑒于曹美姐对中国缂丝事业的不懈努力、对缂丝艺术作出的突出贡献以及对苏州地方传统工艺的保护和支持,曹美姐被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推选为理事。2016年,又被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缂丝专业委员会推选为副会长。
缂丝作品《长城》获2003年第五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传统艺术金奖;《柳鸭卢雁图》获2005年第七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传统艺术金奖;《山水》获2007年第九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百子图》获2011年第六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蒲塘秋艳图》《六堂玉锦鸡牡丹》获2012年第七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卷轴龙》获2012年中国丝绸协会全国丝绸创新产品金奖;《蒲塘秋艳图》获2013年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评选金桂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