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宋代,是王安石文章被“经典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在此期间,诸多选本对王安石文章艺术特质与经世致用精神的揭示,都为王安石文章经典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宋代 王安石 文章 经典化
一位作家是否能经受时间的考验,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历代的诗文选本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与批评阐释相比,选本的传播范围更广。一般而言,一个作家的作品,在历代选本中入选篇目越多,出现频率越高,说明这位作家被接受度就越高。宋代古文选本编纂者对王安石文的选取与评骘,进一步奠定了王安石文的经典地位。
宋代官刻、私刻、坊刻兴盛,刻书事业发达,加之受科举制的影响以及中唐以来,通过文风、文体及文学语言的革新来恢复儒家经世传统的古文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在文以载道思想的倡导下,古文家们将更多精力倾注于古文选本的编写中。这些因素都促进了诗文选本在宋代的大量出现与传播。宋代诗文选本众多,从现存宋代古文选本中,我们选择其中十部具有代表性的选本作为考察文本,十部选本具体选王安石文情况可参见下表:
据统计,这十部代表性选本共选王安石文章206篇,所选篇幅虽然只占王安石全集的9%,但却在王安石文的传播与经典化进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些选本促进了王安石文经典品质的揭示与凝练,其贡献主要体现在艺术特质与明道致用精神的揭示。
一、对王安石文艺术特质的揭示
北宋时,对王安石文的评价,多以感性赞美为主,如欧阳修的“爱叹诵写,不胜其勤”a。从学理性角度看待王安石文,主要是从南宋古文选本开始的,尤以楼昉的《崇古文诀》为最,可以说王安石文艺术特质的挖掘,关键得益于楼昉。楼昉的《崇古文诀》刻于南宋宝庆三年(1227),选先秦至南宋共47位作家199篇文章,所选文章涉及书、序、论、说等三十种文体,包含简洁、矫健、密质等风格,将历代优秀古文“类聚观之,不特可见各人自有法度,亦可以见各人自有工夫,此与亲承面命有何异哉?”b楼昉着重从文章艺术视角出发,旨在让读书人从优秀古文中习得作文之法。在此选文思想指导下,《崇古文诀》卷二十中选王安石文九篇,即《潭州新学诗并序》 《新田诗并序》《扬州龙兴十方讲院记》《桂州新城记》《信州兴造记》《读〈孟尝君传〉》《答韶州张殿丞书》《答段缝书》《明州新刻漏铭》。从九篇选文及其对王文的评价来看,楼昉十分重视对王文中简劲拗折与意味深长特质的揭示。
特质之一,简劲拗折。有“拗相公”之称的王安石,不仅为人、为政“拗”,为文更是如此。《崇古文诀》中,楼昉曾反复表达过对王安石文这一特质的赞赏,如其评价《读〈孟尝君传〉》:“转折有力,首尾无百余字,严劲紧束而宛转凡四五处,此笔力之绝。”c《潭州新学诗并序》一文“笔力高简,百来字中有多少回旋委折,真可谓以一当百者”d。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以“嗟乎”作叹,引出“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e的论断,这一转陡峭凌厉,直接否定了孟尝君能得士的说法。随后又一转指出孟尝君乃“鸡鸣狗盗之雄”f,其后再是一转驳斥孟尝君若得真士,“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g。终得出结论,真正的士是不会跟随孟尝君的。《读〈孟尝君传〉》全文不过八十八字,却跌宕起伏、回环曲折,展现了王安石冲破传统观念的胆量与气魄。
正如谢枋得的《文章轨范》虽只入选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这一篇文章,但对其艺术价值却给予了较高评价,谢氏评《读〈孟尝君传〉》:“此一转而笔力甚健”h,亦是对王文百折千回特征的揭示。
特质之二,意味深长。对文本抒发的情感有较多挖掘与评点的选本当属《崇古文诀》,如评张耒《书五代郭崇韬卷后》:“说尽古今固位吝权者之情状,思深计工,反成浅拙。此论极有理,意味深长,尽可索玩。”i楼昉评王安石的《桂州新城记》“法度森严,词意涵蓄”j,《信州兴造记》“意有发明,文有涵蓄,叙事有法,又其余事”! 1,评价《新田诗并序》一文更是“往复宛转,含无限意思,真文字之妙”! 2。《桂州新城记》与《信州兴造记》,分别描述了桂州城池的兴建以及洪水后信州州城的重建,更抒发了对桂州知府余靖文韬武略的赞美与晋陵知州张公爱民如子之贤行的感叹。楼昉正是捕捉到了王安石文所包含的“意”,這个“意”更是衡量文章创作有无法度的重要标准。
可以说,楼昉的《崇古文诀》在王安石文经典化进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无疑促进了后世对王安石文艺术特质的多角度挖掘,也更进一步拓宽了后世对王安石文经典品质的认识。
二、对王安石文明道致用精神的揭示
作为一位政治变革者,王安石有明确的文学思想,即“文贯乎道”,在他看来,文章应为政治服务,“尝为文者,礼教治政云尔”! 3,“治教政令,圣人之所谓文也”! 4,文应为“礼教治政”立言,务为有补于世。其所谓“道”,更是富国安民的孔孟之道,“惟道之在政事”! 5。正因如此,王安石的文章中,无论理财、人才、法制等政治思想,抑或文学、新学等思想,都蕴含了强烈的明道致用精神。而从宋代代表性选本所选的王安石文来看,选本较为一致地揭示了王安石文明道致用的特质。
唯一一部流传下来的北宋选本《圣宋文选》,作者不详,其选文全备程度虽不似南宋众多古文选本,但“用意严慎,当为能文之士所编”! 6。该选本所选王安石文共27篇,基本为关乎经术与政治的实用性较强的文章,如被称为变法宣言书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及解经论学的《礼乐论》《荀卿论》等,皆是王安石明道致用思想的体现。
《皇朝文鉴》是南宋理学家吕祖谦所编的诗文选本。归之于道,便是对吕祖谦有补于治道的选文思想的总结,对王安石文致用精神的接受,便本自吕祖谦有补于治道的选文原则。从熙宁变法角度而言,吕氏是反对王安石新法的,那些反映王安石变法思想的文章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上时政疏》等都不在选文之列,支持旧法、反对新法的态度,还可以从吕氏选司马光《与王介甫》而不选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之举中看到。然而政治上对新法的排斥,却没有影响吕祖谦对王文的偏爱与接受,《皇朝文鉴》是宋代所有选本中入选王文最多的选本,可谓众体皆备,所选111篇文章中以表、制诰类文体居多,占王安石选文半数以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王安石文济世致用精神的接受。因为在吕祖谦看来,经世致用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在思想上使其明义理,还要令士人懂得治国理政之法。
关键词:宋代 王安石 文章 经典化
一位作家是否能经受时间的考验,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历代的诗文选本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与批评阐释相比,选本的传播范围更广。一般而言,一个作家的作品,在历代选本中入选篇目越多,出现频率越高,说明这位作家被接受度就越高。宋代古文选本编纂者对王安石文的选取与评骘,进一步奠定了王安石文的经典地位。
宋代官刻、私刻、坊刻兴盛,刻书事业发达,加之受科举制的影响以及中唐以来,通过文风、文体及文学语言的革新来恢复儒家经世传统的古文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在文以载道思想的倡导下,古文家们将更多精力倾注于古文选本的编写中。这些因素都促进了诗文选本在宋代的大量出现与传播。宋代诗文选本众多,从现存宋代古文选本中,我们选择其中十部具有代表性的选本作为考察文本,十部选本具体选王安石文情况可参见下表:
据统计,这十部代表性选本共选王安石文章206篇,所选篇幅虽然只占王安石全集的9%,但却在王安石文的传播与经典化进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些选本促进了王安石文经典品质的揭示与凝练,其贡献主要体现在艺术特质与明道致用精神的揭示。
一、对王安石文艺术特质的揭示
北宋时,对王安石文的评价,多以感性赞美为主,如欧阳修的“爱叹诵写,不胜其勤”a。从学理性角度看待王安石文,主要是从南宋古文选本开始的,尤以楼昉的《崇古文诀》为最,可以说王安石文艺术特质的挖掘,关键得益于楼昉。楼昉的《崇古文诀》刻于南宋宝庆三年(1227),选先秦至南宋共47位作家199篇文章,所选文章涉及书、序、论、说等三十种文体,包含简洁、矫健、密质等风格,将历代优秀古文“类聚观之,不特可见各人自有法度,亦可以见各人自有工夫,此与亲承面命有何异哉?”b楼昉着重从文章艺术视角出发,旨在让读书人从优秀古文中习得作文之法。在此选文思想指导下,《崇古文诀》卷二十中选王安石文九篇,即《潭州新学诗并序》 《新田诗并序》《扬州龙兴十方讲院记》《桂州新城记》《信州兴造记》《读〈孟尝君传〉》《答韶州张殿丞书》《答段缝书》《明州新刻漏铭》。从九篇选文及其对王文的评价来看,楼昉十分重视对王文中简劲拗折与意味深长特质的揭示。
特质之一,简劲拗折。有“拗相公”之称的王安石,不仅为人、为政“拗”,为文更是如此。《崇古文诀》中,楼昉曾反复表达过对王安石文这一特质的赞赏,如其评价《读〈孟尝君传〉》:“转折有力,首尾无百余字,严劲紧束而宛转凡四五处,此笔力之绝。”c《潭州新学诗并序》一文“笔力高简,百来字中有多少回旋委折,真可谓以一当百者”d。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以“嗟乎”作叹,引出“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e的论断,这一转陡峭凌厉,直接否定了孟尝君能得士的说法。随后又一转指出孟尝君乃“鸡鸣狗盗之雄”f,其后再是一转驳斥孟尝君若得真士,“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g。终得出结论,真正的士是不会跟随孟尝君的。《读〈孟尝君传〉》全文不过八十八字,却跌宕起伏、回环曲折,展现了王安石冲破传统观念的胆量与气魄。
正如谢枋得的《文章轨范》虽只入选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这一篇文章,但对其艺术价值却给予了较高评价,谢氏评《读〈孟尝君传〉》:“此一转而笔力甚健”h,亦是对王文百折千回特征的揭示。
特质之二,意味深长。对文本抒发的情感有较多挖掘与评点的选本当属《崇古文诀》,如评张耒《书五代郭崇韬卷后》:“说尽古今固位吝权者之情状,思深计工,反成浅拙。此论极有理,意味深长,尽可索玩。”i楼昉评王安石的《桂州新城记》“法度森严,词意涵蓄”j,《信州兴造记》“意有发明,文有涵蓄,叙事有法,又其余事”! 1,评价《新田诗并序》一文更是“往复宛转,含无限意思,真文字之妙”! 2。《桂州新城记》与《信州兴造记》,分别描述了桂州城池的兴建以及洪水后信州州城的重建,更抒发了对桂州知府余靖文韬武略的赞美与晋陵知州张公爱民如子之贤行的感叹。楼昉正是捕捉到了王安石文所包含的“意”,這个“意”更是衡量文章创作有无法度的重要标准。
可以说,楼昉的《崇古文诀》在王安石文经典化进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无疑促进了后世对王安石文艺术特质的多角度挖掘,也更进一步拓宽了后世对王安石文经典品质的认识。
二、对王安石文明道致用精神的揭示
作为一位政治变革者,王安石有明确的文学思想,即“文贯乎道”,在他看来,文章应为政治服务,“尝为文者,礼教治政云尔”! 3,“治教政令,圣人之所谓文也”! 4,文应为“礼教治政”立言,务为有补于世。其所谓“道”,更是富国安民的孔孟之道,“惟道之在政事”! 5。正因如此,王安石的文章中,无论理财、人才、法制等政治思想,抑或文学、新学等思想,都蕴含了强烈的明道致用精神。而从宋代代表性选本所选的王安石文来看,选本较为一致地揭示了王安石文明道致用的特质。
唯一一部流传下来的北宋选本《圣宋文选》,作者不详,其选文全备程度虽不似南宋众多古文选本,但“用意严慎,当为能文之士所编”! 6。该选本所选王安石文共27篇,基本为关乎经术与政治的实用性较强的文章,如被称为变法宣言书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及解经论学的《礼乐论》《荀卿论》等,皆是王安石明道致用思想的体现。
《皇朝文鉴》是南宋理学家吕祖谦所编的诗文选本。归之于道,便是对吕祖谦有补于治道的选文思想的总结,对王安石文致用精神的接受,便本自吕祖谦有补于治道的选文原则。从熙宁变法角度而言,吕氏是反对王安石新法的,那些反映王安石变法思想的文章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上时政疏》等都不在选文之列,支持旧法、反对新法的态度,还可以从吕氏选司马光《与王介甫》而不选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之举中看到。然而政治上对新法的排斥,却没有影响吕祖谦对王文的偏爱与接受,《皇朝文鉴》是宋代所有选本中入选王文最多的选本,可谓众体皆备,所选111篇文章中以表、制诰类文体居多,占王安石选文半数以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王安石文济世致用精神的接受。因为在吕祖谦看来,经世致用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在思想上使其明义理,还要令士人懂得治国理政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