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更半夜了,还打电话来,要换场地,要加灯光,要加地毯,要加预算……每季都这样,专家们进入布展大厅,就如同打了鸡血。”“敲起锣来打起鼓,明天一早,开门迎客”……已是午夜时分,几个小时后,香港佳士得2016年春拍的预展就该揭幕了。工作一天的辛苦却很难从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女士身上寻觅到,此刻她正乐此不疲地推送着一条又一条有关预展和拍卖的微信。
2016年,对于香港佳士得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佳士得在亚洲整整深耕了30个春秋。其不仅助推了亚洲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引领了艺术收藏的潮流,更是成为一段文化记忆的见证者与记录者。“三十而立”,对于一家世界闻名的老牌拍卖企业而言,这一路走过的经历或许就是最为可贵的“立”之根本。
2016年,对于魏蔚个人来说,同样是一个有着纪念意义的年份—她全面负责佳士得亚洲区业务。这位被同行戏称为“空中飞人”的大忙人,在春拍即将敲响之际,与《中国收藏》杂志记者聊起了“香港佳士得的三十年”。
中国收藏:是什么吸引您选择在佳士得工作?
魏蔚:几年前,拍卖这个行业于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不过,几年下来我发现这份工作颇具诱惑力。首先,我很喜欢与这里的人一起工作。佳士得特有的文化就像粘合剂。我身边的秘书在佳士得工作了20多年,我的很多同事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与资历,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工作的激情,同时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这是尤为可贵的一点。
另一个吸引我的就是艺术品。佳士得举办的艺术品拍卖,仅门类就多达80余个,特别能满足我的好奇心,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给我惊喜。比如,以前我更多代表客户参与印象派拍卖,这次5月份在纽约,我又开始着眼于战后及当代艺术的拍卖。每天都会接触到新鲜事物,都会学习。这种与艺术品为伍,对我来说其乐无穷。
此外,我们的客户也深深吸引我。我所接触到的每位客户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工作之余,他们与我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对我的启发特别大。
人的生命中除了工作还有生活。在这样一个平台上我发现,其实生活中总有一部分是可以艺术的,佳士得替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生命之门。基于此,对我而言在佳士得工作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中国收藏:30年前,佳士得为何选择在香港举行拍卖?
魏蔚:其实30年前佳士得对亚洲知之甚少,当时最早进驻的亚洲地区是东京。那时中国内地还谈不上艺术品市场,在那个时代要进驻大中华地区,无论是繁华程度、自由港的便利还是语言沟通上,香港无疑是最合适的。
30年前,香港佳士得是以“一张桌子、两个人、一台电话”的方式开启的。第一场拍卖布展时,连英国总裁都要卷起袖子,亲自上阵。30年后,我们亚洲区员工从最初的3位到今天的300位,拍卖成交额从最初的179万美元到去年的60亿港元。人员涨了100倍,业绩涨了四百多倍。我相信无论是当年的创立者还是今天所有的员工,看到这种增长都会很骄傲的。
中国收藏:香港的拍卖向来被视为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这之中,香港佳士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影响力是如何做到的呢?
魏蔚:其实我个人倒没有特别强烈的“风向标”概念。一场拍卖,你要征集到特别好的拍品,同时又拍得特别好,那么它自然而然会成为一个标杆。这30年来,经过大家的努力,佳士得在香港拍出了一批创记录的拍品,破的记录越多,当然也会成为今后行业估价的标准。佳士得一向很注重创新,比如让大家熟识的夜拍、专场策划等,都是佳士得开创的。不断地创新和创记录——佳士得的“江湖地位”或许就是这么确立的。
事实上,我们在香港一直注重亚洲与西方艺术的结合。从某种程度上说,艺术是有国界之分的,但收藏却不应该有。“看得到,收得起,捂得住,卖得掉”这十二个字对我启发很大。所以我们就像是推开艺术之门的人,对于任何艺术都不排斥。不仅要让藏家看到佳士得拍场上推出的各式艺术品,而且也让他们能看到同行们所推出的,这是我们做拍卖的一种责任。这么做,藏家会很开心的,要知道,因为喜欢他们反而不会那么计较市场一时的涨跌。
我特别希望我们的每位中国藏家都能够享受跟欧美藏家一样的待遇,竭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看到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当然,佳士得也确实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我相信,不断地突破自身、突破市场,香港佳士得的未来会越来越国际化。
中国收藏:这30年,收藏家的结构、口味、兴趣点有什么变化吗?
魏蔚:刚进入这个领域的藏家,首先一定会选择自己特别喜欢的、有共鸣的藏品。从藏家的口味变化来看,现在的收藏主力集中在四五十岁,他们所接受的教育里有西方因子,因而会更偏油画、当代艺术等。但在20年前,大家的着眼点基本都是中国书画、写实主义油画等比较传统的门类。
另一个就是新老藏家交替的变化。一些老藏家没有放弃之前的收藏口味,同时又与时俱进,“染指”其他门类。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会有所变化的,近年来这一点是发展得比较快、表现也比较明显的变化。而新生代藏家在受父辈影响的基础上,会与自己所接受的西方教育相结合,反而构建了自己的兴趣点。近年来,抽象艺术与其他西方艺术门类正在亚洲区兴起,与藏家结构、口味等的变化不无关系。在我看来,这些年内地藏家群体一个典型变化就是中西融合。
中国收藏:您觉得现在做一场拍卖,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魏蔚:我认为最大的困难或者说挑战,就是拍品的征集与拍品的质量。不过,跟业务本身相比,在我看来最大的挑战却是人才。如何吸引人才、管理团队?如何把人用好、用准人,让每一位员工能开心工作?新老员工又该如何配合……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要培养一支优秀团队,一定要留住人心。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佳士得最强的还是团队,人才培养应当是可持续性发展的,毕竟做拍卖不是放烟花,拍完一场就算完事了,你应该具备一种可持续、可发展的管理理念。
今天,既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能用西方语言去传播的人太少了。记得我在亚洲区高管会上第一次提“大雅宝胡同”时,除了书画部的同事外,其他人全是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后来向伦敦汇报这个展览时,更是一脸茫然。最后只好用“大雅宝之于中国,好似印象派之于欧洲”的解释,让他们理解并全票通过。“大雅宝胡同”就这样登上了国际舞台。
要知道,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艺术品只有进入了西方,才会被对方更重视、更尊重。这种“走出去、引进来”,需要有更多能成为“桥梁”的人,这对未来中国艺术的“出海”绝对是件好事。
中国收藏:对于中国内地市场,佳士得未来会有更深层次地拓展吗?
魏蔚:在目前政策环境下,我觉得佳士得进驻内地不可能马上做得像香港这样。但也无需悲观,市场这么大,肯定有我们的生存空间。
对于佳士得来说,开拓内地市场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做好这个圈子,所以同行对我们而言是盟友,而非敌人。大家应该互相学习,一起携手开辟新的舞台,这样才利于中西方艺术品的交流,也才会把这个市场做大做强。
2016年,对于香港佳士得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佳士得在亚洲整整深耕了30个春秋。其不仅助推了亚洲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引领了艺术收藏的潮流,更是成为一段文化记忆的见证者与记录者。“三十而立”,对于一家世界闻名的老牌拍卖企业而言,这一路走过的经历或许就是最为可贵的“立”之根本。
2016年,对于魏蔚个人来说,同样是一个有着纪念意义的年份—她全面负责佳士得亚洲区业务。这位被同行戏称为“空中飞人”的大忙人,在春拍即将敲响之际,与《中国收藏》杂志记者聊起了“香港佳士得的三十年”。
中国收藏:是什么吸引您选择在佳士得工作?
魏蔚:几年前,拍卖这个行业于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不过,几年下来我发现这份工作颇具诱惑力。首先,我很喜欢与这里的人一起工作。佳士得特有的文化就像粘合剂。我身边的秘书在佳士得工作了20多年,我的很多同事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与资历,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工作的激情,同时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这是尤为可贵的一点。
另一个吸引我的就是艺术品。佳士得举办的艺术品拍卖,仅门类就多达80余个,特别能满足我的好奇心,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给我惊喜。比如,以前我更多代表客户参与印象派拍卖,这次5月份在纽约,我又开始着眼于战后及当代艺术的拍卖。每天都会接触到新鲜事物,都会学习。这种与艺术品为伍,对我来说其乐无穷。
此外,我们的客户也深深吸引我。我所接触到的每位客户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工作之余,他们与我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对我的启发特别大。
人的生命中除了工作还有生活。在这样一个平台上我发现,其实生活中总有一部分是可以艺术的,佳士得替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生命之门。基于此,对我而言在佳士得工作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中国收藏:30年前,佳士得为何选择在香港举行拍卖?
魏蔚:其实30年前佳士得对亚洲知之甚少,当时最早进驻的亚洲地区是东京。那时中国内地还谈不上艺术品市场,在那个时代要进驻大中华地区,无论是繁华程度、自由港的便利还是语言沟通上,香港无疑是最合适的。
30年前,香港佳士得是以“一张桌子、两个人、一台电话”的方式开启的。第一场拍卖布展时,连英国总裁都要卷起袖子,亲自上阵。30年后,我们亚洲区员工从最初的3位到今天的300位,拍卖成交额从最初的179万美元到去年的60亿港元。人员涨了100倍,业绩涨了四百多倍。我相信无论是当年的创立者还是今天所有的员工,看到这种增长都会很骄傲的。
中国收藏:香港的拍卖向来被视为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这之中,香港佳士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影响力是如何做到的呢?
魏蔚:其实我个人倒没有特别强烈的“风向标”概念。一场拍卖,你要征集到特别好的拍品,同时又拍得特别好,那么它自然而然会成为一个标杆。这30年来,经过大家的努力,佳士得在香港拍出了一批创记录的拍品,破的记录越多,当然也会成为今后行业估价的标准。佳士得一向很注重创新,比如让大家熟识的夜拍、专场策划等,都是佳士得开创的。不断地创新和创记录——佳士得的“江湖地位”或许就是这么确立的。
事实上,我们在香港一直注重亚洲与西方艺术的结合。从某种程度上说,艺术是有国界之分的,但收藏却不应该有。“看得到,收得起,捂得住,卖得掉”这十二个字对我启发很大。所以我们就像是推开艺术之门的人,对于任何艺术都不排斥。不仅要让藏家看到佳士得拍场上推出的各式艺术品,而且也让他们能看到同行们所推出的,这是我们做拍卖的一种责任。这么做,藏家会很开心的,要知道,因为喜欢他们反而不会那么计较市场一时的涨跌。
我特别希望我们的每位中国藏家都能够享受跟欧美藏家一样的待遇,竭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看到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当然,佳士得也确实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我相信,不断地突破自身、突破市场,香港佳士得的未来会越来越国际化。
中国收藏:这30年,收藏家的结构、口味、兴趣点有什么变化吗?
魏蔚:刚进入这个领域的藏家,首先一定会选择自己特别喜欢的、有共鸣的藏品。从藏家的口味变化来看,现在的收藏主力集中在四五十岁,他们所接受的教育里有西方因子,因而会更偏油画、当代艺术等。但在20年前,大家的着眼点基本都是中国书画、写实主义油画等比较传统的门类。
另一个就是新老藏家交替的变化。一些老藏家没有放弃之前的收藏口味,同时又与时俱进,“染指”其他门类。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会有所变化的,近年来这一点是发展得比较快、表现也比较明显的变化。而新生代藏家在受父辈影响的基础上,会与自己所接受的西方教育相结合,反而构建了自己的兴趣点。近年来,抽象艺术与其他西方艺术门类正在亚洲区兴起,与藏家结构、口味等的变化不无关系。在我看来,这些年内地藏家群体一个典型变化就是中西融合。
中国收藏:您觉得现在做一场拍卖,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魏蔚:我认为最大的困难或者说挑战,就是拍品的征集与拍品的质量。不过,跟业务本身相比,在我看来最大的挑战却是人才。如何吸引人才、管理团队?如何把人用好、用准人,让每一位员工能开心工作?新老员工又该如何配合……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要培养一支优秀团队,一定要留住人心。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佳士得最强的还是团队,人才培养应当是可持续性发展的,毕竟做拍卖不是放烟花,拍完一场就算完事了,你应该具备一种可持续、可发展的管理理念。
今天,既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能用西方语言去传播的人太少了。记得我在亚洲区高管会上第一次提“大雅宝胡同”时,除了书画部的同事外,其他人全是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后来向伦敦汇报这个展览时,更是一脸茫然。最后只好用“大雅宝之于中国,好似印象派之于欧洲”的解释,让他们理解并全票通过。“大雅宝胡同”就这样登上了国际舞台。
要知道,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艺术品只有进入了西方,才会被对方更重视、更尊重。这种“走出去、引进来”,需要有更多能成为“桥梁”的人,这对未来中国艺术的“出海”绝对是件好事。
中国收藏:对于中国内地市场,佳士得未来会有更深层次地拓展吗?
魏蔚:在目前政策环境下,我觉得佳士得进驻内地不可能马上做得像香港这样。但也无需悲观,市场这么大,肯定有我们的生存空间。
对于佳士得来说,开拓内地市场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做好这个圈子,所以同行对我们而言是盟友,而非敌人。大家应该互相学习,一起携手开辟新的舞台,这样才利于中西方艺术品的交流,也才会把这个市场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