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规范和完善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莫测和竟争的激烈,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正确识别风险因素,加强对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减少和避免风险损失,是现代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现代施工企业面临的相关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防范对策和建议。
【关鍵词】施工企业;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对策
风险具有客观上的必然性和普遍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几乎无处不在、无时没有。要避免和减少损失,化风险为机会,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就必须了解和掌握项目风险的来源、性质和发生规律,进而实行有效的管理。风险在任何工程项目中都存在,同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造成的工程失控现象最终导致工程经济效益降低,甚至项目失败,从而导致造成巨大的损失。
一、建设工程风险的种类
1、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现金流、财务报告、应收账款、对外担保等方面:①垫资施工及超低比例进度款的支付:可能会使施工企业的资金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产生巨额垫资利息,增加成本,如遇建设单位经营不善或外部市场环境恶化,可形成虚拟债权及不良资产;②国内建筑市场虚假招投标泛滥,黑白合同的签订可能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风险;③国家对工程款的支付担保制度强制性不到位;④建设单位故意或者恶意拖延工程竣工结算:不能及时有效地形成债权、债务,就不能及时足额地回收工程款,即使启动司法程序,还要经过工程造价鉴定等程序,不仅耗费更多的时间,而且结算及收款效果也不会很理想;⑤跨级、跨地域的资金管理;⑥合同付款条件的把握。
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分包商、供应商的信誉等级、履约能力,产品的研发及更新、市场竞争等方面:①市场对项目或者项目产品的需求情况,市场容量,购买力,现有的和潜在的市场,市场的开发状况等;②项目所需的工程材料和设备的供应情况及价格水平;③劳动力的供应情况及价格水平;④城市的建设水平;⑤物价指数;⑥当地建设市场情况;⑦招投标环境;⑧政策调整;⑨客户的稳定性,项目来源的稳定性,项目获取的不连续性。
3、运营风险:运营风险,主要表现在内部的诚信、道德、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例如:①内部管理体系仍有待健全,如内控体系、质量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等;②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企业机构链条过长,影响信息传递;③信息采集不全面、不准确;④对下属单位业务运营的监控力度不够;⑤对下属单位的考核制度不尽合理;⑥审计机制不合理,对下属公司的审计力度不够;⑦传统的经营格局不合理,业务同质化程度过高,降低工作效率;⑧项目评审、论证时间不足,评审不充分;⑨项目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等。
4、法律风险: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政策法规的调整、合同的履行、环保、企业环境、法律纠纷、知识产权、劳动关系等方面:①国家、地区政策、法规的调整,影响合同的实施;②缺乏有效的调查渠道或对政策法规等调查不重视,使得因未能清晰掌握政策法规的调整而造成损失;③迫于市场压力或自身失误,接受合同对方的不合理要求或部分合同条款不利于我方;④迫于市场压力或自身失误,签订的合同中有部分条款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⑤缺乏严格的公章管理流程或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造成公章使用不当;⑥起草或修改的合同条款存在歧义;⑦涉外合同存在语言障碍,造成合同条款存在歧义;⑧缺乏严格的文件管理流程或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图纸、洽商、文书、信函等资料丢失或损毁。
二、如何识别建设工程风险
风险识别可定义为“系统地、持续地鉴别、规类和评估建设项目风险重要性的过程”。风险如果不能被识别,它就不能被控制,转移或者管理。因而风险识别是风险分析和采取措施前的一个必须步骤。风险识别集中项目管理的注意力于风险的探测和控制上,是一个有益的过程,它会找出需要做深入设计和开发工作的领域。风险识别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因为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程序可供利用。它严重依赖于关键项目人员的经验和洞察力。
同时,风险识别是项持续性、制度性的工作。这个世界是变幻莫测的世界,任何事物都在变,如新科技,新产品,新道德观均可能改变原来的风险的性质,也可能增加前所未有之风险。如非持续性的工作,实难发现所面临之风险。任何管理均讲究科学管理,也就是要有组织要有制度,风险管理是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当然要讲求制度化。
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识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工程的风险识别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初始清单法。为了提高风险识别的效率和规范性,应建立初始风险清单。通过适当的风险分解方式来识别风险是建立建设工程初始风险清单的有效途径。初始清单建立后,还需要结合特定建设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识别风险,从而对初始风险清单作一些必要的补充、修正和完善。
2、经验数据法。经验数据法也叫统计资料法,就是根据已建各类建设工程与风险有关的统计资料来识别拟建建设工程的风险。由于风险识别只是对建设工程风险的初步认识,还是一种定性分析,因而这种基于经验数据或统计资料的初始清单完全可以满足对建设工程风险识别的需要。
3、风险调查法。风险调查就是从分析具体建设工程的特点入手,一方面对通过其他方法已经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鉴别和确认;另一方面,通过风险调查有可能发现此前尚未识别出的重要的工程风险。对于建设工程的风险识别来说,仅仅采用一种风险识别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一般都应综合采用两种或多种识别风险的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并且,不论采用何种风险识别方法组合,都必须包含风险调查法。
三、建设工程风险的应对策略
风险对策是针对风险识别和分析的结果,为提高实现建设工程目标的机会, 降低风险的负面影响而制定的风险应对策略和应对措施。常用的建设工程风险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种。
3.1回避风险
回避风险是指考虑到风险事件的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主动放弃或拒绝实施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方案。通过回避风险,可以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完全消除某一特定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回避策略最好在活动尚未实施以前、放弃或者改变正在进行的工程,一般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但是,如果工程继续进行将会越陷越深时,必须断然终止,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3.2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是指一些单位和个人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其他的单位或个人。它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而且广泛应用的一项对策,分为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两种形式。其中非保险转移常见的有:业主将合同责任和风险转移给对方当事人;承包商进行工程分包;第三方担保。保险转移通常称为保险,通过购买保险,建设工程业主或承包商作为投保人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工程风险(包括第三方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使自己免受风险损失。
3.3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是指在损失发生前消除损失可能发生的根源,减少损失事件的发生频率,并在风险事件发生后降低风险损失的程度,因而损失控制的基本点在于消除风险因素和减少风险损失。在采用损失控制这一风险对策时,所制定的损失控制措施应形成一个周密的、完整的损失控制计划系统。就施工阶段而言,该计划系统一般应由预防计划、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3部分组成。
(1)预防计划。预防计划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预防损失的发生, 主要是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在许多情况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损失的严重性,其具体措施很多,包括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合同措施、技术措施等。
(2)灾难计划。灾难计划是一组事先编制好的、目的明确的工作程序和具体措施,为现场人员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南,使其在各种严重的、恶性的紧急事件发生后, 可以做到妥善处理,从而减少人员伤亡以及财产和经济损失。一般情况下, 灾难计划在严重风险事件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时付诸实施。
(3)应急计划。应急计划是在风险损失基本确定后的处理计划, 其目的是使因严重风险事件而中断的工程实施过程尽快全面恢复, 使其影响程度最小。应急计划的内容包括:调整整个建设工程的施工监督计划;调整材料、设备的采购计划;准备保险索赔依据,确定保险索赔的额度;起草保险索赔报告;全面审查可使用的资金情况,必要时还需调整筹资计划等等。
3.4自留风险
自留风险又称承担风险,就是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是从企业内部财务的角度应对风险。与其他风险对策相比,风险自留不改变建设工程风险的客观性质,即既不改变工程风险的发生概率,也不改变工程风险潜在的损失的严重性。自留风险有时为主动自留,有时为被动自留;有时为全部自留,有时为部分自留。对于承担自留风险需要的资金,可以通过事先建立内部意外损失基金和从外部取得应急贷款或特别贷款的方法解决。
四、建立风险管理信息
4.1风险评估
①风险辨识:收集当前及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②风险分析:就所收集到的风险信息进行分析,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发生的条件;③风险评价:就所收集到的风险信息进行评价,预测风险发生后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并提出规避该风险的意见和建议;④制定有效风险管理策略。
4.2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及选择风险管理工具
①风险承担:是指对所面临的风险采取被动接受的态度,从而承担风险带来的后果,以换取收益机会;②风险规避:是指回避、停止或退出蕴含较大风险的行为或环境,避免成为风险的承受者;③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合同将风险转移到第三方,对转移后的风险不再直接承受;④风险转换:是指通过战略调整等手段將面临的风险转换成另一个较易承受的风险;⑤风险补偿:是指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补偿;⑥风险控制:是指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动因、环境、条件等,来达到减轻风险事件发生时的损失或降低发生的可能性;⑦风险对冲:是指采取各种手段,引入多个风险因素或承担多个风险,使得这些风险能够互相对冲,使风险的影响互相抵消。
4.3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根据所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编制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4.4监督与改进
①确保风险管理信息传递的畅通;②建立风险管理监督机制。
五、结束语
建设工程的风险管理在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认识建设工程的风险并以此为基础,合理使用各种风险应对措施、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对建设工程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建设工程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期的目标。
【关鍵词】施工企业;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对策
风险具有客观上的必然性和普遍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几乎无处不在、无时没有。要避免和减少损失,化风险为机会,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就必须了解和掌握项目风险的来源、性质和发生规律,进而实行有效的管理。风险在任何工程项目中都存在,同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造成的工程失控现象最终导致工程经济效益降低,甚至项目失败,从而导致造成巨大的损失。
一、建设工程风险的种类
1、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现金流、财务报告、应收账款、对外担保等方面:①垫资施工及超低比例进度款的支付:可能会使施工企业的资金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产生巨额垫资利息,增加成本,如遇建设单位经营不善或外部市场环境恶化,可形成虚拟债权及不良资产;②国内建筑市场虚假招投标泛滥,黑白合同的签订可能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风险;③国家对工程款的支付担保制度强制性不到位;④建设单位故意或者恶意拖延工程竣工结算:不能及时有效地形成债权、债务,就不能及时足额地回收工程款,即使启动司法程序,还要经过工程造价鉴定等程序,不仅耗费更多的时间,而且结算及收款效果也不会很理想;⑤跨级、跨地域的资金管理;⑥合同付款条件的把握。
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分包商、供应商的信誉等级、履约能力,产品的研发及更新、市场竞争等方面:①市场对项目或者项目产品的需求情况,市场容量,购买力,现有的和潜在的市场,市场的开发状况等;②项目所需的工程材料和设备的供应情况及价格水平;③劳动力的供应情况及价格水平;④城市的建设水平;⑤物价指数;⑥当地建设市场情况;⑦招投标环境;⑧政策调整;⑨客户的稳定性,项目来源的稳定性,项目获取的不连续性。
3、运营风险:运营风险,主要表现在内部的诚信、道德、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例如:①内部管理体系仍有待健全,如内控体系、质量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等;②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企业机构链条过长,影响信息传递;③信息采集不全面、不准确;④对下属单位业务运营的监控力度不够;⑤对下属单位的考核制度不尽合理;⑥审计机制不合理,对下属公司的审计力度不够;⑦传统的经营格局不合理,业务同质化程度过高,降低工作效率;⑧项目评审、论证时间不足,评审不充分;⑨项目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等。
4、法律风险: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政策法规的调整、合同的履行、环保、企业环境、法律纠纷、知识产权、劳动关系等方面:①国家、地区政策、法规的调整,影响合同的实施;②缺乏有效的调查渠道或对政策法规等调查不重视,使得因未能清晰掌握政策法规的调整而造成损失;③迫于市场压力或自身失误,接受合同对方的不合理要求或部分合同条款不利于我方;④迫于市场压力或自身失误,签订的合同中有部分条款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⑤缺乏严格的公章管理流程或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造成公章使用不当;⑥起草或修改的合同条款存在歧义;⑦涉外合同存在语言障碍,造成合同条款存在歧义;⑧缺乏严格的文件管理流程或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图纸、洽商、文书、信函等资料丢失或损毁。
二、如何识别建设工程风险
风险识别可定义为“系统地、持续地鉴别、规类和评估建设项目风险重要性的过程”。风险如果不能被识别,它就不能被控制,转移或者管理。因而风险识别是风险分析和采取措施前的一个必须步骤。风险识别集中项目管理的注意力于风险的探测和控制上,是一个有益的过程,它会找出需要做深入设计和开发工作的领域。风险识别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因为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程序可供利用。它严重依赖于关键项目人员的经验和洞察力。
同时,风险识别是项持续性、制度性的工作。这个世界是变幻莫测的世界,任何事物都在变,如新科技,新产品,新道德观均可能改变原来的风险的性质,也可能增加前所未有之风险。如非持续性的工作,实难发现所面临之风险。任何管理均讲究科学管理,也就是要有组织要有制度,风险管理是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当然要讲求制度化。
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识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工程的风险识别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初始清单法。为了提高风险识别的效率和规范性,应建立初始风险清单。通过适当的风险分解方式来识别风险是建立建设工程初始风险清单的有效途径。初始清单建立后,还需要结合特定建设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识别风险,从而对初始风险清单作一些必要的补充、修正和完善。
2、经验数据法。经验数据法也叫统计资料法,就是根据已建各类建设工程与风险有关的统计资料来识别拟建建设工程的风险。由于风险识别只是对建设工程风险的初步认识,还是一种定性分析,因而这种基于经验数据或统计资料的初始清单完全可以满足对建设工程风险识别的需要。
3、风险调查法。风险调查就是从分析具体建设工程的特点入手,一方面对通过其他方法已经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鉴别和确认;另一方面,通过风险调查有可能发现此前尚未识别出的重要的工程风险。对于建设工程的风险识别来说,仅仅采用一种风险识别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一般都应综合采用两种或多种识别风险的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并且,不论采用何种风险识别方法组合,都必须包含风险调查法。
三、建设工程风险的应对策略
风险对策是针对风险识别和分析的结果,为提高实现建设工程目标的机会, 降低风险的负面影响而制定的风险应对策略和应对措施。常用的建设工程风险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种。
3.1回避风险
回避风险是指考虑到风险事件的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主动放弃或拒绝实施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方案。通过回避风险,可以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完全消除某一特定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回避策略最好在活动尚未实施以前、放弃或者改变正在进行的工程,一般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但是,如果工程继续进行将会越陷越深时,必须断然终止,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3.2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是指一些单位和个人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其他的单位或个人。它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而且广泛应用的一项对策,分为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两种形式。其中非保险转移常见的有:业主将合同责任和风险转移给对方当事人;承包商进行工程分包;第三方担保。保险转移通常称为保险,通过购买保险,建设工程业主或承包商作为投保人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工程风险(包括第三方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使自己免受风险损失。
3.3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是指在损失发生前消除损失可能发生的根源,减少损失事件的发生频率,并在风险事件发生后降低风险损失的程度,因而损失控制的基本点在于消除风险因素和减少风险损失。在采用损失控制这一风险对策时,所制定的损失控制措施应形成一个周密的、完整的损失控制计划系统。就施工阶段而言,该计划系统一般应由预防计划、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3部分组成。
(1)预防计划。预防计划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预防损失的发生, 主要是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在许多情况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损失的严重性,其具体措施很多,包括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合同措施、技术措施等。
(2)灾难计划。灾难计划是一组事先编制好的、目的明确的工作程序和具体措施,为现场人员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南,使其在各种严重的、恶性的紧急事件发生后, 可以做到妥善处理,从而减少人员伤亡以及财产和经济损失。一般情况下, 灾难计划在严重风险事件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时付诸实施。
(3)应急计划。应急计划是在风险损失基本确定后的处理计划, 其目的是使因严重风险事件而中断的工程实施过程尽快全面恢复, 使其影响程度最小。应急计划的内容包括:调整整个建设工程的施工监督计划;调整材料、设备的采购计划;准备保险索赔依据,确定保险索赔的额度;起草保险索赔报告;全面审查可使用的资金情况,必要时还需调整筹资计划等等。
3.4自留风险
自留风险又称承担风险,就是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是从企业内部财务的角度应对风险。与其他风险对策相比,风险自留不改变建设工程风险的客观性质,即既不改变工程风险的发生概率,也不改变工程风险潜在的损失的严重性。自留风险有时为主动自留,有时为被动自留;有时为全部自留,有时为部分自留。对于承担自留风险需要的资金,可以通过事先建立内部意外损失基金和从外部取得应急贷款或特别贷款的方法解决。
四、建立风险管理信息
4.1风险评估
①风险辨识:收集当前及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②风险分析:就所收集到的风险信息进行分析,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发生的条件;③风险评价:就所收集到的风险信息进行评价,预测风险发生后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并提出规避该风险的意见和建议;④制定有效风险管理策略。
4.2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及选择风险管理工具
①风险承担:是指对所面临的风险采取被动接受的态度,从而承担风险带来的后果,以换取收益机会;②风险规避:是指回避、停止或退出蕴含较大风险的行为或环境,避免成为风险的承受者;③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合同将风险转移到第三方,对转移后的风险不再直接承受;④风险转换:是指通过战略调整等手段將面临的风险转换成另一个较易承受的风险;⑤风险补偿:是指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补偿;⑥风险控制:是指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动因、环境、条件等,来达到减轻风险事件发生时的损失或降低发生的可能性;⑦风险对冲:是指采取各种手段,引入多个风险因素或承担多个风险,使得这些风险能够互相对冲,使风险的影响互相抵消。
4.3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根据所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编制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4.4监督与改进
①确保风险管理信息传递的畅通;②建立风险管理监督机制。
五、结束语
建设工程的风险管理在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认识建设工程的风险并以此为基础,合理使用各种风险应对措施、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对建设工程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建设工程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