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提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中,出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新的观点。那么,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些新的东西的逻辑关系究竟是什么?它们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我国的教育现实究竟存在哪些不和谐呢?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从方法论的高度理解并联系教育实际,对教育中的一些观念性问题重新审视,进行了别开生面的哲学思考、探索与实践,很有启发意义。
从本期开始,将陆续刊登房山区实验中学在德育方面的管理及实践经验。我们真诚地希望教育工作者们,能像他们那样领悟到德育的理性,变得更加聪慧,使我们的教育过程充满智慧!
和谐社会的建设呼唤教育的和谐,因为,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和谐社会并能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人。教育的和谐从根本上讲是以“和谐校园文化”为存在和呈现方式的,所以,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成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性任务。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需要我们从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从环境、制度、舆论和氛围等各个领域和层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笃定的实践。
探索的目的,在于提升我们的理性;实践的目的,在于检验我们的认知。和谐校园文化呼唤德育理性和扎实的践行过程。
在多年来的教育改革中,我们收获最丰富的部分就是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所有这些新的东西,让我们感到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然而,这些新的东西究竟各自处在哪个层级?它们的逻辑关系究竟是什么?它们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国教育的现实状况究竟有多高的契合度?诸如此类的问题构成一个巨大的未知领域。在这一领域中,作为德育的实践者,我们的思考如若浅尝辄止,盲目从行,便会在实践过程中盲然不知上下,浑然不知东西。为此,我校就一些观念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1.“教育就是服务”
依照社会产业学的观点,教育属于第三产业;就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而言,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服务。这是无可争议的。然而,就教育活动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而谈服务,则需要深思慎言。因为,我们很容易建立起如下一个逻辑链条:教育是服务→学校是服务的部门→教职工是服务主体→学生是服务对象(顾客)→顾客就是上帝→上帝是至高无上的。试想,这个逻辑系统的建立,会有怎样的结论产生呢?教师是育人的,我们怎么可能教育上帝呢?今天的孩子们真是幸福!在家里是小皇帝,在学校又升格为上帝。
经过思考,我们认识到:教育是服务,但这种服务是教育服务而不是商业服务。教育服务的核心不是服务,而是教育,服务的水平是以教育的水平来体现的。
2.“价值多元”
今天的社会是一种价值多元并存的社会。学校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其内在的价值观念也必然呈现多元状态。既然如此,学校德育中的价值观教育,还有用武之地吗?
经过思考,我们认识到:无论社会价值构成多元到了何种地步,其中都有而且必须有一种主流价值观的存在,并在多元价值观中居于统治和主导地位。学校德育应该体现这种主流价值观,并引导师生积极服从。
3.“人格尊严”
倡导对学生的尊重,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是没有错误的。然而,在现实德育工作中,我们往往感到,在语调平和、态度温和之中,我们的孩子有了越来越大的脾气,越来越多的霸气、娇气和匪气。而我们的干部和教师,越来越没有底气,这让我们时常感到困惑和无耐。
经过思考,我们认识到:在强调“尊重学生”的过程中,“师道尊严”向后退却了。学生的人格必须要得到尊重,但师道尊严也应该得到尊崇和捍卫。丧失了师道尊严的学校必将丧失育人的能力。不讲师道尊严,只强调学生的人格,其结果是可怕的。因为,这样的人格尊严会被宠爱得高于国家尊严、民族尊严、法律尊严。
4.“民主自由”
和谐的校园必须是充满自由和民主的校园。今天的学生对自由和民主的呼喊之声高过任何一代学子。但民主和自由在德育之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内涵呢?
经过思考,在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中,我们找到了答案:集中与民主不具有对立关系,二者完全是统一在一起的。因为民主对立的不是集中,而是专制和独裁;集中对立的也不是民主,而是极端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我们不能害怕谈集中,集中是校园民主的最高形式。此外,不同的民族习惯和文化传统决定了对“民主自由”的不同的表现方式。我们的德育必须关注这一点。
5.“悦纳包容”
就德育而言,“悦纳包容”是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正所谓:玉有小瑕而不舍,木有微朽而不弃。然而,悦纳与包容究竟有没有底线约束呢?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情形:一个学生可以把一个宿舍、一个班集体、一个年级搞得失去基本的秩序保障和安全感,可我们却只能苦口婆心地悦纳包容,为了包容一个,而视大多数学生的权利和利益不能顾及。
经过思考,我们认识到:悦纳包容是有限度的,对个别问题学生的容纳应该控制在绝大多数的学生的利益得到尊重和保护的前提之下。否则,“悦纳包容”就会成为无端的放纵。
6.“三结合教育”
就“三结合教育”,我们都能说得明白,但对其中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明说。这个问题是什么?其实,最大的问题,并非是学校与家庭教育在方法上的分歧,重要的问题是德育内容及方向上的不一致性。今天的家庭对教育的依赖,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支撑,也能达到空前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家庭视教育为金矿,欲淘取的只是孩子个人的前程和家庭的命运。所以,家校双方教给学生的许多观点是对抗性的。
经过思考,我们认识到:就家庭教育而言,我们不能继续简单地强调结合和依靠,而是要强调积极的引领和有力的校正,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学校德育的统一。
7.“德育创新”
“教育创新”是近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创新之举也不鲜见。然而,创新的结果非但没能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而是让我们感到了德育实效的弱化趋势。
经过思考,我们认识到:在不断创新的德育实践中,没能提升实效性,问题不在改革,而是出在了我们究竟在创新什么?不客气地说,我们更多的创新之作是形式,而形式遮蔽了我们透视效果和意义的双眼。在一定程度上,实效性的下降与我们创新了太多的、太花哨的形式不无关系。
8.“德育主体”
德育是德行教育,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然而,学校德育也更加关注那些德行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学生是德育过程中的主体”这话没错,但我们再追问一下,在学生中,谁应该是更受关注的主体呢?在活动中,居于活跃中心的往往是品学兼优,能说会道,仪表可爱的那些学生。而那些在德行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往往被置于活动的边缘,甚至被排除在外。因为,让这些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活动可能就会失去观赏性、表演性、展示性。
经过思考,我们认识到:德育主体应是全体学生,特别是对在德行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耐心,绝不能为了虚假的好看,让这些也应该成为德育主体的学生边缘化。
9.“全面德育”
“全面德育”强调德育内容的全面性。但是,“全面德育往往让我们进入一个误区,即德育应该是无所不及、无所不到、无所不教。其实,这正是泛道德主义在德育实践中的反映。为了体现德育的全面性,我们人为地、刻意地要安排一个又一个的主题专项活动,来体现每项看似都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
经过思考,我们认识到:“全面德育”要求我们对德育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并对其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层级编织,确保对德育工作的灵魂性、根本性把握。德育不是若干内容板块的机械拼组。我们需要关注教育效果的迁移作用。无论我们在哪一个方面的教育创造了实效,都会对其他方面产生迁移。迁移的程度决定德育的全面程度,面面俱到的德育,不是真实的全面德育。
10.“外塑形象”
在形象塑造方面我们都十分关注在各种涉外活动中师生的表现。这些活动无疑是我们展示学校德育效果、管理水平及师生素质的良好机会。但在这些活动中,我们通常在刻意展示美好的同时,给学生留下了遮羞的印象。
经过思考,我们认识到:德育的根本是人格与人性的教育。而在人性之中,“真”排在第一的位置。教育所做的一切和为一切所采取的形式和手段,都应该体现出一个“真”字。丧失了“真”的德育是虚伪的德育,是在培养学生弄虚作假,引导学生学习作秀,教给学生欺上瞒下。这是反德育的。
思考,使得我们对德育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我们清楚,对上述这些问题和更多尚未涉及的问题,我们需要永不休止地思考下去,以保证我们对德育认识的深刻性和发展性,以保证我们的德育实践成为创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
编辑 朱桂英
从本期开始,将陆续刊登房山区实验中学在德育方面的管理及实践经验。我们真诚地希望教育工作者们,能像他们那样领悟到德育的理性,变得更加聪慧,使我们的教育过程充满智慧!
和谐社会的建设呼唤教育的和谐,因为,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和谐社会并能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人。教育的和谐从根本上讲是以“和谐校园文化”为存在和呈现方式的,所以,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成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性任务。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需要我们从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从环境、制度、舆论和氛围等各个领域和层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笃定的实践。
探索的目的,在于提升我们的理性;实践的目的,在于检验我们的认知。和谐校园文化呼唤德育理性和扎实的践行过程。
在多年来的教育改革中,我们收获最丰富的部分就是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所有这些新的东西,让我们感到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然而,这些新的东西究竟各自处在哪个层级?它们的逻辑关系究竟是什么?它们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国教育的现实状况究竟有多高的契合度?诸如此类的问题构成一个巨大的未知领域。在这一领域中,作为德育的实践者,我们的思考如若浅尝辄止,盲目从行,便会在实践过程中盲然不知上下,浑然不知东西。为此,我校就一些观念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1.“教育就是服务”
依照社会产业学的观点,教育属于第三产业;就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而言,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服务。这是无可争议的。然而,就教育活动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而谈服务,则需要深思慎言。因为,我们很容易建立起如下一个逻辑链条:教育是服务→学校是服务的部门→教职工是服务主体→学生是服务对象(顾客)→顾客就是上帝→上帝是至高无上的。试想,这个逻辑系统的建立,会有怎样的结论产生呢?教师是育人的,我们怎么可能教育上帝呢?今天的孩子们真是幸福!在家里是小皇帝,在学校又升格为上帝。
经过思考,我们认识到:教育是服务,但这种服务是教育服务而不是商业服务。教育服务的核心不是服务,而是教育,服务的水平是以教育的水平来体现的。
2.“价值多元”
今天的社会是一种价值多元并存的社会。学校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其内在的价值观念也必然呈现多元状态。既然如此,学校德育中的价值观教育,还有用武之地吗?
经过思考,我们认识到:无论社会价值构成多元到了何种地步,其中都有而且必须有一种主流价值观的存在,并在多元价值观中居于统治和主导地位。学校德育应该体现这种主流价值观,并引导师生积极服从。
3.“人格尊严”
倡导对学生的尊重,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是没有错误的。然而,在现实德育工作中,我们往往感到,在语调平和、态度温和之中,我们的孩子有了越来越大的脾气,越来越多的霸气、娇气和匪气。而我们的干部和教师,越来越没有底气,这让我们时常感到困惑和无耐。
经过思考,我们认识到:在强调“尊重学生”的过程中,“师道尊严”向后退却了。学生的人格必须要得到尊重,但师道尊严也应该得到尊崇和捍卫。丧失了师道尊严的学校必将丧失育人的能力。不讲师道尊严,只强调学生的人格,其结果是可怕的。因为,这样的人格尊严会被宠爱得高于国家尊严、民族尊严、法律尊严。
4.“民主自由”
和谐的校园必须是充满自由和民主的校园。今天的学生对自由和民主的呼喊之声高过任何一代学子。但民主和自由在德育之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内涵呢?
经过思考,在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中,我们找到了答案:集中与民主不具有对立关系,二者完全是统一在一起的。因为民主对立的不是集中,而是专制和独裁;集中对立的也不是民主,而是极端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我们不能害怕谈集中,集中是校园民主的最高形式。此外,不同的民族习惯和文化传统决定了对“民主自由”的不同的表现方式。我们的德育必须关注这一点。
5.“悦纳包容”
就德育而言,“悦纳包容”是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正所谓:玉有小瑕而不舍,木有微朽而不弃。然而,悦纳与包容究竟有没有底线约束呢?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情形:一个学生可以把一个宿舍、一个班集体、一个年级搞得失去基本的秩序保障和安全感,可我们却只能苦口婆心地悦纳包容,为了包容一个,而视大多数学生的权利和利益不能顾及。
经过思考,我们认识到:悦纳包容是有限度的,对个别问题学生的容纳应该控制在绝大多数的学生的利益得到尊重和保护的前提之下。否则,“悦纳包容”就会成为无端的放纵。
6.“三结合教育”
就“三结合教育”,我们都能说得明白,但对其中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明说。这个问题是什么?其实,最大的问题,并非是学校与家庭教育在方法上的分歧,重要的问题是德育内容及方向上的不一致性。今天的家庭对教育的依赖,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支撑,也能达到空前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家庭视教育为金矿,欲淘取的只是孩子个人的前程和家庭的命运。所以,家校双方教给学生的许多观点是对抗性的。
经过思考,我们认识到:就家庭教育而言,我们不能继续简单地强调结合和依靠,而是要强调积极的引领和有力的校正,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学校德育的统一。
7.“德育创新”
“教育创新”是近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创新之举也不鲜见。然而,创新的结果非但没能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而是让我们感到了德育实效的弱化趋势。
经过思考,我们认识到:在不断创新的德育实践中,没能提升实效性,问题不在改革,而是出在了我们究竟在创新什么?不客气地说,我们更多的创新之作是形式,而形式遮蔽了我们透视效果和意义的双眼。在一定程度上,实效性的下降与我们创新了太多的、太花哨的形式不无关系。
8.“德育主体”
德育是德行教育,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然而,学校德育也更加关注那些德行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学生是德育过程中的主体”这话没错,但我们再追问一下,在学生中,谁应该是更受关注的主体呢?在活动中,居于活跃中心的往往是品学兼优,能说会道,仪表可爱的那些学生。而那些在德行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往往被置于活动的边缘,甚至被排除在外。因为,让这些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活动可能就会失去观赏性、表演性、展示性。
经过思考,我们认识到:德育主体应是全体学生,特别是对在德行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耐心,绝不能为了虚假的好看,让这些也应该成为德育主体的学生边缘化。
9.“全面德育”
“全面德育”强调德育内容的全面性。但是,“全面德育往往让我们进入一个误区,即德育应该是无所不及、无所不到、无所不教。其实,这正是泛道德主义在德育实践中的反映。为了体现德育的全面性,我们人为地、刻意地要安排一个又一个的主题专项活动,来体现每项看似都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
经过思考,我们认识到:“全面德育”要求我们对德育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并对其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层级编织,确保对德育工作的灵魂性、根本性把握。德育不是若干内容板块的机械拼组。我们需要关注教育效果的迁移作用。无论我们在哪一个方面的教育创造了实效,都会对其他方面产生迁移。迁移的程度决定德育的全面程度,面面俱到的德育,不是真实的全面德育。
10.“外塑形象”
在形象塑造方面我们都十分关注在各种涉外活动中师生的表现。这些活动无疑是我们展示学校德育效果、管理水平及师生素质的良好机会。但在这些活动中,我们通常在刻意展示美好的同时,给学生留下了遮羞的印象。
经过思考,我们认识到:德育的根本是人格与人性的教育。而在人性之中,“真”排在第一的位置。教育所做的一切和为一切所采取的形式和手段,都应该体现出一个“真”字。丧失了“真”的德育是虚伪的德育,是在培养学生弄虚作假,引导学生学习作秀,教给学生欺上瞒下。这是反德育的。
思考,使得我们对德育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我们清楚,对上述这些问题和更多尚未涉及的问题,我们需要永不休止地思考下去,以保证我们对德育认识的深刻性和发展性,以保证我们的德育实践成为创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
编辑 朱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