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晒盐场污泥里筛选出一株嗜盐脱硫菌株ZTLH,经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Halothiobactllus kelly 菌属.H.kelly ZTLH 在高浓度 Na+(1.8 mol/L)、pH=8.0~10.5、36~39℃条件下,对S2-
【机 构】
:
济宁医学院生物科学学院 山东日照 27682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晒盐场污泥里筛选出一株嗜盐脱硫菌株ZTLH,经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Halothiobactllus kelly 菌属.H.kelly ZTLH 在高浓度 Na+(1.8 mol/L)、pH=8.0~10.5、36~39℃条件下,对S2-去除速度最高可达20 mmol/(L·h).以氧化还原电位为控制指标时的脱硫效果优于溶解氧,在保持较快S2-去除速度的同时,可使脱硫产物中单质硫产物的占比达到93.5%,为解决碱法生物脱硫工艺中碱耗过高的难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DNA序列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的改变既为生物的演化所必需,又是动物体内癌症发生、影响物种相对稳定存在的主要因素,它们之间必需要有一个平衡.在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保持D
研究了含有资产合理利用率的非线性资产投资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证明了该系统解的存在唯一性,利用Gronwall不等式证明了系统解关于利用率的连续依赖性,运用Mazur原理和L2空间相对紧性得到了最优解的存在性,利用法锥理论得到了最优解存在的必要性,利用向后有限近似差分方程对结论进行了数值模拟.
搭接网络工期优化是进度计划编制与应用中存在的一个传统难题.基于CPM单代号网络与单代号搭接网络的差异,揭示了影响总工期与关键工序工期变化关系的原因.其次,利用CPM双代号网络研究成果求证了关键路线上路线工期与工序工期的变化关系,并引用工序类型表示.最后,考虑通过任意关键工序的路线至少有一条,并借鉴CPM网络中总工期优化后原关键路线仍为关键路线的方法,揭示了总工期与关键工序工期的变化关系,提出了基于主次关键路线的搭接网络工期优化法,并进行了案例演示.这为深入研究搭接网络优化问题和解决项目调度等问题提供了新思
为了描述省域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驱动路线,提出将非参数方法引入传统的线性空间计量模型.基于我国30省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基于万有引力的外
针对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问题,首次引入卡车-无人机联合配送模式,并以配送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了基于卡车-无人机的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联合配送优化模型.针对模型的NP难特性,本文设计了"动态"破坏策略和"平行"修复策略,提出了改进的大邻域搜索算法求解该模型.最后,通过标准测试集和JD案例,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基于1范数邻域,研究了单调对称锥非线性互补问题的宽邻域齐次算法的复杂度.所获得的宽邻域齐次算法的复杂度与Yoshise所提出的窄邻域算法的复杂度一致.
通过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大伙房水源地水质通过饮水途径和皮肤暴露所致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高于皮肤暴露所致健康风险;无论哪种途径,基因毒物质的健康风险均高于躯体毒物质,基因毒物质所致健康风险表现为六价铬>砷>镉,躯体毒物质中氟所致健康风险最高,挥发酚最低;躯体毒物质所致健康风险为可忽略水平。因此在大伙房水源地管理上应重视基因毒物质的总量控制,加强饮用水净化处理。
产学研合作创新生态系统中,人才是改善合作效果、提升创新效率的关键动能.首先,依据人才流动路径将人才集聚过程分为引才和用才两个阶段,深入分析宏观及微观因素对人才集聚和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机制;其次,基于人才集聚效能的影响因素刻画结果,从效率视角构建区域人才集聚效能两阶段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再次,为避免小样本、样本敏感性导致的DEA效率结果偏差,设计基于Bootstrap-DEA的人才集聚指数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4-2017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为制定更加精准的产学研合作人才政
聚焦智能车间中面向个性化定制的动态生产调度问题,构建多目标动态生产调度模型,考虑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动态事件,基于可变再调度方法的混合重调度策略,运用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进行实例仿真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研究发现加工较为密集的机器发生故障、延迟时间较长的订单工序延迟等扰动因素对动态调度性能有重要影响,同时针对不同扰动情况存在合适的再调度时间阈值,使动态调度的性能达到最优.
肥胖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肥胖及其引发的代谢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脂肪细胞发育及糖脂代谢与此密切相关,其中,白色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的增加直接导致肥胖发生,而棕/米色脂肪的生成及其产热功能的增加有助于抵抗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近年来已有较多研究从白色脂肪棕色化的角度着手研发保健食品及药物,从而抵抗肥胖。本文将对调控白色脂肪棕色化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分子机制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