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PRRs应答的分子机制

来源 :病毒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xj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约为一亿七千万人,我国感染阳性率约为3.2%,HCV感染可导致肝炎、肝硬化、肝癌及肝外淋巴增生性疾病(包括巨球血症及B细胞淋巴瘤等)。成年HCV感染者超过70%的人发展为慢性持续性感染。目前常用的抗病毒治疗的有效率不足50%,且费用昂贵。由于HCV免疫应答及逃逸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使HCV疫苗的研制也举步维艰,已有的HCV感染给社会造成了严重负担。据预测未来几十年中国因HCV感染而死亡的人数仍将继续增长,因此必须加速研究HCV感染过程及宿主应答的分子机制,发现新的抗病毒治疗的
其他文献
HBV病毒感染可引起急慢性肝炎,尽管有效的预防性疫苗使用已超过20年,但HBV感染引起死亡人数仍位居前10位,而且当今世界上多于5%的人口(4个亿)为HBV携带者,5%~10%成年感染及40%~90%婴幼儿感
禽呼肠孤病毒的感染在我国鸡群中非常普遍,它除了可引起鸡传染性关节炎外,还可能引起矮小综合症和免疫抑制等。从鸡群中分离到的不同毒株ARV的毒力差别较大,抗原性也不尽相同。A
以肠道病毒71型及其宿主细胞为研究主体,建立了一种二维液相色谱分离和分析比较病毒感染前后细胞蛋白表达谱的方法.该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为技术平台,对细胞裂解物先后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转化基因K12和含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分别命名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经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既可以引起大规模的爆发流行,也可以引起散发型病例.RT-PCR是HEV感染确诊的重要手段之一.HEV为单链RNA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