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年里,战地记者和战争摄影被认为是摄影界的超级明星,很多赛事的大奖花落战争题材作品。的确,摄影记者经常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工作,因此他们头顶上有着英雄主义的光环。对于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人们,战争的残酷和战事的瞬息万变带来许多具有陌生感的视觉冲击。但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战争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怎么看待新闻摄影与战争,今天也许到了需要反思和调整的阶段。”
—丁玫
在此次评选过程中,你好像一直坚持不选择过于血腥的照片?
我不是学新闻出身的,当我步入这一行,被告知一个基本原则:一个严肃的新闻机构不应该发布过于血腥、刺激感官的新闻照片。而这些年,我目睹这条底线一再被国内外媒体突破。尽管如此,做图片编辑这么多年,我很少在几天之内集中看到这么多杀戮和流血的照片,导致这两个晚上都在做关于谋杀的噩梦。可见这些照片可能给人带来的强烈刺激。
应该说,30年前我看见的照片画面还是比较节制、含蓄的,而现在媒体和赛事中越来越多的照片背离了当年的原则。在这次评选中,不单是战争题材,非战争题材中也出现了很多惨烈的场面,比如说《奇迹宝宝》组照,其中有几张类似于法医工作情景的现场照片。不过好在整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有爱心有希望的故事。另一组获奖的《水疱娃娃》更令人发冷,令人绝望。
这类照片在你平时发稿工作中也会经常看到吗?
总体来说,新华社的记者在画面表现手法上是非常有原则的。在工作中选择转发西方媒体照片时,时常会遭遇尺度很大的血腥画面,当然新闻背景都是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新闻中,曾经有一张让我特别不能接受,是在报道周克华系列持枪杀人案期间,网上流传的一张照片。他最后一次作案在重庆,枪杀了两个刚从银行取钱出来的人,时值夏季,受害的女士穿着一条超短裙,这样的照片被广泛传播,客观效果是所有的读者在围观暴尸街头的无辜平民。现在网上这类照片非常多,令人很无奈。毕福剑“被告密”引发一轮对于“告密文化”的谴责,而围观暴力尚没有引起足够关注。
你个人是如何把握尺度的?
我认为每一个图片编辑和摄影记者,尤其是对照片发布有决定权的编辑,心里要有一把尺子。如果你的亲友遭遇类似事件,这些画面一定会对你造成伤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就不应该支持这些照片去传播。
如果一定要量化这个尺度,我认为画面中应该尽可能回避大面积血迹,和正面裸露的伤口;画面尽可能不要出现尸体,尤其不要看到有名有姓的特定受害者的尸体。比如说在重庆周克华枪击案中倒在街头的女人,她就是一个特定的受害者。总之,要最大限度给予伤者和死者起码的尊严。新闻机构不能让网络传播来界定我们的
底线。
所以面对《叙利亚冲突》那组照片,你没有投赞成票?
评选中间,我特别激烈地反对《叙利亚冲突》那组照片,除了画面的血腥外,镜头里大部分都是孩子。2011年,挪威奥斯陆发生恐怖枪击案,死伤惨重,但在发布出来的照片中,我们几乎没有看见过满脸是血的人;不仅是孩子,成年人的面孔和伤情也不会清晰呈现。但2004年印尼海啸,全世界的记者都去了,画面上出现大量的尸体,无数只从尸体堆里伸出来的手。同一年美国发生了严重的 “飓风”灾难,伤亡过万,但是我们从没有在报道照片上看到尸体。由此可见,西方媒体对于血腥画面的披露,存在着双重标准。
当我在争论中指出西方媒体对于血腥暴力的“双重标准”时,来自西方的评委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指控”。显然,此前他们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在场其他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评委(包括中东),同样也对此习以为常。这个“严重的指控”无法触动他们,更不能动摇他们的立场和认知,也不可能改变评选结果。这样的“集体无意识”相当发人深思。
回到《叙利亚冲突》这组照片,就算得到孩子父母的许可,在影像上也可以更含蓄一点。从专业角度看,这组照片画面语言相当粗糙,甚至可以说冷酷。拍摄者在现场始终追随着血迹,似乎是一个新手的“纯客观”记录,没有摄影师的个人视角和情感过滤。长期在战乱地区工作的人,应该有避免最血腥刺激画面的意识,而现在一些人会特意寻找这些画面。
这次华赛,你觉得最大的争议点在哪里?
还是影像之外的价值衡量。在影像价值上,大家比较容易达成一致;而影像之外,由于大家的文化背景不同,立场和视角明显不同。华赛的获奖作品是“妥协”的产物,妥协的痕迹之重,招致有评论认为
“影像水准参差、风格不一、照片的尺度令人意外。”
在年度照片评选中,你为什么推选了《爆发点》这组照片中有点像剪影的一张?
我心目中的年度照片其实是《最后一刻》,作为单项金奖它已经在年度照片候选之列了。从其他备选照片里我推荐了《爆发点》组照中的一张。
参赛作品中关于美国的题材很少,但不是说美国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事件。2014年“弗格森骚乱”延续数月之久,虽然骚乱没有造成大规模伤亡,但是社会各阶层人群之间的冲突和潜在的危机,某种程度上比战争带来的破坏力还要强大,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我觉得这张比较有象征意义,人类社会在混乱和茫然中寻找光明。把这张照片作为年度照片呈献给读者,与华赛“和平与发展”的宗旨相吻合。尽管这个世界不断发生战争和各种灾难骚乱,最终人类还是往光明的方向走。如果我们相信影像的力量,那么我们应该用影像给人们一点信心。
但是与《最后一刻》相比,这张照片画面元素比较单一,缺乏多元素碰撞,层次感和厚重感都不足以担当“年度照片”。
评选年度照片还会考虑哪些因素?
我认为,年度照片是一项新闻摄影赛事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专业水准的标尺。某种程度上是推出一项赛事的LOGO,而不是简单推出一张“最好的”新闻照片。作为精神产品,新闻照片的价值总是在一定立场和背景的坐标系上被定位的。年度照片的产生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因素:首先它能够代表组委会、评委会对于过去一年世界大事的关注,因此题材非常重要;其次,对于同一题材,关注的立场和视角也很重要;第三,如果不涉及极其特殊的题材和拍摄条件,年度照片不应该有明显的技术瑕疵。对于一项成熟的赛事,在这三个层面上,主办方应该有明确的主导意识,每一位评委,应该具有相应的认识水平。本届华赛,一些评委也许是优秀的记者或者编辑,但是对于这三个层面的逻辑关系,我认为缺少足够的认识。
《最后一刻》符合这三个层面的要求。从题材上,乌克兰是2014年全球关注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是一个新的地区热点,并且有大国博弈的背景。这张照片记录的手法比较客观,没有任何人为干预的痕
迹,画面元素冲突达到高潮,充分体现了瞬间感。最为难得的是,危难之中男性对女性的呵护,给一个沉重题材带来情感因素。
如何通过年度照片的评选宣示华赛的主题和立场,事关华赛的水准和品格,并将最终决定其走向与命运,这是主办方需要高度重视的。
—丁玫
在此次评选过程中,你好像一直坚持不选择过于血腥的照片?
我不是学新闻出身的,当我步入这一行,被告知一个基本原则:一个严肃的新闻机构不应该发布过于血腥、刺激感官的新闻照片。而这些年,我目睹这条底线一再被国内外媒体突破。尽管如此,做图片编辑这么多年,我很少在几天之内集中看到这么多杀戮和流血的照片,导致这两个晚上都在做关于谋杀的噩梦。可见这些照片可能给人带来的强烈刺激。
应该说,30年前我看见的照片画面还是比较节制、含蓄的,而现在媒体和赛事中越来越多的照片背离了当年的原则。在这次评选中,不单是战争题材,非战争题材中也出现了很多惨烈的场面,比如说《奇迹宝宝》组照,其中有几张类似于法医工作情景的现场照片。不过好在整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有爱心有希望的故事。另一组获奖的《水疱娃娃》更令人发冷,令人绝望。
这类照片在你平时发稿工作中也会经常看到吗?
总体来说,新华社的记者在画面表现手法上是非常有原则的。在工作中选择转发西方媒体照片时,时常会遭遇尺度很大的血腥画面,当然新闻背景都是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新闻中,曾经有一张让我特别不能接受,是在报道周克华系列持枪杀人案期间,网上流传的一张照片。他最后一次作案在重庆,枪杀了两个刚从银行取钱出来的人,时值夏季,受害的女士穿着一条超短裙,这样的照片被广泛传播,客观效果是所有的读者在围观暴尸街头的无辜平民。现在网上这类照片非常多,令人很无奈。毕福剑“被告密”引发一轮对于“告密文化”的谴责,而围观暴力尚没有引起足够关注。
你个人是如何把握尺度的?
我认为每一个图片编辑和摄影记者,尤其是对照片发布有决定权的编辑,心里要有一把尺子。如果你的亲友遭遇类似事件,这些画面一定会对你造成伤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就不应该支持这些照片去传播。
如果一定要量化这个尺度,我认为画面中应该尽可能回避大面积血迹,和正面裸露的伤口;画面尽可能不要出现尸体,尤其不要看到有名有姓的特定受害者的尸体。比如说在重庆周克华枪击案中倒在街头的女人,她就是一个特定的受害者。总之,要最大限度给予伤者和死者起码的尊严。新闻机构不能让网络传播来界定我们的
底线。
所以面对《叙利亚冲突》那组照片,你没有投赞成票?
评选中间,我特别激烈地反对《叙利亚冲突》那组照片,除了画面的血腥外,镜头里大部分都是孩子。2011年,挪威奥斯陆发生恐怖枪击案,死伤惨重,但在发布出来的照片中,我们几乎没有看见过满脸是血的人;不仅是孩子,成年人的面孔和伤情也不会清晰呈现。但2004年印尼海啸,全世界的记者都去了,画面上出现大量的尸体,无数只从尸体堆里伸出来的手。同一年美国发生了严重的 “飓风”灾难,伤亡过万,但是我们从没有在报道照片上看到尸体。由此可见,西方媒体对于血腥画面的披露,存在着双重标准。
当我在争论中指出西方媒体对于血腥暴力的“双重标准”时,来自西方的评委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指控”。显然,此前他们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在场其他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评委(包括中东),同样也对此习以为常。这个“严重的指控”无法触动他们,更不能动摇他们的立场和认知,也不可能改变评选结果。这样的“集体无意识”相当发人深思。
回到《叙利亚冲突》这组照片,就算得到孩子父母的许可,在影像上也可以更含蓄一点。从专业角度看,这组照片画面语言相当粗糙,甚至可以说冷酷。拍摄者在现场始终追随着血迹,似乎是一个新手的“纯客观”记录,没有摄影师的个人视角和情感过滤。长期在战乱地区工作的人,应该有避免最血腥刺激画面的意识,而现在一些人会特意寻找这些画面。
这次华赛,你觉得最大的争议点在哪里?
还是影像之外的价值衡量。在影像价值上,大家比较容易达成一致;而影像之外,由于大家的文化背景不同,立场和视角明显不同。华赛的获奖作品是“妥协”的产物,妥协的痕迹之重,招致有评论认为
“影像水准参差、风格不一、照片的尺度令人意外。”
在年度照片评选中,你为什么推选了《爆发点》这组照片中有点像剪影的一张?
我心目中的年度照片其实是《最后一刻》,作为单项金奖它已经在年度照片候选之列了。从其他备选照片里我推荐了《爆发点》组照中的一张。
参赛作品中关于美国的题材很少,但不是说美国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事件。2014年“弗格森骚乱”延续数月之久,虽然骚乱没有造成大规模伤亡,但是社会各阶层人群之间的冲突和潜在的危机,某种程度上比战争带来的破坏力还要强大,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我觉得这张比较有象征意义,人类社会在混乱和茫然中寻找光明。把这张照片作为年度照片呈献给读者,与华赛“和平与发展”的宗旨相吻合。尽管这个世界不断发生战争和各种灾难骚乱,最终人类还是往光明的方向走。如果我们相信影像的力量,那么我们应该用影像给人们一点信心。
但是与《最后一刻》相比,这张照片画面元素比较单一,缺乏多元素碰撞,层次感和厚重感都不足以担当“年度照片”。
评选年度照片还会考虑哪些因素?
我认为,年度照片是一项新闻摄影赛事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专业水准的标尺。某种程度上是推出一项赛事的LOGO,而不是简单推出一张“最好的”新闻照片。作为精神产品,新闻照片的价值总是在一定立场和背景的坐标系上被定位的。年度照片的产生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因素:首先它能够代表组委会、评委会对于过去一年世界大事的关注,因此题材非常重要;其次,对于同一题材,关注的立场和视角也很重要;第三,如果不涉及极其特殊的题材和拍摄条件,年度照片不应该有明显的技术瑕疵。对于一项成熟的赛事,在这三个层面上,主办方应该有明确的主导意识,每一位评委,应该具有相应的认识水平。本届华赛,一些评委也许是优秀的记者或者编辑,但是对于这三个层面的逻辑关系,我认为缺少足够的认识。
《最后一刻》符合这三个层面的要求。从题材上,乌克兰是2014年全球关注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是一个新的地区热点,并且有大国博弈的背景。这张照片记录的手法比较客观,没有任何人为干预的痕
迹,画面元素冲突达到高潮,充分体现了瞬间感。最为难得的是,危难之中男性对女性的呵护,给一个沉重题材带来情感因素。
如何通过年度照片的评选宣示华赛的主题和立场,事关华赛的水准和品格,并将最终决定其走向与命运,这是主办方需要高度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