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的扁担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爸的扁担挑了一辈子,跟爸一样实诚。
  那还是分家时,爷爷特意给的,说爸力大能干,是个能扛活的人。
  那时候,在那个叫秀水的小山村,爸就用这根扁担挑柴,挑米,挑货郎,也挑起了我的童年。爸跟扁担形影不离,故事,也因扁担而起。
  二婶是我的亲婶子,也是我家的邻居。二叔因为下矿,一次矿难中三十出头就没了,只留下二婶和刚出月的孩子。村里人都说二婶命硬,犯白虎,克夫。二婶不好再嫁,别人也不敢给介绍。她一面下地干活,一面还得带孩子,风里来雨里去,娘俩儿的日子真叫苦。
  二婶跟我家处得来,有时家里做点好吃的,妈就让我送去。妈说,孤儿寡母的也不容易。爸也经常帮二婶家挑柴,挑水,干些重活。就为这那些村妇们还一个劲儿的嚼舌根呢,说爸和二婶俩有啥见不得人的事。爸就冲妈傻笑,我啥人你不知道?妈也不发脾气,自己的老爷们自己能不清楚?这事就算过去了。
  再后来的一次,妈真急了。
  一天晚上,妈从姥家回来,本来是要再等两天的。妈说姥姥的病情已经好转,放心不下家里。进屋一看,爸不在家,到外屋,见爸的扁担也不见了。我说,爸帮二婶挑水去了。妈嗯了一下,离家有几天了,我顺便去看看你二婶娘俩。
  只是没多大会,妈就回了,我看见她的眼角泛起了泪花。我问,妈说,风大,沙子进了眼。赶紧睡觉。
  十点左右,爸才回来。看见妈在家,爸愣了一下,随即又笑了。
  爸说,老太太的病好些了?妈好半时才回了句,嗯。
  爸又说,放心不下我们爷们,你就回了?妈放大了声音,我再不回来就乱套了。你咋这晚回来?老实说!
  爸顿了下思绪,慢慢捏出一支烟,刚想点着,就被妈给抢了下来。她纤细的手,像一道闪电。爸又笑,天黑前我帮他二婶挑了几担水,就听说村东头的老张家准备办喜事的那头猪跑山里去了,这不,就去帮着找猪,亏得我去了,硬是把那猪给挑了回来。
  就这么简单?你说的话你要负责任!妈出奇地歇斯底里。
  這一晚总算熬过去了。
  第二天早上,妈就跟换了个人似的,今天是赶集的日子,咱俩扯点布料给他二婶做身衣裳。爸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赶紧陪笑说好,也没问为什么。
  过了晌午,老张家就过来感谢爸,说爸真是把好身骨,扛活的好料子。妈一个劲儿的说邻里邻居的这都是该做的。爸看看妈,眼角略扬。
  我猜得透爸的意思,妈也是聪明心细的人儿。
  爸说,那天晚上,他明知道是要出力挑猪的,猪是活的,劲儿大着呢,他就没舍得用自己的那根扁担,就把扁担放在了二婶家。
  疙瘩总算解开了,可我心里一直有些疑问。
  后来妈跟我说了缘由。那晚她进了二婶家的院里,看见二婶家拉着窗帘,屋里灯光微暗。却在门口发现了爸的扁担,借着月光,那扁担透着光亮,光亮是扁担上的铁箍和着爸的汗水,长久下来的结晶。那光亮甚是夺眼,差点蒙混了妈的耳朵。就在这时,妈隐约听见二婶的屋里有女人欢愉的声音,心咯噔了一下。要不是那根扁担的存在,妈是不会理会这事的。妈顺着缝隙费劲地瞧了下,接着心就碎了——她依稀看见爸的背影。妈忍着泪水,把头缩了回来,径直回了家。等到爸回来,俩人就吵了那一架。也赶上闹肚子,妈就一宿没咋睡。天刚见亮,妈去厕所的时候,突见有人从二婶家出来,仔细辨认,是本村的喜贵。妈说,从后面看背影,真像你爸啊。
  转眼,吹起改革之风,人们的思想也逐渐解放,二婶是穿着母亲做的衣裳出嫁的。原来二婶早就相中村里的单身汉喜贵,喜贵勤劳朴实,跟父亲般能扛活,俩人早就偷偷好上了。爸说,喜贵这小子太有城府了,瞒了大家这多年,就用那根扁担挑着嫁妆,将二婶送了过去。
其他文献
以写文字为目的旅游是卑鄙的。  旅游就是从人的笼子里逃出来,逃亡到大自然的牧场放养自己的一次过程。  落笔时,我卑鄙。  ——引用(张廷珍)  因了“三生杜牧,十里扬州”,“因了“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的多情江南,常常想有那么一天,我一袭旗袍,撑一把油纸伞,行走在乌墙青石小巷里,穿梭在小桥流水的画面中,有风,轻轻吹拂着我的长发,有雨,丝丝细细的飘散着……这一天,我梦想了很多年。  直到我遇到了乌
期刊
很久没有一部中国电影能让我感觉到这么五味杂陈了,上一次让我有这种感觉的应该是《驴得水》。但《驴得水》相比于《我不是药神》更像是发生在平行时空的辛辣寓言,而后者却是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实映射。  《我不是药神》里每个主要人物都至少有着个人与外界的双重矛盾,有的甚至是三重。而这一切矛盾都围绕着病与药,命与钱而展开。所有人的命运因为生命的挣扎而交织在一起,在不断升级的冲突中推动剧情演进,然后揭示出医
期刊
A  天气预报说,这场绵延数日的降雨要结束了。  但今天还是湿漉漉的,有人支着伞,也有人和她一样,素面朝天在街上走,彼此并不觉得突兀。  这是驶过的第六辆公交车了。站台上依旧人头攒动,她目送挤得像沙丁鱼罐头样的公交车晃悠着开走,又狠狠捏了自己一把。“你还在等什么?”她问自己,“你真的想露宿街头吗?还是要灰溜溜地回到那个毫无温度的遥远的家?”  又一辆公交车进站,人们一拥而上,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儿收
期刊
大美营口  河海交融  条条大路通南北  已把天堑变通途  这里鱼蟹满仓  这里稻谷丰盈  大美营口  千古风流  俊美的辽河  赋予滨海人灵性  这里天辽地宁  这里海阔山清  大美營口  历史厚重  几亿年的金牛山  见证了百年港城  这里发展久远  这里人杰地灵  大美营口  修仙养生  美丽的赤山  是朝拜者的圣地  魅力的望儿山  将母爱传承  啊!大美营口  美味的海鲜香天下  脆甜的
期刊
亚特兰蒂斯乐园里的人鱼公主  从北海赶来的风  裹夹着潮湿的溺爱  一下下,抚摸  这泥塑的脸颊和闪光的鳞片  你眨动一下蓝色美瞳  在沸腾的烈焰和尖叫中  渐渐活了过来  金色长发,轻轻地飘  你从西方跋山涉水而来  血液里涌动着纯洁和高尚  日复一日  眺望满载归来的渔船  我知道,你在等  等那个拥有大地一样的皮肤  黑宝石般眼睛的人  他身上有阳光的味道  人间有爱  七月,人间开始动荡不
期刊
人民医院是新建的,阳光也是新鲜的  有一股淡淡的来苏水味道  那片阳光从候诊大厅屋顶那片透明的玻璃  上洒下来,落在新鲜的地砖上  让走过的人心生希望。洒在那些花草上  花草长得茁壮而艳丽  我知道不久就医的人会陆续到来  这些阳光会伸出温暖的手  会用亲和的语言抚慰,会把信心布满  每双渴盼的眼睛,而我更希望  患病的人会越来越少,这个空旷  的大厅只有阳光游走,只有水池里的鲤鱼畅快地游  只有
期刊
得闲一周,到千朵莲花山小住。五月的山间有神仙般的日子。空气、草木、流水、远山,都青涩鲜嫩。特别是山南山北的梨花,如雪似云,更衬着千山迭翠、春色可餐。来到这里什么都不需做,只静静坐在石径的台阶上望望天,看看山,听听风。这里自动屏蔽世俗声,在自然面前,人类和其他万物一样,只能满怀感恩。  晚间茶叙。泉水、泡茶、对饮,旧日时光里的趣事窘事随着茶水越来越浓。茶杯、粗瓷、淡青色,一如渐渐合围而来的暮色。由木
期刊
说起狗,在上世纪九六年之前,是说什么也不会想到我的生命中会与一条狗有缘。因为,我是因怕狗而最讨厌狗的。  改变我的,是一九九六年的夏天。那时,我家居住在城边一座自盖的二层小楼,楼前有一棵高大的枣树、几棵葡萄架起的凉棚和一片种着花草蔬菜的院子。那是个充盈着绿意与温馨的院子。只是,夏天的某一日中午,从班上回家打开门一看,室内的东西被翻得乱七八糟,脑袋“轰”地一声:进小偷了!当时,并未怕被偷走了什么东西
期刊
那三孔石头窑依山势而建,门前是一条大道,大道的边沿上长满了一种结着豆荚的带刺植物,我们叫它“狐狸木”,树丛下是峪里河,以河为界,是两个县。这三孔石头窑孤零零地矗立在河边,没有主人,也不属于任何一个村落,人们干脆叫它“三孔窑”。  我爷爷虽然能把山顶上那两座古庙的来历讲得头头是道,却说不清楚这三孔石头窑的主人是谁。每次去姥姥家我们都经过这里。幼年时,我记得它没有门窗,一下雨,放羊人就急忙往三孔窑里赶
期刊
善良如风  儿时,因为父母的勤劳,家境还算殷实,而邻居家,总是早早地开始借粮,聊以打发岁月。  每年青黄不接之际,便是邻居拿着撮箕来我家端粮食的时候。每每,我看到母亲总是往他的撮箕里使劲装,满满地紧紧地,如在打夯,如在筑墙,那般坚实,生怕亏欠了他。而第二年,归还粮食的时候,母亲总说家里陈粮还多,让他再等等。有时一等,母亲就忘记了,邻居仿佛也忘记了。  有一次,邻居也许是良心发现,终于提起还粮的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