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水井不断上增产增注措施及进行方案调整,使注采关系不断改变,加之不断的钻打新井,使井网密度逐年增大,由此也触发了一些套管损坏问题。因此,对引起套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认清目前的套损形势已经变得非常重要。本文对某区块近5年的套损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意见。
[关键词]套损 变形 错断
中图分类号:TE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3-0322-01
前言
油水井是油田生产的基本单元,其套管损坏后,不但会使原有的注采系统受到破坏、影响原油产量,修复已损坏的套损井,也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因此,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套管保护和套损井的治理就成为油田开发一项重要工作。就套损问题而言,引发套管损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套损隐患排查难度也较大,所以认清目前套损形势,加强防治尤为重要。
2、近五年套损形势
2.1 基本概况
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套管防护管理,跟踪分析套损形势,实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2011年以来某区块年套损率一直控制在1%以下,套损形势比较稳定。
2.2.1 套损分布特点
近五年某区块共出现套损井37口,遍布整个开发区各套层系。从平面上来看,套损井分布比较零散,没有形成成片的套损区。水驱与聚驱套损井数比例相当。东块比西块套损井数偏。其它地区零星分布。
从纵向上看,统计有深度资料的36口井,油层部位的套损主要集中在A油层组。A油层组发现套损井17口,占套损井数的46%。从分布来看,套损层位位于A2、A3小层的井数较多,各占30%,其次A4+5占23.5%。
2.2.2 浅部地层出现的套损
浅部地层出现4口套外漏套损井,套损深度为15-60m。该区块每年都有几口井属于这种情况,主要原因一是浅层水在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产生硫化氢引起套管腐蚀。二是有硫化物的浅层水,在含氧量只有十亿分之几的条件下,就会引起套管腐蚀。三是地层电化学腐蚀。
3、套损原因分析
套损是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引起的,从近五年套损的形成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高压层的出现是造成套损的直接原因。油层发育差是形成高压区引起套损的地质因素。A2层属不稳定的外前缘席状砂,主体呈破席状、网格状,表内薄层和表外储层以窄条状分布,虽然分布面积较大,但局部尖灭区和变差区普遍存在。纵向上砂泥岩交互,平面上“泥包砂”形式分布,连通状况差。A4+5层属三角洲内前缘砂沉积,平面上油层大面积分布,因射开条件差、渗流阻力大、导压能力低,易在表内厚层突然尖灭的边缘水井周围形成高压区。
从小层平面图来看,A油层组出现的套损井多分布在砂体变差部位。统计出现的17口井中,有10口井分布在砂体变差部位。
二是区域内注采不平衡,形成了局部高压区。近几年虽全区地层压力保持平稳,但是局部还是存在异常高压区。缺少泄压点存在较大套损隐患。
4、预防套损所做的主要工作
4.1 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全员套防意识
我们每年对新上岗员工采取集中办班的方法,让每名员工掌握套防知识,严格执行套防管理制度。地质队不定期组织套防形势分析会,了解套损变化趋势,制定有效预防措施。
4.2 加强现场管理,预防套损发生
一是加强关井过程管理。为避免在关井过程中压力突然变化造成套损,我们加强对注水井现场操作中关井过程的监督,对不按要求关井的现象严格考核,确保员工在关井过程中平稳操作。
二是异常井做到“四个及时”根据异常井四级报警的工作流程,规定了“四个及时”:上报及时、控制及时、排查及时、处理及时。例如:甲井2013年12月25日发现套管错断,套损层位为B油层组,为防止发生大面积水浸,出现成片套损,我们立即组织对周围300米范围内32口油水作业井展开调查,调查后发现只有乙井B油层组出现套漏,目前这两口套变井已全部修复。
4.3 加大套损修复力度,防止成片套损发生
为保证区域压力均衡,防止成片套损的发生,2011年以来我们加大对套损井的修复力度,针对井口套管接箍以上发生套漏的油水井矿内协调修复28口,通过大修恢复生产40口。
4.4 治理異常高压区,减少套损隐患
几年来,我们采取平缓恢复地层压力、重点治理异常高压区的方法来防止成片套损的发生。从2012年以来地层压力逐年恢复,年压差都在0.1-0.2MPa之间,且高低压井数比逐年趋向均衡。
5、结论与认识
5.1 随着井网密度的逐年加大,套损隐患也会随之增加,预防治理套损井仍然是目前的重要工作。对注水异常、压力异常的井及时分析调整,才能将套损隐患降到最低。
5.2 A1组油层仍然是套损高发的油层,还需要重点关注。
5.3 断层附近的注水井应密切注意注水量的异常变化,才能有效预防套损的发生。
5.4 加大套损井修复力度,防止套损区扩大。套损后大修井,应尽量测同位素吸水资料,及时跟踪小层注水量变化,防止套损部位吸水。
参考文献
[1] 张英志等,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油田开发调整实践与认识,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2] 万新德等,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综合调整100例,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柴鑫(1989年1月出生),女,2011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大庆第三采油厂第二油矿技术工区助理工程师从事油田开发专业。联系电话:5853123。
[关键词]套损 变形 错断
中图分类号:TE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3-0322-01
前言
油水井是油田生产的基本单元,其套管损坏后,不但会使原有的注采系统受到破坏、影响原油产量,修复已损坏的套损井,也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因此,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套管保护和套损井的治理就成为油田开发一项重要工作。就套损问题而言,引发套管损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套损隐患排查难度也较大,所以认清目前套损形势,加强防治尤为重要。
2、近五年套损形势
2.1 基本概况
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套管防护管理,跟踪分析套损形势,实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2011年以来某区块年套损率一直控制在1%以下,套损形势比较稳定。
2.2.1 套损分布特点
近五年某区块共出现套损井37口,遍布整个开发区各套层系。从平面上来看,套损井分布比较零散,没有形成成片的套损区。水驱与聚驱套损井数比例相当。东块比西块套损井数偏。其它地区零星分布。
从纵向上看,统计有深度资料的36口井,油层部位的套损主要集中在A油层组。A油层组发现套损井17口,占套损井数的46%。从分布来看,套损层位位于A2、A3小层的井数较多,各占30%,其次A4+5占23.5%。
2.2.2 浅部地层出现的套损
浅部地层出现4口套外漏套损井,套损深度为15-60m。该区块每年都有几口井属于这种情况,主要原因一是浅层水在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产生硫化氢引起套管腐蚀。二是有硫化物的浅层水,在含氧量只有十亿分之几的条件下,就会引起套管腐蚀。三是地层电化学腐蚀。
3、套损原因分析
套损是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引起的,从近五年套损的形成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高压层的出现是造成套损的直接原因。油层发育差是形成高压区引起套损的地质因素。A2层属不稳定的外前缘席状砂,主体呈破席状、网格状,表内薄层和表外储层以窄条状分布,虽然分布面积较大,但局部尖灭区和变差区普遍存在。纵向上砂泥岩交互,平面上“泥包砂”形式分布,连通状况差。A4+5层属三角洲内前缘砂沉积,平面上油层大面积分布,因射开条件差、渗流阻力大、导压能力低,易在表内厚层突然尖灭的边缘水井周围形成高压区。
从小层平面图来看,A油层组出现的套损井多分布在砂体变差部位。统计出现的17口井中,有10口井分布在砂体变差部位。
二是区域内注采不平衡,形成了局部高压区。近几年虽全区地层压力保持平稳,但是局部还是存在异常高压区。缺少泄压点存在较大套损隐患。
4、预防套损所做的主要工作
4.1 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全员套防意识
我们每年对新上岗员工采取集中办班的方法,让每名员工掌握套防知识,严格执行套防管理制度。地质队不定期组织套防形势分析会,了解套损变化趋势,制定有效预防措施。
4.2 加强现场管理,预防套损发生
一是加强关井过程管理。为避免在关井过程中压力突然变化造成套损,我们加强对注水井现场操作中关井过程的监督,对不按要求关井的现象严格考核,确保员工在关井过程中平稳操作。
二是异常井做到“四个及时”根据异常井四级报警的工作流程,规定了“四个及时”:上报及时、控制及时、排查及时、处理及时。例如:甲井2013年12月25日发现套管错断,套损层位为B油层组,为防止发生大面积水浸,出现成片套损,我们立即组织对周围300米范围内32口油水作业井展开调查,调查后发现只有乙井B油层组出现套漏,目前这两口套变井已全部修复。
4.3 加大套损修复力度,防止成片套损发生
为保证区域压力均衡,防止成片套损的发生,2011年以来我们加大对套损井的修复力度,针对井口套管接箍以上发生套漏的油水井矿内协调修复28口,通过大修恢复生产40口。
4.4 治理異常高压区,减少套损隐患
几年来,我们采取平缓恢复地层压力、重点治理异常高压区的方法来防止成片套损的发生。从2012年以来地层压力逐年恢复,年压差都在0.1-0.2MPa之间,且高低压井数比逐年趋向均衡。
5、结论与认识
5.1 随着井网密度的逐年加大,套损隐患也会随之增加,预防治理套损井仍然是目前的重要工作。对注水异常、压力异常的井及时分析调整,才能将套损隐患降到最低。
5.2 A1组油层仍然是套损高发的油层,还需要重点关注。
5.3 断层附近的注水井应密切注意注水量的异常变化,才能有效预防套损的发生。
5.4 加大套损井修复力度,防止套损区扩大。套损后大修井,应尽量测同位素吸水资料,及时跟踪小层注水量变化,防止套损部位吸水。
参考文献
[1] 张英志等,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油田开发调整实践与认识,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2] 万新德等,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综合调整100例,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柴鑫(1989年1月出生),女,2011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大庆第三采油厂第二油矿技术工区助理工程师从事油田开发专业。联系电话:585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