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经济不断的发展,导致人口急速的增长、环境进一步恶化、资源出现短缺等情况,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在进行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较多的资源以及能源被消耗,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了绿色建筑。对绿色建筑进行节能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将能源的消耗有效降低,能够将环境的污染有效降低,最终实现人、建筑以及自然之间的统一和谐。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节约能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
我们可以将绿色建筑称作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或者是生态的建筑。在建筑的经济学方面,绿色建筑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具备的经济方面的效益、环保方面的效益以及社会方面的效益。在设计方面,绿色建筑遵照环境的准则,运用集成的方式进行设计。将建筑当作完整的一个系统,对建筑之间的间距、建筑的形状、建筑的围护结构以及建筑的结构进行综合的考虑。绿色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将资源有效节约,能够将污染有效减少,能够使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创建高效、适用以及健康的空间供人们居住。因此,绿色建筑可以说是有机的一个整体,在建筑设计、规划、施工、维护以及使用的过程中自始自终的存在着,涵盖了建筑的生命周期。绿色建筑追求的是人、建筑以及自然之间的统一和谐。要正确的看待绿色建筑,不要片面的追求措施技术以及表面,要依据使用的要求以及环境的条件将施工技术进行确定,对模拟分析的工具要充分运用,科学合理的选择措施以及技术。
二、绿色建筑的理念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秉持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健康、自然与经济、适应性高的原则。设计要以节能为核心,在选材、施工等环节也要以节能环保为前提,绿色建筑设计要在温度、声光及室内环境方面创建良好且舒适健康的高品质生活。从根本上来说,绿色建筑设计必须要以保护原生态环境为基础,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到长远的发展,提高技术水平,应在设计时就为适应新技术的更新发展预留空间及操作接口。
三、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及内容
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绿色建筑强调要节约资源,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合理规划建筑的配套设施,还可以开发地下空间,在最小化利用土地的基础上实现其功能的最大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的可开发利用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地下空间的利用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还可以节约成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初始阶段是在地下建设地铁、地下车库等。此外,还可以采取新型的结构或材料提高建筑的质量。也可以利用废弃的土地资源或者破旧的建筑材料设施来减少成本,例如将废旧的厂房改造成休闲场地等。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绿色建筑设计也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从根本上来说,建筑是为人类发展服务的,是为人类创建舒适健康生活与学习空间的,因此要在设计中减少噪音、辐射及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对人体的危害,在设计中选用低碳环保无毒的材料及装修材料,合理设计采光,良好的通风环境,实现美观且节能的目的。
3、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尽量选用寿命较长的材料,进而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延长建材的耐久性,尽量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材料损失与维护造成的成本增加,当然,不是耐久性越长的建筑材料越好,而是要与建筑使用寿命相当,既保证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了建筑的投资,实现了成本的节约。
4、水资源
首先,对雨水进行收集以及利用,处理后的雨水宜用于绿化、景观、消防等用水,对屋面雨水流经的途径以及地表水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地表的径流能够有效降低,采取渗透的措施将雨水的渗透量有效增加,对径流的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其次,在非饮用水方面要采取非传统的水源,如雨水或者是中水等等;再次,合理选用节水的器具,同时对经过处理的中水进行充分利用;最后,对水景观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
5、太阳能
以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建筑使用能耗中的所占比例或基于现状建筑CO2排放平均水平上的减排贡献率来定义太阳能建筑,符合当今社会和技术的发展现状。太阳能热水器的研究和生产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太阳能发电,太阳能供热水,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制冷空调,太阳能通风降温以及可控自然采光等高新技术也逐渐走进了建筑设计中。
6、利用自然通风,注重天然采光
自然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因此,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可以将建筑的内部和外部连通起来,当外部的气候发生变化时,根据外部气候的变化及时调整内部环境,这样就可以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内部环境。在建筑设计的时候,不仅要注重自然通风,还要加强天然采光。现行的很多地下库都被设计成封闭形式的,试想如果采用采光井、采光天窗、下沉广场等设计措施,就增加了自然采光的面积,减少了能耗,形成适宜的内部环境。
7、其他能源
现在能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大量使用地热能、风能、生物能等非常规、可再生并且绿色无污染的能源成为发展的趋势,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节能建筑中,新能源的利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8、节约能源
8.1节约材料
在保证安全及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发展高强、高性能材料;发展轻集料及轻集料混凝土,减少自重,节约原材料;积极发展化学建材,节能、节木、节钢;在建筑中采用轻型钢结构体系,减少木材、水泥和黏土砖用量,保护环境。
8.2围护结构保温节能材料
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使用能耗的大小。严寒地区,在墙体的外面增加一层保温材料必要且非常有效。在夏热冬冷地区,对于建筑围护结构既要考虑冬季保温性能,又要考虑夏季隔热性能,两者间有时又会产生矛盾。例如:近年来,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玻璃的使用面积越来越大。透明的围护结构可以增加室内采光,但是透明围护结构的热阻还是远远小于非透明围护结构热阻,透明部分的外侧必须设有效的遮阳(最好是卷帘、百叶窗之类的活动遮阳),以降低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量。由于透明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比非透明围护结构差,因此,从节能角度出发,应控制透明围护结构的大面积使用。
8.3废弃物利用
城市垃圾治理要以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目标,强调综合治理,注重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提倡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鼓励废弃物回收和有机物的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从而有效控制污染、回收资源,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9、采取三维立体绿化
三维立体绿化强调要充分利用绿色植物来进行建筑设计,引进生态元素及人文理念。当前我国的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屋顶绿化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可以设置空中花园,在花园里种植耐寒的常绿植物。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噪音,还可以减少能耗,降低成本。绿色建筑设计强调整体性,要加强建筑整体的绿色性,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感受。对于小区的公共部分,可以选用绿色植物,将各个空间合理地融合起来。此外,还可以将绿色植物同通风采光设计结合在一起,美化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也日趋的严重,而由于建筑行业是对环境有破坏的行业,严重的威胁到环境的良好发展。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采用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才能够确保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最小,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惠萍.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节能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2.
[2]朱显丞.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07.
[3]戈海玉,许方明.关于绿色建筑的几点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13.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节约能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
我们可以将绿色建筑称作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或者是生态的建筑。在建筑的经济学方面,绿色建筑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具备的经济方面的效益、环保方面的效益以及社会方面的效益。在设计方面,绿色建筑遵照环境的准则,运用集成的方式进行设计。将建筑当作完整的一个系统,对建筑之间的间距、建筑的形状、建筑的围护结构以及建筑的结构进行综合的考虑。绿色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将资源有效节约,能够将污染有效减少,能够使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创建高效、适用以及健康的空间供人们居住。因此,绿色建筑可以说是有机的一个整体,在建筑设计、规划、施工、维护以及使用的过程中自始自终的存在着,涵盖了建筑的生命周期。绿色建筑追求的是人、建筑以及自然之间的统一和谐。要正确的看待绿色建筑,不要片面的追求措施技术以及表面,要依据使用的要求以及环境的条件将施工技术进行确定,对模拟分析的工具要充分运用,科学合理的选择措施以及技术。
二、绿色建筑的理念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秉持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健康、自然与经济、适应性高的原则。设计要以节能为核心,在选材、施工等环节也要以节能环保为前提,绿色建筑设计要在温度、声光及室内环境方面创建良好且舒适健康的高品质生活。从根本上来说,绿色建筑设计必须要以保护原生态环境为基础,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到长远的发展,提高技术水平,应在设计时就为适应新技术的更新发展预留空间及操作接口。
三、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及内容
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绿色建筑强调要节约资源,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合理规划建筑的配套设施,还可以开发地下空间,在最小化利用土地的基础上实现其功能的最大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的可开发利用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地下空间的利用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还可以节约成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初始阶段是在地下建设地铁、地下车库等。此外,还可以采取新型的结构或材料提高建筑的质量。也可以利用废弃的土地资源或者破旧的建筑材料设施来减少成本,例如将废旧的厂房改造成休闲场地等。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绿色建筑设计也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从根本上来说,建筑是为人类发展服务的,是为人类创建舒适健康生活与学习空间的,因此要在设计中减少噪音、辐射及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对人体的危害,在设计中选用低碳环保无毒的材料及装修材料,合理设计采光,良好的通风环境,实现美观且节能的目的。
3、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尽量选用寿命较长的材料,进而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延长建材的耐久性,尽量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材料损失与维护造成的成本增加,当然,不是耐久性越长的建筑材料越好,而是要与建筑使用寿命相当,既保证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了建筑的投资,实现了成本的节约。
4、水资源
首先,对雨水进行收集以及利用,处理后的雨水宜用于绿化、景观、消防等用水,对屋面雨水流经的途径以及地表水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地表的径流能够有效降低,采取渗透的措施将雨水的渗透量有效增加,对径流的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其次,在非饮用水方面要采取非传统的水源,如雨水或者是中水等等;再次,合理选用节水的器具,同时对经过处理的中水进行充分利用;最后,对水景观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
5、太阳能
以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建筑使用能耗中的所占比例或基于现状建筑CO2排放平均水平上的减排贡献率来定义太阳能建筑,符合当今社会和技术的发展现状。太阳能热水器的研究和生产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太阳能发电,太阳能供热水,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制冷空调,太阳能通风降温以及可控自然采光等高新技术也逐渐走进了建筑设计中。
6、利用自然通风,注重天然采光
自然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因此,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可以将建筑的内部和外部连通起来,当外部的气候发生变化时,根据外部气候的变化及时调整内部环境,这样就可以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内部环境。在建筑设计的时候,不仅要注重自然通风,还要加强天然采光。现行的很多地下库都被设计成封闭形式的,试想如果采用采光井、采光天窗、下沉广场等设计措施,就增加了自然采光的面积,减少了能耗,形成适宜的内部环境。
7、其他能源
现在能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大量使用地热能、风能、生物能等非常规、可再生并且绿色无污染的能源成为发展的趋势,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节能建筑中,新能源的利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8、节约能源
8.1节约材料
在保证安全及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发展高强、高性能材料;发展轻集料及轻集料混凝土,减少自重,节约原材料;积极发展化学建材,节能、节木、节钢;在建筑中采用轻型钢结构体系,减少木材、水泥和黏土砖用量,保护环境。
8.2围护结构保温节能材料
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使用能耗的大小。严寒地区,在墙体的外面增加一层保温材料必要且非常有效。在夏热冬冷地区,对于建筑围护结构既要考虑冬季保温性能,又要考虑夏季隔热性能,两者间有时又会产生矛盾。例如:近年来,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玻璃的使用面积越来越大。透明的围护结构可以增加室内采光,但是透明围护结构的热阻还是远远小于非透明围护结构热阻,透明部分的外侧必须设有效的遮阳(最好是卷帘、百叶窗之类的活动遮阳),以降低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量。由于透明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比非透明围护结构差,因此,从节能角度出发,应控制透明围护结构的大面积使用。
8.3废弃物利用
城市垃圾治理要以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目标,强调综合治理,注重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提倡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鼓励废弃物回收和有机物的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从而有效控制污染、回收资源,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9、采取三维立体绿化
三维立体绿化强调要充分利用绿色植物来进行建筑设计,引进生态元素及人文理念。当前我国的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屋顶绿化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可以设置空中花园,在花园里种植耐寒的常绿植物。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噪音,还可以减少能耗,降低成本。绿色建筑设计强调整体性,要加强建筑整体的绿色性,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感受。对于小区的公共部分,可以选用绿色植物,将各个空间合理地融合起来。此外,还可以将绿色植物同通风采光设计结合在一起,美化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也日趋的严重,而由于建筑行业是对环境有破坏的行业,严重的威胁到环境的良好发展。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采用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才能够确保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最小,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惠萍.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节能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2.
[2]朱显丞.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07.
[3]戈海玉,许方明.关于绿色建筑的几点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