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实例
78岁的张婆婆患高血压,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毫克/片),每日2次,每次1片,血压控制良好。近来,因气温骤降,张婆婆明显感到头晕目眩,认为是血压升高所致。晚上7时,张婆婆自测血压达170/110毫米汞柱,考虑加服1片硝苯地平缓释片,但又觉得缓释片起效慢,遂自行将药物碾碎后吞服。一小时后,张婆婆自测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然而到了晚上9时,她发现血压升至160/100毫米汞柱,于是又碾碎1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吞服。30分钟后,她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心悸、胸闷等,继而意识模糊,被家人送往医院抢救。原来,张婆婆短时间内连续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诱发了心源性休克。
片剂是药品中最常见的剂型,可分为普通片、分散片、缓释片、控释片、肠溶片等多种,同一种药物的片剂有几种不同类型的并不少见。比如:常用的降压药硝苯地平有硝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不同类型,它们同属片剂,但只有硝苯地平片可以掰开碾碎服用;糖尿病患者常用的二甲双胍有二甲双胍片、二甲双胍肠溶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等不同类型;等等。这些不同种类的片剂在制备工艺上存在差异,虽然是同一种药物,但在用法、用量上差异较大,错用或混用,有时不仅不能达到治疗效果,还会导致不良反应。那么,不同种类的片剂到底有什么区别?选择和服用方法上有哪些注意事项?
选择适合自己的片剂
相较于普通片,缓释片或控释片最突出的优势是减少了患者的服药次数。普通片可能需要患者每日服3次,而缓释片或控释片可能只需每日服1次,如此一来,大大减少了患者漏服或错过服药时间等情况的发生。此外,缓释片或控释片还有药物副作用少等优点。
尽管如此,缓释片或控释片的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制药工艺复杂,它们的价格往往比普通片高很多;它们的载药量通常较大,且在人体内释放的时间较长,当患者因病情变化需要调整剂量时,往往非常被动。可见,缓释片或控释片不一定是最好的。药物选择因人而异,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缓释片、控释片禁止碾碎或咀嚼服用
大部分缓释及控释制剂不可以掰开服用。这是因为,大部分缓释片或控释片好比一个单独、庞大的缓释或控释系统,掰开服用会破坏系统正常功能,使药物迅速释放,不但不能起到缓释或控释的作用,而且由于载药量通常较大,掰开服用好比将原本应该分批发挥作用的药量一次服下,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甚至造成药物中毒。
不过,有少数缓释片或控释片是可以掰开服用的。这些药片中“装”有多个较小的缓释或控释系统,掰开药片并不会破坏其中的“小系统”。通常情况下,药品表面有明显分割线的缓释片或控释片是可以掰开服用的。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药片表面印有该药物的独有标识,患者应将其与分割药片的压痕相区别。
小贴士
无论缓释片或控释片是否可以掰开服用,一般都不建议掰开。确因服药困难需掰开服用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如有“整粒吞服”“不可掰开或碾碎”等提示,患者应严格遵守。另外,所有缓释片或控释片禁止碾碎或咀嚼后服用。
肠溶片并非专治肠道疾病
片剂经口服下后,首先到达胃部,然后进入肠道。普通片在到达胃部后,均会发生崩解,药物在胃部即可被逐渐吸收。
然而,有些药物在胃的强酸性环境下性质不稳定,会被胃酸破坏而失效;还有些药物易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为此,药物研究者们在普通片的外层添加了一层“保护膜”,使药片在胃内暂时不崩解,等药片到达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时,“保护膜”才开始溶解。随后,药片崩解,药物直接在肠道内发挥局部的治疗作用,或者在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其应有的治疗作用。
因此,肠溶片可以理解为在肠道才溶解的药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某些药物失效和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治疗肠道疾病并无多大联系。
肠溶片宜在饭前服用
因为肠溶片外面包裹了一层“保护膜”,保护药片不在胃内被溶解,与普通片不同,所以不可以掰开或嚼碎服用。
空腹服用肠溶片,没有食物的阻碍,能使药片快速从胃到达肠道,减少药片在胃内的停留时间,降低肠溶片外层保护膜在胃内被破坏的风险。因此,肠溶片通常宜在饭前服用。普通片根据所含药物的不同,饭前、饭后还是空腹服用往往不尽相同,具体应参照药品使用说明书或咨询药师。
不可擅自加大肠溶片剂量
肠溶片虽然对胃肠道的副作用较小,但并不能降低药物从肠道吸收、经血液循环到全身发挥作用后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因此,服用肠溶片的患者不可擅自长期或加大剂量服用,须严格遵医嘱服药。
专家提醒
片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剂型,它具有质量稳定、使用方便、易于携带和贮藏等优点。片剂种类多,服用有讲究。用得对,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在服用任何药品前,首先应仔细阅读说明书,特别关注药品的用法、用量,切不可“自作主张”。另外,即使是同一药物的同种类型,也须注意药片的规格是否一致。
方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