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社交媒体总是给你推送大量你喜欢阅读的信息,就像免费提供总给人制造愉悦感的汽水那样,只需要你一瓶一瓶“咕咚咕咚”灌下去,然后产生一种所谓“流量”的东西,哪管你被灌下的信息有没有“营养”。
“一言不合就拉黑”,成为社交媒体上被推崇的“铁律”,社交媒体也为之设计了“被拉黑禁言三天”“关注七天才可留言”等规则,帮你“清除异己”,留出一块“清静、干净”的自留地。
对于这样的自留地,早有专业术语上的解释了,叫“信息茧房”。大概的意思是,一个人只愿意接收让自己舒服、愉悦的信息,躲在一个世界以你为中心的“小房子”里,愉快地度过一生。我对“信息茧房”的理解是,拒绝批评,不接受反对意见,不需要外界的刺激与提醒,过着自我麻醉的生活……坦率地说,这很危险。
一个人接受这样的生活环境,就意味着已经停止对自身之外更大世界的探索,也标志着以自己的感官取代理性思维,来与外界进行触碰与连接。当然,在网上拥有什么样的社交场景,是个人的权利,别人无权指责,但值得担忧的一点是,一旦所有人的生活都被片面化的信息掌控,就难免进入凯斯·桑斯坦所说的“社会黏性丧失”“群体极化”的情境。
这些年来,人们可以观察到,不少知识分子放弃了自己的语言立场,在浮躁的网络环境里也开始动用“语言暴力”,这使得社交媒体上局部的“语言冲突”变得一天比一天激烈……另外一些知识分子,不知是否出于对这种沟通环境的不认同,还是别的原因,都逐步退出了舆论场,或者只在有限的领域内发言。“如果理性的人不说话,就把这个世界送给了疯子”,如何跃过“偏执者生存”这个网络陷阱,成为还有发言沖动的人所面对的共同难题。
2020届的大学生毕业典礼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国华教授发表了演讲,其中有一段说道:“如果缺乏了宽容精神,如果我们还是以斗争思维来抹黑跟自己观点不同的人,如果总是用价值论的是非来替代认识论的真伪,我们的争论就会变成不具建设性的争吵,甚至争斗,我们就会不断再生产当代特色的戾气。”
可见,只看自己想看到的人,只接受符合自己认知的观点与信息,并不会带来想象中的愉悦,它只会制造更多的焦虑。
(编辑 郑儒凤 [email protected],西米绘图)
“一言不合就拉黑”,成为社交媒体上被推崇的“铁律”,社交媒体也为之设计了“被拉黑禁言三天”“关注七天才可留言”等规则,帮你“清除异己”,留出一块“清静、干净”的自留地。
对于这样的自留地,早有专业术语上的解释了,叫“信息茧房”。大概的意思是,一个人只愿意接收让自己舒服、愉悦的信息,躲在一个世界以你为中心的“小房子”里,愉快地度过一生。我对“信息茧房”的理解是,拒绝批评,不接受反对意见,不需要外界的刺激与提醒,过着自我麻醉的生活……坦率地说,这很危险。
一个人接受这样的生活环境,就意味着已经停止对自身之外更大世界的探索,也标志着以自己的感官取代理性思维,来与外界进行触碰与连接。当然,在网上拥有什么样的社交场景,是个人的权利,别人无权指责,但值得担忧的一点是,一旦所有人的生活都被片面化的信息掌控,就难免进入凯斯·桑斯坦所说的“社会黏性丧失”“群体极化”的情境。
这些年来,人们可以观察到,不少知识分子放弃了自己的语言立场,在浮躁的网络环境里也开始动用“语言暴力”,这使得社交媒体上局部的“语言冲突”变得一天比一天激烈……另外一些知识分子,不知是否出于对这种沟通环境的不认同,还是别的原因,都逐步退出了舆论场,或者只在有限的领域内发言。“如果理性的人不说话,就把这个世界送给了疯子”,如何跃过“偏执者生存”这个网络陷阱,成为还有发言沖动的人所面对的共同难题。
2020届的大学生毕业典礼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国华教授发表了演讲,其中有一段说道:“如果缺乏了宽容精神,如果我们还是以斗争思维来抹黑跟自己观点不同的人,如果总是用价值论的是非来替代认识论的真伪,我们的争论就会变成不具建设性的争吵,甚至争斗,我们就会不断再生产当代特色的戾气。”
可见,只看自己想看到的人,只接受符合自己认知的观点与信息,并不会带来想象中的愉悦,它只会制造更多的焦虑。
(编辑 郑儒凤 [email protected],西米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