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理论现状的批判性反思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r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理论作为文学经验、文学现象和文学事实的总结与提升,在今天出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悖论现象:追求理论对文学的阐释,反而忘记了自身到底存在的价值何在。于是出现了文学理论与文学理论之间的差异。区别的背后其实是中西方对待文学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即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是一种价值判断还是事实判断。这两种判断带来不同的审视作品的姿态:"应然"或者"实然"。"应然"将文学视为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对文学有着一种批评的精神;"实然"将文学看成"盖棺定论"的静止不再发展的对象,对文学是一种求知的姿态。我们认为文学理论自我迭代到今天,
其他文献
<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切。语言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得以建构和传承的形式和手段。作为语言地域变体的方言,就像是一面多棱镜,不仅
在二十世纪末甚至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众多民营企业得到发展并不是其企业实力使然,更多的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大环境所赋予的机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靠机遇发展的可能性越
我国住房问题是人们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它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房价的暴涨和人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需求矛盾相对突出。国家重视解决低收入群体的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丰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它不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成为中国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许多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体现了与现代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土壤的形成,是岩石的风化和生物作用的结果。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多,让学生紧接着上一节课的内容,猜测土壤从哪里来,有点难度。因此,我将“土壤从哪儿来”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