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您骑马上哪儿去呢我的主人?
我不知道
我说
只是离开这儿
只是离开这儿
离开这儿向前走
向前走
这就是我达到目标的唯一办法
——卡夫卡/尹吾《出门》
远行,是我的生活方式,虽然常常不知目的为何。
路过陌生城市,如果喜欢,停下来,看一看,听一听,嗅一嗅;如果不喜欢,离开。
喀什,无比陌生的城市,文化、语言、气候全都与我的家乡如此不同,却让人不舍得离开,因为它携带的每一个符号都充满了魔力,紧紧黏住我的灵魂和身体。
纹理
在喀什,如若有车路过,路面总会扬起黄灰的尘土,小颗粒的粉尘粘在睫毛上、眉头里,脸便成了一幅浮雕,与这个城市凹凸的纹理融为一体。
不知用什么词句才足够形容喀什人对于各色纹理的热爱,清真寺瓦梁上、锅碗瓢盆的边缘、女人包裹的头巾与佩戴的金饰、挂在房屋中的壁毯,到处都是密密织织的雕花纹理。
也许是因为这里地处沙漠边缘,单调的黄是主色调,所以不甘寂寞的人们发明了花一样的文字、建筑和布料,用以丰富生活。
纹理好像生活的布景,精致秀雅。
中午的喀什阳光总是特别晃眼,整个天空是明亮的蓝色,面朝南边走路时几乎无法睁眼。
老城里,戴毛毡帽的老翁一边捋着花白胡子,一边赶着装满西瓜的驴车——或者不能说是“赶”,他只是走在驴子旁边,和不高但四蹄壮健的小牲口并肩而行,叮叮咣咣的蹄掌声和“啊鸣兹(西瓜)”的叫卖声交映,慢慢穿过街道。
每一条街道都狭长弯曲,路牌的字多得惊人,比如维汉双语加汉语拼音的“喀日克代尔瓦孜路”,极其拗口。在我们这些不识维语的人看来,维族文字就好像路牌优美的装饰,给横平竖直的汉字勾勒出柔和的花边。
每隔几十米,便有一个清真寺,不是礼拜时间,大门紧锁。壁上雕的花繁复密集,常常是以简单的图案汇聚成拱形或方形的轮廓,好像在堆砌建筑某种东西。想问问路上的人,请他们讲一下花纹的意思,却总得到当地人充满困惑的眼神,和指手画脚也无法沟通的卷着舌头秃噜秃噜句不成句的维语口音普通话,无果。想想倒也无所谓,因为这样的东西在我们看来是美的就已经足够,求解含义当然有趣,但并非必须。
艾提尕尔清真寺旁边,热闹的广场一隅,有一家挂毯作坊,一名少女背对人群坐在织机前面,与所有的当地女性一样,用丝巾裹着头发,身着宽大朴素但设计精良的长衫。见我走进作坊,腼腆一笑,继续低下头摆弄长长的梭子。织机上的挂毯大约完成了三分之一,织线颜色并不艳丽,多是白的、蓝的、黑的、棕的,但编织出的成品看起来却特别华美,因为织毯人毫不吝惜自己扭曲线条的力气,竭尽所能把简单的色彩变成复杂的图案。不得不说,从小受到汉民族绘画简约风格的我,实在有些无法理解这类印花,甚至觉得它们看似廉价。但伸手一摸,这些毯子竟然丝滑柔顺,线脚十分密实,掂一掂,厚重的质感,并且散发出淡淡的绢丝香味,让人不由得暗生自己是土鳖的感觉。
巴扎
“招手停”的7路公共汽车总是人满为患,因为它连接了喀什三个最为重要的地方——中心老城、艾提尕尔清真寺和东巴扎。
“巴扎”译为汉语是“集市”的意思。有了巴扎,喀什的神色才有了活跃的光芒。
“招手停”驶近东巴扎,车行速度忽然放慢,窗外车水马龙,喧闹无比,闷热的和在新疆很难找到的潮湿味道扑面而来,带着蜂蜜甜味还有干了的羊粪骚味。车上的人一哄而下,以极快的速度散开进入浩大如厂房的巴扎市场里。
简单走了一走,找不到边。小店鳞次栉比,五彩斑斓的商品被分门别类摆列在冷色系的隔间里,看似杂乱,其实循着规律总能找得着自己心仪的东西——土耳其香皂、巴基斯坦挂毯、纹饰华美但不知产地的布料、总有蜜蜂围舞的黄糖蜂蜜,当然还有各种新疆本地特产诸如葡萄干、大核桃、巴旦木。
看到我们的内地人面孔,坐在门口的戴着小花帽的维族店主(大部分是男人)总会伸出手,平摊手掌指向店内,满面堆笑,操起汉语:“看一看吧,里面有好货,看一看吧,看看不要钱。”维族腔的平上不分让人忍俊不禁,这些句子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学来的,倒是符合中国小贩的说话习惯。
小摊边总有几个相貌恬静的孩子,长长的睫毛扑闪着,或偎依在妈妈身边,或躲在可以遮住小脸的商品后面好奇地看我们,向他们招招手说句“你好”,便会看到他们清澈的眼睛里闪动泉水一样的光芒,甜美的笑容盛放在小脸上。
闲逛半晌,看上了双骆驼毛袜子,摸起来十分温暖厚实,于是与店主讨价还价——
“八十块!”
“四十块!”
“不行,最少五十块!”
嫌贵,换一家看看,不想找了许多家,都没有合意的,只好灰溜溜地返回此店。岂料老板背起手来,双眼瞪着我们吐出一句“一百块”。
呀,什么情况,老板可是生气了?我们只得悻悻走了,过了半响才反应过来,问了价格又不买,在本地人看来是嫌弃货品不够好,犯了大忌,老家那一套“回头亦是朋友”在这儿可不管用。
如果说东巴扎是最丰富的集市,那么周日的牛羊巴扎便是最新奇和有趣的交易市场。
喀什天亮得晚,周日早上十点才只有东边泛出暖光,大部分的天色仍是灰青,多数人还在熟睡。城市边郊的荒地乡放起广播,为一周一度的盛会准备。各式各样的皮卡、拖拉机、三轮拖车从四面八方缓缓聚拢,满载的是撅着肥壮臀部的牛羊和四蹄有力的骏马、毛驴,要是运气好,也许还会遇到体型庞大目光温和的骆驼。
灰蒙蒙的天色,黄土飞扬的场地,大多买家和卖家都行色匆匆,忙着挑选或推荐,只有几个牵着一只羊的老翁不紧不慢,似乎把身边的羊当做宠物,遛着弯儿来市场看看热闹。
巴扎分有四个区块,分别驻扎的是牛、羊、驴、马,各种花色的动物被主人们一字排开,拴在木制的立柱上。 绵羊们大多眉眼低垂,神色哀伤,因为来到这里的羊,多数都要面对被宰杀的命运,也许明天它们中的一些就会成为我们桌上新烹的美食。
花牛们一头头悠闲地踹着蹄子,嘴里不停地空嚼,可能在念叨着,这黄土地上怎么连草都没有,神情呆滞,唉,它们也不知道牛肉面是怎么来的。
驴子就显得活跃多了,“鸣鸣”地叫着,四蹄慌乱地原地踩踏,急于挣脱缰绳。
而马获得的是比其他动物更大的活动范围,它们被主人骑着,或有马鞍,或没有,踢踏着钉了铁掌的脚,飞快地奔跑,所到之处路人都吃了一嘴灰,但仍有许多人围在路边,仔细端详,琢磨着要给家里的耕地或牧场添一新助手。
那边厢两个大叔在谈价钱,他们双手握在一起,说着秃噜秃噜的维语,买家空着的手里攒着一大打现金,卖家使劲拍打买家的肩膀,叽哩哇啦半天,两人双手松开,神情失望,卖家抄起马缰绳,领着那匹酷似《战马》里Joey的马,头也不回地离开场地,看来价格没谈拢。
整个巴扎弥漫的是黄土和牲畜粪便的味道,却丝毫不让人反感,因为那是生活的味道。
信仰
清晨时分,经过艾提尕尔清真寺广场,神圣的光晕会笼罩整个喀什。
斜照的金色阳光铺洒在清真寺门、圆柱尖顶的塔尖以及塔尖上的月牙图案,寺边高耸的白杨轻柔摆动,寺前台阶上闲坐着几个用丝光长巾遮住面庞的女人,举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家列着队频率极高地发出“咔嚓咔嚓”快门声。
不知道为什么,这时明明四下安静,可仿佛有隐隐的“嗡嗡”声弥漫在空气里,不知是幻觉还是真有神在我耳边低呜。召唤礼拜的“鸣哇鸣哇”声从召唤塔传出,音调不高,盘绕着广场传播开去,惊得广场上养尊处优体态丰腴的鸽子群忽地飞起来。
接着便能看到信徒们——都是男性——从四面八方赶来,一个个跪在寺前的毯子上,每人一个方块,没有排位,不分尊卑,面向西方麦加的方向,开始念念有词,先是低头,再是鞠躬,然后跪下,最后叩首。
气氛肃穆,没有人说话,只有风轻轻掠过的声音。
整个礼拜持续不过几分钟。
没有信仰的人,很难理解穆斯林对真主的热爱,他们入寺必须沐浴脱鞋,一日五拜、忌烟忌酒等,规矩众多,在我们这样的“俗人”来说都是无比繁琐的,不知他们要有多少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
本想这中国最有名的清真寺应该与诸多佛教圣地的富丽堂皇有一比,不像少林寺威严壮丽,至少也得有白马寺的古色古香吧,谁知道走进艾提尕尔大门,才发现这里内部布置得十分简单,一问主礼拜殿,两侧两进平房教经堂,院子里两台不高的召唤塔,仅此而已。
殿里没有神像,只有一铺绿色花纹地毯,一隅供阿訇讲经的座堂,安静朴素但庄严雅致。
真主安拉没有告诉他的弟子,他到底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他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因为他是无形无相、无始无终的。他从时间开始的时候便存在于每一个信徒的心中,甚至可能就在你的身边,他是那个迎面走来面带微笑的老人,是刚才拍着你肩膀叫“朋友”的小伙子,也是腼腆地倚着墙遮着头巾只露出清澈双眼的女孩:是笼罩在我们头上的那片蓝天,是我们脚踏着的坚实大地,也是空气,是音乐,是壁上的雕花,是书里的文字。
回想在喀什的每一天,路上的每一个行人都眼神坚定,神情间带有骄傲。也许正因为这样的信仰,他们总和神在一起,总能感觉到神对他们的指示,向善、团结,所以他们知道自己活着的目的,知道自己活着的动力。有时走在他们中间,我会觉得自己格外渺小,甚至希望自己从出生起就是一位穆斯林,在现实和物质的世界里在心中保有一份对纯真的笃信。
遇见喀什,是我出门旅行最深刻的收获,因为我总能在这里感受到一种东西,那是凝聚着向善的声音,是一种蹲在家里磨破书本或敲击破鼠标也没有办法查到的领悟,文字难以表达。
我不知道
我说
只是离开这儿
只是离开这儿
离开这儿向前走
向前走
这就是我达到目标的唯一办法
——卡夫卡/尹吾《出门》
远行,是我的生活方式,虽然常常不知目的为何。
路过陌生城市,如果喜欢,停下来,看一看,听一听,嗅一嗅;如果不喜欢,离开。
喀什,无比陌生的城市,文化、语言、气候全都与我的家乡如此不同,却让人不舍得离开,因为它携带的每一个符号都充满了魔力,紧紧黏住我的灵魂和身体。
纹理
在喀什,如若有车路过,路面总会扬起黄灰的尘土,小颗粒的粉尘粘在睫毛上、眉头里,脸便成了一幅浮雕,与这个城市凹凸的纹理融为一体。
不知用什么词句才足够形容喀什人对于各色纹理的热爱,清真寺瓦梁上、锅碗瓢盆的边缘、女人包裹的头巾与佩戴的金饰、挂在房屋中的壁毯,到处都是密密织织的雕花纹理。
也许是因为这里地处沙漠边缘,单调的黄是主色调,所以不甘寂寞的人们发明了花一样的文字、建筑和布料,用以丰富生活。
纹理好像生活的布景,精致秀雅。
中午的喀什阳光总是特别晃眼,整个天空是明亮的蓝色,面朝南边走路时几乎无法睁眼。
老城里,戴毛毡帽的老翁一边捋着花白胡子,一边赶着装满西瓜的驴车——或者不能说是“赶”,他只是走在驴子旁边,和不高但四蹄壮健的小牲口并肩而行,叮叮咣咣的蹄掌声和“啊鸣兹(西瓜)”的叫卖声交映,慢慢穿过街道。
每一条街道都狭长弯曲,路牌的字多得惊人,比如维汉双语加汉语拼音的“喀日克代尔瓦孜路”,极其拗口。在我们这些不识维语的人看来,维族文字就好像路牌优美的装饰,给横平竖直的汉字勾勒出柔和的花边。
每隔几十米,便有一个清真寺,不是礼拜时间,大门紧锁。壁上雕的花繁复密集,常常是以简单的图案汇聚成拱形或方形的轮廓,好像在堆砌建筑某种东西。想问问路上的人,请他们讲一下花纹的意思,却总得到当地人充满困惑的眼神,和指手画脚也无法沟通的卷着舌头秃噜秃噜句不成句的维语口音普通话,无果。想想倒也无所谓,因为这样的东西在我们看来是美的就已经足够,求解含义当然有趣,但并非必须。
艾提尕尔清真寺旁边,热闹的广场一隅,有一家挂毯作坊,一名少女背对人群坐在织机前面,与所有的当地女性一样,用丝巾裹着头发,身着宽大朴素但设计精良的长衫。见我走进作坊,腼腆一笑,继续低下头摆弄长长的梭子。织机上的挂毯大约完成了三分之一,织线颜色并不艳丽,多是白的、蓝的、黑的、棕的,但编织出的成品看起来却特别华美,因为织毯人毫不吝惜自己扭曲线条的力气,竭尽所能把简单的色彩变成复杂的图案。不得不说,从小受到汉民族绘画简约风格的我,实在有些无法理解这类印花,甚至觉得它们看似廉价。但伸手一摸,这些毯子竟然丝滑柔顺,线脚十分密实,掂一掂,厚重的质感,并且散发出淡淡的绢丝香味,让人不由得暗生自己是土鳖的感觉。
巴扎
“招手停”的7路公共汽车总是人满为患,因为它连接了喀什三个最为重要的地方——中心老城、艾提尕尔清真寺和东巴扎。
“巴扎”译为汉语是“集市”的意思。有了巴扎,喀什的神色才有了活跃的光芒。
“招手停”驶近东巴扎,车行速度忽然放慢,窗外车水马龙,喧闹无比,闷热的和在新疆很难找到的潮湿味道扑面而来,带着蜂蜜甜味还有干了的羊粪骚味。车上的人一哄而下,以极快的速度散开进入浩大如厂房的巴扎市场里。
简单走了一走,找不到边。小店鳞次栉比,五彩斑斓的商品被分门别类摆列在冷色系的隔间里,看似杂乱,其实循着规律总能找得着自己心仪的东西——土耳其香皂、巴基斯坦挂毯、纹饰华美但不知产地的布料、总有蜜蜂围舞的黄糖蜂蜜,当然还有各种新疆本地特产诸如葡萄干、大核桃、巴旦木。
看到我们的内地人面孔,坐在门口的戴着小花帽的维族店主(大部分是男人)总会伸出手,平摊手掌指向店内,满面堆笑,操起汉语:“看一看吧,里面有好货,看一看吧,看看不要钱。”维族腔的平上不分让人忍俊不禁,这些句子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学来的,倒是符合中国小贩的说话习惯。
小摊边总有几个相貌恬静的孩子,长长的睫毛扑闪着,或偎依在妈妈身边,或躲在可以遮住小脸的商品后面好奇地看我们,向他们招招手说句“你好”,便会看到他们清澈的眼睛里闪动泉水一样的光芒,甜美的笑容盛放在小脸上。
闲逛半晌,看上了双骆驼毛袜子,摸起来十分温暖厚实,于是与店主讨价还价——
“八十块!”
“四十块!”
“不行,最少五十块!”
嫌贵,换一家看看,不想找了许多家,都没有合意的,只好灰溜溜地返回此店。岂料老板背起手来,双眼瞪着我们吐出一句“一百块”。
呀,什么情况,老板可是生气了?我们只得悻悻走了,过了半响才反应过来,问了价格又不买,在本地人看来是嫌弃货品不够好,犯了大忌,老家那一套“回头亦是朋友”在这儿可不管用。
如果说东巴扎是最丰富的集市,那么周日的牛羊巴扎便是最新奇和有趣的交易市场。
喀什天亮得晚,周日早上十点才只有东边泛出暖光,大部分的天色仍是灰青,多数人还在熟睡。城市边郊的荒地乡放起广播,为一周一度的盛会准备。各式各样的皮卡、拖拉机、三轮拖车从四面八方缓缓聚拢,满载的是撅着肥壮臀部的牛羊和四蹄有力的骏马、毛驴,要是运气好,也许还会遇到体型庞大目光温和的骆驼。
灰蒙蒙的天色,黄土飞扬的场地,大多买家和卖家都行色匆匆,忙着挑选或推荐,只有几个牵着一只羊的老翁不紧不慢,似乎把身边的羊当做宠物,遛着弯儿来市场看看热闹。
巴扎分有四个区块,分别驻扎的是牛、羊、驴、马,各种花色的动物被主人们一字排开,拴在木制的立柱上。 绵羊们大多眉眼低垂,神色哀伤,因为来到这里的羊,多数都要面对被宰杀的命运,也许明天它们中的一些就会成为我们桌上新烹的美食。
花牛们一头头悠闲地踹着蹄子,嘴里不停地空嚼,可能在念叨着,这黄土地上怎么连草都没有,神情呆滞,唉,它们也不知道牛肉面是怎么来的。
驴子就显得活跃多了,“鸣鸣”地叫着,四蹄慌乱地原地踩踏,急于挣脱缰绳。
而马获得的是比其他动物更大的活动范围,它们被主人骑着,或有马鞍,或没有,踢踏着钉了铁掌的脚,飞快地奔跑,所到之处路人都吃了一嘴灰,但仍有许多人围在路边,仔细端详,琢磨着要给家里的耕地或牧场添一新助手。
那边厢两个大叔在谈价钱,他们双手握在一起,说着秃噜秃噜的维语,买家空着的手里攒着一大打现金,卖家使劲拍打买家的肩膀,叽哩哇啦半天,两人双手松开,神情失望,卖家抄起马缰绳,领着那匹酷似《战马》里Joey的马,头也不回地离开场地,看来价格没谈拢。
整个巴扎弥漫的是黄土和牲畜粪便的味道,却丝毫不让人反感,因为那是生活的味道。
信仰
清晨时分,经过艾提尕尔清真寺广场,神圣的光晕会笼罩整个喀什。
斜照的金色阳光铺洒在清真寺门、圆柱尖顶的塔尖以及塔尖上的月牙图案,寺边高耸的白杨轻柔摆动,寺前台阶上闲坐着几个用丝光长巾遮住面庞的女人,举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家列着队频率极高地发出“咔嚓咔嚓”快门声。
不知道为什么,这时明明四下安静,可仿佛有隐隐的“嗡嗡”声弥漫在空气里,不知是幻觉还是真有神在我耳边低呜。召唤礼拜的“鸣哇鸣哇”声从召唤塔传出,音调不高,盘绕着广场传播开去,惊得广场上养尊处优体态丰腴的鸽子群忽地飞起来。
接着便能看到信徒们——都是男性——从四面八方赶来,一个个跪在寺前的毯子上,每人一个方块,没有排位,不分尊卑,面向西方麦加的方向,开始念念有词,先是低头,再是鞠躬,然后跪下,最后叩首。
气氛肃穆,没有人说话,只有风轻轻掠过的声音。
整个礼拜持续不过几分钟。
没有信仰的人,很难理解穆斯林对真主的热爱,他们入寺必须沐浴脱鞋,一日五拜、忌烟忌酒等,规矩众多,在我们这样的“俗人”来说都是无比繁琐的,不知他们要有多少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
本想这中国最有名的清真寺应该与诸多佛教圣地的富丽堂皇有一比,不像少林寺威严壮丽,至少也得有白马寺的古色古香吧,谁知道走进艾提尕尔大门,才发现这里内部布置得十分简单,一问主礼拜殿,两侧两进平房教经堂,院子里两台不高的召唤塔,仅此而已。
殿里没有神像,只有一铺绿色花纹地毯,一隅供阿訇讲经的座堂,安静朴素但庄严雅致。
真主安拉没有告诉他的弟子,他到底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他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因为他是无形无相、无始无终的。他从时间开始的时候便存在于每一个信徒的心中,甚至可能就在你的身边,他是那个迎面走来面带微笑的老人,是刚才拍着你肩膀叫“朋友”的小伙子,也是腼腆地倚着墙遮着头巾只露出清澈双眼的女孩:是笼罩在我们头上的那片蓝天,是我们脚踏着的坚实大地,也是空气,是音乐,是壁上的雕花,是书里的文字。
回想在喀什的每一天,路上的每一个行人都眼神坚定,神情间带有骄傲。也许正因为这样的信仰,他们总和神在一起,总能感觉到神对他们的指示,向善、团结,所以他们知道自己活着的目的,知道自己活着的动力。有时走在他们中间,我会觉得自己格外渺小,甚至希望自己从出生起就是一位穆斯林,在现实和物质的世界里在心中保有一份对纯真的笃信。
遇见喀什,是我出门旅行最深刻的收获,因为我总能在这里感受到一种东西,那是凝聚着向善的声音,是一种蹲在家里磨破书本或敲击破鼠标也没有办法查到的领悟,文字难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