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校本研修”主要是指 “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概括地说,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它对学校而言,是创办学校特色的重要支撑,是走质量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走进教师心灵、走进课堂、走向学生的重要保证。而“校本培训”按欧洲教师教育协会1989年的界定,指的是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个体教师的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校本培训”是一种“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培训,学校中出现的问题是培训的起点,培训的归宿是解决这些问题。“校本培训”是教师在职培训的形式,是教师研究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校本教研”水平的前提和保障。结合近几年来我校“校本研修”的主要工作,谈谈我们的认识、实践与体会。
一、 校本研修的主要策略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早在2004年9月,我校就成立了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教科室具体负责制订研修计划,教导处具体负责实施、管理与考评,各学科组长和年级组组长为组员,职责分明。并于2004年12月校教代会通过了校本研修的津贴补助办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为校本研修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物质保障。同时还加强宣传引导,使教师们认识到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并邀请专家来校作讲座,明确目标、内容与策略。2006年1月特邀区教研室徐惠仁主任来校作了《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认识到校本研修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教研活动,是面向全体教师的教研活动,是学习、培训、研究一体化的教研活动。
2.总体规划,明确内容
学校在分析了“校本研修”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情况下,进行了深入研究,制订了宏观规划,即培训、教研、科研有机结合,并构建了学校研修网络,分工负责:学校主要抓专业培训、重点项目;教研组主要抓学科课程改革、课程建设、课程评价、课题研究;备课组主要抓课堂教学改革,重在教材教法革新。学校还明确了研究内容与主要形式。要求老师研究,突出重点、作出亮点、创出特色,并指出校本教研的三个主要途径,即:自我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进行反思)、同伴互助(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合作研究)、专业引领(专家诊断评价、对话指导、协作研究)。
3.扎实活动,提升水平
(1)开展教学反思、学术论坛活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我们坚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教师的头脑。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看一本教育理论杂志,每天看一篇教育理论文章,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3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周撰写的教学反思由校长亲手批阅;围绕一个主题,选择若干篇目,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35位老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交流,把教师会议的讲台还给教师。同时,学校定期开展学术论坛和教师沙龙活动。本学期,我们选择了“教育细节与学校管理”、“谈教学中的浪费现象”、“08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与管理”等主题开展教师论坛。主题研究式教学研讨活动强调突出某个问题开展学习、研究,强调一个系统的活动过程,强调学习、研究、实践、反思相结合。我们还倡导叙事研究:叙述自己的教学故事,可以是全过程,也可以是一个片断;谈深刻的感受,归纳出自己的思想和经验;发现、揭示、分析存在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及依据。
(2)实现教研组活动与备课组活动的有机结合。我们以教研组为基础成立了各学科发展指导委员会。学科发展指导委员会组织教研组成员根据新课标着手制定各学科发展规划,以指导各学科的教学活动。在教研组的统一组织下,各备课组自主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采用集中和分散相集合的方式进行。每周二所有备课组以年级为单位集中备课,语文、数学、英语三门高考科目分别利用周三、周四、周五下午半天时间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分管校长蹲点年级组、教研组,引领指导,全过程参与。备课组就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为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3)广泛开展课堂观察、校长访谈调研活动。扎扎实实推进新课程改革,校长亲自抓至关重要。我们建立了行政推门听课、跟踪听课、公开课集体听课、师徒相互听课等制度,始终把课堂观察作为监控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校级领导定期组织各年级学生通过开座谈会、约请师生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新课程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有关人员迅速召开碰头会、现场会,及时研究和解决问题。
(4)注重教研与科研的结合。学校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把它作为提升校本教研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的中心目标,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实际,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活动。学校重新修订了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奖励方案,并进行及时登记,及时兑现奖金。最近三年,我校教师参与了国家、省、市、区级课题研究11项,并多次举办大型课题研讨活动和教学观摩活动,有力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
(5)切实加强校本培训。教师素质要提高,校本培训要先行。我们高度重视营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我校确立了“一年合格,三年成才,五年骨干,十年名师”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着力培养年轻干部队伍、班主任队伍、教学骨干队伍和科研队伍,造就一支精良的优秀教师队伍,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学校制定了《湟里高中青年教师培养方案》,旨在全面提升我校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继续坚持和完善“师徒结对”制度的同时,积极开展“新老教师的传、帮、带”活动,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出台了《湟里高中优秀师徒评选办法》和《湟里高中“六级”优秀教师考评及奖励办法》,充分发挥我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并实现新老教师的共同发展。
学校根据不同的目标层次,分级分层实施培训培养。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形式,扎实有效地为学校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先后邀请了成尚荣、吕达等教育专家来校讲学。学校每年的培训做到了制度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举办了骨干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育科研培训等,通过校本教研、专题研讨等活动,转变了教师观念,促进了教师自主发展意识的形成。要求每位教师自我设立目标,制订三年发展规划。通过举办班主任研讨会、高三教育教学研讨会、教师论坛、校际研讨交流、全体教师“过关课”、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和各级各类论文大赛等活动,采取个人自学提高与学校组织培训相结合的形式,逐步形成了学校目标导向、活动辅助、教科研促进和奖惩激励的培训制度,为教师发展铺设了成长、成功之路。
二、 校本研修的绩效分析
1.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较大发展
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教科研水平明显提升。很多老师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新的发展观来看待学生,课堂教学开始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与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近三年来,在上级组织的各级各类优质课评比、教学课件、案例评比和专业技能竞赛中,我校有30多人次获奖。同时,教师的科研意识与水平不断提升,仅2006年,我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发表文章15篇,论文获省级二等奖以上25篇。三年来,我校有80多人次被评为省、市、区各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或受政府嘉奖。其中钱文良老师被评为“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常州市十佳爱生标兵”、“常州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学校现有区及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4名,学校领导班子被市、区教育局评为“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
2.学生的自主发展得到实现
校本研修带来的教与学方式的变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学习能力更强了,学习自主性也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自主发展,主动学习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问题学生明显减少,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3.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2006年我校高三年级678名学生高考成绩显著,完成指标率133.3%,名列武进之首,本科达线率50.28%,专科录取率达93.67%。2007年高二年级626名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喜人,合格率99.3%,有27名学生获4A,居同类学校之首。2007年高考再创辉煌,完成指标175%,本科达线53%,专科录取94.32%,荣获区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
4.学校办学品位连年提升
近年来,湟里高中在“以人文精神和科学方法,协助个人追求自我实现;促进教师自我成长,不断追求进步并求其精致化”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本研修,得到了领导认可、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学校在一定范围产生了品牌效应。2001年我校正式被省教育厅批准确定为省重点中学,2003年又顺利通过省普通高中“三星级学校”验收,2008年在地方政府和区教育局关心指导下又跨入了积极争创“四星级”高中的学校发展新纪元。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艺术研究实验基地”、“江苏省历史学科教育科研基地”、“江苏大学教育改革实验基地”、“全国德育科研先进集体”、“常州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民族精神代代传’读书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近三十个国家、省、市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关燕云)
一、 校本研修的主要策略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早在2004年9月,我校就成立了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教科室具体负责制订研修计划,教导处具体负责实施、管理与考评,各学科组长和年级组组长为组员,职责分明。并于2004年12月校教代会通过了校本研修的津贴补助办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为校本研修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物质保障。同时还加强宣传引导,使教师们认识到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并邀请专家来校作讲座,明确目标、内容与策略。2006年1月特邀区教研室徐惠仁主任来校作了《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认识到校本研修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教研活动,是面向全体教师的教研活动,是学习、培训、研究一体化的教研活动。
2.总体规划,明确内容
学校在分析了“校本研修”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情况下,进行了深入研究,制订了宏观规划,即培训、教研、科研有机结合,并构建了学校研修网络,分工负责:学校主要抓专业培训、重点项目;教研组主要抓学科课程改革、课程建设、课程评价、课题研究;备课组主要抓课堂教学改革,重在教材教法革新。学校还明确了研究内容与主要形式。要求老师研究,突出重点、作出亮点、创出特色,并指出校本教研的三个主要途径,即:自我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进行反思)、同伴互助(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合作研究)、专业引领(专家诊断评价、对话指导、协作研究)。
3.扎实活动,提升水平
(1)开展教学反思、学术论坛活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我们坚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教师的头脑。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看一本教育理论杂志,每天看一篇教育理论文章,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3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周撰写的教学反思由校长亲手批阅;围绕一个主题,选择若干篇目,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35位老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交流,把教师会议的讲台还给教师。同时,学校定期开展学术论坛和教师沙龙活动。本学期,我们选择了“教育细节与学校管理”、“谈教学中的浪费现象”、“08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与管理”等主题开展教师论坛。主题研究式教学研讨活动强调突出某个问题开展学习、研究,强调一个系统的活动过程,强调学习、研究、实践、反思相结合。我们还倡导叙事研究:叙述自己的教学故事,可以是全过程,也可以是一个片断;谈深刻的感受,归纳出自己的思想和经验;发现、揭示、分析存在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及依据。
(2)实现教研组活动与备课组活动的有机结合。我们以教研组为基础成立了各学科发展指导委员会。学科发展指导委员会组织教研组成员根据新课标着手制定各学科发展规划,以指导各学科的教学活动。在教研组的统一组织下,各备课组自主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采用集中和分散相集合的方式进行。每周二所有备课组以年级为单位集中备课,语文、数学、英语三门高考科目分别利用周三、周四、周五下午半天时间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分管校长蹲点年级组、教研组,引领指导,全过程参与。备课组就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为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3)广泛开展课堂观察、校长访谈调研活动。扎扎实实推进新课程改革,校长亲自抓至关重要。我们建立了行政推门听课、跟踪听课、公开课集体听课、师徒相互听课等制度,始终把课堂观察作为监控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校级领导定期组织各年级学生通过开座谈会、约请师生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新课程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有关人员迅速召开碰头会、现场会,及时研究和解决问题。
(4)注重教研与科研的结合。学校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把它作为提升校本教研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的中心目标,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实际,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活动。学校重新修订了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奖励方案,并进行及时登记,及时兑现奖金。最近三年,我校教师参与了国家、省、市、区级课题研究11项,并多次举办大型课题研讨活动和教学观摩活动,有力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
(5)切实加强校本培训。教师素质要提高,校本培训要先行。我们高度重视营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我校确立了“一年合格,三年成才,五年骨干,十年名师”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着力培养年轻干部队伍、班主任队伍、教学骨干队伍和科研队伍,造就一支精良的优秀教师队伍,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学校制定了《湟里高中青年教师培养方案》,旨在全面提升我校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继续坚持和完善“师徒结对”制度的同时,积极开展“新老教师的传、帮、带”活动,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出台了《湟里高中优秀师徒评选办法》和《湟里高中“六级”优秀教师考评及奖励办法》,充分发挥我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并实现新老教师的共同发展。
学校根据不同的目标层次,分级分层实施培训培养。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形式,扎实有效地为学校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先后邀请了成尚荣、吕达等教育专家来校讲学。学校每年的培训做到了制度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举办了骨干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育科研培训等,通过校本教研、专题研讨等活动,转变了教师观念,促进了教师自主发展意识的形成。要求每位教师自我设立目标,制订三年发展规划。通过举办班主任研讨会、高三教育教学研讨会、教师论坛、校际研讨交流、全体教师“过关课”、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和各级各类论文大赛等活动,采取个人自学提高与学校组织培训相结合的形式,逐步形成了学校目标导向、活动辅助、教科研促进和奖惩激励的培训制度,为教师发展铺设了成长、成功之路。
二、 校本研修的绩效分析
1.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较大发展
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教科研水平明显提升。很多老师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新的发展观来看待学生,课堂教学开始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与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近三年来,在上级组织的各级各类优质课评比、教学课件、案例评比和专业技能竞赛中,我校有30多人次获奖。同时,教师的科研意识与水平不断提升,仅2006年,我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发表文章15篇,论文获省级二等奖以上25篇。三年来,我校有80多人次被评为省、市、区各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或受政府嘉奖。其中钱文良老师被评为“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常州市十佳爱生标兵”、“常州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学校现有区及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4名,学校领导班子被市、区教育局评为“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
2.学生的自主发展得到实现
校本研修带来的教与学方式的变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学习能力更强了,学习自主性也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自主发展,主动学习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问题学生明显减少,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3.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2006年我校高三年级678名学生高考成绩显著,完成指标率133.3%,名列武进之首,本科达线率50.28%,专科录取率达93.67%。2007年高二年级626名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喜人,合格率99.3%,有27名学生获4A,居同类学校之首。2007年高考再创辉煌,完成指标175%,本科达线53%,专科录取94.32%,荣获区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
4.学校办学品位连年提升
近年来,湟里高中在“以人文精神和科学方法,协助个人追求自我实现;促进教师自我成长,不断追求进步并求其精致化”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本研修,得到了领导认可、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学校在一定范围产生了品牌效应。2001年我校正式被省教育厅批准确定为省重点中学,2003年又顺利通过省普通高中“三星级学校”验收,2008年在地方政府和区教育局关心指导下又跨入了积极争创“四星级”高中的学校发展新纪元。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艺术研究实验基地”、“江苏省历史学科教育科研基地”、“江苏大学教育改革实验基地”、“全国德育科研先进集体”、“常州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民族精神代代传’读书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近三十个国家、省、市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