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诗歌的功能在外语教学中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以至于许多学生在从小学到大学的外语学习过程中,几乎没有接触过任何诗歌。本文从文体分析法和读者反应法两个方面,就如何发挥诗歌对外语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和审美功效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只有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发挥诗歌的语言培养功效和社会功效,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 外语诗歌教学 文体分析法 读者反应法
一、引言
在外语学习领域,文学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以其丰富的语言输入内涵,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诗歌这一特别的文学形式,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潜在的育人功能和美学价值更没有得到实现。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业内人士认为诗歌语言不规范,无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交际能力,因此没有实用价值。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水平能力的制约,即便在课堂使用诗歌教学,教学内容也仅仅局限于语言学习、诗歌形式、结构和主题的分析,无法发挥诗歌作为文学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功能作用。因此,本文试图分析文体分析和读者反应教学模式,探讨外语环境下的诗歌教学。
二、背景知识
文学作品因其丰富的文化、社会及语言知识深受外语教育者的追捧,并且业内人士(如Widdowson,1975等)确认语言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规范的语言表达,他们把文学看做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补充。诗歌这种独特的文学体,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和外语教学密切相关,能够使读者切实体验诗歌独特结构背景下的文化意识交流,同时诗歌具有非同寻常的审美功能,使学生跨越时代和文化的鸿沟,促进对于人类社会多元化概念的理解。
同时,诗歌也为学习外语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输入资源,而这些输入材料往往是其他课本教材不具备的,包括词汇、短语、句式、句法结构及文体结构等。学生可以在有意义并能够记忆的背景下消化吸收理解诠释新的语言知识。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诗歌引入外语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外语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从文体分析和读者反应两个方面,简要探讨分析外语教学环境下诗歌的教学实践。
1.文体分析法
Carter and Long(1991:35)认为文体分析教学法就是“文本分析的过程,首先以这样一个基本的设想开始: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主要的分析理解过程就是语言的分析过程”。也就是聚焦文学作品中有关语言及语言功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系统地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信心和能力。他们同时认为这种方法(文体分析法)就其对语言体系的阐释而言,具有重要的反思能力,使我们了解语言的规则,因为在所分析的(诗歌)文本里,这些规则往往已经被改变和延伸。进行文体分析其主要兴趣就在于语言,否则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文体分析。
(1)背景知识的构建
背景知识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比如,我们来到一家饭店、医院或者电影院,根据生活常识,知道这些场所是如何运作的。拿起一本书,我们可以先看看书的简介,这样我们就会利用常识预见这本书内容是否符合我们的兴趣需求,决定是否购买。在阅读一首诗歌之前,教师的职责就是提供相关的历史的、文化的背景知识,以及作者的生平,在学生头脑中创造一个景象,以便学生能够轻松进入诗境,并提供足够的想象空间,产生美感。
(2)语言知识的分析
接下来,教师要做出判断,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语言知识帮助。因为词汇语法知识会妨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那么教师需要判断哪些词汇或者结构需要特别关注。也许通过上下文外语水平高的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词汇知识,但对于相对水平不高的学生,如果教师不能事先解决相关的难点,他们在阅读时就会出现太多的焦虑而产生不利的影响。除了词汇难点外,更多的是句法问题,所以,在学生拿到文本开始阅读诗歌之前,得到相应的分析讲解,将会大大提高他们对诗歌的欣赏。
2.读者反应教法
一方面,在教授学生学习诗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各种语言结构和诗歌表达技巧非常重要,但以此对任何文本的分析,我们都不能说我们真正地完全彻底地了解了诗歌诠释的内容思想。我们必须使学生知道教师的解读不是他们学习诗歌的唯一答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诗歌,以自身的经历、观点及情感来理解学习诗歌文本。传统诗歌教学过程中,对诗歌的理解,突出作者目的和诗歌文本本身,而学生的作用却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读者反应学习法(Reader-Response Approaches)就是在文学(包括诗歌)教学中,突出强调发挥学生的作用和以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1)交易理论(Transactional theory)
交易理论和读者反应教学法密切相关,交易理论清晰阐述了读者和诗歌文本(包括一切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文本本身并不完整,文本需要读者的经历才能有意义,正如Rosenblatt(1978)指出,诗歌存在于读者和文本之间搭建起来的“带电电路”。也就是说,诗歌的内涵与其说存在于文本之内,不如说产生于读者和诗歌文本相遇之后。阅读涉及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一种非线性的交易,即诗歌内涵并非存在于预定的对文本的阐释,而是存在于特别的个体和特别的文本之间,在特定的时间、场合及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是个体或者团体发展变化的存在,因为读者个人阅历千差万别,并且对诗歌的理解也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不同人之间则完全不同。Rosenblatt把阅读交易分为发现阅读(efferent reading)即阅读目的是获取信息,还有审美阅读(aesthetic reading)即阅读是为了快乐体验。
(2)读者反应教法实践
读者反应教法把文学作品和个人经历密切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利用自己的储备知识更好地预测和解读文本的语言内容和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个人的情感因素的优势,理解学习诗歌等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利用背景文化知识,阅读学习文学作品,使得学习经历更加个性化,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和鼓励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而这一原则作为交际外语教学法的核心内涵,刺激了以学生为中心和过程为导向的外语学习。课堂气氛讨论由对抗变成合作,非胜即负,非对即错的辩论大多数情况下不适合文学课堂的讨论,同学之间、同学之间和老师之间对于文本学习的思考和探讨成为相互定义的关系。同时扩大了文学知识的概念,更好地了解自我、文本及别人和社会。 3.文体分析与读者反应之比较
阅读诗歌并非仅仅是分析知识及语言结构,还要包涵读者个人的反应,即读者对诗歌的好恶情感评价。这一观点表明了外语教学中文体分析法和读者反应法的根本区别。Hanauer(2001)在他的诗歌教学实证研究中发现,没有教师参与的同学讨论,95%以上的时间集中在语言知识方面的探讨上,而Mattix(2002)却认为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教学过程出了问题,教师没有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分析学习诗歌。Hall(2003)认为,理解诗歌内容和欣赏诗歌的美感同样重要,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氛围、使缺少安全感的学生个性化地体验诗歌,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可能有些教师认为外语环境下学习诗歌,语言知识分析至关重要;另外一些教师认为个人与诗歌主题的关系更能有效地影响外语学习,而我则主张两种方法的合二为一更能促进外语学习。
三、结语
在外语环境下,文体分析法和读者反应法两者都是教授诗歌的有效之法。教学中,教师没有必要泾渭分明,只采用一种方法,教师可以设计出一些相应的教学活动,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又能使学生独立地表达个人对诗歌的好恶等。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在同一课中把两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既能够使学生注意诗歌的语言表达形式,又能够阐明个人的观点,鼓励学生对诗歌的主题内容和语言形式都兼顾,这样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得到发展的同时,审美能力、身心人格也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Carter,R.,and M.N.Long.Teaching literature[M].Harlow,UK:Longman,1991.
[2]Hall,G.Poetry,pleasure,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lassrooms[J].Applied Linguistics,2003,24(3).
[3]Hanauer,D.I.2001.The task of poetry reading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2001,22(3).
[4]Mattix,M.2002.The pleasure of poetry reading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 response to David Hanauer[J].Applied Linguistics,2002,23(4).
[5]Rosenblatt,L.M.The reader,the text,the poem:The transactional theory of the literary work[M].Carbondale,IL: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78.
[6]Widdowson,H.G.Stylistics and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M].London:Longman,1975.
关键词: 外语诗歌教学 文体分析法 读者反应法
一、引言
在外语学习领域,文学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以其丰富的语言输入内涵,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诗歌这一特别的文学形式,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潜在的育人功能和美学价值更没有得到实现。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业内人士认为诗歌语言不规范,无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交际能力,因此没有实用价值。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水平能力的制约,即便在课堂使用诗歌教学,教学内容也仅仅局限于语言学习、诗歌形式、结构和主题的分析,无法发挥诗歌作为文学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功能作用。因此,本文试图分析文体分析和读者反应教学模式,探讨外语环境下的诗歌教学。
二、背景知识
文学作品因其丰富的文化、社会及语言知识深受外语教育者的追捧,并且业内人士(如Widdowson,1975等)确认语言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规范的语言表达,他们把文学看做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补充。诗歌这种独特的文学体,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和外语教学密切相关,能够使读者切实体验诗歌独特结构背景下的文化意识交流,同时诗歌具有非同寻常的审美功能,使学生跨越时代和文化的鸿沟,促进对于人类社会多元化概念的理解。
同时,诗歌也为学习外语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输入资源,而这些输入材料往往是其他课本教材不具备的,包括词汇、短语、句式、句法结构及文体结构等。学生可以在有意义并能够记忆的背景下消化吸收理解诠释新的语言知识。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诗歌引入外语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外语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从文体分析和读者反应两个方面,简要探讨分析外语教学环境下诗歌的教学实践。
1.文体分析法
Carter and Long(1991:35)认为文体分析教学法就是“文本分析的过程,首先以这样一个基本的设想开始: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主要的分析理解过程就是语言的分析过程”。也就是聚焦文学作品中有关语言及语言功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系统地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信心和能力。他们同时认为这种方法(文体分析法)就其对语言体系的阐释而言,具有重要的反思能力,使我们了解语言的规则,因为在所分析的(诗歌)文本里,这些规则往往已经被改变和延伸。进行文体分析其主要兴趣就在于语言,否则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文体分析。
(1)背景知识的构建
背景知识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比如,我们来到一家饭店、医院或者电影院,根据生活常识,知道这些场所是如何运作的。拿起一本书,我们可以先看看书的简介,这样我们就会利用常识预见这本书内容是否符合我们的兴趣需求,决定是否购买。在阅读一首诗歌之前,教师的职责就是提供相关的历史的、文化的背景知识,以及作者的生平,在学生头脑中创造一个景象,以便学生能够轻松进入诗境,并提供足够的想象空间,产生美感。
(2)语言知识的分析
接下来,教师要做出判断,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语言知识帮助。因为词汇语法知识会妨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那么教师需要判断哪些词汇或者结构需要特别关注。也许通过上下文外语水平高的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词汇知识,但对于相对水平不高的学生,如果教师不能事先解决相关的难点,他们在阅读时就会出现太多的焦虑而产生不利的影响。除了词汇难点外,更多的是句法问题,所以,在学生拿到文本开始阅读诗歌之前,得到相应的分析讲解,将会大大提高他们对诗歌的欣赏。
2.读者反应教法
一方面,在教授学生学习诗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各种语言结构和诗歌表达技巧非常重要,但以此对任何文本的分析,我们都不能说我们真正地完全彻底地了解了诗歌诠释的内容思想。我们必须使学生知道教师的解读不是他们学习诗歌的唯一答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诗歌,以自身的经历、观点及情感来理解学习诗歌文本。传统诗歌教学过程中,对诗歌的理解,突出作者目的和诗歌文本本身,而学生的作用却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读者反应学习法(Reader-Response Approaches)就是在文学(包括诗歌)教学中,突出强调发挥学生的作用和以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1)交易理论(Transactional theory)
交易理论和读者反应教学法密切相关,交易理论清晰阐述了读者和诗歌文本(包括一切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文本本身并不完整,文本需要读者的经历才能有意义,正如Rosenblatt(1978)指出,诗歌存在于读者和文本之间搭建起来的“带电电路”。也就是说,诗歌的内涵与其说存在于文本之内,不如说产生于读者和诗歌文本相遇之后。阅读涉及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一种非线性的交易,即诗歌内涵并非存在于预定的对文本的阐释,而是存在于特别的个体和特别的文本之间,在特定的时间、场合及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是个体或者团体发展变化的存在,因为读者个人阅历千差万别,并且对诗歌的理解也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不同人之间则完全不同。Rosenblatt把阅读交易分为发现阅读(efferent reading)即阅读目的是获取信息,还有审美阅读(aesthetic reading)即阅读是为了快乐体验。
(2)读者反应教法实践
读者反应教法把文学作品和个人经历密切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利用自己的储备知识更好地预测和解读文本的语言内容和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个人的情感因素的优势,理解学习诗歌等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利用背景文化知识,阅读学习文学作品,使得学习经历更加个性化,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和鼓励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而这一原则作为交际外语教学法的核心内涵,刺激了以学生为中心和过程为导向的外语学习。课堂气氛讨论由对抗变成合作,非胜即负,非对即错的辩论大多数情况下不适合文学课堂的讨论,同学之间、同学之间和老师之间对于文本学习的思考和探讨成为相互定义的关系。同时扩大了文学知识的概念,更好地了解自我、文本及别人和社会。 3.文体分析与读者反应之比较
阅读诗歌并非仅仅是分析知识及语言结构,还要包涵读者个人的反应,即读者对诗歌的好恶情感评价。这一观点表明了外语教学中文体分析法和读者反应法的根本区别。Hanauer(2001)在他的诗歌教学实证研究中发现,没有教师参与的同学讨论,95%以上的时间集中在语言知识方面的探讨上,而Mattix(2002)却认为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教学过程出了问题,教师没有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分析学习诗歌。Hall(2003)认为,理解诗歌内容和欣赏诗歌的美感同样重要,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氛围、使缺少安全感的学生个性化地体验诗歌,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可能有些教师认为外语环境下学习诗歌,语言知识分析至关重要;另外一些教师认为个人与诗歌主题的关系更能有效地影响外语学习,而我则主张两种方法的合二为一更能促进外语学习。
三、结语
在外语环境下,文体分析法和读者反应法两者都是教授诗歌的有效之法。教学中,教师没有必要泾渭分明,只采用一种方法,教师可以设计出一些相应的教学活动,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又能使学生独立地表达个人对诗歌的好恶等。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在同一课中把两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既能够使学生注意诗歌的语言表达形式,又能够阐明个人的观点,鼓励学生对诗歌的主题内容和语言形式都兼顾,这样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得到发展的同时,审美能力、身心人格也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Carter,R.,and M.N.Long.Teaching literature[M].Harlow,UK:Longman,1991.
[2]Hall,G.Poetry,pleasure,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lassrooms[J].Applied Linguistics,2003,24(3).
[3]Hanauer,D.I.2001.The task of poetry reading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2001,22(3).
[4]Mattix,M.2002.The pleasure of poetry reading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 response to David Hanauer[J].Applied Linguistics,2002,23(4).
[5]Rosenblatt,L.M.The reader,the text,the poem:The transactional theory of the literary work[M].Carbondale,IL: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78.
[6]Widdowson,H.G.Stylistics and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M].London:Longman,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