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有对待学生的相应态度和行为方式。平时我们看到的学生很多令人头疼,或者不服管教,或者学习不努力,或者学习效率低下学而无功,或者不参加集体活动,不关心班集体等等。似乎让人满意的好学生不多,让人失望、生气、甚至恼怒的学生大有人在。
二、案例简介
去年6月,我和一位班主任一起带学生到外县参加高考,与这个班的学生相处4天。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不再上课的那几天,我见到的学生与平时大相径庭,有天壤之别。学生的言谈举止、思想观念完全呈现出一个全新的群体。那几天我对学生的认识超过了平时的两三年。学生对老师那么友好,那么尊重,几乎要对老师问寒问暖、关心体贴了。他们主动与老师套近乎,询问老师很多事情,尤其是买了什么好吃的,总要争先恐后的先让老师吃,学生倒关心起老师来了,有的学生把心里话告诉给老师,有的学生与老师讨论学习之外的话题,个别平时表现不怎么好的学生竟然也浪子回头,重新做人,严以律己,让人刮目相看。学生的这些举动让人感动,令人难忘。为什么平时没有发现学生的这么多善举呢?为什么平时没有看到、感受到学生中这诸多感人的事情呢?为什么此时的学生和上课时的学生判若两重天呢?难道课堂上的学生不好,校园里的学生不好,生活中的学生更好吗?我开始思索、探寻。
三、案例分析
什么是学生?你把学生当成什么他就是什么?古希腊人普鲁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当你把学生当成装填知识的容器并且强行装填时,势必有学生反感,让你装不了、装不好,甚至不让你装,让你失望。平时学生“表现”不好,好学生少了,是我们的评价标准有偏差,思想认识出了问题。我们没有有意识的去发现学生中的“美”,缺乏一双看清、看全学生的慧眼。这种认识的根源在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在于片面的学生观、评价观。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大家把考试成绩作为教育追求的根本目标,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结果“一好百好、一差百差”,只要在学习、考试方面做得好就是个好学生,如果这些方面做的不好就不是一个好学生,就留下不好的印象。而学习好的学生毕竟是一部分,不好的学生自然就产生了。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学生观、评价观。可是细细想想,难道平时学生不好吗?平时他们没有让人满意的言行吗?不是的,只因为平时我们的关注面太窄,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太关注其他方面,没有给学生表现其他方面的机会。
四、反思启示
在高考这样的特殊时期发现了与种不同的好学生,说明平时学生并非没有亮点可看,而是我们没有有意识的去发现,如果平时发现了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褒奖,学生就会充满自信,会展示更多善举,校园将会有更多阳光,让我们满意的学生就会更多。《读者》杂志上有一段力奥·巴恩格利亚先生写的话:“我们整天在干什么?我们如此忙于传授知识。我们如果没有教学生任何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的生活着,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是单纯地教给他们如何读书、写作、算题,这又有什么用呢?”由此我认识到教育的本质不是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考了多少分数,而是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内心品质能够被激发,向往真善美的心灵被关注,各种兴趣、特长、亮点被张扬,这些才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关键作用。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认识到树立什么样的理念,践行什么样的学生观、评价观至关重要。
新课程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提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评价的内容更加丰富,不仅注重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努力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片面追求学业成绩、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做法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作为教师要自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评价观,正视差异,相信学生,给学生展示、发展个性和专长的时间、机会和空间,不要等到毕业的时候才被学生感动。“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要承认学生是有着丰富个性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教师要恰当处理学习与其他方面的关系,既要认真履行教学职责,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让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技能、方法,又不能仅仅在学习方面盯住学生。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在商方面丝毫不差,我们要因势利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长处得到发扬,亮点得到认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觉得好学生太少,才会有耐心、有信心点亮每个学生的心灵之火,才不会觉得生活中的学生更好,而课堂上的学生不好。
(责任编校:合欢)
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有对待学生的相应态度和行为方式。平时我们看到的学生很多令人头疼,或者不服管教,或者学习不努力,或者学习效率低下学而无功,或者不参加集体活动,不关心班集体等等。似乎让人满意的好学生不多,让人失望、生气、甚至恼怒的学生大有人在。
二、案例简介
去年6月,我和一位班主任一起带学生到外县参加高考,与这个班的学生相处4天。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不再上课的那几天,我见到的学生与平时大相径庭,有天壤之别。学生的言谈举止、思想观念完全呈现出一个全新的群体。那几天我对学生的认识超过了平时的两三年。学生对老师那么友好,那么尊重,几乎要对老师问寒问暖、关心体贴了。他们主动与老师套近乎,询问老师很多事情,尤其是买了什么好吃的,总要争先恐后的先让老师吃,学生倒关心起老师来了,有的学生把心里话告诉给老师,有的学生与老师讨论学习之外的话题,个别平时表现不怎么好的学生竟然也浪子回头,重新做人,严以律己,让人刮目相看。学生的这些举动让人感动,令人难忘。为什么平时没有发现学生的这么多善举呢?为什么平时没有看到、感受到学生中这诸多感人的事情呢?为什么此时的学生和上课时的学生判若两重天呢?难道课堂上的学生不好,校园里的学生不好,生活中的学生更好吗?我开始思索、探寻。
三、案例分析
什么是学生?你把学生当成什么他就是什么?古希腊人普鲁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当你把学生当成装填知识的容器并且强行装填时,势必有学生反感,让你装不了、装不好,甚至不让你装,让你失望。平时学生“表现”不好,好学生少了,是我们的评价标准有偏差,思想认识出了问题。我们没有有意识的去发现学生中的“美”,缺乏一双看清、看全学生的慧眼。这种认识的根源在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在于片面的学生观、评价观。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大家把考试成绩作为教育追求的根本目标,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结果“一好百好、一差百差”,只要在学习、考试方面做得好就是个好学生,如果这些方面做的不好就不是一个好学生,就留下不好的印象。而学习好的学生毕竟是一部分,不好的学生自然就产生了。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学生观、评价观。可是细细想想,难道平时学生不好吗?平时他们没有让人满意的言行吗?不是的,只因为平时我们的关注面太窄,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太关注其他方面,没有给学生表现其他方面的机会。
四、反思启示
在高考这样的特殊时期发现了与种不同的好学生,说明平时学生并非没有亮点可看,而是我们没有有意识的去发现,如果平时发现了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褒奖,学生就会充满自信,会展示更多善举,校园将会有更多阳光,让我们满意的学生就会更多。《读者》杂志上有一段力奥·巴恩格利亚先生写的话:“我们整天在干什么?我们如此忙于传授知识。我们如果没有教学生任何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的生活着,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是单纯地教给他们如何读书、写作、算题,这又有什么用呢?”由此我认识到教育的本质不是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考了多少分数,而是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内心品质能够被激发,向往真善美的心灵被关注,各种兴趣、特长、亮点被张扬,这些才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关键作用。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认识到树立什么样的理念,践行什么样的学生观、评价观至关重要。
新课程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提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评价的内容更加丰富,不仅注重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努力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片面追求学业成绩、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做法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作为教师要自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评价观,正视差异,相信学生,给学生展示、发展个性和专长的时间、机会和空间,不要等到毕业的时候才被学生感动。“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要承认学生是有着丰富个性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教师要恰当处理学习与其他方面的关系,既要认真履行教学职责,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让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技能、方法,又不能仅仅在学习方面盯住学生。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在商方面丝毫不差,我们要因势利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长处得到发扬,亮点得到认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觉得好学生太少,才会有耐心、有信心点亮每个学生的心灵之火,才不会觉得生活中的学生更好,而课堂上的学生不好。
(责任编校: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