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活”相融,“升温”有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rnn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的有效乃至高效需要我们积极关注教学过程的实在和方法手段的灵活,遵循学生的实际,做到“升温“有度。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性;相融;有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18-1
  
  从“目标”和“效果”的关系来看,有效又界定为目标明晰、过程优化、效果实在。为此,目标的设定和效果的达成之间最为重要的便是实施教学过程的优化。过程优化了,目标便能更好地得以落实,效果便能得以有效的达成。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努力做到“实”“活”相融,“升温”有度。
  一、导入有度,切入升温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这好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开始情景创设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难忘的一天》时,面对陌生的学生,刚一上课,她便通过与学生问好的方式缩短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句“老师真喜欢你们”使师生亲近起来。接着窦老师由学生的热情引出了自己一段难忘的往事,之后鼓励学生们也参与进来,说一说自己最难忘的事,窦老师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此次课的内容——《难忘的一天》,这一过程如行云流水般自然,一气呵成,令人叹服。
  二、展开有度,精彩升温
  (一)剖词析句,理解升温
  课堂教学展开得充分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有效处理好以下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如何妥善处理学生的质疑?如何通过质疑这一环节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让学生的质疑引导着学生走向深入?如何引着学生后继的课堂学习?
  在教《艾滋病小斗士》一文时,某教师期望让学生在紧抓关键词语理解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艾滋病的可怕。学生终究不能深入其中,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最后在学生齐读中走了过场。如何精彩展开?这里教者完全可以采用让学生质疑的方式进行教学。我们小朋友和恩科西差不多大,一个12岁的孩子一般会多重?10千克多重?为什么体重上会有如此的天壤之别?在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对照的基础上,教师相机出示体重只有10千克的小恩科西图像,让学生再次谈感受的基础上联系前文小恩科西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静静地离开了人世”时能相机联系前文中的“坦然”,在此处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便扎实做到了“展开有度,理解升温”。
  (二)开放板书,拓展升温
  在《艾滋病小斗士》的教学中,教者随着教学进程呈现了如下板书:
  15 艾滋病小斗士
  艾滋病是可怕的
  恩科西是顽强的
  在教学进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将对小恩科西的理解充实到板书中,进而行成了:
  15 艾滋病小斗士
  艾滋病是可怕的
  恩科西是顽强的、自信的、有爱心的、有理想的……
  在板书不断延伸的基础上,学生对小恩科西的理解有了实质性的突破。教者引导学生用上关联词将板书中两句合为一句:虽然艾滋病是可怕的,但是小恩科西是顽强的、自信的、有爱心的、有理想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有效达成了对“小斗士”的理解。笔者在钦佩教者设计的同时觉得将板书再做这样的设计既简炼文字又更富直观形象。
  15 艾滋病 小斗士恩科西
  是可怕的是顽强、自信、有爱心、有理想的……
  (三)迁移有度,体验升温
  语文三维目标中如何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教学中笔者发现有时我们的教学过于浅尝辄止,对这一目标仅作蜻蜓点水。《乌鸦喝水》是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老课文,今天,带着新课程的理念再次看这篇课文时,我觉得这个故事包含着更丰富的教育内涵,特别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纬度看,课文蕴涵着“遇到问题不要轻易放弃,要想办法解决的思想教育;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大胆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教学时大多数教师仅仅引导学生从口渴的乌鸦最终喝到水中体会乌鸦的聪明,却没有进一步引导孩子去深入体会在那样的情景下乌鸦如果仅仅靠聪明而缺乏足够的耐心也是不能喝到水的。乌鸦叼的绝不是一颗石子,要想喝到水,它必须来回飞若干次,叼若干石子。这就是一种不轻易放弃的精神。进而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遇到问题既要积极动脑,更要有耐心以及不放弃的坚持。这样的迁移方能有效达成目标的情感维度,使得学生的体验更好地升温。
  (四)评价有度,兴趣升温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教师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这一节课的情绪,甚至一生的命运。适当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笑声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
  著名特级教师孙建锋执教《最大的麦穗》时,在课堂上成功地运用了赞美的艺术,使学生们全身心投入到他的课中。“孙老师想倾听你们美妙的读书声,愿意展示一下吗?”(一学生朗读第一、二小节)。“你读得正确、流利。但你还可以发挥得更好!如果你是苏格拉底,给学生提要求,既要让他们听得清又要让他们记得住,那么苏格拉底的话该怎样读?大家都练一练。准备挑战这位同学。……
  孙老师通过有技巧的赞美充分调动了学生们读书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入了孙老师的“套”。教师富有智慧的评价无疑使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有效的升温。
  人们向来关注细节。的确,细节决定本质。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我们力求“实在”每一个细节,“活化”每一个细节,在“实”“活”相融,“升温”有度中达成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要:“一一列举”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的条理性和严谨性;另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是多样的,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关键词:解决问题的策略;作用;注意点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培养,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角色的转变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新课改的要求,顺应时代的要求,真正把新课改的精神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教师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42-1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高中数学教师研修班,听
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的重要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三方对话。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的过度解读,学生的盲目解读,盲目跟从,阅读常常走入误区。如何帮助学生走出误区,回归文章本源,是阅读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86-1  当初中语文教材逐渐走向多元化,其开放性也就显现出来,为
摘要:心理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阵地,是学生参加维护心理健康活动的重要载体,发挥着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小学生心理社团的成立,能够为大多数小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活动中提高自我的全面认识,培养心理自助能力,实现自我发展,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心理社团;自主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
摘要:标题是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通俗地说标题是指一篇文章或作品的名称,通常又称为题目,它是文章的有机构成部分。标题是文章的统帅,是文章内容的高度凝缩,隐含着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信息,它具有贴切、鲜明、简洁、生动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标题的作用,加强对标题的分析、挖掘,这对于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标题;挖掘;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
摘要:小学数学教材中贯穿着两条线,一条是写进教材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它是明线,另一条是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它是暗线,没有给出名称或直接提出来,但对小学生的成长却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及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59-1  一、
摘要:在积极响应新课程教学的今天,教师不应仅局限于课本教材,而应在此基础上有所变通,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关键词:“用教材”;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93-1新课程指出:“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然而很多音乐教师仍过分忠于教材,教材提供什么材料,就教什么材料,教材上有的不敢不教,教材上
摘要: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之后,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阳光体育活动,学生的体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活动轰轰烈烈开展的同时,体育教学的安全性应提升到更高的层面上来。活动的开展是必要的,但是安全必须放在首位。  关键词:中学体育活动;强度;安全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73-1  在中学体育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自
摘要: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点较多而且有的知识点较为繁杂,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课本及习题中的图示和图例非常多。本文就是以“地图”为“途径”,来阐述地图在高中地理复习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关键词:地图;复习;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72-1  在复习地球公转中老师经常会讲到或用到这样一幅图形,如下:  这一幅“直射点移动图”就可以将太阳
摘 要:家校关系紧张,老师和家长之间缺乏沟通与信任,已经成为了现今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又一个难题。面对孩子身后形形色色的家长,老师既需要真诚的交流和沟通,也需要智慧的激励和引导。笔者通过自己接手一个新班后引导和激励家长的三个案例,来谈谈自身的感悟。  关键词:教师;家长;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12-2     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