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战时社论的功能及其启示

来源 :青年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ao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论常态化,是战争年代大众日报的一大特色。大众日报创刊(1939年1月1日)后的第一篇社论是《加紧肃清亲日派汉奸托匪的工作》,刊发于1939年1月4日,也就是报纸第二期(当时为三日刊)。战争年代,大众日报几乎每隔一两期就有一篇社论,可见密度之大。
其他文献
摘要:收入增长、环境政策、环境有益技术与排污强度之间存在环环传导的因果关系,但实证研究中若以人均收入变量的系数来度量技术效应会高估真实技术效应,低估不利环境总效应,使结论出现偏差。环境政策对收入变化作出响应有1年滞后期,有4年适应期;环境有益技术对环境政策变化作出响应也有1年滞后期,但受影响时间较长;环境有益技术进步可迅速降低排污强度,但抑制作用持续年限较短。  关键词:收入增长;排污强度;技术效
公共卫生支出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是近两年的事情。特别是2003年爆发的"非典"暴露了中国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支出领域存在严重"缺位"。2009年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旨在造福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福利政策,实质上由劳资双方共同负担,某种情况下其对劳动者工资和就业的回挫效应还很大。劳动福利政策可行与否,取决于所产生的社会福利增加与成本之间
产业低碳化发展是经济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基于产业弹性低碳化分析框架,采用对数方法研究弹性因子对产业排放脱钩弹性的影响力。实证分析表明:山西省建筑业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这个世界确有不少黑暗的角落,媒体人的任务就是努力地打开灯光,不仅要照亮黑暗,更要照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