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开发区应着力打好战略性转型攻坚战。
——加快产业升级,打造“强化版”的产业聚集区。开发区是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区,在产业发展上要强化“先进”导向,从“铺摊子”转向“上台阶”,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和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加快淘汰过剩劣势产能。要借力国企改革推动“去产能”,采取引入民间资本、“僵尸企业”混改、兼并重组等方式处置“僵尸企业”,提升产业和企业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型。以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为抓手,推进机械、纺织、轻工、电子、冶金、医药等传统产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补齐中高端产品供给短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开发区优势资源,积极承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加快发展大数据、智能制造、精密制造、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高精尖产业,拉长补齐产业链条,实现培育“新动能”和改造“旧动能”齐头并进。
——推进创新驱动,打造“提速版”的发展引擎。积极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俱乐部、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等创业促进机构,对入驻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创业培训、融资贷款、政策咨询和简化审批流程等服务,实现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创业模式,为小微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努力打造创新服务平台。大力建设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技术交易市场等创新服务平台,并以此为依托帮助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全面提升开发区的产业技术水平。加快构建“双创”发展的体制生态。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招才引智,集聚创业团队,吸引创新人才,不断健全人才保障制度,形成以高层次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
——扩大对外开放,打造“升格版”的开放平台。加快形成新的开放体制。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园区开发管理,不断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运行管理模式。对外资企业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打造国际化、市场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主动构建新的开放网络。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境外合作园区的投资、建设和管理。优化产业布局,鼓励有条件的区内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营销网络,收购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境外企业,加快培育一批本土跨国企业集团。努力培育新的开放优势。以各类开发区为依托,加快建设一批出口基地、跨境电商示范园、服务贸易示范基地等外贸支撑载体。探索扩大服务业开放,拓宽利用外资渠道。
——坚持绿色发展,打造“优质版”的生态园区。一方面,着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强环保科技创新,构建绿色产业链和资源循环利用链,完善园区环境保护监测等配套设施。另一方面,有序合理发展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支撑。
——全面深化改革,打造“进阶版”的制度高地。推广自贸试验区可复制经验。突出制度创新,在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方式便利、深化金融领域创新和法制体系完善等各方面,实现从“优惠政策洼地”向“制度创新高地”转变。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探索帮助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以及财务、电力、物流等各类成本,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建立要素配置引导机制。通过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和差别化要素配置机制,将被错配、劣配、低效配置的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资源,从落后产能里挤出来,流入有生命力的行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
(作者系连云港市商务局局长)
责任编辑:汤建奎
——加快产业升级,打造“强化版”的产业聚集区。开发区是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区,在产业发展上要强化“先进”导向,从“铺摊子”转向“上台阶”,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和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加快淘汰过剩劣势产能。要借力国企改革推动“去产能”,采取引入民间资本、“僵尸企业”混改、兼并重组等方式处置“僵尸企业”,提升产业和企业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型。以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为抓手,推进机械、纺织、轻工、电子、冶金、医药等传统产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补齐中高端产品供给短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开发区优势资源,积极承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加快发展大数据、智能制造、精密制造、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高精尖产业,拉长补齐产业链条,实现培育“新动能”和改造“旧动能”齐头并进。
——推进创新驱动,打造“提速版”的发展引擎。积极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俱乐部、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等创业促进机构,对入驻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创业培训、融资贷款、政策咨询和简化审批流程等服务,实现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创业模式,为小微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努力打造创新服务平台。大力建设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技术交易市场等创新服务平台,并以此为依托帮助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全面提升开发区的产业技术水平。加快构建“双创”发展的体制生态。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招才引智,集聚创业团队,吸引创新人才,不断健全人才保障制度,形成以高层次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
——扩大对外开放,打造“升格版”的开放平台。加快形成新的开放体制。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园区开发管理,不断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运行管理模式。对外资企业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打造国际化、市场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主动构建新的开放网络。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境外合作园区的投资、建设和管理。优化产业布局,鼓励有条件的区内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营销网络,收购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境外企业,加快培育一批本土跨国企业集团。努力培育新的开放优势。以各类开发区为依托,加快建设一批出口基地、跨境电商示范园、服务贸易示范基地等外贸支撑载体。探索扩大服务业开放,拓宽利用外资渠道。
——坚持绿色发展,打造“优质版”的生态园区。一方面,着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强环保科技创新,构建绿色产业链和资源循环利用链,完善园区环境保护监测等配套设施。另一方面,有序合理发展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支撑。
——全面深化改革,打造“进阶版”的制度高地。推广自贸试验区可复制经验。突出制度创新,在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方式便利、深化金融领域创新和法制体系完善等各方面,实现从“优惠政策洼地”向“制度创新高地”转变。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探索帮助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以及财务、电力、物流等各类成本,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建立要素配置引导机制。通过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和差别化要素配置机制,将被错配、劣配、低效配置的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资源,从落后产能里挤出来,流入有生命力的行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
(作者系连云港市商务局局长)
责任编辑:汤建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