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时常会遇到这种情况:遇到身体出现问题时,按照常规办法找大夫看病往往收效不大,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去营养科看看。也许,是你身体中的营养“配置”出了问题。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去看营养科呢?记者来到武警总医院采访了著名的临床营养专家、营养科主任医师吕利教授。
眼睛干涩、牙龋出血,不妨先去看营养科
吕利教授指出:临床营养的诊断、治疗可以直接解决营养疾病和间接辅助治疗疾病。而在实际生活中,营养究竟有多重要,很多人并不知道,以为营养是可有可无的养生,其实营养是人体非常重要的物质,是生存、防病、长寿的需要。
吕利教授强调:如果人们非要等到疾病确诊后才去四处求医治疗,往往生存质量就会发生根本改变。营养是治未病的最好手段,对于微量营养素预防来说,如:白塞氏病、缺铁性贫血、某些皮肤病、眼干涩、眼痛、牙龈出血等疾病或症状,其实并不少见,营养门诊常能见到。有一次我准备给一位“妊娠糖尿病”门诊病人制定饮食处方,翻看化验结果后发现她同时还患有“缺铁性贫血”,采用相关特定营养素铁的个体化科学标量处方,复诊时不仅餐后血糖正常且持续稳定,血浆微量元素铁同时也在明显回升,孕妇气色明显好转,营养治疗达到该营养素在体内代谢的需要量,避免了因这些营养素缺乏对机体造成的进一步损伤,并促进这些损伤得以尽快修复。如果该孕妇能在预妊娠前或妊娠早期看营养门诊,而不是在妊娠中期糖尿病筛查时才来,营养预防减少缺铁不良结果会更好。
四大类常见疾病,应该先去看看营养科
吕利教授谈道:从防治常见疾病的角度看,如果遇到下面四大类常见疾病,应该先去看看营养科:
1.超重肥胖等营养素代谢过剩性疾病,容易造成血糖、血脂、血尿酸、血压等指标不正常,例如很胖的人很容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超重肥胖犹如一个“坏妈妈”生出无数个“坏儿子”,因此需要营养治疗减少过多热能营养素的摄入,这种保持健康的手段就是“釜底抽薪”,是治本。
2.营养不良症,营养不良主要指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例如:老人、孩子,蛋白质的摄入不够,需要营养支持。
3.微量营养缺乏导致恶性肿瘤疾病,例如: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等缺乏症,这是很常见的。大部分人不懂得营养的合理摄入,只按自己的好恶吃饭。例如喜欢大鱼大肉,且长期过量饮食。再如:有的是因妈妈不吃而不做,孩子从小就不习惯吃也不吃,多少代传下来,形成了某类营养的缺乏,可导致基因突变从而遗传某类疾病。再就是大家常说的便秘,其实不是习惯而是病,叫“便秘症”,这一点很多人并不知道。因缺少膳食纤维罹患肠癌或细菌代谢物类似于雌激素的滞存,靶向性的影响到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癌症。
4.营养器官的代谢性疾病,例如:肝病晚期的肝功能衰竭,肾病引起的肾功能不全乃至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需要医生给予“保护”性的进行减轻蛋白质代谢负荷的营养治疗。
将上述概括起来,可以看出营养代谢性疾病,要进行营养调理;营养不良性疾病,要给予营养支持;微量营养素缺乏症,要进行营养纠正;营养代谢器官性疾病,要营养减荷。
糖尿病、脂肪肝患者应接受专业的营养治疗
吕利教授强调:任何人都需要营养专家给予指导,青少年和老年人更需要营养专家,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病患者则应该接受严谨系统专业的营养治疗。营养膳食提供热能和其他微量营养素,既不过剩,也不欠缺,营养素比例相互配合而不失调,并能照顾不同的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及特殊条件下的情况,满足人体对热能、蛋白质、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的营养要求,即涵盖机体对营养素的种类、质量、数量的需求从而达到维护身体健康的目的。
采访中,吕利教授例举了很多通过营养调理,使病人得到康复的案例。她说:有一次看到一位因脑出血而手术的重病人,已经昏迷,采用的是鼻饲匀浆膳(一种全营养液体)的营养支持方法,渐渐的病人从昏迷到浅昏迷,终于苏醒了。当我去查房看病人的鼻饲情况时,发现病人的原发病是糖尿病继发脑血管疾病——脑出血同时合并严重的便秘,当即调整匀浆膳为“糖尿病膳食纤维匀浆膳”。改变饮食结构后,再次阶段查房时血糖已经持续平稳趋于正常。膳食纤维的通便作用,使排便很快也恢复和正常人一样了。为此,吕利教授常说:好的营养医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心理医生,其次是一个好的临床医生,第三才是一个好的营养代谢医生,了解病人的需要,了解临床疾病治疗的需要,具备这些后才能用营养的“加和减”为病人调理健康。
减少并发症,使用营养干预同样有效
有一些人患病后,不是坚持治疗和服药,结果发展到一定阶段,很容易发生并发症。吕利教授举例说:众所周知,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从预防的角度来讲,通过体檢最初发现血糖增高时,就应视高血糖为“救命信号”,是替血管发出罹患粥样硬化的危险信号。这时还没有到典型的疾病状态,通过积极的营养调节,进行早期的营养干预,这样就可很快控制人体内环境的代谢紊乱,也就能有效延缓糖尿病的发生,从而使其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不发生,或者很晚才出现,就是出现也得的很轻,不太影响生存质量,这就把它的危害程度降到了最低点。
每天摄入六大类营养,保障身体健康
吕利教授介绍:人体每日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大致有六大类:第一,碳水化合物:包括糖类、淀粉等。第二,蛋白质:包括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第三,脂肪:是人体内最大的热量来源,也是构成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以上三类以外,人体还需要维生素、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三大类,以提供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人体需要的营养热量,要根据体质指数(BMI)判定属于何种体型,然后根据病人每日的活动强度判断每千克体重需要多少热量。
在实际生活中,可通过保持每餐食量七分饱的感觉,预防因过量摄食带来的超重或肥胖,感受七分饱的前提是吃饭中等速度,不能太快。如果发现体重有增长趋势,就要严格把控住食量同时增加运动锻炼,消耗多余的热量及增强体质。
眼睛干涩、牙龋出血,不妨先去看营养科
吕利教授指出:临床营养的诊断、治疗可以直接解决营养疾病和间接辅助治疗疾病。而在实际生活中,营养究竟有多重要,很多人并不知道,以为营养是可有可无的养生,其实营养是人体非常重要的物质,是生存、防病、长寿的需要。
吕利教授强调:如果人们非要等到疾病确诊后才去四处求医治疗,往往生存质量就会发生根本改变。营养是治未病的最好手段,对于微量营养素预防来说,如:白塞氏病、缺铁性贫血、某些皮肤病、眼干涩、眼痛、牙龈出血等疾病或症状,其实并不少见,营养门诊常能见到。有一次我准备给一位“妊娠糖尿病”门诊病人制定饮食处方,翻看化验结果后发现她同时还患有“缺铁性贫血”,采用相关特定营养素铁的个体化科学标量处方,复诊时不仅餐后血糖正常且持续稳定,血浆微量元素铁同时也在明显回升,孕妇气色明显好转,营养治疗达到该营养素在体内代谢的需要量,避免了因这些营养素缺乏对机体造成的进一步损伤,并促进这些损伤得以尽快修复。如果该孕妇能在预妊娠前或妊娠早期看营养门诊,而不是在妊娠中期糖尿病筛查时才来,营养预防减少缺铁不良结果会更好。
四大类常见疾病,应该先去看看营养科
吕利教授谈道:从防治常见疾病的角度看,如果遇到下面四大类常见疾病,应该先去看看营养科:
1.超重肥胖等营养素代谢过剩性疾病,容易造成血糖、血脂、血尿酸、血压等指标不正常,例如很胖的人很容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超重肥胖犹如一个“坏妈妈”生出无数个“坏儿子”,因此需要营养治疗减少过多热能营养素的摄入,这种保持健康的手段就是“釜底抽薪”,是治本。
2.营养不良症,营养不良主要指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例如:老人、孩子,蛋白质的摄入不够,需要营养支持。
3.微量营养缺乏导致恶性肿瘤疾病,例如: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等缺乏症,这是很常见的。大部分人不懂得营养的合理摄入,只按自己的好恶吃饭。例如喜欢大鱼大肉,且长期过量饮食。再如:有的是因妈妈不吃而不做,孩子从小就不习惯吃也不吃,多少代传下来,形成了某类营养的缺乏,可导致基因突变从而遗传某类疾病。再就是大家常说的便秘,其实不是习惯而是病,叫“便秘症”,这一点很多人并不知道。因缺少膳食纤维罹患肠癌或细菌代谢物类似于雌激素的滞存,靶向性的影响到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癌症。
4.营养器官的代谢性疾病,例如:肝病晚期的肝功能衰竭,肾病引起的肾功能不全乃至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需要医生给予“保护”性的进行减轻蛋白质代谢负荷的营养治疗。
将上述概括起来,可以看出营养代谢性疾病,要进行营养调理;营养不良性疾病,要给予营养支持;微量营养素缺乏症,要进行营养纠正;营养代谢器官性疾病,要营养减荷。
糖尿病、脂肪肝患者应接受专业的营养治疗
吕利教授强调:任何人都需要营养专家给予指导,青少年和老年人更需要营养专家,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病患者则应该接受严谨系统专业的营养治疗。营养膳食提供热能和其他微量营养素,既不过剩,也不欠缺,营养素比例相互配合而不失调,并能照顾不同的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及特殊条件下的情况,满足人体对热能、蛋白质、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的营养要求,即涵盖机体对营养素的种类、质量、数量的需求从而达到维护身体健康的目的。
采访中,吕利教授例举了很多通过营养调理,使病人得到康复的案例。她说:有一次看到一位因脑出血而手术的重病人,已经昏迷,采用的是鼻饲匀浆膳(一种全营养液体)的营养支持方法,渐渐的病人从昏迷到浅昏迷,终于苏醒了。当我去查房看病人的鼻饲情况时,发现病人的原发病是糖尿病继发脑血管疾病——脑出血同时合并严重的便秘,当即调整匀浆膳为“糖尿病膳食纤维匀浆膳”。改变饮食结构后,再次阶段查房时血糖已经持续平稳趋于正常。膳食纤维的通便作用,使排便很快也恢复和正常人一样了。为此,吕利教授常说:好的营养医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心理医生,其次是一个好的临床医生,第三才是一个好的营养代谢医生,了解病人的需要,了解临床疾病治疗的需要,具备这些后才能用营养的“加和减”为病人调理健康。
减少并发症,使用营养干预同样有效
有一些人患病后,不是坚持治疗和服药,结果发展到一定阶段,很容易发生并发症。吕利教授举例说:众所周知,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从预防的角度来讲,通过体檢最初发现血糖增高时,就应视高血糖为“救命信号”,是替血管发出罹患粥样硬化的危险信号。这时还没有到典型的疾病状态,通过积极的营养调节,进行早期的营养干预,这样就可很快控制人体内环境的代谢紊乱,也就能有效延缓糖尿病的发生,从而使其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不发生,或者很晚才出现,就是出现也得的很轻,不太影响生存质量,这就把它的危害程度降到了最低点。
每天摄入六大类营养,保障身体健康
吕利教授介绍:人体每日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大致有六大类:第一,碳水化合物:包括糖类、淀粉等。第二,蛋白质:包括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第三,脂肪:是人体内最大的热量来源,也是构成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以上三类以外,人体还需要维生素、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三大类,以提供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人体需要的营养热量,要根据体质指数(BMI)判定属于何种体型,然后根据病人每日的活动强度判断每千克体重需要多少热量。
在实际生活中,可通过保持每餐食量七分饱的感觉,预防因过量摄食带来的超重或肥胖,感受七分饱的前提是吃饭中等速度,不能太快。如果发现体重有增长趋势,就要严格把控住食量同时增加运动锻炼,消耗多余的热量及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