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的“中国烟草大王”,沦落为“贪污公款的阶下囚”,75岁高龄保外就医后,又摇身一变再次成为“哀牢山上种橙的财富英雄”
每年的11月份前后,是吃新鲜橙子最好的季节。近几年,橙子市场上出现了一匹叫云冠牌冰糖橙的“黑马”,凭借甘甜多汁的口感和皮薄肉厚的质量,力压群商。而更让人们大为惊讶的是,这种被人们评为“世界上最好吃的橙子”,竟是“褚时健种的冰糖橙”!因入狱沉寂多年,褚时健又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
在世人眼中,褚时健是“神话般”的人物,他曾因运作玉溪卷烟厂而被誉为“中国烟草大王”,却在71岁那年偏离正轨,一下子跌落到国家贪污犯的审判席上。75岁保外就医后,又摇身一变再次成为“哀牢山上种橙的财富英雄”,褚时健这一生可谓是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曲线。
种橙是由于“心理不平衡”
2002年,褚时健因严重的糖尿病获批准保外就医。那一年,他75岁,能够回家颐养天年,在众人看来,或许是他人生最好的结局。
离开监狱回家养病这年,仅医药费就花费掉了褚时健二三十万元,这给他早已不同往昔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我和他的退休工资加起来一个月不到两千元,连物业费、水电费都交不起,你说咋过?总得找点钱。”褚时健的妻子马静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袒露褚时健二次创业之初的困难。
而对曾经在政治动荡年代摸爬滚打的穷人家出身的褚时健来说,贫穷这两个字是记忆深处的伤疤。没了钱,就等于没了安全感。
但最让褚时健接受不了的一个现实是,如今的国企老总一年收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褚时健当年作为红塔集团的一把手,其工资水平仅相当于烟厂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18年的工资收入总共不过60多万元。而接替他上任的红塔新总裁,已经可以拿到百万年薪。
落差摆在眼前,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表示“不想晚年过得太穷困”,打算卧薪尝胆谋生计。
很多烟草企业在得知褚时健保外就医的消息后,意识到收纳这个人物,将其人脉资源变现的经济价值。因此纷纷前来拜访,请求他出山。可在是否“重操旧业”这个问题上,褚时健有他自己的想法。
褚时健在狱中曾反思过,之所以落马,是在“用人情的事情上”埋下的隐患。这次创业,褚时健就和马静芬说,要做就做不要过多求人的事情。褚时健承认自己是一个“很不会求人”的人。一方面想避开这个性格“弱点”,另一方面,还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没有被消损。马静芬在一次采访中道出了褚时健真正的决心,“以前社会上有很多人说,你褚时健搞烟厂搞得那么好,那是因为政策好,云南烟得天独厚,烟厂交给挑扁担的都成。他做果园,就是想否定这个。”
褚时健想种果园这个念头由来已久。他在一次采访中描述:“我在牢里的时候,心想我70多岁了,以后能不能活着出去?出去以后又靠什么来生活?后来,我弟弟来看我,带了他种的橙子,我吃了一口,心想,味道还可以啊,要是能出去就种橙子吧。”
戴罪之身,二次创业
从弟弟那里,褚时健了解到了中国水果的行情,当他知道美国水果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之后,表现出很大的不服气。他在心里开始琢磨,一定要种出“中国最好吃的水果”。他想要发展果园的决心更大了。
这年,新平县一个农场破产,褚时健看中了哀牢山上那几百亩荒地,就跟农场主签了租赁合同。合同签好了,就要筹款,钱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褚时健落马后,唯一一笔留给他自己的款项里仅有120万,再减去医药费用,所剩余额根本无法达到承包果园的价格。但是朋友们一听到褚时健要再创业,没有一个人提出“这家伙不行了”的论调,最终,褚时健一共筹到1000多万的启动资金,资金一到,马上投入创业工作中去。
起初几年,由于不太了解该如何种橙,所有的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第一年“靠天吃饭”的做法让他损失惨重,吸取经验教训后,褚时健着手建立他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凭着他超强的自学能力,褚时健渐渐成了种植方面的专家。他将当年在烟厂制定的激励模式搬到果园中,实行家庭“分片”承包责任制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果农生产积极性;同技术人员研究“根据市场需要培植水果规格”,并找出了“冰糖橙大小在65到75毫米环径最受欢迎”的规律。
果园渐成规模,除了其产品质量值得考量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人员的支持。很多朋友过来帮他的忙。例如褚时健当年在烟厂的弟子邱健康每年都要订购450吨果子,送给公司用户。尤其是当地的农民信赖他,他们对褚时健的崇拜不减当年。
2009年,褚时健果园里的果子真正好起来了。产品一推出,当年买烟的盛况再次出现。“云南人吃到了一种从来没有吃过的水果”,这是当时人们对其产品的评价。传说再次袭来,人们认为,只要是褚时健做事情,没有做不成的。当年在烟厂,褚时健的分配与激励措施就产生过“多次工人翻墙进厂加班”的美谈。而如今,褚时健手下的果农,在褚时健的调动下积极主动,每年收入5万元不在话下。
烟草大王摇身一变成为橙子专家,褚时健被人们划分到了“贪官再就业”类别中的“成功转型者”。这次跨越让他又一次引燃舆论的火苗。
只想做一位勤恳的农民
“褚时健居然承包了2000多亩地种橙子。橙子挂果要6年,他那时已经75岁了。你想象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什么情景。2000亩橙园和当地的村寨结合起来,带有扶贫的性质,而且是环保生态。虽然他境况不佳,但他作为企业家的胸怀呼之欲出。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褚时健成了万科董事长王石最崇拜的人。
褚时健的律师马军开始了为褚时健申请特赦而奔走。马军认为,褚时健现在所有法律上的问题已经解决,特赦对他本身来说,没有太大意义。但特赦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他期望:“褚时健在解决国有企业家的分配问题上,是一个先驱;那么在实施非战犯的特赦方面,他也应该是一个先驱。”
但也有一部分的舆论认为,褚时健的再就业现象“使法律威严形同虚设”。网友“老木工”在博客中的一番话,代表了一部分民意。他说:“实际上像老褚这样对云南省全中国烟草业作出如此大贡献的人,当时为什么不能制定特别豁免法,特赦褚时健的那点罪呢。整个掩耳盗铃的严重的糖尿病‘保外就医’,使法律威严形同虚设。我倒是难以想象一个有严重的糖尿病的近八十岁老人能承包荒山再创业。”
“你别说,老褚搞技术是有一套,他的橙子第一年太甜(发腻),第二年太淡,第三年刚刚好,又水又甜,这跟施肥有关,今年应该是第四年收成吧,技术越来越好,说明他一直在改进。”也有像网友“兰亭再序”这样,通过观察褚时健的产品从而认可他再创业的评论。
有人总结说,褚时健的一举一动都能将自己置于舆论中心。
他当年一“落马”,便引发一场国企领导人薪酬问题的大讨论,以他为代表的“59岁现象”亦成为那个时代沉闷晦暗的背景。而褚时健的“再就业”又一次衍生出这样多的讨论。然而再多的掌声和质疑声,也已经与果园老农身份的褚时健无关了。
就在2011年,褚时健果园利润超过了3000万元,固定资产超过8000万元。这些赢利并没有让他停下事业的脚步,据《方圆》记者了解,最近他又租了几百亩山地,种下幼苗,悉心培育,等待挂果。
戴罪之阴影让他依然不适合出现在聚光灯下,他将名字藏在他亲手培育的“云冠冰糖橙”身后。他说过,希望人们记住他的杰作,而非是他的名字。
每年的11月份前后,是吃新鲜橙子最好的季节。近几年,橙子市场上出现了一匹叫云冠牌冰糖橙的“黑马”,凭借甘甜多汁的口感和皮薄肉厚的质量,力压群商。而更让人们大为惊讶的是,这种被人们评为“世界上最好吃的橙子”,竟是“褚时健种的冰糖橙”!因入狱沉寂多年,褚时健又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
在世人眼中,褚时健是“神话般”的人物,他曾因运作玉溪卷烟厂而被誉为“中国烟草大王”,却在71岁那年偏离正轨,一下子跌落到国家贪污犯的审判席上。75岁保外就医后,又摇身一变再次成为“哀牢山上种橙的财富英雄”,褚时健这一生可谓是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曲线。
种橙是由于“心理不平衡”
2002年,褚时健因严重的糖尿病获批准保外就医。那一年,他75岁,能够回家颐养天年,在众人看来,或许是他人生最好的结局。
离开监狱回家养病这年,仅医药费就花费掉了褚时健二三十万元,这给他早已不同往昔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我和他的退休工资加起来一个月不到两千元,连物业费、水电费都交不起,你说咋过?总得找点钱。”褚时健的妻子马静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袒露褚时健二次创业之初的困难。
而对曾经在政治动荡年代摸爬滚打的穷人家出身的褚时健来说,贫穷这两个字是记忆深处的伤疤。没了钱,就等于没了安全感。
但最让褚时健接受不了的一个现实是,如今的国企老总一年收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褚时健当年作为红塔集团的一把手,其工资水平仅相当于烟厂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18年的工资收入总共不过60多万元。而接替他上任的红塔新总裁,已经可以拿到百万年薪。
落差摆在眼前,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表示“不想晚年过得太穷困”,打算卧薪尝胆谋生计。
很多烟草企业在得知褚时健保外就医的消息后,意识到收纳这个人物,将其人脉资源变现的经济价值。因此纷纷前来拜访,请求他出山。可在是否“重操旧业”这个问题上,褚时健有他自己的想法。
褚时健在狱中曾反思过,之所以落马,是在“用人情的事情上”埋下的隐患。这次创业,褚时健就和马静芬说,要做就做不要过多求人的事情。褚时健承认自己是一个“很不会求人”的人。一方面想避开这个性格“弱点”,另一方面,还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没有被消损。马静芬在一次采访中道出了褚时健真正的决心,“以前社会上有很多人说,你褚时健搞烟厂搞得那么好,那是因为政策好,云南烟得天独厚,烟厂交给挑扁担的都成。他做果园,就是想否定这个。”
褚时健想种果园这个念头由来已久。他在一次采访中描述:“我在牢里的时候,心想我70多岁了,以后能不能活着出去?出去以后又靠什么来生活?后来,我弟弟来看我,带了他种的橙子,我吃了一口,心想,味道还可以啊,要是能出去就种橙子吧。”
戴罪之身,二次创业
从弟弟那里,褚时健了解到了中国水果的行情,当他知道美国水果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之后,表现出很大的不服气。他在心里开始琢磨,一定要种出“中国最好吃的水果”。他想要发展果园的决心更大了。
这年,新平县一个农场破产,褚时健看中了哀牢山上那几百亩荒地,就跟农场主签了租赁合同。合同签好了,就要筹款,钱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褚时健落马后,唯一一笔留给他自己的款项里仅有120万,再减去医药费用,所剩余额根本无法达到承包果园的价格。但是朋友们一听到褚时健要再创业,没有一个人提出“这家伙不行了”的论调,最终,褚时健一共筹到1000多万的启动资金,资金一到,马上投入创业工作中去。
起初几年,由于不太了解该如何种橙,所有的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第一年“靠天吃饭”的做法让他损失惨重,吸取经验教训后,褚时健着手建立他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凭着他超强的自学能力,褚时健渐渐成了种植方面的专家。他将当年在烟厂制定的激励模式搬到果园中,实行家庭“分片”承包责任制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果农生产积极性;同技术人员研究“根据市场需要培植水果规格”,并找出了“冰糖橙大小在65到75毫米环径最受欢迎”的规律。
果园渐成规模,除了其产品质量值得考量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人员的支持。很多朋友过来帮他的忙。例如褚时健当年在烟厂的弟子邱健康每年都要订购450吨果子,送给公司用户。尤其是当地的农民信赖他,他们对褚时健的崇拜不减当年。
2009年,褚时健果园里的果子真正好起来了。产品一推出,当年买烟的盛况再次出现。“云南人吃到了一种从来没有吃过的水果”,这是当时人们对其产品的评价。传说再次袭来,人们认为,只要是褚时健做事情,没有做不成的。当年在烟厂,褚时健的分配与激励措施就产生过“多次工人翻墙进厂加班”的美谈。而如今,褚时健手下的果农,在褚时健的调动下积极主动,每年收入5万元不在话下。
烟草大王摇身一变成为橙子专家,褚时健被人们划分到了“贪官再就业”类别中的“成功转型者”。这次跨越让他又一次引燃舆论的火苗。
只想做一位勤恳的农民
“褚时健居然承包了2000多亩地种橙子。橙子挂果要6年,他那时已经75岁了。你想象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什么情景。2000亩橙园和当地的村寨结合起来,带有扶贫的性质,而且是环保生态。虽然他境况不佳,但他作为企业家的胸怀呼之欲出。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褚时健成了万科董事长王石最崇拜的人。
褚时健的律师马军开始了为褚时健申请特赦而奔走。马军认为,褚时健现在所有法律上的问题已经解决,特赦对他本身来说,没有太大意义。但特赦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他期望:“褚时健在解决国有企业家的分配问题上,是一个先驱;那么在实施非战犯的特赦方面,他也应该是一个先驱。”
但也有一部分的舆论认为,褚时健的再就业现象“使法律威严形同虚设”。网友“老木工”在博客中的一番话,代表了一部分民意。他说:“实际上像老褚这样对云南省全中国烟草业作出如此大贡献的人,当时为什么不能制定特别豁免法,特赦褚时健的那点罪呢。整个掩耳盗铃的严重的糖尿病‘保外就医’,使法律威严形同虚设。我倒是难以想象一个有严重的糖尿病的近八十岁老人能承包荒山再创业。”
“你别说,老褚搞技术是有一套,他的橙子第一年太甜(发腻),第二年太淡,第三年刚刚好,又水又甜,这跟施肥有关,今年应该是第四年收成吧,技术越来越好,说明他一直在改进。”也有像网友“兰亭再序”这样,通过观察褚时健的产品从而认可他再创业的评论。
有人总结说,褚时健的一举一动都能将自己置于舆论中心。
他当年一“落马”,便引发一场国企领导人薪酬问题的大讨论,以他为代表的“59岁现象”亦成为那个时代沉闷晦暗的背景。而褚时健的“再就业”又一次衍生出这样多的讨论。然而再多的掌声和质疑声,也已经与果园老农身份的褚时健无关了。
就在2011年,褚时健果园利润超过了3000万元,固定资产超过8000万元。这些赢利并没有让他停下事业的脚步,据《方圆》记者了解,最近他又租了几百亩山地,种下幼苗,悉心培育,等待挂果。
戴罪之阴影让他依然不适合出现在聚光灯下,他将名字藏在他亲手培育的“云冠冰糖橙”身后。他说过,希望人们记住他的杰作,而非是他的名字。